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直是一个很难啃的骨头:学生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达出来总是那么差强人意,那么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还原阅读、在诵读中升华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而真正进入文中角色把文章所表达的内容通过朗读正确地呈现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有感情;还原;内心世界;情感
《新课标》中明确提道:要重视不同时期的语文朗读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促进学生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表达,升华情感的优势。朗读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教学方法所无法代替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把朗读教学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
一、抓住关键,培养对文字的敏感性。
阅读文章,敏感是一个基础,它是一个必经的初级阶段。从孤立的角度来看,对标点符号、音、字、词、句、段、篇、题要敏感;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对标点符号、音、字、词、句、段、篇、题要敏感。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对学过的基础性的学科知识要唤醒,有些学过的,有些没有学过的,统统要唤醒。
【案例1】《再見了,亲人》
教首先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课文:作者是通过什么事例来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将领和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为了让学生入境,教师请他们先去找找哪个人或哪个画面最让你感动。学生在圈画之后,有一个孩子找第一个自然段中的第十句,她说:“大娘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1]读到这里,学生通过体会大娘的五个动作,感受大娘与中国志愿军叔叔的情谊很深,学生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情况一定十分恶劣,可是大娘却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枪林弹雨为志愿军送打糕。”展现出一幅雪中送炭的画面啊!如果说下雪时,送碳可以带给人温暖,那大娘是在什么情况下送了什么呢?教师又让同学们去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雪中送炭”这个词的意思。通过抓住动词和“雪中送炭”这个词语,学生的敏感性抢了,词义理解了,情感就体会出来了。
像这样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处,使课堂节奏步步推进,让学生产生对文字的敏感,再继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不断推敲、比较,这样朗读起来,学生就能把这种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中国志愿军官兵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自然地读出来。
二、再现阅读内容,营造真实场景
笔者认为,达到一定的阅读水平,就能将文章中呆板的文字还原成作者的所思所想,也就是采用“还原性阅读”。说得再具体一点,就好比是导演将一个优秀剧本以电视、电影这种形象鲜活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一样。
【案例2】《夕阳真美》于永正
师:你们平时看过夕阳吗?它美不美?回想一下,你印象中快要落山的太阳是什么颜色的?那时节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颜色呢?。(学生们开始了回想)
师继续说:我这儿有几幅夕阳的照片,请小朋友看看。(教师利用投影分别播放了三幅有关树林、雁荡山、太湖的彩色夕照图。)你们说:夕阳美吗?
生:美!
师:看看课题,谁来读?谁来赞美一下?
(指名读,教师范读。孩子们读得入神入情)
儿童感受词语,离不开形象感知。于永正老师借助图片,激活了学生的记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将一些抽象难懂的文字转化为形象逼真的优美画面,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逐步还原课文情境,让学生看到了美丽的夕阳,了解到作者当时当地的心境,感受到作者身处的环境,让学生的头脑留住了这许多夕照图,学生再读课题,便会由衷地抒发出赞美之情。
三、倡导诵读,诵读中升华情感。
所谓“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1]文章中的一语一句无不寄托着作者的无限的希望,一篇好的文章汇集了很多的优词佳句、蕴含了浓厚的情感,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融入作者的内心,与之进行思想交流,达成一致思想。传承经典之作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领。那么怎样才能辅助时间呢?笔者就充分利用了《经典诵读》这本读物。
【案例3】《长相思》片段
师:“请同学们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词的上篇,作者的“身”,身体的“身”在哪里?”学生理解不一,答案层出不穷,于是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词的上篇,告诉学生在朗读中认真把握每一个字词,特别提醒学生朗读的时候可以想象词中画面。学生在教师不断地提示下,在反复地朗读中,在脑海中对作者纳兰的“身影”有了清晰的脉络可能在巍峨的高山上,或许在阳光明媚的海滩边,也有可能在去山海关的途中……他的“身影”漂泊不定。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又让学生重新朗读了这首词,比起先前的朗读情感更丰富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让学生领会文章中所传递的情感“,就需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章。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要遵循一定的顺利来进行,逐步由感知课文过渡到理解课文,然后到产生思想共鸣,升华自己的认识,要切身感受诵读内容的内涵,展示自己个性,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好课文。
四、感受文本情感,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就是要读出真实的感情,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这里的“还”字,指的是在朗读时,要使作者本来的感情还原。朗读活动应该是朗读者把作者寄托在作品中静止的感情,通过自己的准确的理解,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
【案例4】《小珊迪》
一教师让学生朗读描写小珊迪临死时的神态这个句子,有些同学读到“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2]这句话时,仅有感激之意。见学生这样读,教师知道学生对这句话的含义还不是真正理解,于是就从内容入手,给学生进一步讲解:作者这样描写小珊迪死去的神态是说明小珊迪是在无限的牵挂与极度憎恨中死去的,更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珊迪悲惨命运的同情。作者这样写的寓意是揭示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学生明白了内容的含义,把握了感情的基础后,教师又给他们作了朗读示范。学生经过体会,终于读出了符合作品内容的感情,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朗读时要获得作者本来的感情,就必须要求我们教师要细心体味作品。备课时要深入理解课文,认真琢磨,把作者的感情把握后,准确地再现出来,实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感情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朗读教学中,只有教师明确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自觉完善自身的朗读素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平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朗读机会,让他们披文入境,触摸到了情感朗读的脉搏,朗读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06期
[2]《普通话朗诵指导与点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07.01
关键词:有感情;还原;内心世界;情感
《新课标》中明确提道:要重视不同时期的语文朗读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促进学生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表达,升华情感的优势。朗读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教学方法所无法代替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把朗读教学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
一、抓住关键,培养对文字的敏感性。
阅读文章,敏感是一个基础,它是一个必经的初级阶段。从孤立的角度来看,对标点符号、音、字、词、句、段、篇、题要敏感;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对标点符号、音、字、词、句、段、篇、题要敏感。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对学过的基础性的学科知识要唤醒,有些学过的,有些没有学过的,统统要唤醒。
【案例1】《再見了,亲人》
教首先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课文:作者是通过什么事例来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将领和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为了让学生入境,教师请他们先去找找哪个人或哪个画面最让你感动。学生在圈画之后,有一个孩子找第一个自然段中的第十句,她说:“大娘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1]读到这里,学生通过体会大娘的五个动作,感受大娘与中国志愿军叔叔的情谊很深,学生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情况一定十分恶劣,可是大娘却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枪林弹雨为志愿军送打糕。”展现出一幅雪中送炭的画面啊!如果说下雪时,送碳可以带给人温暖,那大娘是在什么情况下送了什么呢?教师又让同学们去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雪中送炭”这个词的意思。通过抓住动词和“雪中送炭”这个词语,学生的敏感性抢了,词义理解了,情感就体会出来了。
像这样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处,使课堂节奏步步推进,让学生产生对文字的敏感,再继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不断推敲、比较,这样朗读起来,学生就能把这种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中国志愿军官兵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自然地读出来。
二、再现阅读内容,营造真实场景
笔者认为,达到一定的阅读水平,就能将文章中呆板的文字还原成作者的所思所想,也就是采用“还原性阅读”。说得再具体一点,就好比是导演将一个优秀剧本以电视、电影这种形象鲜活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一样。
【案例2】《夕阳真美》于永正
师:你们平时看过夕阳吗?它美不美?回想一下,你印象中快要落山的太阳是什么颜色的?那时节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颜色呢?。(学生们开始了回想)
师继续说:我这儿有几幅夕阳的照片,请小朋友看看。(教师利用投影分别播放了三幅有关树林、雁荡山、太湖的彩色夕照图。)你们说:夕阳美吗?
生:美!
师:看看课题,谁来读?谁来赞美一下?
(指名读,教师范读。孩子们读得入神入情)
儿童感受词语,离不开形象感知。于永正老师借助图片,激活了学生的记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将一些抽象难懂的文字转化为形象逼真的优美画面,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逐步还原课文情境,让学生看到了美丽的夕阳,了解到作者当时当地的心境,感受到作者身处的环境,让学生的头脑留住了这许多夕照图,学生再读课题,便会由衷地抒发出赞美之情。
三、倡导诵读,诵读中升华情感。
所谓“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1]文章中的一语一句无不寄托着作者的无限的希望,一篇好的文章汇集了很多的优词佳句、蕴含了浓厚的情感,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融入作者的内心,与之进行思想交流,达成一致思想。传承经典之作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领。那么怎样才能辅助时间呢?笔者就充分利用了《经典诵读》这本读物。
【案例3】《长相思》片段
师:“请同学们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词的上篇,作者的“身”,身体的“身”在哪里?”学生理解不一,答案层出不穷,于是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词的上篇,告诉学生在朗读中认真把握每一个字词,特别提醒学生朗读的时候可以想象词中画面。学生在教师不断地提示下,在反复地朗读中,在脑海中对作者纳兰的“身影”有了清晰的脉络可能在巍峨的高山上,或许在阳光明媚的海滩边,也有可能在去山海关的途中……他的“身影”漂泊不定。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又让学生重新朗读了这首词,比起先前的朗读情感更丰富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让学生领会文章中所传递的情感“,就需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章。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要遵循一定的顺利来进行,逐步由感知课文过渡到理解课文,然后到产生思想共鸣,升华自己的认识,要切身感受诵读内容的内涵,展示自己个性,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好课文。
四、感受文本情感,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就是要读出真实的感情,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这里的“还”字,指的是在朗读时,要使作者本来的感情还原。朗读活动应该是朗读者把作者寄托在作品中静止的感情,通过自己的准确的理解,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
【案例4】《小珊迪》
一教师让学生朗读描写小珊迪临死时的神态这个句子,有些同学读到“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2]这句话时,仅有感激之意。见学生这样读,教师知道学生对这句话的含义还不是真正理解,于是就从内容入手,给学生进一步讲解:作者这样描写小珊迪死去的神态是说明小珊迪是在无限的牵挂与极度憎恨中死去的,更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珊迪悲惨命运的同情。作者这样写的寓意是揭示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学生明白了内容的含义,把握了感情的基础后,教师又给他们作了朗读示范。学生经过体会,终于读出了符合作品内容的感情,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朗读时要获得作者本来的感情,就必须要求我们教师要细心体味作品。备课时要深入理解课文,认真琢磨,把作者的感情把握后,准确地再现出来,实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感情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朗读教学中,只有教师明确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自觉完善自身的朗读素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平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朗读机会,让他们披文入境,触摸到了情感朗读的脉搏,朗读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06期
[2]《普通话朗诵指导与点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