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文入境 触摸感情朗读的脉搏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er0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直是一个很难啃的骨头:学生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达出来总是那么差强人意,那么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还原阅读、在诵读中升华情感、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而真正进入文中角色把文章所表达的内容通过朗读正确地呈现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有感情;还原;内心世界;情感
  《新课标》中明确提道:要重视不同时期的语文朗读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促进学生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表达,升华情感的优势。朗读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其它教学方法所无法代替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把朗读教学提到应有的高度来认识。
  一、抓住关键,培养对文字的敏感性。
  阅读文章,敏感是一个基础,它是一个必经的初级阶段。从孤立的角度来看,对标点符号、音、字、词、句、段、篇、题要敏感;从联系的角度来看,对标点符号、音、字、词、句、段、篇、题要敏感。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对学过的基础性的学科知识要唤醒,有些学过的,有些没有学过的,统统要唤醒。
  【案例1】《再見了,亲人》
  教首先引导学生默读、思考课文:作者是通过什么事例来写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将领和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为了让学生入境,教师请他们先去找找哪个人或哪个画面最让你感动。学生在圈画之后,有一个孩子找第一个自然段中的第十句,她说:“大娘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给我们吃。[1]读到这里,学生通过体会大娘的五个动作,感受大娘与中国志愿军叔叔的情谊很深,学生可以想象到当时的情况一定十分恶劣,可是大娘却不顾自己的安危,冒着枪林弹雨为志愿军送打糕。”展现出一幅雪中送炭的画面啊!如果说下雪时,送碳可以带给人温暖,那大娘是在什么情况下送了什么呢?教师又让同学们去联系上下文阅读,理解“雪中送炭”这个词的意思。通过抓住动词和“雪中送炭”这个词语,学生的敏感性抢了,词义理解了,情感就体会出来了。
  像这样让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处,使课堂节奏步步推进,让学生产生对文字的敏感,再继续通过对语言文字的不断推敲、比较,这样朗读起来,学生就能把这种用鲜血和生命凝结而成的中国志愿军官兵与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自然地读出来。
  二、再现阅读内容,营造真实场景
  笔者认为,达到一定的阅读水平,就能将文章中呆板的文字还原成作者的所思所想,也就是采用“还原性阅读”。说得再具体一点,就好比是导演将一个优秀剧本以电视、电影这种形象鲜活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一样。
  【案例2】《夕阳真美》于永正
  师:你们平时看过夕阳吗?它美不美?回想一下,你印象中快要落山的太阳是什么颜色的?那时节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颜色呢?。(学生们开始了回想)
  师继续说:我这儿有几幅夕阳的照片,请小朋友看看。(教师利用投影分别播放了三幅有关树林、雁荡山、太湖的彩色夕照图。)你们说:夕阳美吗?
  生:美!
  师:看看课题,谁来读?谁来赞美一下?
  (指名读,教师范读。孩子们读得入神入情)
  儿童感受词语,离不开形象感知。于永正老师借助图片,激活了学生的记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将一些抽象难懂的文字转化为形象逼真的优美画面,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逐步还原课文情境,让学生看到了美丽的夕阳,了解到作者当时当地的心境,感受到作者身处的环境,让学生的头脑留住了这许多夕照图,学生再读课题,便会由衷地抒发出赞美之情。
  三、倡导诵读,诵读中升华情感。
  所谓“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1]文章中的一语一句无不寄托着作者的无限的希望,一篇好的文章汇集了很多的优词佳句、蕴含了浓厚的情感,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融入作者的内心,与之进行思想交流,达成一致思想。传承经典之作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领。那么怎样才能辅助时间呢?笔者就充分利用了《经典诵读》这本读物。
  【案例3】《长相思》片段
  师:“请同学们好好地读一读这首词的上篇,作者的“身”,身体的“身”在哪里?”学生理解不一,答案层出不穷,于是教师让学生反复朗读词的上篇,告诉学生在朗读中认真把握每一个字词,特别提醒学生朗读的时候可以想象词中画面。学生在教师不断地提示下,在反复地朗读中,在脑海中对作者纳兰的“身影”有了清晰的脉络可能在巍峨的高山上,或许在阳光明媚的海滩边,也有可能在去山海关的途中……他的“身影”漂泊不定。基于以上的理解,我又让学生重新朗读了这首词,比起先前的朗读情感更丰富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想让学生领会文章中所传递的情感“,就需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章。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要遵循一定的顺利来进行,逐步由感知课文过渡到理解课文,然后到产生思想共鸣,升华自己的认识,要切身感受诵读内容的内涵,展示自己个性,要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好课文。
  四、感受文本情感,与作者产生思想共鸣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就是要读出真实的感情,激昂处还它激昂,委婉处还它委婉”。这里的“还”字,指的是在朗读时,要使作者本来的感情还原。朗读活动应该是朗读者把作者寄托在作品中静止的感情,通过自己的准确的理解,并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完美地表达出来。
  【案例4】《小珊迪》
  一教师让学生朗读描写小珊迪临死时的神态这个句子,有些同学读到“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2]这句话时,仅有感激之意。见学生这样读,教师知道学生对这句话的含义还不是真正理解,于是就从内容入手,给学生进一步讲解:作者这样描写小珊迪死去的神态是说明小珊迪是在无限的牵挂与极度憎恨中死去的,更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珊迪悲惨命运的同情。作者这样写的寓意是揭示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学生明白了内容的含义,把握了感情的基础后,教师又给他们作了朗读示范。学生经过体会,终于读出了符合作品内容的感情,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
  朗读时要获得作者本来的感情,就必须要求我们教师要细心体味作品。备课时要深入理解课文,认真琢磨,把作者的感情把握后,准确地再现出来,实现作者的写作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感情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朗读教学中,只有教师明确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自觉完善自身的朗读素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平时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朗读机会,让他们披文入境,触摸到了情感朗读的脉搏,朗读呈现出作品的声音美、神韵美,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能为语文的教和学奠定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研究》2008年06期
  [2]《普通话朗诵指导与点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07.01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写作教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英语写作教学低效,难以得到有效地提高。本文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际入手,简述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有效教学策略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求初中生应掌握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掌握英语基础,培养学生全面的英语交际能力。其中,写作技能是语言综合能力的最高水平,更
期刊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它涉及基础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知识,内容涵盖量比较广,是一门综合性课程。科学教学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合理得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尤其是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得掌握基础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立德”就是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树人”就是以人为本,通过合适的教育来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就是要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德;就是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就是要树立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法治意识、身心健康之德。  关键词:立德树人;德育;教育  一、当前德育方向的现状  教育事关国家、社会发展
期刊
摘要:地图作为地理信息传递的载体,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凡具有一定空间区域分布规律的任何事象,都可以通过地图展现,它是最直观、最简明的地理“书”,且“没有地图的课不能称其为地理课”。本文简略地阐述了地图对于地理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地图;兴趣;想象能力;地理位置;分布规律  地图在中学地理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具有普遍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地理学习中学生若以地图为依托,就能
期刊
摘要:针对高职院校的特点,高职数学课程是职业院校通识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必须、够用为度的教学理念,加快职业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数学教学与专业有机的融合,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服务。  关键词:数学课程;专业课程;应用技术型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要求下,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教学中的一项任务。阅读是获取信息,促进理解,积累词汇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行为,以达到理解全文、掌握全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改进策略  阅读教学是小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展适当的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重要教学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任务,小学阅读教学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
期刊
摘要:中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趣味和音乐素养的主要学习途径。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对音乐教材内容认识不足。对于学生而言,一些音乐理论和传统音乐知识陌生,大多数学生更喜欢流行音乐。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不仅能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音乐的风格。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流行音乐教学,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音乐思维,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流行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注重化归思想的有效运用,在转化过程中注意每一个细节,转换思路,逐步渗透到思维中,从而有效地发展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智力,为他们的后续学习铺平道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化归思想;有效渗透  首先要知道,“化归思想”的定义是将一个问题(数学问题)从难到易,从复杂到简单,这个过程叫做化归、它是转化和归结的简称。其次,我们分析为什么
期刊
摘要:数学在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处可见,它不仅是数字的简单累积,数学知识应用是一种很强的逻辑思维活动,需要借助特殊的理论原理、计算公式、思维模式才能将隐藏在事物表象之下的真理揭示出来。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让学生树立创新观念,养成创新意识与能力,掌握自主创新的知识和技能,而学数学也就是要学如何在生活中发现、提出、分析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文以探讨小学“生活数学”教育的有效方法来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德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德育工作者应尊重学生的认知、情感发展规律,开展适合学生的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实现情感共鸣,获得良好的道德认知和体验。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对个体的基本道德要求,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渗透感恩教育,构建基于感恩教育的德育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德育;感恩教育;德育模式;主题活动  《大学》有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