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第二周,诺亚财富(NOAH.N)霸屏,导火索是其一位重要客户——两家上市公司的实控人——突然被刑拘。
尽管该客户只关系到前者提供的一笔或数笔总额约34亿元的信托贷款本息的安全,但引信点燃后,除了导致相关上市公司股价重挫,却因事件发生在资本市场极为敏感的时刻,其效应迅速感染整个市场,引发舆论及广大投资者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忧虑。
忧虑之一是,诺亚财富的遭遇是否为个案?但答案并不乐观。
先从诺亚财富事件说起。
“当经济下行,抵押品衰竭,资本品价格不再上涨的时候,爆雷的会越来越多,系统性风险也越来越大……我们这次碰到的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宏观市场当前处于信用周期的末端,这可能也是从事金融业无法反抗的宿命。”
这是纽交所上市公司诺亚财富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汪静波在一封内部信中发出的感叹,时间是7月8日。当日,公司股价暴跌20.43%;以22.20%的持股比例计,汪静波身价一日缩水1.25亿美元(约人民币8.60亿元)。
造成股价暴跌的原因,是诺亚财富全资子公司上海歌斐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上海歌斐”)的一个重要客户暴雷。
根据诺亚财富7月8日(周一)晚间发布的公告,上海歌斐旗下的一些信贷基金为承兴国际控股(2662.HK)相关第三方公司提供了总计约34亿元人民币的供应链融资。
而在7月5日(周五)——即上一个交易日——收盘后,承兴国际控股发布的一份题为《内幕消息》的公告称,“本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罗静女士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刑事拘留”,且无法确定是“出于何种原因或事件”。
受上述消息影响,7月8日,承兴国际控股股价重挫80.39%,市值缩水39.74亿港元(约人民币35亿元)。罗静作为实控人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博信股份(600083.SH)则上演了一出“地天板”。
定期报告显示,诺亚财富2018年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为8.11亿元人民币,最近3年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合计22.18亿元人民币。因此,相比于其盈利能力,上述34亿元的供应链融资隐藏的风险让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感到恐慌。
事实上,对于上述融资风险,诺亚财富最迟在6月中旬即有察觉。
根据上海歌斐7月8日晚间发布的公告,6月19日,上海歌斐及诺亚财富另一家全资子公司诺亚(上海)融资租赁公司,与承兴国际控股的控股股东China Base Group Limited签署了一份《股权质押合同》,以为上述融资提供增信。
Wind资讯显示,2018年年底,China Base Group Limited持有承兴国际控股62.83%的股权。《股权质押合同》签署当日,承兴国际控股以7.95港元报收,但7月10日已重挫至0.58港元,期间市值缩水79.37亿港元(约人民币69.85亿元)。
换言之,同期China Base Group Limited所持股权已缩水约43.89亿元人民币,至7月10日收盘,公允价值仅为3.46亿元人民币。
正如汪静波所言:“当经济下行,抵押品衰竭,资本品价格不再上涨的时候,暴雷的会越来越多。”承兴国际控股不是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
中原证券(601375.SH)及华鑫信托即陷入类似诺亚财富的困境,而扮演类似罗静的角色的,是福建省闽兴医药有限公司(下称“闽兴医药”)实控人夏薛雯。中原证券最近在一份题为《关于公司资管联盟17号、中京1号相关情况说明》(下称“《情况说明》”)的内部文件中确认,夏薛雯已被福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根据《情况说明》,中原证券资管部先后在2017年12月及2018年2月创设成立了一个资管计划,合计募资2.41亿元,全部通过华鑫信托的一个信托计划向闽兴医药提供融资,后者则以其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下称“福建协和”)的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向信托投资人支付本息,并承担差额补足义务,其实控人夏薛雯则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中原证券资管部创设的上述两个资管计划分别为“联盟17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下称“联盟17号”)和“中京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下称“中京1号”),前者募集资金5984万元,于2019年4月24日到期,后者募集资金18165万元,于2019年5月7日到期。
华鑫信托设立的上述信托计划是“信源3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信源39号”)。根据中国信托登记公司官网披露的信息,该产品首次申请登记日期是2018年5月15日,存续期限为18个月,主要投向批发和零售业,资金运用方式是“资产及其收(受)益权(不附回购)”。
根据《情况说明》的陈述,在上述两个资管产品临近到期的4月中下旬,项目经理曾前往福州对接项目到期还款事宜,但闽兴医药表示出现流动性问题。随后,中原证券派专人前往福州了解情况,与融资方展开多轮磋商,并协调华鑫信托等多方督促融资方履行还款责任,“在上述多方的反复磋商过程中,公司发现闽兴医药实际控制人夏薛雯失去联系。”
这一情况引起公司高度重视。“董事长(菅明军)即刻亲自带队,向河南省公安厅汇报,目前该事项已经立案,公安机关也展开相关工作。根据最新了解情况,闽兴医药实际控制人夏薛雯已被福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情況说明》写道:“截至目前,公司仍未收到‘华鑫信托·信源39号信托计划’支付的本金和剩余利息,因此,公司的联盟17号、中京1号无法正常清算并向投资者兑付资金。”
启信宝披露的工商资料显示,闽兴医药成立于1994年,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两位自然人夏薛雯、郑福明的持股比例分别为96.25%和3.75%,公司资产负债情况不详。
尽管该客户只关系到前者提供的一笔或数笔总额约34亿元的信托贷款本息的安全,但引信点燃后,除了导致相关上市公司股价重挫,却因事件发生在资本市场极为敏感的时刻,其效应迅速感染整个市场,引发舆论及广大投资者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忧虑。
忧虑之一是,诺亚财富的遭遇是否为个案?但答案并不乐观。
诺亚财富事件
先从诺亚财富事件说起。
“当经济下行,抵押品衰竭,资本品价格不再上涨的时候,爆雷的会越来越多,系统性风险也越来越大……我们这次碰到的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宏观市场当前处于信用周期的末端,这可能也是从事金融业无法反抗的宿命。”
这是纽交所上市公司诺亚财富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汪静波在一封内部信中发出的感叹,时间是7月8日。当日,公司股价暴跌20.43%;以22.20%的持股比例计,汪静波身价一日缩水1.25亿美元(约人民币8.60亿元)。
造成股价暴跌的原因,是诺亚财富全资子公司上海歌斐资产管理公司(下称“上海歌斐”)的一个重要客户暴雷。
根据诺亚财富7月8日(周一)晚间发布的公告,上海歌斐旗下的一些信贷基金为承兴国际控股(2662.HK)相关第三方公司提供了总计约34亿元人民币的供应链融资。
而在7月5日(周五)——即上一个交易日——收盘后,承兴国际控股发布的一份题为《内幕消息》的公告称,“本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罗静女士现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刑事拘留”,且无法确定是“出于何种原因或事件”。
受上述消息影响,7月8日,承兴国际控股股价重挫80.39%,市值缩水39.74亿港元(约人民币35亿元)。罗静作为实控人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博信股份(600083.SH)则上演了一出“地天板”。
定期报告显示,诺亚财富2018年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为8.11亿元人民币,最近3年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合计22.18亿元人民币。因此,相比于其盈利能力,上述34亿元的供应链融资隐藏的风险让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感到恐慌。
事实上,对于上述融资风险,诺亚财富最迟在6月中旬即有察觉。
根据上海歌斐7月8日晚间发布的公告,6月19日,上海歌斐及诺亚财富另一家全资子公司诺亚(上海)融资租赁公司,与承兴国际控股的控股股东China Base Group Limited签署了一份《股权质押合同》,以为上述融资提供增信。
Wind资讯显示,2018年年底,China Base Group Limited持有承兴国际控股62.83%的股权。《股权质押合同》签署当日,承兴国际控股以7.95港元报收,但7月10日已重挫至0.58港元,期间市值缩水79.37亿港元(约人民币69.85亿元)。
换言之,同期China Base Group Limited所持股权已缩水约43.89亿元人民币,至7月10日收盘,公允价值仅为3.46亿元人民币。
中原证券资管违约
正如汪静波所言:“当经济下行,抵押品衰竭,资本品价格不再上涨的时候,暴雷的会越来越多。”承兴国际控股不是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
中原证券(601375.SH)及华鑫信托即陷入类似诺亚财富的困境,而扮演类似罗静的角色的,是福建省闽兴医药有限公司(下称“闽兴医药”)实控人夏薛雯。中原证券最近在一份题为《关于公司资管联盟17号、中京1号相关情况说明》(下称“《情况说明》”)的内部文件中确认,夏薛雯已被福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根据《情况说明》,中原证券资管部先后在2017年12月及2018年2月创设成立了一个资管计划,合计募资2.41亿元,全部通过华鑫信托的一个信托计划向闽兴医药提供融资,后者则以其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下称“福建协和”)的应收账款为底层资产向信托投资人支付本息,并承担差额补足义务,其实控人夏薛雯则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中原证券资管部创设的上述两个资管计划分别为“联盟17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下称“联盟17号”)和“中京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下称“中京1号”),前者募集资金5984万元,于2019年4月24日到期,后者募集资金18165万元,于2019年5月7日到期。
华鑫信托设立的上述信托计划是“信源3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称“信源39号”)。根据中国信托登记公司官网披露的信息,该产品首次申请登记日期是2018年5月15日,存续期限为18个月,主要投向批发和零售业,资金运用方式是“资产及其收(受)益权(不附回购)”。
根据《情况说明》的陈述,在上述两个资管产品临近到期的4月中下旬,项目经理曾前往福州对接项目到期还款事宜,但闽兴医药表示出现流动性问题。随后,中原证券派专人前往福州了解情况,与融资方展开多轮磋商,并协调华鑫信托等多方督促融资方履行还款责任,“在上述多方的反复磋商过程中,公司发现闽兴医药实际控制人夏薛雯失去联系。”
这一情况引起公司高度重视。“董事长(菅明军)即刻亲自带队,向河南省公安厅汇报,目前该事项已经立案,公安机关也展开相关工作。根据最新了解情况,闽兴医药实际控制人夏薛雯已被福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情況说明》写道:“截至目前,公司仍未收到‘华鑫信托·信源39号信托计划’支付的本金和剩余利息,因此,公司的联盟17号、中京1号无法正常清算并向投资者兑付资金。”
底层资产价值所剩几何?
启信宝披露的工商资料显示,闽兴医药成立于1994年,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两位自然人夏薛雯、郑福明的持股比例分别为96.25%和3.75%,公司资产负债情况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