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曾经提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要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在社会各界、尤其在广大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反响。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也正是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且意义深远。
一、在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和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引导、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会同10省市青少年研究机构进行多次大样本调查显示,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对新知识科技的敏感、用奋斗改变自己和国家命运的自觉以及未来过上更加富裕生活的预期等,一直保持在较高的认同水平上,这与社会进步对青少年的期待是基本吻合的。但是,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对青少年正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消极的一面导致了令人担扰的现象。由于生活的场景中充满市场的喧嚣和急功近利的浮躁,由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复杂环境的选择困惑,由于对社会急剧变革的诸多不适应,也由于青少年本身不成熟并易受感染。由此,青少年的荣辱观方面出现了很多不足甚至是错误的表现。我把这归纳为三大类型:
第一,“荣辱颠倒”型。在个别青少年中,讲热爱祖国被视为“狭隘’、“保守”,而那些反祖国的民运分子、分裂主义分子,却被视为“民主斗士”;讲为人民服务,就被视为“做作”、“假正经”;讲崇尚科学就被视为“书呆子”,而个别公众人物知识匮乏,愚昧无知,却成了“时尚”;讲辛勤劳动,就被看作‘‘找累”、“自讨苦吃”, 讲遵纪守法就被视为“胆小”,而街头混混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却成了“勇敢”;讲艰苦奋斗就被视为“不懂人生”,而铺张浪费,骄奢淫逸,却被看作“荣耀”。对许多“颠覆性”文化思潮的入侵,一部分青少年美丑荣辱,盲目地把“时髦”误读为“先进”,把“另类”误读为“时尚”,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误入歧途,丧失国格人格,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二,“大是小非”型。所谓“大是小非”,就是在国家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大的原则问题上,青少年有明确的正确判断的念度,但是在一些较具体的道德、礼貌要求上却表现一般,甚至不以为然。
第三,“学校社会脱节”型。有些青少年,主要是一些学生干部或者是在同学、老师心目中的“好苗子、骨干”,在学校时的行为表现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相吻合,学习努力刻苦,思想进步,但是他们在社会上或回到家庭中,却往往有相反的行为表现。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他们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关系着祖国的兴旺,民族的前途。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学会做人则是立身之本。培养造就品学兼优的未来一代,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明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因此,必须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促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认清历史使命,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对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路径探讨
第一,把荣辱观教育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首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强化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要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实际教育中,我所在的学校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的八项要求:1.爱国爱校爱集体,勇敢肩负起当代青年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不做有损于国家、学校和集体利益的事情。2.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3.勇于攀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自强自立,反对好逸恶劳。4.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共建和谐校园,反对迟到、早退、缺课、违纪等现象。5.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反对不文明行为。6.服务社会,服务同学,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反对自私自利。7.创建节约型校园,弘扬艰苦奋斗作风。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8.营造健康、文明、积极的校园文化。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品德修养的高低、专业知识的深浅、求知精神的强弱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树立现代德育理念,把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自信力以及独立人格作为德育的重要目标。
第三,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创新。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需要注重内容创新。一是提高青少年的理论素质,使之在做到“三个自觉”上下功夫:做到理论自觉,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把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着眼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他们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第四,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往往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更多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社会是更大的课堂。今天,生活在信息时代、受到各种文化影响的孩子,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更为活跃,他们以各种方式更早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们的社会中,只有荣辱有鲜明的观念,是非有清晰的界限,善恶有明确的区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知荣明辱,扬荣抑耻,向善而行,健康成长。
一、在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紧迫性和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引导、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会同10省市青少年研究机构进行多次大样本调查显示,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对新知识科技的敏感、用奋斗改变自己和国家命运的自觉以及未来过上更加富裕生活的预期等,一直保持在较高的认同水平上,这与社会进步对青少年的期待是基本吻合的。但是,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对青少年正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消极的一面导致了令人担扰的现象。由于生活的场景中充满市场的喧嚣和急功近利的浮躁,由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复杂环境的选择困惑,由于对社会急剧变革的诸多不适应,也由于青少年本身不成熟并易受感染。由此,青少年的荣辱观方面出现了很多不足甚至是错误的表现。我把这归纳为三大类型:
第一,“荣辱颠倒”型。在个别青少年中,讲热爱祖国被视为“狭隘’、“保守”,而那些反祖国的民运分子、分裂主义分子,却被视为“民主斗士”;讲为人民服务,就被视为“做作”、“假正经”;讲崇尚科学就被视为“书呆子”,而个别公众人物知识匮乏,愚昧无知,却成了“时尚”;讲辛勤劳动,就被看作‘‘找累”、“自讨苦吃”, 讲遵纪守法就被视为“胆小”,而街头混混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却成了“勇敢”;讲艰苦奋斗就被视为“不懂人生”,而铺张浪费,骄奢淫逸,却被看作“荣耀”。对许多“颠覆性”文化思潮的入侵,一部分青少年美丑荣辱,盲目地把“时髦”误读为“先进”,把“另类”误读为“时尚”,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误入歧途,丧失国格人格,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第二,“大是小非”型。所谓“大是小非”,就是在国家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大的原则问题上,青少年有明确的正确判断的念度,但是在一些较具体的道德、礼貌要求上却表现一般,甚至不以为然。
第三,“学校社会脱节”型。有些青少年,主要是一些学生干部或者是在同学、老师心目中的“好苗子、骨干”,在学校时的行为表现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相吻合,学习努力刻苦,思想进步,但是他们在社会上或回到家庭中,却往往有相反的行为表现。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他们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关系着祖国的兴旺,民族的前途。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学会做人则是立身之本。培养造就品学兼优的未来一代,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明确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因此,必须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促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认清历史使命,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道理,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对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路径探讨
第一,把荣辱观教育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教材、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首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强化有关荣辱观教育的内容。要针对中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育内容,深入浅出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实际教育中,我所在的学校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要求进一步具体化校风、班风、学风的建设的八项要求:1.爱国爱校爱集体,勇敢肩负起当代青年建设国家的历史使命,不做有损于国家、学校和集体利益的事情。2.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崇尚科学,反对迷信。3.勇于攀登,勇于探索,勇于创新,自强自立,反对好逸恶劳。4.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共建和谐校园,反对迟到、早退、缺课、违纪等现象。5.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反对不文明行为。6.服务社会,服务同学,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反对自私自利。7.创建节约型校园,弘扬艰苦奋斗作风。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浪费为耻。8.营造健康、文明、积极的校园文化。
第二,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教师对学生品德修养的高低、专业知识的深浅、求知精神的强弱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应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树立现代德育理念,把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自信力以及独立人格作为德育的重要目标。
第三,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创新。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需要注重内容创新。一是提高青少年的理论素质,使之在做到“三个自觉”上下功夫:做到理论自觉,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是把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着眼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他们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第四,建立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孩子往往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更多时间是生活在家庭中,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社会是更大的课堂。今天,生活在信息时代、受到各种文化影响的孩子,视野更为开阔,思想更为活跃,他们以各种方式更早地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们的社会中,只有荣辱有鲜明的观念,是非有清晰的界限,善恶有明确的区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知荣明辱,扬荣抑耻,向善而行,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