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研究热点和新课程理念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切入点。根据生物学科的实验性特色,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提倡探究性教学,势必成为该学科新颖而有效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这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便是实验,高中生物学科中所涉及的知识都与生物实验密切相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对此,我们教师应积极开展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一、展示科学家的实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生物学历史上绝大多数的重要发现都是由无数次生物实验完成的,如光合作用、植物生长素以及孟德尔遗传基本规律等研究结果。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措施实现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成功探究;沃森与克里克利用实验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成功分析并构建出来。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模仿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进行亲身体验,探索生物实验的具体过程。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将科学家实验思维的全程展示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观察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还可以得到科学家实验思维的感染。 二、话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验证性实验或是模拟实验设计成为探究性实验,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合作、思考、交流的创新探究空间,进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热情。例如,在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这一验证性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目标完成之后,可以试着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究性思考:1.材料。在这个实验中洋葱外表皮细胞是不是不可替代的实验素材,利用其他植物的细胞能够完成实验吗?在选择洋葱外表皮的时候为什么尽量取其紫色部分?有怎样的意义呢?2.试剂。蔗糖溶液可以通过其他试剂代替吗?应该怎样选择试剂浓度?3.操作方法。这个实验是否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实验步骤能否简化? 在经过实验、思考和探讨,并得出最终结论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生物实验,引导学生对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进行探究。在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的设计上可以仿照原实验,将之前选用的30%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替换为浓度为40%、30%、20%、10%的蔗糖溶液,并且分别对其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利用改进生物实验的方法,将这一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在经过亲身体验生物实验之后,可以更好地将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物原理进行掌握,并且也会因实验的成功完成引起小小的成就感,使其动手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样,通过探究性实验,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深入思考探究实验过程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應用,并在实验设计中灵活运用。例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这一实验部分学生会简单地认为斐林试剂可以用来对酶的催化效率进行检测。因为他们觉得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所以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在这个时候便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纠错提醒。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要使斐林试剂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加热,而在这个实验中,如果加热了,便会导致酶活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实验的探究目标无法达成。而如果利用碘液进行检测,便会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在整个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大胆想象,并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方案、步骤等各个环节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勇于发言。 四、激励性评价,强化学生探究积极性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多元化评价学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使学生真正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探究积极性。在过程性评价中,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是否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具备了合作的精神及是否养成了科学的态度等。在评价内容上,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卷、撰写的探究报告、实验设计方案等。在探究学习中,多用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无论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性实验的整个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动手、多观察、多讨论、多思考,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便是使学生可以做生物教学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真正在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有所收获。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创新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众所周知,高中生物这一门自然科学的基础便是实验,高中生物学科中所涉及的知识都与生物实验密切相关。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的地位非常重要,尤其是探究性实验教学。对此,我们教师应积极开展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一、展示科学家的实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生物学历史上绝大多数的重要发现都是由无数次生物实验完成的,如光合作用、植物生长素以及孟德尔遗传基本规律等研究结果。在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的措施实现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成功探究;沃森与克里克利用实验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成功分析并构建出来。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模仿科学家的实验过程进行亲身体验,探索生物实验的具体过程。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地将科学家实验思维的全程展示出来,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在观察生物实验的过程中学习生物知识,同时还可以得到科学家实验思维的感染。 二、话题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验证性实验或是模拟实验设计成为探究性实验,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合作、思考、交流的创新探究空间,进而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热情。例如,在对“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这一验证性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目标完成之后,可以试着引导学生做一些探究性思考:1.材料。在这个实验中洋葱外表皮细胞是不是不可替代的实验素材,利用其他植物的细胞能够完成实验吗?在选择洋葱外表皮的时候为什么尽量取其紫色部分?有怎样的意义呢?2.试剂。蔗糖溶液可以通过其他试剂代替吗?应该怎样选择试剂浓度?3.操作方法。这个实验是否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实验步骤能否简化? 在经过实验、思考和探讨,并得出最终结论之后,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生物实验,引导学生对某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进行探究。在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法的设计上可以仿照原实验,将之前选用的30%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替换为浓度为40%、30%、20%、10%的蔗糖溶液,并且分别对其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利用改进生物实验的方法,将这一验证性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在经过亲身体验生物实验之后,可以更好地将植物渗透吸水这一生物原理进行掌握,并且也会因实验的成功完成引起小小的成就感,使其动手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样,通过探究性实验,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实验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深入思考探究实验过程 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應用,并在实验设计中灵活运用。例如,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这一实验部分学生会简单地认为斐林试剂可以用来对酶的催化效率进行检测。因为他们觉得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淀粉酶可以将淀粉水解为还原性糖,所以在这个实验中可以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在这个时候便需要教师对其进行纠错提醒。教师需要告诉学生,要使斐林试剂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对其进行加热,而在这个实验中,如果加热了,便会导致酶活性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实验的探究目标无法达成。而如果利用碘液进行检测,便会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在整个探究性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大胆想象,并且引导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方案、步骤等各个环节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勇于发言。 四、激励性评价,强化学生探究积极性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多元化评价学生,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以促使学生真正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强化学生探究积极性。在过程性评价中,评价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是否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具备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否具备了合作的精神及是否养成了科学的态度等。在评价内容上,评价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测试卷、撰写的探究报告、实验设计方案等。在探究学习中,多用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无论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性实验的整个过程,只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多动手、多观察、多讨论、多思考,才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便是使学生可以做生物教学的主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真正在探究性实验活动中有所收获。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积极创新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