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分析了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探讨
1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进行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以及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1.1 工程预算定额尚不健全
预算编制过程中,常遇到借用定额的现象。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需借用部颁标准,房屋建筑工程需参照工民建定额等。这类定额的借用,势必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施工技术水平的企业造成一系列不合理的影响。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趋于完整的定额体系。建议依据地域差异和工程实际施工水平的不同,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对定额进行调整,即在基础定额之上,增加相应的难易系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
1.2 预算的编制方法严重滞后,预算结果偏差大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缺乏,是当前多数建筑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缺乏,使得预算管理人员难以及时获取相关的成本定额信息,造价管理部门仅能通过定期地发布少量的调整系数加以弥补,造成和国际上通用的预算编制法相脱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由于各种新材料与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需改进原先的预算编制及定额,但我国现今的预算编制方法缺乏一定弹性,导致定额单价的更新速度慢,严重滞后预算编制工作。
1.3 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實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同时由于贷款利息不断增加,致使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中运行,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4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意识欠缺
在实际工作当中,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没做到很好的统一,从而导致许多预算编制与实际有很大出入,有时纯粹为预算编制而编制,根本不关心其执行情况,这也让预算管理工作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此可见,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2 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2.1 对预算定额全过程实施综合管理
定额是一种规定的标准额度,广义地讲,也就是处理特定事物的数量界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定额几乎无处不在。建设项目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经历了前期策划、决策、技术设计和施工计划、实施、验收及项目试运行、维护的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贯穿于这个过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看它是否在批准的预算定额内,如发现超预算,应找出原因,修改设计,调整概算,力争科学经济合理,比如推行设计收费与工程设计成本节约相结合办法,制定设计奖惩制度,对节约成本设计者给予一定比例奖励,从而鼓励设计者寻求最佳设计方案,防止不顾成本,随意加大安全系数现象。
2.2 加强预算编制
对建筑工程而言,其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要求十分严格,合理的预算编制,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使得工程效益最大化。对于预算的编制,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结合现场。编制人员应及时了解现场的情况,认清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程施工特点。编制之前,必须研究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相关定额标准以及施工图纸。充分了解当地环境,熟悉相关标准,才能准确无误地进行预算的编制工作。(2)核对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在第一阶段实施的情况下,对图纸有了十分熟悉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必须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将工程实际情况和图纸结合起来,通过当地的施工标准和定额单价进行计算,并进行反复核算,防止细部出现漏算和错算的情况。
2.3 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预算管理
所谓全过程动态管理,就是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进展阶段对建筑工程的参与单位实施统一预算管理。首先体现在,对建设单位要统一制定进行测算的竣工工程经济指标、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以及设计概算依据,保证预算管理目标明确,为后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对设计单位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投资估算管理和造价限额管理,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科学预测项目的动态投资,保证建筑项目的资金链充足;最后,施工单位要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工程预算的定额单价,严格控制人员、材料费用以及施工消耗成本,保证竣工工程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实现企业的预期收益。
特别是在施工阶段,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决算工作。首先,预算人员在决算过程中要对设计中的变更信息进行及时计算和核对,要确定变更记录的时间单位,并且确保按时完成。在项目的建设阶段,工程的合同造价预算是关键环节,预算人员必须保证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出发制定相关监管条例,保证审核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出现变更的条款,要及时相应调整,同时进行严格的审核程序,保证各项费用合理支出,控制实际成本。
加强工程预结(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工程预结(决)算环节较混乱的情况,除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将此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组织一次工程预结(决)算的检查。
2.4 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预算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更是需要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只有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才能提高预算工作的管理水平,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在专业技术知识方面,预算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工程合同以及工程施工条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关注施工技术、施工工期、劳务水平以及主要材料的市场价格的变化;分析工程的投资预算控制;具备独立处理分析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现代预算管理人员还应顺应时代变迁,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技能,结合建筑行业的专业知识,收集前沿专业信息,积极了解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如信息化的动态预算管理技术。 通过运用计算机,将纷繁复杂的编制预算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优化处理,减少预算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预算工作电算化和信息化,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管理的逐步完善,工程预算管理也出现明显的观念和机制转变,但在工程预算管理实践中仍暴露出一些常见的问题,为此本文试从项目建设的角度就如何加强工程预算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刘伟.浅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
[2] 赵晖.论建筑工程的施工预算结算审查[J].科技资讯,2012,(04).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探讨
1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进行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以及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1.1 工程预算定额尚不健全
预算编制过程中,常遇到借用定额的现象。如机电设备安装工程需借用部颁标准,房屋建筑工程需参照工民建定额等。这类定额的借用,势必对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工程、不同施工技术水平的企业造成一系列不合理的影响。因此,应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趋于完整的定额体系。建议依据地域差异和工程实际施工水平的不同,按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对定额进行调整,即在基础定额之上,增加相应的难易系数,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基本建设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固定资产。
1.2 预算的编制方法严重滞后,预算结果偏差大
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缺乏,是当前多数建筑企业存在的普遍问题。预算管理信息系统的缺乏,使得预算管理人员难以及时获取相关的成本定额信息,造价管理部门仅能通过定期地发布少量的调整系数加以弥补,造成和国际上通用的预算编制法相脱离,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由于各种新材料与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需改进原先的预算编制及定额,但我国现今的预算编制方法缺乏一定弹性,导致定额单价的更新速度慢,严重滞后预算编制工作。
1.3 工程预算管理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實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同时由于贷款利息不断增加,致使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中运行,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4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意识欠缺
在实际工作当中,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没做到很好的统一,从而导致许多预算编制与实际有很大出入,有时纯粹为预算编制而编制,根本不关心其执行情况,这也让预算管理工作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这样做的结果必然会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此可见,我国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2 加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
2.1 对预算定额全过程实施综合管理
定额是一种规定的标准额度,广义地讲,也就是处理特定事物的数量界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定额几乎无处不在。建设项目本身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经历了前期策划、决策、技术设计和施工计划、实施、验收及项目试运行、维护的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应贯穿于这个过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看它是否在批准的预算定额内,如发现超预算,应找出原因,修改设计,调整概算,力争科学经济合理,比如推行设计收费与工程设计成本节约相结合办法,制定设计奖惩制度,对节约成本设计者给予一定比例奖励,从而鼓励设计者寻求最佳设计方案,防止不顾成本,随意加大安全系数现象。
2.2 加强预算编制
对建筑工程而言,其工程造价预算的编制要求十分严格,合理的预算编制,能有效控制工程成本,使得工程效益最大化。对于预算的编制,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1)结合现场。编制人员应及时了解现场的情况,认清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工程施工特点。编制之前,必须研究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相关定额标准以及施工图纸。充分了解当地环境,熟悉相关标准,才能准确无误地进行预算的编制工作。(2)核对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在第一阶段实施的情况下,对图纸有了十分熟悉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在计算工程量的过程中,必须了解设计图纸的意图,将工程实际情况和图纸结合起来,通过当地的施工标准和定额单价进行计算,并进行反复核算,防止细部出现漏算和错算的情况。
2.3 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预算管理
所谓全过程动态管理,就是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进展阶段对建筑工程的参与单位实施统一预算管理。首先体现在,对建设单位要统一制定进行测算的竣工工程经济指标、工程投资估算指标以及设计概算依据,保证预算管理目标明确,为后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其次,对设计单位要加强对设计方案的投资估算管理和造价限额管理,顺应市场经济的变化,科学预测项目的动态投资,保证建筑项目的资金链充足;最后,施工单位要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工程预算的定额单价,严格控制人员、材料费用以及施工消耗成本,保证竣工工程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实现企业的预期收益。
特别是在施工阶段,要做好施工项目的决算工作。首先,预算人员在决算过程中要对设计中的变更信息进行及时计算和核对,要确定变更记录的时间单位,并且确保按时完成。在项目的建设阶段,工程的合同造价预算是关键环节,预算人员必须保证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出发制定相关监管条例,保证审核文件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出现变更的条款,要及时相应调整,同时进行严格的审核程序,保证各项费用合理支出,控制实际成本。
加强工程预结(决)算环节的监督管理。针对工程预结(决)算环节较混乱的情况,除加强对编审从业人员的工作管理外,还应将此作为建设工程项目执法监察的重点,组织一次工程预结(决)算的检查。
2.4 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预算管理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环节更是需要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只有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才能提高预算工作的管理水平,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性。首先在专业技术知识方面,预算人员需要对施工图纸、工程合同以及工程施工条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关注施工技术、施工工期、劳务水平以及主要材料的市场价格的变化;分析工程的投资预算控制;具备独立处理分析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现代预算管理人员还应顺应时代变迁,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技能,结合建筑行业的专业知识,收集前沿专业信息,积极了解本行业的先进技术,如信息化的动态预算管理技术。 通过运用计算机,将纷繁复杂的编制预算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进行优化处理,减少预算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实现预算工作电算化和信息化,提高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管理的逐步完善,工程预算管理也出现明显的观念和机制转变,但在工程预算管理实践中仍暴露出一些常见的问题,为此本文试从项目建设的角度就如何加强工程预算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刘伟.浅论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08).
[2] 赵晖.论建筑工程的施工预算结算审查[J].科技资讯,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