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CT诊断对肾结核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肾结核73例患者,对其CT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本组73例均为病肾,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其中45例多发,28例单发,57例表现为肾积水改变,33例出现钙化,19例出现肾周改变, 57例出现输尿管、肾盏、肾盂、膀胱壁改变,29例肾功能出现改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对肾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且有效、准确、可靠,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肾结核CT诊断应用价值探讨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95-01肾结核是常见的临床疾病[1]。组织损害程度、病变侵犯部位与临床症状程度有关。该病患者常表现为尿频、尿痛、血尿等,并出现腰痛、消瘦、低热、乏力等症状。CT是临床疾病诊断的有效方式,常用于胸部、头部、四肢等部位[2]。现搜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肾结核73例患者,对其CT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肾结核73例患者,其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39例、34例,平均年龄是(41.56±2.38)岁,最大72岁,最小23岁。73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尿频、尿痛、尿急、脓尿、血尿等,并伴有腰痛、低热、食欲下降、乏力等。73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对73例患者进行CT检查。仪器选择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先对患者进行平扫,层距和层厚范围为8mm-10mm,后使用碘佛醇对患者注射,实施增强扫描。严格控制碘佛醇的注射速度,以每秒3ml-3.5ml为宜,层距和层厚范围为8mm-10mm。分析73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
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形态改变 73例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73例均为病肾,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其中42例出现肾影增大,占57.53%;13例出现肾影缩小,占17.81%;18例肾影正常,占24.66%。42例肾影增大患者肾脏边缘处肉眼可见隆起,肾形态较不规则,肾包膜下有积液,病灶从肾实质处突破,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积液无强化。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囊状低密度病灶 73例患者中,45例多发,占61.64%;28例单发,占38.36%。影像显示结核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为囊状低密度病灶。45例多发患者CT影像显示边缘清晰或模糊,呈花瓣状改变,并在肾盂处围绕排列,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病灶显示较为清晰,且中央无强化,边缘呈环状强化。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肾积水改变 73例患者中,57例为肾盏、肾盂扩张积水,占78.08%,其中不对称性扩张积水40例,占54.79%,28例患者伴有部分肾盏、肾盂闭塞或缩小,占38.36%。57例肾盏、肾盏扩张积水表现为肾积水不均匀。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钙化 73例患者中,33例出现钙化,占45.21%。其中7例结节状钙化,占9.59%;13例大块状钙化,占17.81%;9例小点状钙化,占12.33%;1例输尿管上段出现条状钙化,占1.37%;1例肾皮质内出现壳状钙化,占1.37%;1例肾皮质内出现线样钙化,占1.37%;1例肾完全钙化,表现为“自截肾”,占1.3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肾周改变 73例患者中,19例出现肾周改变,占26.03%。其中5例肾周脓肿,占6.85%;11例肾筋膜粘连,并增厚,占15.07%;3例淋巴结肿大,对其进行增强扫描时呈环形钙化,占4.1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输尿管、肾盏、肾盂和膀胱壁改变 73例患者中,57例出现输尿管、肾盏、肾盂、膀胱壁改变,占78.08%。其中12例膀胱壁增厚,占16.44%;27例肾盏肾盂壁增厚,占36.99%;18例输尿管壁增厚,占24.66%。18例输尿管壁增厚患者表现为输尿管走形僵直,不规则增厚或环状增厚,且边缘较毛糙。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7肾功能改变 73例患者中,29例肾功能出现改变,占39.73%。其中20例患肾功能减弱,减弱程度不同,健肾强化程度明显高于患肾,占27.40%;其余9例患者患肾无功能,占12.3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结核早期病变局限于肾脏,临床症状较少,病程后期易继发其他器官,并发骨结核易产生冷脓肿,并发肠结核易产生腹痛、腹泻,并发淋巴结核易产生窦道,男性患者并发生殖道结核易产生附睾结节。该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水平。早期诊断和有效、及时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重要原则,对加强预后、保证治疗效果、维护患者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3]。CT检查具有操作方便、扫描快速、分辨力较高、显影清晰等优点,对脑出血、动脉瘤、胆结石、结核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在本文研究中,对73例患者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73例均为病肾,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其中45例多发,占61.64%;28例单发,占38.36%;57例表现为肾积水改变,占78.08%;33例出现钙化,占45.21%;19例出现肾周改变,占26.03%;57例出现输尿管、肾盏、肾盂、膀胱壁改变,占78.08%;29例肾功能出现改变,占39.73%。表明CT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综上分析,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炎生.静脉肾盂造影与CT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及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47-48
[2] 黄新明.52例患者肾结核的CT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13(12):58-59.
[3] 阳昱恒,张黎,孙志强.多排螺旋CT诊断肾结核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9(18):41-42
[4] 王玉梅,张守满.肾结核的CT诊断特征[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55-56
作者简介:严国梁 1983.08.05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位:初级 学历:本科
【关键词】 肾结核CT诊断应用价值探讨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295-01肾结核是常见的临床疾病[1]。组织损害程度、病变侵犯部位与临床症状程度有关。该病患者常表现为尿频、尿痛、血尿等,并出现腰痛、消瘦、低热、乏力等症状。CT是临床疾病诊断的有效方式,常用于胸部、头部、四肢等部位[2]。现搜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肾结核73例患者,对其CT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总结性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接收的肾结核73例患者,其中男患者和女患者分别为39例、34例,平均年龄是(41.56±2.38)岁,最大72岁,最小23岁。73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尿频、尿痛、尿急、脓尿、血尿等,并伴有腰痛、低热、食欲下降、乏力等。73例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方法
对73例患者进行CT检查。仪器选择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先对患者进行平扫,层距和层厚范围为8mm-10mm,后使用碘佛醇对患者注射,实施增强扫描。严格控制碘佛醇的注射速度,以每秒3ml-3.5ml为宜,层距和层厚范围为8mm-10mm。分析73例患者的CT检查结果。
3 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形态改变 73例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73例均为病肾,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其中42例出现肾影增大,占57.53%;13例出现肾影缩小,占17.81%;18例肾影正常,占24.66%。42例肾影增大患者肾脏边缘处肉眼可见隆起,肾形态较不规则,肾包膜下有积液,病灶从肾实质处突破,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积液无强化。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囊状低密度病灶 73例患者中,45例多发,占61.64%;28例单发,占38.36%。影像显示结核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为囊状低密度病灶。45例多发患者CT影像显示边缘清晰或模糊,呈花瓣状改变,并在肾盂处围绕排列,对患者进行增强扫描时病灶显示较为清晰,且中央无强化,边缘呈环状强化。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肾积水改变 73例患者中,57例为肾盏、肾盂扩张积水,占78.08%,其中不对称性扩张积水40例,占54.79%,28例患者伴有部分肾盏、肾盂闭塞或缩小,占38.36%。57例肾盏、肾盏扩张积水表现为肾积水不均匀。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钙化 73例患者中,33例出现钙化,占45.21%。其中7例结节状钙化,占9.59%;13例大块状钙化,占17.81%;9例小点状钙化,占12.33%;1例输尿管上段出现条状钙化,占1.37%;1例肾皮质内出现壳状钙化,占1.37%;1例肾皮质内出现线样钙化,占1.37%;1例肾完全钙化,表现为“自截肾”,占1.37%。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肾周改变 73例患者中,19例出现肾周改变,占26.03%。其中5例肾周脓肿,占6.85%;11例肾筋膜粘连,并增厚,占15.07%;3例淋巴结肿大,对其进行增强扫描时呈环形钙化,占4.11%。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6 输尿管、肾盏、肾盂和膀胱壁改变 73例患者中,57例出现输尿管、肾盏、肾盂、膀胱壁改变,占78.08%。其中12例膀胱壁增厚,占16.44%;27例肾盏肾盂壁增厚,占36.99%;18例输尿管壁增厚,占24.66%。18例输尿管壁增厚患者表现为输尿管走形僵直,不规则增厚或环状增厚,且边缘较毛糙。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7肾功能改变 73例患者中,29例肾功能出现改变,占39.73%。其中20例患肾功能减弱,减弱程度不同,健肾强化程度明显高于患肾,占27.40%;其余9例患者患肾无功能,占12.33%。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结核早期病变局限于肾脏,临床症状较少,病程后期易继发其他器官,并发骨结核易产生冷脓肿,并发肠结核易产生腹痛、腹泻,并发淋巴结核易产生窦道,男性患者并发生殖道结核易产生附睾结节。该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水平。早期诊断和有效、及时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重要原则,对加强预后、保证治疗效果、维护患者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3]。CT检查具有操作方便、扫描快速、分辨力较高、显影清晰等优点,对脑出血、动脉瘤、胆结石、结核等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在本文研究中,对73例患者进行CT检查,结果显示,73例均为病肾,出现不同程度的形态改变。其中45例多发,占61.64%;28例单发,占38.36%;57例表现为肾积水改变,占78.08%;33例出现钙化,占45.21%;19例出现肾周改变,占26.03%;57例出现输尿管、肾盏、肾盂、膀胱壁改变,占78.08%;29例肾功能出现改变,占39.73%。表明CT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综上分析,肾结核患者的CT诊断具有极大的应用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炎生.静脉肾盂造影与CT在肾结核中的诊断价值及对比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47-48
[2] 黄新明.52例患者肾结核的CT诊断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3,13(12):58-59.
[3] 阳昱恒,张黎,孙志强.多排螺旋CT诊断肾结核的应用价值[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2,19(18):41-42
[4] 王玉梅,张守满.肾结核的CT诊断特征[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3):55-56
作者简介:严国梁 1983.08.05贵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位:初级 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