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中小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来看,学生的绘画能力相对较为稳定,但美术素质却仍旧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教师需要对现阶段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加以适当的调整,创新重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结构。摄影眼指的是能够看到可拍之处的观察能力。在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中融入摄影眼这一概念,能够进一步促进教学创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素养的有效形成。文章将立足于此,对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摄影眼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创作;摄影眼
前言:摄影与绘画之间具有很奇妙的联系,两者看似相互独立,但却又相互交融。可以说,摄影为绘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绘画则是促进摄影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摄影与绘画有不同的优势。绘画的发展时间较长,且内涵较为丰富。如绘画的线条、色彩、光线都能够为摄影师提供一些灵感;但摄影的纪实性与抓拍能力也是诸多绘画人员无法企及的。总而言之,在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中,融合摄影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摄影眼,十分重要。
一、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明确具体的观察任务。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自身并不具有较强的注意力。并且,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也很难自主的观察事物或产生一定的主动意识。即便教师要求学生自主的开展观察活动,学生也很难把握主次。在带领学生开展写生创作时,教师也会发现很多学生会过多的受到主观印象的影响。以小学生绘画为例,当教师在要求其绘画人物时,会发现学生所画出的人物身体比例并不正确。比如,头部过大、身体过小,胳膊是方形的,手指则是插在胳膊上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辅助学生明确观察的方向、观察的重点,让学生的视觉能够由盲目转化为有目的性,而这也是培养学生摄影眼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第一,要进行审美观察。观察绝对不是盲目的看,在摄影时也是如此。拍摄一张照片时,需要先观察拍摄景物周围的情况,要观察到拍摄景物的性质。例如是宁静美、壮丽美还是神秘美。只有感受到美的特性,才能够拍摄出美的照片,也只有找到正确的审美方向,学生才能够发挥摄影眼的作用,才能够看到他人看不到的美,才能够完成美术创作。审美观察的出发点在于色彩。比如很多学生在美术创作时,构图都比较简单,但色彩却十分复杂,导致整幅画看起来十分混乱[1]。针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处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的方式,感受生活中一些美景的色彩搭配,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美术创作中,既提高了观察能力,也积累了创作经验;第二,要进行整体性观察。比如,要先观察事物的整体,然后观察事物的局部,最后再回到整体上对局部的协调性进行观察。简单来说,是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观察。经过这一流程,学生对于事物会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对于形象的个性特征也会形成更加稳定的掌控,从而所绘制出的作品质量会更高。
二、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实际引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要有一定基礎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想象的基础,就是自己的真实生活。而这一点与摄影相类似。摄影师所发现的美大多来源于生活,而摄影自身所具备的即时性也印证了这一点。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站在生活角度上,以丰富的生活体验,深化自身的直观感受,进而为自身想象力的形成提供支撑。例如,在以圆形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回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这些物体又是什么颜色的。鼓励学生利用这些信息,展开联想,绘制其他类型的图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极大程度的调动,其自身的美术创作欲望也会有所加强。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联想,促进学生思维及逻辑意识的高度扩散,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及所接受到的知识比较有限,所以想象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适当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观察物体的全新切入点,进而能够打开想象的大门,为自己的美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三、加强美术与摄影融合
在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中融入摄影这一艺术形式,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与想象能力。对于学生摄影眼的形成,自然也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站在本质角度上来说,摄影与美术创作相同都隶属于艺术范围,两者之间相通。所以,以美术为主要载体,适当的渗透摄影教学,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促使学生内化,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艺术理解。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强化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能力。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借助网络技术,下载一些比较经典的摄影作品。如《纪念白求恩》、《大眼睛》等。鼓励学生根据这些摄影作品,尝试性的解读其背后所蕴藏的深意,尝试性的分析拍摄者拍摄这些画面的真实想法,让学生能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的抓住摄影作品的内涵,透过表面体会到作品的本质。在长期的鉴赏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的感知到如何透过本质去描绘其更深层次的东西,如何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与观察能力[2]。从而在润物无声的状态下,练就一双摄影眼。
结论:综上所述,在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摄影眼,能够切实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并且,这些能力的发展与学生的创作能力及美术素养发展之间息息相关,甚至是学生美术素养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养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创新,正式美术创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诉求,将美术教学与摄影相互融合,打造全新的教学体系,推动学生能力及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新颜.用镜头探寻身边的美——小学美术教育开展数码摄影活动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04):88-89+92.
[2]陈信宏.培养你的摄影眼[J].科技与经济画报,2018(04):32-33.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创作;摄影眼
前言:摄影与绘画之间具有很奇妙的联系,两者看似相互独立,但却又相互交融。可以说,摄影为绘画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而绘画则是促进摄影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摄影与绘画有不同的优势。绘画的发展时间较长,且内涵较为丰富。如绘画的线条、色彩、光线都能够为摄影师提供一些灵感;但摄影的纪实性与抓拍能力也是诸多绘画人员无法企及的。总而言之,在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中,融合摄影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摄影眼,十分重要。
一、强化学生的观察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立明确具体的观察任务。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自身并不具有较强的注意力。并且,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也很难自主的观察事物或产生一定的主动意识。即便教师要求学生自主的开展观察活动,学生也很难把握主次。在带领学生开展写生创作时,教师也会发现很多学生会过多的受到主观印象的影响。以小学生绘画为例,当教师在要求其绘画人物时,会发现学生所画出的人物身体比例并不正确。比如,头部过大、身体过小,胳膊是方形的,手指则是插在胳膊上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辅助学生明确观察的方向、观察的重点,让学生的视觉能够由盲目转化为有目的性,而这也是培养学生摄影眼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第一,要进行审美观察。观察绝对不是盲目的看,在摄影时也是如此。拍摄一张照片时,需要先观察拍摄景物周围的情况,要观察到拍摄景物的性质。例如是宁静美、壮丽美还是神秘美。只有感受到美的特性,才能够拍摄出美的照片,也只有找到正确的审美方向,学生才能够发挥摄影眼的作用,才能够看到他人看不到的美,才能够完成美术创作。审美观察的出发点在于色彩。比如很多学生在美术创作时,构图都比较简单,但色彩却十分复杂,导致整幅画看起来十分混乱[1]。针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处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的方式,感受生活中一些美景的色彩搭配,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美术创作中,既提高了观察能力,也积累了创作经验;第二,要进行整体性观察。比如,要先观察事物的整体,然后观察事物的局部,最后再回到整体上对局部的协调性进行观察。简单来说,是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观察。经过这一流程,学生对于事物会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对于形象的个性特征也会形成更加稳定的掌控,从而所绘制出的作品质量会更高。
二、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实际引发学生的想象。想象,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要有一定基礎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想象的基础,就是自己的真实生活。而这一点与摄影相类似。摄影师所发现的美大多来源于生活,而摄影自身所具备的即时性也印证了这一点。所以,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站在生活角度上,以丰富的生活体验,深化自身的直观感受,进而为自身想象力的形成提供支撑。例如,在以圆形为主题的美术创作活动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回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这些物体又是什么颜色的。鼓励学生利用这些信息,展开联想,绘制其他类型的图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极大程度的调动,其自身的美术创作欲望也会有所加强。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联想,促进学生思维及逻辑意识的高度扩散,进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及所接受到的知识比较有限,所以想象力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适当的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观察物体的全新切入点,进而能够打开想象的大门,为自己的美术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三、加强美术与摄影融合
在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中融入摄影这一艺术形式,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与想象能力。对于学生摄影眼的形成,自然也能够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站在本质角度上来说,摄影与美术创作相同都隶属于艺术范围,两者之间相通。所以,以美术为主要载体,适当的渗透摄影教学,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促使学生内化,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艺术理解。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强化学生的创作能力、创新能力。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提前借助网络技术,下载一些比较经典的摄影作品。如《纪念白求恩》、《大眼睛》等。鼓励学生根据这些摄影作品,尝试性的解读其背后所蕴藏的深意,尝试性的分析拍摄者拍摄这些画面的真实想法,让学生能够在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的抓住摄影作品的内涵,透过表面体会到作品的本质。在长期的鉴赏以及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的感知到如何透过本质去描绘其更深层次的东西,如何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与观察能力[2]。从而在润物无声的状态下,练就一双摄影眼。
结论:综上所述,在中小学美术创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摄影眼,能够切实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并且,这些能力的发展与学生的创作能力及美术素养发展之间息息相关,甚至是学生美术素养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养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好教学创新,正式美术创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诉求,将美术教学与摄影相互融合,打造全新的教学体系,推动学生能力及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新颜.用镜头探寻身边的美——小学美术教育开展数码摄影活动探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7(04):88-89+92.
[2]陈信宏.培养你的摄影眼[J].科技与经济画报,2018(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