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山印象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次见到方文山的样子略微有点惊讶,单眼皮,留着精致小胡子的他跟我心中预想的形象完全不一样,缺少了一些文人的感觉,多了一些粗犷。他说他曾经做过二、三十份不同的工作:卖过报纸,做过电子维修技术员,工厂流动性的组装员,还跑过业务,开车送过货……当然也做室内,比如说在公司里处理版权,处理词曲的买卖、版权等等,或者是推歌。05年的时候他还推出了一本书——《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剧》。但当有人称赞他是全才的时候,他只是谦虚的说:“过誉了”。
  听说方文山的名字,我像大多数人一样是因为周杰伦的歌。其实在一开始听到周杰伦的歌,我像大多数人一样听不清楚这个小眼睛的家伙在唱些什么,只是觉得他哼哼唧唧的,调子倒还算好听。听了很多次之后,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难免要回头去看看这厮唱的到底是什么歌词。一看之下才发现原来自己与这么美丽的歌词已经错过了许久。
  周杰伦所做的旋律与他本人的声线搭配在一起,给人一种很轻松又自恋的感觉,不在乎别人的感受,略带一点点玩世不恭,同样是R&B,就是与陶喆的那种大多时候以苦情为主的旋律基调大不相同。而方文山的歌词,其实带着很浓厚的文学底蕴和人文气息,体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秉承。他的歌词刚好可祛除周杰伦歌曲风格中那些浮躁的、肤浅的部分,将整首歌的放在一个中等偏上的档次当中。周杰伦的歌,都有着琅琅上口的旋律,所以如果歌词太过白话,就很容易给人口水歌的感觉。于是就有了方文山,他给朗朗上口的旋律填上了无论怎么看都让人觉得略含深意的歌词。
  方文山的歌词让人觉得含有深意,因为其中强调着一种画面感,就比如在《威廉古堡》里,“藤蔓植物爬满了伯爵的坟墓/古堡里一片荒芜/长满杂草的泥土/不会骑扫把的胖女巫/用拉丁文念咒语啦啦呜”。给人的感觉有点像文艺片电影的画面,如果你愿意,你甚至可以从里面分析出哲学命题来。现实中的方文山也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爱好,他说他喜欢收集门牌,他认为门牌象征这个城市,他有北京胡同的门牌、日本的门牌、台湾的门牌,还有新加坡的,世界各地的车牌。他觉得那是某种程度的缩影,看到这个城市的车牌或者是门牌代表一种表象,是一个旅游的记忆。
其他文献
林耀基是我生平最为亲密和知己的老友与挚友之一,我们之间有着约50年的异常深厚的真情和友谊。  上世纪的1960年,当时年方20的我与长我一岁的林耀基,以及同龄人小提琴家盛中国、竖琴家左因、钢琴家李民铎,等等,受国家之派,共赴莫斯科音乐学院留学进修。在我们这些团结和睦的中国留苏音乐学生中,我和林耀基的关系尤为紧密和亲密,可说是“亲如一人”。  在音乐艺术方面,林耀基是我生平所识、所交的各门各类所有音
期刊
我一直都以亲眼目睹老帕历次来京演出为荣。从1986年夏天,老帕声音艺术最辉煌时代的北展剧场、人民大会堂,到午门广场的“三高演唱会”,再到他仙逝前一年的告别演出。看着一个充满活力、热情洋溢的歌唱家,在20年时间里衰老、逝去,你会回味着曹孟德的那句“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内在的韵味,有一种说不清的怅惘。  还记得1986年老帕带着热那亚歌剧院来北京,我竟然还买到了北展剧场最好的票,从北展西侧走道向剧场走,
期刊
从3月底到6月底,第四届“中法文化之春”再次在全国20城市开启。依旧延续着它的双重使命:向中国观众展现当代法国艺术舞台的活力和创造力;向中法两国艺术家和文化机构提供相遇和互换的机会。    影星跳起现代舞    法国影星朱丽叶·比诺什此次不打算仅在红地毯上风光挥手,而是走进剧院在观众面前翻滚跳舞、开画展、出诗集。这位以《英国病人》《新桥恋人》《蓝》等影片走红影坛多年的法国女演员将登上梅兰芳大剧院舞
期刊
北京的五道口和望京地区是韩国人扎堆的地方,这里韩国店铺林立,韩国进口食品、化妆品、衣服应有尽有,让哈韩族们趋之若鹜。擦肩而过的新潮男女已经很难分别是中国人还是韩国人,越来越多的哈韩族已将“哈”发挥到极致。  16岁的王晓露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她毕业后的理想是去韩国留学,父母为她的想法感到奇怪。然而走进她的房间就会看到,满墙壁的韩国明星画:Rain、宋慧乔、林秀晶等,听的都是韩国的流行歌曲,看的都是
期刊
本报讯(记者 房巍)3月8日、3月15日,中国对外友好合作服务中心携手波兰国立克拉科夫音乐学院和爱沙尼亚国立音乐戏剧学院院长在中国音乐学院举行了2009年度新生入学招生专业考试,共有来自全国的几百名声乐、器乐各专业高中、音乐学院附中毕业生参加了入学考试,经过专业、视唱练耳等一系列内容的测试,有25名学生被2所院校录取,他们将于今年9月进入心仪的大学学习。    招生:不重技术重潜力    记者3月
期刊
当年电视剧《画魂》中,那流淌而出的细腻音乐让我认定了采访作曲家许舒亚该是番轻轻柔柔的温馨对话。可偏偏事与愿违。几番折腾仍没有寻到许舒亚电话,只好采取了一个最刀枪直入的办法——给上海音乐学院院办打电话。与许舒亚的对话,更是非但没有让我找到那份想象中的委婉,还让我更真真切切感到了这位作曲家的干脆。  许舒亚17岁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作曲家朱践耳和丁善德。1988年,赴巴黎深造。学有所成之后,
期刊
受访人:权基永 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   记者: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韩国的流行歌曲、影视作品等向中国席卷而来。这股“韩流”的形成是韩国有意识地往中国文化输出吗?当时韩国国内整个文化大环境是怎样的?  权:90年代,一般韩国观众主要看韩国电视剧,此外还能看美国电影和香港电影,此外很少有海外的影视剧进来。对于日本也没那么开放,直到2000年以后才全面开放,电视台才开始正式进口日本影
期刊
1992年中韩建交,第二年央视便引进并播出了第一部韩国电视剧《嫉妒》。当时国内观众还比较热衷于日剧。真正引起人们关注的是1994年首播、1997年重播的《爱情是什么》。这一韩剧制造了“韩流侵袭”的第一波,紧接着《星梦奇缘》《蓝色生死恋》《冬日恋歌》便接踵而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而《人鱼小姐》《看了又看》以及《大长今》等更是缔造了近年来的收视神话。  仔细分析起来,韩剧具有高度类型化的特点。从题材上
期刊
“扩招”近10年来,一直被置于风口浪尖之上,不断地被各种媒体提及、诟病。这种势头持续到2009年的这个春天。“就业”取而代之,成为校园内外、国计民生的最“in”话题。  2002年5月,《音乐周报》头版头条《弹好扩招变奏曲》一文谈到:“扩招的表象背后所引发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该如何生存的深层探索。”这种“生存探索”有答案了吗?看看这茫然的求职大军、难尽人意的音乐文化氛围、问题丛生的音乐市场,似乎
期刊
练书法、修国学、弹古琴……民歌手哈辉三年来在舞台上鲜有露面,私底下潜心“修炼”,将“新雅乐”捧到观众面前。记者近日获悉,继《礼》雅乐大碟发行后,5月,哈辉雅乐新碟《关雎》将在深圳文博会期间全球发行,11首撷取唐诗宋词古典文化精华谱以新曲娓娓道来。  “新雅乐”提炼传统文化中仍有生命力的古典艺术精华,将之与流行音乐元素融合,在古代与现代、西方与东方、古典与流行中,构造出一种和谐,自此,哈辉也找到了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