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文 快乐语文 享受语文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品味朗读的快乐、唤醒感悟的喜悦、感受思考的快乐、体验交流的乐趣、享受展示的快乐。在教学中关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充满活力的开放而有序的语文课堂,创设享受教学,享受学习的教学情景。
  【关键词】品味朗读;唤醒感悟;感受思考;体验交流;享受展示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要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关注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创新能力、创新精神、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充满活力的开放而有序的语文课堂,创设享受教学,享受学习的教学情景。
  一、品味朗读的乐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让学生在书中走几个来回。”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把指导“读”贯穿始终,让学生读中求解、读中领悟、读中明理、读中品味。我曾观看了支玉恒《他是我的学生》的教学视频与大家共享。支老师执教的《他是我的学生》,是地地道道的指导学生的读书课,真正体现了以读为本,让学生读中体验。课上,支老师安排了四次读课文:第一遍读,主要是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读书后的感受,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第二遍读,主要培养学生的感悟,加深理解。读中,老师或让学生先读,老师再范读;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或老师带着学生读重点句……而后让学生说说:这样读,你有什么感受?真正体现了读悟相融,把读当作理解的手段。第三遍读: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反复读后,抓住最根本的“生”与“死”这两个字展开教学,理解阮恒“害怕”与“坚决”的心里矛盾。让学生去读,读中揣摩。第四遍读,则是让学生吟咏品味,升华情感,体会阮恒“为了朋友的死,宁可自己死”,这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孩子。就这样老师通过不同层次的读,让学生真正在书中走了四五个来回,把书读通了,读懂了,读出味来。在读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读书的方法,揣摩出文章的情感,理解了文意,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教育,是真真正正学生读书课。
  二、唤醒感悟的喜悦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知识是靠自己在读中获得,情感要靠自己在读中体验,理念要靠自己在读中掌握。”在教学《一分钟》时,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内心深处体验一分钟的长短,我设计了蛙跳活动,让孩子们在课堂里一分钟尽情的跳,不停地跳:从开始的个个喜形于色、兴致勃勃,到最后的气喘吁吁,跳不动了。这一经历,使孩子们感悟到一分钟有时很短有时很长。在教学中,把这感情的时间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的学习、主动的感知、主动的体验、主动的领悟。
  三、享受思考的快乐
  语文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语文”并同时获得思维的发展和精神的升华。思考是艰苦的过程,更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苦苦思索不得其解是痛苦的,但上下求索后豁然开朗带来的那份欣喜,所产生的效益带来的那份慰藉,确实是一种享受。由此可见,给予耗费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此,我在活跃课堂气氛,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更要给学生静静的读书静静的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在积极有效的思考中品词析句。教学《西门豹》时,我按常规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1.读了课文你心里痛不痛快?2.读了课文你心里佩服不佩服?3.读了课文你心里有没有愤怒?4.读了课文你心里有没有同情?5.课文中有没有使你奇怪的地方?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时的课堂气氛由片刻的宁静迅速转向活跃。感兴趣的是这些问题与自己读课文时的感触息息相关,似有触动、又不确切。费心思的是不能很轻易地就回答出来,需要仔细思量才行。只见学生时而书声琅琅、时而议论纷纷、时而凝思思考、时而跃跃欲试。这样设计问题为学生起到了一个“激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样设计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感受、体会的空间,一个情感、思维的自主感受和发挥余地。
  四、体验交流的情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学《珍珠泉》一课时,我先问“你见过泉水吗?”而后我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珍珠泉的美丽;学生欣赏后,交流对珍珠泉的印象;而后引导学生自学自悟,了解珍珠泉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家乡对大自然的热爱;最后,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过一次做导游的瘾,再现课文内容。这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积累和运用的升华。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挖掘和发挥学生的智慧潜力。不仅呵护了孩子们的童心,满足了孩子梦的愿望,也对教材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与理解。
  五、展示睿智的惊喜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课堂上,千万别让老师的“告诉”扼杀了孩子的一切。而是应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的展示。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模仿支玉恒老师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给学生一次展示的机会。要求学生将五个自然段的内容分别写一个抒情的句子。看谁写得抒情,生动,有创意,我当场给以奖励,并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到黑板上,而后,非常自豪的读出自己的作品和姓名。孩子们毫无保留地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展示了睿智,课堂呈现了空前的活跃,激情,兴致盎然,以至学生不愿下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不但重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勇气、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感、自我意识、集体意识、环保意识、责任心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创造性劳动。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生活有怎样的色彩,语文就有怎样的色彩;生活有什么滋味,语文就有什么滋味。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让我们共同携手,以课改精神为指引,以切实有效的方式引领孩子们主动发现,积极创造,享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晓峰.让读书成为快乐的事[J].文教资料,2011年25期
  [2]陆亚芳.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J].生活教育,2011年12期
  [3]苏玲玲.“素质教育”背景下如何减负增效[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年06期
  [4]朱荣霞.浅议如何在语文学习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13期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资金来源差异和经济地理差异双视角,实证研究外资对我国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源的外资对我国流通业发展影响存在差异,港澳台资金对流通业发展带来显著的"挤
天门河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中,结合筑坝材料质量,优化了体形及面板结构,节省了工程投资且有利于施工.但由于工程建设中停工,造成部分面板底部发生变形破坏和垫层料脱空
【摘 要】高中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很多化学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的化学学习中,我们有时候会碰到一些看上去很复杂的化学问题,这些化学问题涉及的知识量很多,用一般的解题方法虽然也可以解出来,但是要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在解题过程中还容易出错,例如两性金属铝与强碱氢氧化钠之间的反应,这个反应会随着两个反应物之间的量变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是很多同学十分头疼的问题。对于部分复杂的化学问题,
本文从审美经济的概念中梳理了企业品牌形象的“体验效用”和“符号消费”特性,从理论上把握了审美经济背景下的企业品牌形象设计新动向。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的春天已悄然来临。职高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学内容,突出职高数学的功能;实施分层教学,加强学法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促进人人成功,全面提高数学素质。  【关键词】学生现状;对策;实用性;生活实践   如何转变职高数学的实用性,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人人成功。本文从职高学生学习现状,提高数学实用性的对策,探究数学实用性
物流行业的顺畅运行对国家经济生活的正常开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流行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物流行业中个体货车司机数量众多,个体货车司机成为了物流承运的主要力量。如何有
由于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政策环境优良,商贸流通业较为发达。笔者通过因子分析法对商贸流通
惠州抽水蓄能电站前期设计工作中.对数量众多的地下厂房洞室群进行了多种组合布置方案的研究.优选后采用了厂房分区布置、其他附属洞室有分有合的布置形式;针对场区发育的控制性
【摘 要】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阅读感悟动态发展的过程,语文学习的动态发展,其最为基本的要求当是学生能够去进行阅读,能够实现感悟的自主和创新。本文从捕捉利用生成,形成创新阅读感悟的相关思考和实践有许多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捕捉利用;生成资源;创新感悟  《论语》中有着这样的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样的记载给我们以深刻意义上的启迪,语文教学必须能够比较理想地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