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强社会公众与保险业的联系和沟通,增进乡镇居民对保险的客观了解,增强政府企业与保险业间的密切合作,改善保险行业服务,切实提高保险业在重庆市乡镇的发展。本文在在系统控制重庆市乡镇居民保险支出的內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提高社会公众保险需求意识水平的对策建议,为乡镇保险业的发展和研究提供可靠依据。
乡镇居民 保险意识 保险业发展
重庆市保险发展趋势
重庆市保险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总体上看,重庆市保险业发展仍比较滞后,存在体量小、覆盖面不宽、服务不够到位、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
重庆市人民政府为加快推动重庆市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 29号)要求,提出了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目标,从保险覆盖面、保险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保险资金投入、保险机构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
以太平坝乡和黄家镇为例的保险意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差距延缓、收入差距延缓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主要参与养老保险,健康、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保险的投保,总体来说,乡镇居民投保率比城镇居民低。主要原因有: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其收入水平相对偏低,风险意识较差,对保障产品的价格接受度较低,保险产品不完全适合农村居民的需求。
(1)居民保险意识普遍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购买商业保险的居民中,将保险作为保险与投资享有收益而购买保险的居民,占样本总量的24%,以获得收益为主,同时享有一份保障而购买保险的居民占19%,由于亲戚朋友购买保险而购买的占15%。拒绝购买商业保险的居民中,因为保险所属机构的信誉及其业务人员素质和服务品质而购买保险的居民占样本总量的37%,因为认为推销保险的人员有其他目的和保险公司理赔太慢而拒绝购买保险的居民分别占39%和20%,大部分乡镇居民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度低。收入允许,但是认为购买保险没有的必要购买保险占9%,完全不了解保险且不愿意了解占16%,认为不、购买保险不如存人银行稳定的占14%,其他情况占2%。整体来说,大部分居民保险意识较低,没有客观理性的认识保险。
(2)影响居民保险意识的因素
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建设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得到大幅提升,乡镇农村的旅游业也得到发展,由此也带动了乡镇的经济发展。本次调查的两个乡镇,一个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太平坝乡,一个是旅游发展正在起步的黄家镇。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居民带来了机遇,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生活保障,开始客观的去了解保险,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收入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对保险的态度,收入更高的居民更愿意主动购买保险,对保险的接受程度要大幅高于低收入的居民,并且对保险的认识更客观理性。除此之外,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阅历等,也影响着居民的保险意识。此外,居住在城镇的居民接受到关于保险的信息更多,更能客观的认识保险,居民住所与城镇的距离越近,居民的投保意识越高。对重庆市乡镇保险发展的决策建议
(1)居民了解保险产品的途径影响其对保险的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居民通过政府的宣传和周围人的介绍了解保险,小部分居民则通过电视电话、网络宣传和报刊杂志等了解保险。结果表明由于乡镇信息普及程度较低,政府加强了对保险业的政策引导,为居民保险意识的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乡镇保险,政府应继续为保险供求者提供有效、健康、长远的宣传,提高宣传的效率和有效性,特别是和保险有关的专业知识宣传和法律宣传,鼓励居民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居民因法律知识欠缺导致的保险损失。
(2)保险投保、理赔条款较多,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乡镇居民对购买保险的程序不能完全理解,可由政府介入商业保险购买程序,减少居民因不了解保险理赔条例、理赔程序而造成的损失。除此以外,政府应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减贫脱贫步伐,引导金融资金投入贫困地区,为贫困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存发展提供部分保障,提高贫困户生活质量。
(3)保险机行业间的竞争,促使部分保险业务代表只追求收益,放低了业务素质和后期服务质量,造成部分消费者因客观和主观原因对保险行业存在偏见。保险的产品特性使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性能和价格难以进行直观的评估和客观的认识,再加上乡镇居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在缴费、理赔时容易产生误解,导致纠纷。保险买卖方之间消息的不对称性是导致乡镇居民对保险业的非理性认识的原因之一。保险公司应加强对业务员素质的培养,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
乡镇居民相对于城乡居民可收入来源较窄,收人数额受限,且农村居民收入容易受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收入稳定性较差。保险公司可针对性乡镇居民特点,开发适合乡镇居民的保险品种,增加适用乡镇居民保险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如为从事不同行业的居民土工不同的保险品种。
结语
作为以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为主要目的经济补偿制度、风险的转移机制、市场化的互助机制、后备基金管理机制,保险制度的性质和功能和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农村保险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公平来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强社会公众与保险业的联系和沟通,增进乡镇居民对保险的客观了解,增强政府与保险业间的密切合作,改善保险行业服务,切实提高保险业在重庆市乡镇的发展。
[1]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年鉴[J].重庆: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5.
[2]庹国柱.保险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3]杜鹏.农业经济问题[J].资源配置,2011( 11)
[4]李后建.保险研究[J].商业保险,2013( 08)
乡镇居民 保险意识 保险业发展
重庆市保险发展趋势
重庆市保险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总体上看,重庆市保险业发展仍比较滞后,存在体量小、覆盖面不宽、服务不够到位、功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
重庆市人民政府为加快推动重庆市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 29号)要求,提出了与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业目标,从保险覆盖面、保险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保险资金投入、保险机构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
以太平坝乡和黄家镇为例的保险意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差距延缓、收入差距延缓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居民主要参与养老保险,健康、意外保险和医疗保险等保险的投保,总体来说,乡镇居民投保率比城镇居民低。主要原因有:镇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其收入水平相对偏低,风险意识较差,对保障产品的价格接受度较低,保险产品不完全适合农村居民的需求。
(1)居民保险意识普遍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购买商业保险的居民中,将保险作为保险与投资享有收益而购买保险的居民,占样本总量的24%,以获得收益为主,同时享有一份保障而购买保险的居民占19%,由于亲戚朋友购买保险而购买的占15%。拒绝购买商业保险的居民中,因为保险所属机构的信誉及其业务人员素质和服务品质而购买保险的居民占样本总量的37%,因为认为推销保险的人员有其他目的和保险公司理赔太慢而拒绝购买保险的居民分别占39%和20%,大部分乡镇居民对保险行业的信任度低。收入允许,但是认为购买保险没有的必要购买保险占9%,完全不了解保险且不愿意了解占16%,认为不、购买保险不如存人银行稳定的占14%,其他情况占2%。整体来说,大部分居民保险意识较低,没有客观理性的认识保险。
(2)影响居民保险意识的因素
随着新农村的不断建设发展,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得到大幅提升,乡镇农村的旅游业也得到发展,由此也带动了乡镇的经济发展。本次调查的两个乡镇,一个是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太平坝乡,一个是旅游发展正在起步的黄家镇。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居民带来了机遇,居民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随着收入的增加,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开始重视生活保障,开始客观的去了解保险,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收入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对保险的态度,收入更高的居民更愿意主动购买保险,对保险的接受程度要大幅高于低收入的居民,并且对保险的认识更客观理性。除此之外,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阅历等,也影响着居民的保险意识。此外,居住在城镇的居民接受到关于保险的信息更多,更能客观的认识保险,居民住所与城镇的距离越近,居民的投保意识越高。对重庆市乡镇保险发展的决策建议
(1)居民了解保险产品的途径影响其对保险的态度。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部分居民通过政府的宣传和周围人的介绍了解保险,小部分居民则通过电视电话、网络宣传和报刊杂志等了解保险。结果表明由于乡镇信息普及程度较低,政府加强了对保险业的政策引导,为居民保险意识的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的乡镇保险,政府应继续为保险供求者提供有效、健康、长远的宣传,提高宣传的效率和有效性,特别是和保险有关的专业知识宣传和法律宣传,鼓励居民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减少居民因法律知识欠缺导致的保险损失。
(2)保险投保、理赔条款较多,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乡镇居民对购买保险的程序不能完全理解,可由政府介入商业保险购买程序,减少居民因不了解保险理赔条例、理赔程序而造成的损失。除此以外,政府应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加快贫困地区减贫脱贫步伐,引导金融资金投入贫困地区,为贫困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存发展提供部分保障,提高贫困户生活质量。
(3)保险机行业间的竞争,促使部分保险业务代表只追求收益,放低了业务素质和后期服务质量,造成部分消费者因客观和主观原因对保险行业存在偏见。保险的产品特性使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性能和价格难以进行直观的评估和客观的认识,再加上乡镇居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在缴费、理赔时容易产生误解,导致纠纷。保险买卖方之间消息的不对称性是导致乡镇居民对保险业的非理性认识的原因之一。保险公司应加强对业务员素质的培养,同时制定完善的奖惩机制。
乡镇居民相对于城乡居民可收入来源较窄,收人数额受限,且农村居民收入容易受天气、环境等自然因素影响,收入稳定性较差。保险公司可针对性乡镇居民特点,开发适合乡镇居民的保险品种,增加适用乡镇居民保险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如为从事不同行业的居民土工不同的保险品种。
结语
作为以确保经济生活的安定为主要目的经济补偿制度、风险的转移机制、市场化的互助机制、后备基金管理机制,保险制度的性质和功能和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农村保险通过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收入分配公平来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强社会公众与保险业的联系和沟通,增进乡镇居民对保险的客观了解,增强政府与保险业间的密切合作,改善保险行业服务,切实提高保险业在重庆市乡镇的发展。
[1]重庆市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年鉴[J].重庆: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015.
[2]庹国柱.保险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3]杜鹏.农业经济问题[J].资源配置,2011( 11)
[4]李后建.保险研究[J].商业保险,201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