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实现学生资助与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5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高校学生工作分工越来越细,学生资助工作发展较快,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有人把学生资助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割裂开来,形成了一些无形的工作墙,扭曲了学生工作的整体要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各自的职责特点,融通彼此的工作壁垒,建立互通、互信、互助的工作网,促进学生工作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学生工作 资助工作 管理工作 有机结合
  
  高校的学生管理与学生资助工作是维护教育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如何实现这两个环节的有机结合,直接关系到学生工作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从现实的情况看,各个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协调方面仍然有这样那样亟待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者在相近内容的要求上不能实现有机的衔接。比如《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第七条要求:“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珍惜他人和社会劳动成果;生活俭朴,杜绝浪费;不追求超越自身和家庭实际的物质享受。”这个要求对全体学生是合适的,但是对家庭经济困难、申请资助的学生来说还不够细化,还缺乏可操作的具体措施,特别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缺乏有说服力的依据。
  第二,两者的处理信息不能共享。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登记、管理信息处于部门内部管理的比较多,对外共享的比较少,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不能随意调取;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掌握的信息由于顾忌某些个人隐私也不便于共享。如此一来表面上看都是从事学生工作的一家人,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小九九,这样势必造成各自为战的工作状态。
  第三,两者落实各自的措施过程中不能相互渗透。学生资助工作关注的是弱势群体,侧重“帮”,给予的多、关怀的多;而学生管理工作侧重的是“堵、疏、导”。两者虽然侧重点不同,但是目标是一致的。资助工作的“帮”往往被搁置在“堵、疏、导”之外,学生管理工作的“堵、疏、导”也往往在实施资助的时候被忽视,不能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也谈不上相互补充、相互推进。
  第四,两者对同一主体的研究不够。学生资助工作的实施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没有确定具体的资助对象之前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同样,学生管理工作面对的也是全体学生,两者服务和管理的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是一致的。这部分学生的家庭背景、思想诉求不是资助部门或者学生管理部门单独能解决的,需要包括这两个部门在内的多个方面共同辅助、教育才能凑效。现实的情况是各自采取的单兵作战的多,共同施助的少,就事论事的多,研究整体工作合力与构架的少。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不是某个部门的原因,也不是某个个人的原因,而是高校学生管理在适应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特别是本世纪初高校的扩招,高校扩大规模的同时也给管理增大了压力。收费并轨给更多的学生一个上大学机会的同时,也给一部分人带来生活的压力。近年来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来温暖的同时也给资助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面对这些阶段性的问题,我们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和管理工作的人员应当坐下来认真分析现实情况,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尽快建立健全资助与管理的联动机制,认真承担起学生工作的历史任务。
  第一,要深刻认识学生资助工作与管理工作的关系,从思想上解除误区,消除独门主义和小集团思想。1.学生资助工作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排忧解难的,从事资助工作的人员通过理顺对外关系,争取更多的助学贷款、社会资助资金,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科学务实的工作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具体名单,科学配置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通过宣传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采取多种措施加强诚信教育,有效规避贷款风险,提高学生的诚信度,为学校的良性发展种下健康的种子。2.学生管理工作涉及的面比较多,包括学风建设,纪律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人生观教育,生活习惯的养成,传统美德文化教育,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等诸多方面。可见,学生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教育是多方位、多角度的。3.如何实现教育与管理的目标,仅凭某个部门不可能完成,需要多个相互关联的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就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诚信教育内容来看,学生资助部门的教育更有抓手,通过贷款学生的还贷率等直观的结果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诚信状况,为研究学生的思想现状提供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便于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在获取诚信信息环节上,学生资助部门有独特的便利条件,可以从学生贷款的整个流程上考察其信息填报可信度,可以从本人申请资助的材料上核查其可信度;在实施诚信教育的环节上,学生资助部门有直接的责任,通过宣讲介绍诚信系统的作用,建立网格巡查信息机制,阶段性寻访等具体措施,使得诚信教育有内容、有方法、有结果。学生管理部门的诚信教育可以直接移植资助部门采集的诚信信息到自己的门下,如果加上自身对学生日常的诚信观察和考评,那便是一份完整的诚信教育体系了。再比如感恩教育、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都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所以,兼容并蓄,合作成器。
  第二,使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有机结合的前提是顶层设计要合理。学生资助工作、学生管理工作以及就业指导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都属于学生工作,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无论是教学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后勤服务部门还是科研部门都要弹奏同一个调子,那就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学生资助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基调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制度建设上两者要兼容、互补、互助。比如学生管理条例对学生违纪有记过、警告等不同程度的处理规定,学生资助部门不能无视这些规定,而是要在评定奖、助学金的时候适量权衡这些违纪信息,适当降低资助档次;在工作机制上相关学生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重大问题、敏感问题要取得各部门一致的决策和执行力;学校关于学生工作有一个基本的制度要求,其他的制度措施必须与之相一致,不能相背相离,也不能“两张皮”。
  第三,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共享信息资源。学校对学生的信息采集来自多个部门,学生资助部门和管理部门只是其中的两个,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源。学生资助部门对学生的信息采集来自贷款流程各环节,来自家庭所在地的证明,来自银行的信用记录,来自对其家庭经济等基本状况的调查,来自部分生活消费记录,来自每年生成的资助材料,所有这些信息有的是可以公开的,有的是需要授权公开的,对学校内部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可以共享的,这些共享的内容或多或少对学生管理工作带来积极的作用。同样,学生管理部门对学生的信息采集也是多渠道的,他们采集的学生工作信息、纪律信息、操行信息、学业信息,日常行为信息也可以全部或部分共享,这些信息对实施资助措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资助本门调取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纪律信息,结合学生本人的申请资助信息就能更全面了解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否言行一致等全方位状态,从而确定是否资助。
  各部门的信息共享以后有两个好处:一是信息共享后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信息采集渠道拓宽了,信息准确了,必然提高工作效率;采用原始的、客观的信息使得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实效性,更贴近工作需要,更贴近学生的需要。二是信息共享后等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工作网,封锁了可供学生钻的漏洞,有利于推动整个学生工作上高度。
  关于度的把握。学生资助工作在采用学生管理信息的时候要适度采纳。比如一个家庭经济状况极差的学生由于一时冲动打架斗殴受到处分,处分学生的信息是准确的、合适的,但是在实施资助的时候不能一票否决,还应当采取降档或缓发等手段来帮助他、教育他。学生管理部门在采纳资助部门的信息时由于涉及个人的信息,所以公布的范围上也应当慎重,防止触动个别学生伤痛的心灵。
  第四,对学生工作的研究是一个不老的话题。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办发[2004]51号文件,要求高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常设机构,协调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2006年教育部也发文明确要求各高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常设机构,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措施。2007年秋季国家开始对在校大学生实施国家奖、助学金资助措施,2010年秋季资助额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实施奖、助学金预拨付办法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开展,新工作、新问题不断出现。贷款学生的诚信状况如何,受助学生的感恩心理怎样?这不是一个资助部门能解决的。学生管理近几年也有了长足的发展,要求更加明确,对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更加及时,对学生的信仰问题更加关注,如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如何?他们递交入党申请的很多,但是用心递交入党申请的有多少?这些学生工作的新动向、新举措都给从事学生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学生资助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相连,谨小慎微不行,固步自封也会一事无成,现实需要我们各个部门互通、互信、互助,不断提出新问题,研究新问题,采取办法解决新问题,共同打造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年轻一代的发展尽我们的全力。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
  [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51号.
  [3]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教育部教学[2005]5号.
  
  作者简介:
  张福友(1967- )男,汉族,呼伦贝尔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张敬亚)
其他文献
采用基于内源信号的脑光学成像方法,在大范围视皮层研究了不同空间拓扑位置对应的皮层区的对光栅刺激空间频率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周边视野对应区对高空间频率刺激反应极弱或没
摘要:如果说阅读是一种吸纳和积累,那写作就是一种表达和创作。写作能力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体现,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体现,是检验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准。而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成为所有中学语文教师一直研究的课题。本文中笔者从自己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出发,从教会学生观察生活、平时积累材料的方法、注重仿写文章和文章修改等三个不同的角度探索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写作教学 能力培养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要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师潜能,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明白更多的道理,学到更多的知识。高中政治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是一门理论性强、较抽象的学科,而新教材、新要求、新课改的实施又对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更是教学成绩检验方式的变化。那么,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呢?就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几
雨后江岸天破晓,老舟新客知多少。山水间竹林芳草,晨风拂绿芭蕉。寒梅落尽把冬了,衔春的燕想归巢,沿途的景,窗外的人,两情迢迢……
摘要:对于手工课,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的。为了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手工,教师精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努力:第一,提高学生对手工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扩充教学内容,丰富课堂知识;第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实现高效愉悦课堂。  关键词:提高兴趣 积极主动 创新 动手 动脑 利用范作 高效愉悦  我对“高效愉悦”课堂一直只是有一个模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化学教学要注重课堂教学实施,而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在化学课堂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如何在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的课堂活而不乱,值得我们每一位化学教师探讨。笔者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如何在保证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出了一点看法。  关键词:教学教学 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广,课堂教学
摘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每个做父母的心愿。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是一位品学兼优、有特长、有个性的好孩子。那么,学校作为育人的平台,当然是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这项崇高的责任了。为此,许多教育家和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许多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其中,教育专家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简称“生本教育”),可以说是众多教学理念中的一个缩影。本文作者正是通过生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