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文言文教学是继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但文言文对于中职生而言就像是个“古董”,虽然价值极高,但只能“望而却步”。尤其是中职生基础很薄弱,读起文言文来,真就像是读“天书”一样艰难。这就需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享、共进,做到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具体来说,在课堂上以尊重学生个体为前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通过恰当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愉悦。本文以《劝学》一课为例,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两方面浅谈中职生文言文课堂的“教”与“学”。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像一台文艺晚会的开场白。新颖、别致、有趣的开场白能调足观众的胃口,激发观众继续观看下去的欲望。一节文言文课也是一样。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氛围,轻松的话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入主体参与和学习做好情感上的准备。那么,导语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由于笔者教的是学前教育专业,所以在讲授《劝学》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开场的:“儿歌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读书郎》这首儿歌是这样唱的,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
中职生特别喜欢听故事和歌曲,创设这样一种情景引入新课,优美的旋律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学生也会很快地融入到老师设计好的情景中来。接下来笔者会这样说,“关于学习,我们听过很多的励志故事及震撼人心的话语,曾经应该有某个故事或某句话深刻影响过你,你也曾因为那么一个故事一句话而认真学习过。这样很好,说明你还是一个愿意上进的人,还有救。所以今天荀子就来拯救你了。”这样的几句话一方面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引出了作者荀子。笔者分别讲解孔子、孟子、荀子的理论观点,通过对比得出荀子的观点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观点。这样的导入使学生感到分外亲切自然。
2.由联想激发学习兴趣
文言文语言简洁、意蕴丰厚,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语言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将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引入语文课堂,使枯燥的文言文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从而创设出色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劝学》一课中,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这样联想:由“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联想到后代胜过前辈,儿女胜过父母,并一起体会“有出息”;由“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联想到从父辈中学得经验,从老师处学得知识。这些大胆的联想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与能力,也提高了思想情感和写作表达的水平。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以问代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俗话说得好:“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自己摆到组织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所以问题的提出就变得非常重要了。问题的设置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那么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是设置的问题要有挑战性,难易程度要适中。二是问题的设置要灵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在讲授《劝学》一课时,笔者是这样提出问题的。问题一:《劝学》什么意思?有个成语叫“惩恶劝善”,“惩”就是惩罚,那么“劝”呢?
问题二:在荀子看来,“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我们能不能让学习“休克”?
问题三:荀子到底要我们学习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荀子勉励我们学习做人?
这些问题的提出,加快了学生自我思考的步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寻找规律,积累知识
文言文的学习内容庞杂,学生学前感到无所适从,学后感到一无所获。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比如在讲解《劝学》一课时,文中一共出现16个“而”,弄清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会先讲清“而”的用法,比如表递进、表转折等,表递进的“而”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译成“而且,并且”。其他的请学生自己归纳,并从中寻找规律。
总之,中职学校的老师要在课堂上寻找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的途径,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职业教育中心)
关键词:文言文 教学方式 学习方式
一、教师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设情景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导入就像一台文艺晚会的开场白。新颖、别致、有趣的开场白能调足观众的胃口,激发观众继续观看下去的欲望。一节文言文课也是一样。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氛围,轻松的话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入主体参与和学习做好情感上的准备。那么,导语就变得非常重要了。由于笔者教的是学前教育专业,所以在讲授《劝学》一课时,笔者是这样开场的:“儿歌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陌生。《读书郎》这首儿歌是这样唱的,小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
中职生特别喜欢听故事和歌曲,创设这样一种情景引入新课,优美的旋律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上来。学生也会很快地融入到老师设计好的情景中来。接下来笔者会这样说,“关于学习,我们听过很多的励志故事及震撼人心的话语,曾经应该有某个故事或某句话深刻影响过你,你也曾因为那么一个故事一句话而认真学习过。这样很好,说明你还是一个愿意上进的人,还有救。所以今天荀子就来拯救你了。”这样的几句话一方面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引出了作者荀子。笔者分别讲解孔子、孟子、荀子的理论观点,通过对比得出荀子的观点是“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否认“有生而知之”的“天才”观点。这样的导入使学生感到分外亲切自然。
2.由联想激发学习兴趣
文言文语言简洁、意蕴丰厚,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除了用语言创设情境,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将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引入语文课堂,使枯燥的文言文描述变得更鲜明、更强烈、更集中,从而创设出色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劝学》一课中,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这样联想:由“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联想到后代胜过前辈,儿女胜过父母,并一起体会“有出息”;由“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联想到从父辈中学得经验,从老师处学得知识。这些大胆的联想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与能力,也提高了思想情感和写作表达的水平。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以问代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俗话说得好:“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将自己摆到组织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成为课堂的主体。所以问题的提出就变得非常重要了。问题的设置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和探究能力。那么设置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一是设置的问题要有挑战性,难易程度要适中。二是问题的设置要灵活,贴近学生的实际。
在讲授《劝学》一课时,笔者是这样提出问题的。问题一:《劝学》什么意思?有个成语叫“惩恶劝善”,“惩”就是惩罚,那么“劝”呢?
问题二:在荀子看来,“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什么?我们能不能让学习“休克”?
问题三:荀子到底要我们学习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荀子勉励我们学习做人?
这些问题的提出,加快了学生自我思考的步伐,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寻找规律,积累知识
文言文的学习内容庞杂,学生学前感到无所适从,学后感到一无所获。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比如在讲解《劝学》一课时,文中一共出现16个“而”,弄清它们的用法和意义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会先讲清“而”的用法,比如表递进、表转折等,表递进的“而”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译成“而且,并且”。其他的请学生自己归纳,并从中寻找规律。
总之,中职学校的老师要在课堂上寻找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的途径,使“教”与“学”产生谐振效应,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