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表浅肿瘤CT和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jitianya198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大脑表浅肿瘤的CT 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诊断特征。材料和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病理证实的大脑表浅肿瘤80例,行CT、MRI检查。结果:少枝胶质瘤47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瘤10例,节细胞胶质瘤1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5例,多形黄色细胞瘤3例。结论:脑浅表肿瘤存在影像特征,CT及MRI对其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少枝胶质细胞瘤;节细胞肿瘤;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CT;MRI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025-03
  
  Superficial brain CT and MRI tumor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XU Yuqiu YAO Zhenwei FENG Xiaoyuan
   (XIAN Zhong hospital,IJIANG Xi,WAN Nian,335500)
  【Abstract】 Purpose: Analysing images on CT and MRI of cerebra peripheral tumor. Materials and Methods: Collecting 80 cases of cerebra peripheral tumor confirmed by pathology from Huashan hospital ,Hudan university ,examining by CT and MRI. Results: The findings on CT and MRI were as follows: 57 cases of Oligodendroglioma, 15 cases of Ganglioglioma , 5 cases of 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 , 3 cases of 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 .Conclusion:The images on CT and MRI of cerebra peripheral tumor occur some characters , so CT and MRI were certain worth on the diagnose and differentiate diagnose of cerebra peripheral tumor.
  
  【Keywords】Oligodendroglioma Ganglioglioma Dysembryoplastic euroepithelial tumor 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 CT MRI
  
  大脑表浅肿瘤由于其发病率相对较少见,影像特征不是很强,影像交叉点较多,各种肿瘤无临床特异表现所以造成其定性诊断有一定难度,本文通过对以往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大脑表浅肿瘤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该部件肿瘤CT、MRI影像特征的认识,以期为临床治疗或手术提供更多的帮助。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80例经手术治疗并获得病理诊断的病例均有完整的MRI资料,其中部分病例同时有CT检查资料。
  1.2检查方法CT为头颅平扫,增强扫描;MR为FSE序列T1WI,T2WI和增强后T1WI扫描。所有病例的CT、MRI和病理资料均进行对照分析。
  
  2结果
  
  80例病人,47例为少枝胶质瘤,年龄从13-64岁,平均为41岁,男性25例,女性22例;病灶部位,25例在额叶,12例在顶枕叶,颞叶10例;病灶形态,30例为类圆形,17例为不规则形;病灶境界,40例清楚,7例欠清晰;1例见有出血;囊变坏死40例;钙化33例。35例行CT平扫或有增强扫描,33例为低密度伴钙化,1例等密度,1例高密度,25例轻度水肿,7例无水肿,1例明显水肿,增强扫描28例为轻度不规则强化,6例无强化,1例明显不规则强化。47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40例为低等信号,6例等信号,1例高信号,增强扫描,32例轻度不规则强化,14例无强化,1例明显强化。10例间变性少枝胶质瘤,年龄从13-55岁,平均为40岁,男性6例,女性4例,病灶部位,4例在额叶,4例在颞叶,3例在顶枕叶;类圆形病灶7例,3例不规则形;病灶轮廓,7例清,3例欠清,出血2例,囊变坏死9例,钙化2例;行CT扫描平扫3例,均为低密度,轻度瘤周水肿,1例见有钙化。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T1WI8例为低等信号,2例为高信号,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均见有不均强化,7例见有瘤周水肿。15例节细胞肿瘤,患者年龄范围为8-52岁,平均28.5岁。男11例,女4例。就诊前症状维持的时间为20天至4年,平均1.25年,其中8例有抽搐病史所有幕上病灶均位于大脑周围灰质,额叶3个病灶,枕叶1个,顶叶3个,颞叶3个。幕下病灶包括2小脑半球灶,3病灶均同时累及小脑脚、桥脑、延髓和上颈段脊髓,CT平扫,2例表现为卵圆形低密度区伴周围高密度钙化,6例表现为等、低密度其中2例有钙化。MRI表现:14例T1WI为等和/或低信号,仅1例节细胞胶质母细胞瘤表现为高低混杂信号。T2WI: 2 例显示均匀囊状高信号伴周围低信号环,12例表现为高信号或伴等信号区,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为高信号内见条状等信号带,7例无水肿,3例轻度水肿,增强后,节细胞胶质瘤(WHO I级),无强化;节细胞胶质瘤(II-IV级),3例轻度斑片样强化,7例显著不均匀强化;节细胞瘤(WHO I级),2例均表现为显著不均匀强化;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无强化。3种类型病灶较特殊包括:A、2例1级节细胞胶质瘤表现为囊性病灶伴周围钙化环,无强化; B、3 例节细胞胶质瘤同时累及小脑脚、桥脑、延髓和上颈段脊髓; C、1例小脑发育不良性节细胞瘤。5例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发病年龄从9-20岁,平均11岁,4例在颞叶,1例在额叶,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未见强化。多形性黄色细胞瘤3例,发病年龄为30、39、52岁,均发生在颞叶,1例见脑灰质增厚,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T1WI 2例呈等信号,1例呈低等混杂信号,T2WI 2例呈高信号,1例呈高信号内见不规则形等信号实质影,增强扫描均见有明显强化。
  
  3讨论
  
  3.1少枝胶质瘤
  3.1.1病理基础少枝胶质瘤,1993年WHO分级为II级。巨检肿瘤无包膜,与周围的质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常侵犯皮质和软脑膜,肿瘤呈灰红色,质较软。常有不同程度的钙化,钙化可发生于瘤内血管壁、瘤组织本身或其邻近的供血动脉,沿着瘤内血管壁曲条带状的钙化为其特征。少数可见囊变和出血,不发生坏死。镜下肿瘤细胞呈蜂窝状,细胞大小、形态相似,排列均匀一致,细胞核呈规则球形,核周透明空泡围绕形成煎蛋样形态,间质较少[1,2,3,5]。肿瘤性少枝胶质细胞占整个肿瘤75%以上时,才能诊断为少枝胶质瘤,否则属混合性肿瘤[6]
  

  3.1.2临床表现少枝胶质瘤比较少见,约占整个原发性脑内肿瘤的2%~10%。好发于成年人,发病高峰为35-45岁,儿童少见,成年人与儿童的发病比例为8:1,男性稍多于女性。85%位于幕上,常发生于额叶,其次为额顶叶、额颞叶、颞叶、颞顶叶、颞枕叶、下丘脑和胼胝体,视交叉很少见,脑室内罕见。此型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从出现症状到颅内压增高一般为3-5年。病人常以长时间局灶性癫痫为首发症状,而其它症状和体征则以肿瘤部位而定,并无特殊。5年生存率为74%,10年生存率为46%,手术及辅以放疗为最佳治疗方案。
  3.1.3CT和MRI表现CT:平扫多数呈略低密度,少数呈略高密度。其内钙化出现率高达70%以上,典型者表现为弯曲条带状钙化灶占肿瘤大部。囊变、出血少见。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较清,瘤周水肿轻或无,肿瘤占位效应较轻。增强后大多无强化,少数呈轻度强化。MRI表现:平扫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条带状、斑片状钙化在T1WI、T2WI上均呈低信号。常规SE序列对钙化探查不如GR序列敏感,而MRI对钙化的敏感性远不如CT。肿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与瘤周组织分界欠清晰,瘤周水肿无或呈轻中度。占位效应较轻。增强后扫描大多无强化,少数呈轻度不均匀强化。
  3.1.4影像特点:①好发于幕上脑表浅部占85%,额叶最多见,可侵犯颞叶、顶叶和枕叶。②分化好,生长缓慢,但呈浸润性。③发病高峰在35-45岁。④曲条带状钙化为其特征,增强后多无或轻度强化,明显强化亦可见。
  3.1.5鉴别诊断①星形细胞瘤:钙化亦可见,但常为散在点状或斑点状,大块钙化少见。通常侵犯白质,灰质相对少受侵。②节细胞肿瘤:儿童和青少年多见,通常位于颞叶深部脑白质,境界清楚,囊变、钙化常见。③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DNET):儿童和青少年好发,边界清楚的皮质肿瘤,不均质、水泡样外观,常伴灰质异位。
  3.2间变性少枝胶质瘤
  3.2.1病理基础间变性少枝胶质瘤WHO分为III级[4]。病理组织学与少枝胶质瘤相仿,肉眼观肿瘤无包膜与周围白质分界不清,呈广泛浸润性生长,可侵犯皮质和软脑膜,肿瘤
  


  呈灰红色,形态各异,排列不均匀,细胞核呈不规则形,可见多形细胞核和丰富的有丝分裂,间质少,钙化较少见,常发生于肿瘤血管壁上,亦可发生于瘤内或瘤外组织。间变性少突胶质瘤除具有少枝胶质瘤的组织学特点外具有间变的表现:①细胞数量增加;②细胞多形性明显;③核异性大,可有多核和巨核;④易见核分裂象;⑤血管增生;⑥可以见到坏死。临床上仅占少枝胶质瘤的小部分,成年人多于儿童,男性略多于女性。该肿瘤起病急,发展迅速,5年生存率仅为41%,10年生存率仅为20%。
  3.2.2CT表现与少枝胶质瘤相仿,但此型肿瘤钙化不明显,肿瘤周围脑组织水肿较重,占位征象较明显。平扫常表现为等或略低密度病灶,常呈类圆形,少数为不规则形。增强后扫描多呈明显强化。
  3.2.3MRI表现T1WI呈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肿瘤形态可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轮廓欠清。与少枝胶质瘤相比,钙化不明显,瘤周水肿较重,水肿带与肿瘤组织之间边界不清,常有明显占位征象。由于肿瘤血供较丰富,血-脑障破坏较严重,增强后扫描多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3.2.4诊断要点①好发部位同少枝胶质瘤。②相对少枝胶质瘤更多水肿,强化多更明显,钙化相对少。
  3.2.5鉴别诊断转移瘤:多有原发灶病史,以小结节大水肿为典型表现,钙化相对更少见。
  


  3.3节细胞胶质瘤
  3.3.1病理基础节细胞胶质瘤,WHO分类为I-II级,由Courville于是1930年首次报告,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中枢神经肿瘤,它含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两种成分而得名,有人认为它是一种介于胶质瘤和非胶质瘤的过渡形式。巨检肿瘤为小而坚硬的边界清楚的病灶,常见囊变、钙化和壁结节形成。镜下为分化较好的神经节细胞和胶质基质构成,胶质成分中主要含有星形细胞,偶可见少枝细胞成分。间变性节细胞瘤定为WHO III级,主要是胶质成分发生间变[8]。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和30岁以下成年人,两性发病机率相仿,好发于颞叶,其次为额、顶叶及近中线部位,中脑、小脑也可发生。
  3.3.2临床表现多表现为部分性复杂性癫痫,且病史常达5年以上,局部神经受损和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较为少见。该肿瘤生长缓慢,即使不完全切除亦可存活很长时间,但间变性节细胞胶质瘤则生长较快,且可沿软脑膜和蛛网膜下腔种植。
  3.3.3CT表现平扫病灶呈低密度,其内可见等密度的壁结节,壁结节常见钙化,病灶多呈类圆形,瘤周水肿无或轻度,占位效应多为轻度。增强后扫描可呈环状,结节状和斑片状强化。由于肿瘤生长缓慢,邻近颅骨可见受压侵蚀改变。
  3.3.4MRI表现平扫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其内可见等信号的壁结节。未发生间变者,边界清楚,多无瘤周水肿,占位效应较轻。发生间变者,瘤周水肿多为重度,占位效应较重。增强后强化程度不一,从无强化到明显强化,强化形式可呈环状、结节状和均匀强化。发生于小脑半球者,肿瘤可沿小脑脚侵犯脑干甚至向下延伸达脊髓。
  3.3.5诊断要点①多发于颞叶,其次为额叶、脑于和脊髓。②多发于30以下的年青人。③多有长期癫痫病史。④影像多表现为脑表浅部位囊实性占位,可有钙化,占位效应较轻,增强多为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或壁结节样强化。
  3.3.6鉴别诊断①毛细胞星形细胞瘤:位置较深,多发于幕下,幕上罕见。②多形性黄色细胞瘤:多见囊变,罕见钙化,可有脑膜尾征。③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病变多微囊结构,多无强化。
  


  3.4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
  3.3.3病理基础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是一种较良性的肿瘤,WHO I级。它都发生于幕上大脑皮质内,长大后可累及皮质下白质。病理上常呈现为多结节状,其中部分有肉眼可见的囊变、钙化和出血。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带常可见脑皮质发育不良的表现。镜下表现为位于黏液样基质或神经纤维基质内的许多类似少枝胶质细胞的细胞,以及与这混在一起的成熟的节细胞和星形细胞所组成。病灶可多发。
  3.4.2临床表现多以癫痫起病,发病年龄一般在20岁以下,病史常甚长。多发于颞叶及额叶。
  3.4.3CT表现平扫可见局灶性低密度区,多为类圆形,轮廓清楚,灶周水肿不明显,占位效应无或较轻,增强后扫描多无明显强化。
  3.4.4MRI表现T1WI显示局限性低信号灶,T2WI呈高信号,瘤周无水肿,占位效应无或较轻,增强后扫描无强化。
  3.4.5诊断要点好发于20岁以上儿童和年轻人,位置表浅,颞叶好发,常伴有皮质发育不良,多微囊结构的占位病变,无或轻度占位效应,多数无强化。
  3.4.6鉴别诊断多形性黄色细胞瘤:病灶多见大的囊变,强化明显,有时可见脑膜尾征。
  


  3.5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3.5.1病理基础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WHO II-III级,肿瘤常位于脑浅表部分,故认为它可能来源于软脑膜下星形细胞。病理巨检,肿瘤边界清,大多数表现为囊变伴壁结节,常见脑膜浸润或粘连,大多数易与周围组织分离,少数较为弥漫,并伴脑回浸润或沿脑沟播散。镜下为梭形细胞、多核巨细胞和泡沫状仿脂质的黄色星形细胞瘤所构成,HE切片中有单核或多核巨核细胞、泡沫细胞、胞质嗜伊红染色,部分含脂滴,核空泡状,偶见核分裂,无坏死。瘤细胞周转有丰富的网状纤维,瘤中见淋巴细胞浸润及伸入运动。发病率较低,占脑肿瘤的1%以下,多发于儿童青少年,老年人亦发生。
  3.5.2临床表现多以癫痫起病。
  3.5.3CT表现平扫呈低密度或低等混合密度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钙化少见,增强后扫描可见实质部分或附壁结节明显强化。
  3.5.4MRI表现囊性部分T1WI呈低信号区,T2WI呈高信号;实质部分T1WI为低或等信号,T2WI呈略高信号。增强扫描,附壁结节或肿瘤实质部分常明显增强。有时肿瘤附着之脑膜可见增强。
  3.5.5诊断要点幕上发病,位置表浅,发病年龄多在18岁以下,邻近脑膜的囊实性肿块伴壁结节,有时可见脑膜尾征。
  3.5.5鉴别诊断脑膜瘤:发病年龄较大,女性偏多。
  
  参考文献
  [1]Bruner JM.Oligodendroglioma:diagnosis and prognosis.Semin Qiagn Pathol,1987,4:251~261.
  [2]Coons SW,Ashby LS. Pathology of primary gliomas. Cancer,1997,79:1381~1393.
  [3]Shimizu KT, Tran LM, Mark RJ,et al.Management of oligodendroglioms.Radiology,1993,186:569~572.
  [4]Ellison D.Love S, Chimelli L, et al. Neuropathology.London Mosby,1998.
  [5]Rusell DS, Rubinstein LJ, Pathology of Tumo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5 th ed.Baltimore:Williams & Wilkins,1989:172-187.
  (收稿日期:2009.04.0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复方氨酚烷胺胶囊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含量。方法:以C18化学键合硅胶为固定相,以甲醇:水(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6nm进行测定。结果:平均加样回收率对乙酰氨基酚为99.8%,RSD=0.76(n=6),咖啡因为99.3%,RSD=0.84%(n=6)。对乙酰氨基酚在2.16~27.04μg范围内,咖啡因在0.138~1.725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疾病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经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初步诊断为不同类型宫颈疾病的门诊患者93例采用LEEP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或行宫颈椎切,手术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LEEP手术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成功率为96.77%(90/93),平均时间7.0分钟,出血量5.0ml,继发性出血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积液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应用B超检测分析,对110例胸腔积液病例的临床与超声检查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使用日本东芝-550A,探头频率3.5MHz,患者取平卧位肋下斜切、坐位肋间扫查。总结其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结果:黏连型胸腔积液为63例。(1)结核性胸膜炎47例,占42.7%;其中15例形成包裹。(2)胸膜非特异性炎性胸水占15%:化脓性胸膜炎16例;非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服刑人员肺结核影像特点及临床类型。方法:对普查发现的129例肺结核病例拍摄后前位胸片,部分病例加拍侧位片,分析其影像形成的病理机制,病变特点和临床类型。结果:原发性肺结核10例,占7.8%;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例,占1.5%;继发性肺结核70例,占54.3%;结核性胸膜炎47例,占36.4%。结论:服刑人员肺结核以继发性多见,其次为结核性胸膜炎。  [关键词]:肺结核;平片分析;
期刊
[摘要]:手足口病是以手掌、脚掌、口腔黏膜上发生水疱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EV71)和A组柯萨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其中以CoxA16及EV71型最为常见。本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易在夏秋季流行。该病在我市呈小流行趋势的2007年3月-2008年7月部分月份我科共收治,63例手足口病患儿,经精心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取
期刊
[摘要]:将全方位管理模式(OEC)应用于护理管理中,确定护理管理目标,明确护理服务宗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健全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进一步规范护理服务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水平。  [关键词]:OEC管理模式;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5-0155-02
期刊
[摘要]目的:建立咽炎片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怯,以AichromBond色谱柱为分离柱,乙腈-0.05%磷酸(1:99)为流动相,273nm为检测波长,柱温为室温。结果:没食子酸在(0.5~50.0)μg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3),平均回收率为102.9%,RSD为0.28%(n=5)。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该制剂含量测定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并研究了其病原菌分布和临床抗生素耐药性状况,为治疗及降低新生儿败血症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对收治的21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及药敏试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体温异常、黄疸、精神萎靡等为主。21例血标本中分离出2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15株,药敏试验发现大多数菌株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耐药,对头孢菌素类也有不同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吉林省餐饮业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及规律,为建立、健全预警机制,有效控制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按时间、地区、季节、场所、致病因素项目对中毒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005~2008年共上报餐饮业食物中毒案件75起,发病2 050人,死亡6人。工地食堂、农村家庭中毒人数18人,分别死亡2人、4人,占死亡人数的33.33%、66.67%。夏、秋季中毒构成较大,分别占3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雷尼替丁与麦滋林-S颗粒合用对大鼠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灼烧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雷尼替丁与麦滋林-S颗粒合用组。造模3天后,连续给药7天,处死大鼠,考察各组大鼠胃溃疡面积的变化及给药组的溃疡抑制率。运用One-way ANOVA进行组间多重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雷尼替丁组及复合给药组均使溃疡面积显著缩小(P<0.01),溃疡抑制率分别为7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