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团总支组建27支“红色”社会实践团队,314名青年学子,奔赴30余省市,感悟党的初心使命,赓续党的红色血脉,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以青春告白祖国。
关键词:红色资源;社会实践;育人实效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重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自2014年至今,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了参与全员化、指导全程化、管理全方位化的系统育人工程,着力打造红色实践育人模式。
一、突出思想引领,创新“红色实践”的育人模式
1、以红色校史资源为依托
黑龍江东方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精神和党的十四大提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的民间办学”的精神鼓舞下,在孟新理事长等四位老共产党员的公益博爱、鞠躬尽瘁,不争名利,不惧得失的精神传承下创立的“公有民办”大学。有着40多年党龄的孟新理事长,曾在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上郑重说明:“东方学院的主人就是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共产党员为主体,东方学院的校产属于学院所有公益性社会公共财产”。黑龙江东方学院始终秉承红色革命传统,学校的建校初心,迁校历程,都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
2、以寻访老战士为载体
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将20级312名同学以学部为单位跨班级、专业组队,按照同学们暑假的居住地进行分组,组建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和黑龙江等27支“红色”社会实践小分队,每组10人左右,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教育关爱、美丽中国、禁毒防艾以及“返家乡”等六大专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组建以“红色寻访”为载体的三支重点团队。
在校团委号召征集老战士资源后,外国语学部广泛动员全体在校学生,最终搜集到三位老战士的资源,分别是哈尔滨市平房区东风社区李新华老战士、天津市静海区刘光多老战士和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王村乡上高崖村郝银全老战士。通过“红色寻访”,同学们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秉承红色文化基因,激励着每位东方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保卫国家和平,建设富强国家做出不懈的努力,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3、走访红色革命根据地
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我心向党”小分队,在辽宁省鞍山市烈士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武汉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河南省商丘市红色基地、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镇烈士纪念馆、天津市大沽口炮台、安徽省铜陵市红色基地、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烈士陵园和东北烈士纪念馆等20多个红色革命基地开展党史理论宣讲。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学习党的历史与讲述党的故事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小组成员饱含深情的宣讲更加真切地走进党、了解党、崇敬党和感激党。重温红色百年历史,感悟先辈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彭拜热血,革命精神入脑入心。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社会实践中,勉励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担大任、干大事、敢担当、做贡献。鼓舞同学们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增强历史自觉。
二、精准指导,提升“红色实践”的育人效果
1、领导高度重视
外国语学部在校团委、学部领导的带领下,学部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多次以团支部为单位召开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以团队负责人为单位召开社会实践布置会,建立社会实践负责人微信群,学部领导时刻关注社会实践进展,并一对一参与指导实践内容。疫情期间,校、学部领导高度重视实践地疫情防控的政策与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务必做好常态化个人防护,提高个人防护,确保社会实践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2、构建社会实践指导、实施协调机制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各实践小分队确定实践计划和方案,周密布局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并及时撰写心得、调研报告。在实践的策划、准备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扣主题,集思广益,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制动外国语学部红色社会实践文集。指导教师对策划方案进行总体把关,整合各种红色资源为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3、创新课堂模式,在校三个年级共同参与
除2020级大一新生参加社会实践外,动员大二、大三在校生共同参与,其中外国语学部2018级朝鲜语周洪晨,2019级商务英语一班郝佳欣均在此次社会实践有突出表现。鼓励其他年级在校生参与社会实践,与此同时,同学们积极参与“镜头中的三下乡、2021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以及第七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申报。激发外国语学部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热情,努力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稳定育人,提升“红色实践”的影响力
加大宣传报道,通过地方官微、校团委公众号、外国语学部团学小微进行宣传报道。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并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强化思想引领效果,进一步提升外国语学部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27支“红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社区、宣传爱国党史、关爱留守儿童,增强同学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此外通过寻访抗战老战士、关爱留守儿童、党史宣讲、走进社区等多个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用心投入,对学业困难的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辅导,走进家乡社区,探寻老战士身后的爱国故事,以及“返家乡”社会实践。这些经历让同学们在充分拓展自己的视野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外语学子的实践活动得到了大众媒体的认同,共青团呼玛县委员会与外国语学部联合开展的“七彩假期”留守儿童学业帮扶活动获得了共青团呼玛县委员会的极大的肯定。并在“青春呼玛”“大兴安岭共青团”“中国共青团杂志”上进行多次报道。除此之外,“传承者队”寻访天津老战士获“省学联”报道,“追寻抗战的记忆队”寻访山西老战士被“央广网”报道,“红色逐梦队”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在“中国火炬”“中国共青团杂志”上转载报道。截止目前,外国语学部团学小微公众号报道6篇,黑龙江东方学院团委公众号中11篇包含外语学子实践活动的报道,黑龙江东方学院公众号报道1篇,被校外媒体转载报道7篇。今后,外国语学部将继续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引导青年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增长才干、担当责任、锤炼作为。
参考文献:
[1]杨红杰等.安能立潮头,乘势得远航[M].黑龙江,2021.
[2]刘正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应处理好六个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9(04):120-124.
[3]张程.共建基地、寻访老战士为载体的全员社会实践[J].学理论,2016(12):227-228.
关键词:红色资源;社会实践;育人实效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发挥共青团、学生会组织和学生社团的作用,重视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以文化人和实践育人。”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自2014年至今,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社会实践逐渐形成了参与全员化、指导全程化、管理全方位化的系统育人工程,着力打造红色实践育人模式。
一、突出思想引领,创新“红色实践”的育人模式
1、以红色校史资源为依托
黑龍江东方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精神和党的十四大提出“要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的民间办学”的精神鼓舞下,在孟新理事长等四位老共产党员的公益博爱、鞠躬尽瘁,不争名利,不惧得失的精神传承下创立的“公有民办”大学。有着40多年党龄的孟新理事长,曾在学院第三次党代会上郑重说明:“东方学院的主人就是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共产党员为主体,东方学院的校产属于学院所有公益性社会公共财产”。黑龙江东方学院始终秉承红色革命传统,学校的建校初心,迁校历程,都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
2、以寻访老战士为载体
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将20级312名同学以学部为单位跨班级、专业组队,按照同学们暑假的居住地进行分组,组建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内蒙古、新疆、云南、贵州和黑龙江等27支“红色”社会实践小分队,每组10人左右,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教育关爱、美丽中国、禁毒防艾以及“返家乡”等六大专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组建以“红色寻访”为载体的三支重点团队。
在校团委号召征集老战士资源后,外国语学部广泛动员全体在校学生,最终搜集到三位老战士的资源,分别是哈尔滨市平房区东风社区李新华老战士、天津市静海区刘光多老战士和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王村乡上高崖村郝银全老战士。通过“红色寻访”,同学们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秉承红色文化基因,激励着每位东方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保卫国家和平,建设富强国家做出不懈的努力,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3、走访红色革命根据地
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我心向党”小分队,在辽宁省鞍山市烈士纪念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武汉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河南省商丘市红色基地、河南省安阳市滑县道口镇烈士纪念馆、天津市大沽口炮台、安徽省铜陵市红色基地、河南省平顶山市、汝州市烈士陵园和东北烈士纪念馆等20多个红色革命基地开展党史理论宣讲。引导青年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学习党的历史与讲述党的故事结合起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小规模、互动式、接地气的宣讲活动。小组成员饱含深情的宣讲更加真切地走进党、了解党、崇敬党和感激党。重温红色百年历史,感悟先辈的革命精神。红色基因彭拜热血,革命精神入脑入心。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社会实践中,勉励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担大任、干大事、敢担当、做贡献。鼓舞同学们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践行初心使命,学习党的百年历史增强历史自觉。
二、精准指导,提升“红色实践”的育人效果
1、领导高度重视
外国语学部在校团委、学部领导的带领下,学部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多次以团支部为单位召开社会实践动员大会,以团队负责人为单位召开社会实践布置会,建立社会实践负责人微信群,学部领导时刻关注社会实践进展,并一对一参与指导实践内容。疫情期间,校、学部领导高度重视实践地疫情防控的政策与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务必做好常态化个人防护,提高个人防护,确保社会实践有条不紊的顺利开展和完成。
2、构建社会实践指导、实施协调机制
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各实践小分队确定实践计划和方案,周密布局社会实践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并及时撰写心得、调研报告。在实践的策划、准备工作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紧扣主题,集思广益,发挥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制动外国语学部红色社会实践文集。指导教师对策划方案进行总体把关,整合各种红色资源为顺利开展实践活动创造条件。
3、创新课堂模式,在校三个年级共同参与
除2020级大一新生参加社会实践外,动员大二、大三在校生共同参与,其中外国语学部2018级朝鲜语周洪晨,2019级商务英语一班郝佳欣均在此次社会实践有突出表现。鼓励其他年级在校生参与社会实践,与此同时,同学们积极参与“镜头中的三下乡、2021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以及第七届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申报。激发外国语学部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热情,努力成长为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稳定育人,提升“红色实践”的影响力
加大宣传报道,通过地方官微、校团委公众号、外国语学部团学小微进行宣传报道。加强对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并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强化思想引领效果,进一步提升外国语学部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27支“红色”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社区、宣传爱国党史、关爱留守儿童,增强同学们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此外通过寻访抗战老战士、关爱留守儿童、党史宣讲、走进社区等多个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用心投入,对学业困难的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教学辅导,走进家乡社区,探寻老战士身后的爱国故事,以及“返家乡”社会实践。这些经历让同学们在充分拓展自己的视野的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外语学子的实践活动得到了大众媒体的认同,共青团呼玛县委员会与外国语学部联合开展的“七彩假期”留守儿童学业帮扶活动获得了共青团呼玛县委员会的极大的肯定。并在“青春呼玛”“大兴安岭共青团”“中国共青团杂志”上进行多次报道。除此之外,“传承者队”寻访天津老战士获“省学联”报道,“追寻抗战的记忆队”寻访山西老战士被“央广网”报道,“红色逐梦队”关爱留守儿童实践活动在“中国火炬”“中国共青团杂志”上转载报道。截止目前,外国语学部团学小微公众号报道6篇,黑龙江东方学院团委公众号中11篇包含外语学子实践活动的报道,黑龙江东方学院公众号报道1篇,被校外媒体转载报道7篇。今后,外国语学部将继续依托“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引导青年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在第二课堂的实践中增长才干、担当责任、锤炼作为。
参考文献:
[1]杨红杰等.安能立潮头,乘势得远航[M].黑龙江,2021.
[2]刘正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政课应处理好六个关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9(04):120-124.
[3]张程.共建基地、寻访老战士为载体的全员社会实践[J].学理论,2016(12):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