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衣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里说:“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方不虚此生耳。”夏天热闹,青蛙、蟋蟀都是好歌手,蛙鸣、蟋蟀声亦是一种天籁,涨潮独把听蝉当作雅趣,当是蝉之知音者。一记蝉声,缠绕百年时空,翻越典籍,是梦,是见证。
   蝉是书面语,口语叫知了,方言称姚师太。童年的夏天,法國梧桐很俊,萤火虫像小灯泡,山溪里生长着野生菖蒲,路旁缀满覆盆子,而每棵树上总有几只褐色的或深绿色的知了伏在那里,一伸手就能抓到。于是,抓知了成了孩子的必修课。有时趁着月光,它会自己落到你的衣袖上来;有时开窗,蓦然有个小东西飞撞过来,吓人一跳,捉住了细看,也是它。喏,那不能忘记的奇妙夏天!
   莫干山林深树密、湿度较高,对蝉的成长和栖息都非常有利,因而使蝉国的“人口”日益膨胀。即便台风天豪雨后,依然满山蝉声大作,音量非但没有降低,甚至还有一浪高过一浪的高亢奔涌。这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蝉的数量惊人,恐怕要以百万千亿计。郑振铎《山中杂记》中有一篇《蝉与纺织娘》,描写莫干山上的“蝉之声是高旷的,享乐的,带着自己满足之意的;它高高地栖在梧桐树或竹枝上,迎风而唱,那是生之歌,生之盛年之歌,那是结婚曲,那是中世纪武士美人的大宴时的行吟诗人之歌。无论听了那叽——叽——的漫长声,或叽格——叽格——的较短声,都可同样感受到一种轻快的美感。”郑振铎颇想捉几只蝉寄到上海去送送人,他的女儿依真每天要捉至少三只以上用细绳子缚在滴翠轩的铁杆上。有一次,依真的蝉中有一只居然带了红绳子逃去了。很长的一根红绳子,拖在它后面,在风中飘荡着,很有趣味。
   我曾特意去找过滴翠轩旧址,还淘到了一张“滴翠轩楼上远望之山景”的彩绘明信片。后来每当我倚栏时,无论栏杆是什么颜色什么材质,总是难脱滴翠轩的影子,我脑海中重要的人和事,皆是在把栏杆拍遍时入场的,任思绪随风飘远,慢慢羽化成深情呼唤的一只蝉。
   莫干山的蝉个头比其他地方的大,发音处两孔露有数层之簧,两板亦较长。画家陆抑非避暑莫干山,画完一幅《绿竹高山蝉》,欣然题跋:“昆虫学家谓蝉子入土中多至十七年,蜕变五次始作为蝉,可谓寿者相焉……盛夏,避暑莫干山画高山蝉以志庆。”这确实是值得志庆的一件事。经历多年在黑暗中的蛰伏,一夜之间羽化成蝉后,其生命只剩下十几天的时光,而进入到最后的生命倒计时,蝉都是在快乐的灵魂歌唱中度过的。
   诗人胡石予第一次在莫干山听到似风筝的蝉声,偶与莫干山铁路旅馆主任于少甫闲谈。于少甫谓,明日可观望彩云。旧历七夕佳节,天上双星相会,有五色云护之也,日之夕兮,闻万树蝉鸣,其声清脆嘹亮,恍若天边风筝。于氏久居山中,与山民谙熟,遂言全山所产蝉衣,供药笼之收储者,年可得20000金,亦云钜矣,并指出周庆云纂《莫干山志》“物产”一门不及蝉衣,未免阙漏。蝉蜕,俗称金蝉衣,体轻,中空,易碎,多收获于夏秋季节。原莫干临时中学毕业生、九秩老人沈义芬证实,于少甫所言不虚也。抗战前,莫干山一年可产蝉衣二三十担,一担是160斤,由上海商人收购后,销往南洋。他早年就去山里捡过蝉衣,开始想着是要摇竹爬树去捡那些“钉”在高处者,后来发现地上茅草的背面成串地“缀”着,只消蹲下身反过手,不一会儿工夫就能捡一小袋。他同时说到,莫干山还有一种“蝉花”,土话称“知昂花”,也是一味中药材,在毛竹林下大量分布。蝉蛹在土表易被菌丝寄生、汲取全部营养,最后仅留外壳,长出鹿角状或棒状的子实体,有点儿像脑袋上长了草。
   青春是时间的蝉蜕。人一旦长大,会讨厌夏天,听不得蝉噪,更喜欢草长莺飞的春天,踏青令人心情愉悦,全程无扰。所憾的是,风筝早就被现在的小孩遗忘了。我不免想,“蝉声嘹亮似风筝”,对于他们,会不会是天方夜谭呢?
其他文献
我们总听到或说到哪个班纪律好,其实我个人认为纪律好就是规矩多,而且把规矩执行得彻底和到位。   本学期我所带的七年级新生,自入学到现在的三个多月,任课老师们反映班级稳定,学生听话,各方面表现突出,领导让我介绍经验,其实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把它坚持了下来。   一、开学第一周我班就出台了班规和学生日常量化考核办法,并安排了临时班干部、临时小组长,由班主任考核班干部,班干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铭刻在人们的心中。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说:“中国的无数家长正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他们对此却浑然不觉或无能为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比美国、意大利、瑞士的同龄人每天要少睡四五十分钟。在高中階段,这个差距扩大到一小时以上。许多家长在分数和考试面前,甚至可以无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只有当孩子
期刊
逻辑思维能力是作文的核心能力,我们应该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原创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德国)贝多芬   ②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郁达夫   ③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  ——(美
期刊
一、文言文朗读的作用   文言文朗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和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情文并茂。若要体会到它的美,需要学生运用自身的情感、经验去体会和品读。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体会语言与意境的美。那秋水长天的辽阔,那鱼翔浅底的自如,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期刊
逻辑思维是高中生要培养和发展的一种思维能力,特别是在高中议论文的写作中。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逻辑思维上得到切实的发展。笔者认为让学生构建紧密的逻辑思维体系,必须从三个方面实施。   一、锁定准确的写作对象   写作对象准确,是写作的基点,追求的是逻辑思维的精准性。具体教学中,笔者推荐“一点三线”法。   其中“一点”指题目的中心内容。“三线”分别指“事实线”(题目所给的基
期刊
初中语文中的大部分知识侧重于基础与学生思维的发展,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态度和正确的学习习惯,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语文教材中或多或少有与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为了充分将情感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启发,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利用其中与情感教
期刊
俗话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是熟能生巧。对高中生来说,善于积累,多读多写,方能写成有血有肉的好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得知:学生作文水平不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没有很好的运用课本教材提供的典型事例,没有充分的挖掘文本素材,更不善于总结归纳,进行一定量的素材积累而造成的。对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学生写作的。   一、从所学教材中挖掘作文素
期刊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攻克数学教学中的难关,提高教学效果。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数学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调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仍然存在着排斥心理,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发觉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更无法借助多媒体设备来提高学生
期刊
统编版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很重视“整本书阅读”,他说原因有三:一是让学生相对完整地接触一些原典,给人生发展“打底子”;二是有意针对网络带来的“碎片化阅读”和“浅阅读”倾向,让学生多少回归完整的健全的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三是“读书养性”,用整本书阅读来“磨性子”,培育毅力,涵养心智,祛除浮躁。   《朝花夕拾》这部回忆性散文集是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必读名著,共10篇。根据“整本书阅读
期刊
摘要:在识字教学中,适当为学生补充汉字文化知识、字源知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发现汉字的精妙与神奇,还能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本文笔者从甲骨文着手,借助汉字最初的模样,探求识字方法、提升识字能力。   关键词:甲骨文;识字教学;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低段要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且需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如此大的识字量,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