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x9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文言文朗读的作用
   文言文朗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和体会语言美,意境美。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情文并茂。若要体会到它的美,需要学生运用自身的情感、经验去体会和品读。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复的品读中体会语言与意境的美。那秋水长天的辽阔,那鱼翔浅底的自如,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凄然,那驀然回首灯火阑珊的喜悦……学生朗读之初也许领会不深,但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所得就会加深,感悟能力就会提高,对美的感受就会增强。
   其次,通过朗读,可以感受和领略自然美。课堂上,声情并茂的朗读可以用声音再现画面、情境,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并领略到自然之美。如读郦道元《三峡》中的“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脑海中会出现文章所描绘的画面,领略到三峡的峻拔、壮美,激发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再次,通过朗读,可以体味作者的情感。“文章是作者情感的宣泄”,学习文言文,除了对作者的生平有所了解外,还可以通过朗读时的节奏、轻重、语气来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如读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要通过朗读时节奏的变化、语气的舒缓去感受作者被贬谪后那种壮志难酬的无奈,去感受作者遭受政坛变故时的豁达、从容的人格魅力,这样才算达到陶渊明所说的“会意”。
   最后,通过朗读,可以开启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古人读书强调“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诵读不仅是口的发音,同时也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光口到自然读不流利,而光眼到、口到而心不到则不能理解或理解肤浅。所谓心到,我认为就是理解到什么,感悟到什么。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伴随着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如读柳宗元《小石潭记》时我们发现,作者初见小石潭时“心乐之”,可深入游览之后,却是“以其境过清,不能久居”。这一“乐”一“悲”的矛盾心理,学生要想理解,通过朗读时的语气变化,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作者的遭遇去思考,去品味,才能理解作者在文中的悲喜变化。
   二、如何朗读文言文
   首先要会读,这属于表层性的朗读,它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顺文意。
   其次要读懂,这是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主要任务是“读懂”,即理解性地读。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但读懂了课文,而且逐渐找到语感,对文章有所感悟,自身的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再次是诵读,要求读出情感,读懂韵味。文章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写作时微妙的感情变化,是对社会、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因此,只有多读,多感悟,才能读出情感。
   总之,学生只有不断地诵读,才能在“不知不觉之间”掌握知识,生成高效课堂。
其他文献
摘要: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素质与课堂气氛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教师素质与课堂气氛的联系入手,系统阐述了课堂气氛在语文教学中的系列问题。   关键词:素质;气氛;误区   语文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关系着语文课的质量和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努力适应更高要求的语文教学。   一、教师素质是营造课堂气氛的基础 
期刊
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课堂上的许多细节处理得好,处理得巧妙,不但给一堂课增色不少,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就我所理解的课堂应该注重的细节,谈几点看法。   首先,要关注课堂导语。好的导语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有了好的导语就为下面课程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好的导语我认为不只要符合课文内容,还要在其中蕴含与课文相关的情。在课程伊始就把学生的情感引入其中,从而使学生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
期刊
在高考议论文写作中,常常会犯“文体不清”的错误,记叙不像记叙,议论也不深入透彻,这种“以叙代议,例而不议”的问题,就是对所举事例缺少具体的分析,论点仍然是论点,材料仍然是材料,由于缺少必要的分析论证文章常常没有说服力。因此无论是事例、名言都要通过分析才能彰显论证的力量。   一、假设逻辑   坚持就是胜利。(观点句)面对困难和险阻,唯有坚持,勇于永不言弃,才有可能成功。(阐释句)欧立西为了发明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重视对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占有了什么材料,更要看他们占有材料的方法”。这充分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呢?我认为主要是要引导学生留心生活。   一、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世界,学生一天中有一半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但是现在升学压力大,老师们恨不得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在上课,所以很少组织学
期刊
摘要: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一种道德教育。高中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我们自身的优势,使学生通过文化浸染,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知恩、感恩、报恩、施恩等人文关怀教育。   关键词:感恩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就具有感恩教育的元素,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吃水不忘挖井人”“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等古训流传
期刊
徐是一个聪慧、认真、负责的女孩。从一年级开始,她的学习成绩一直稳居年级第一,而且一直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虽说只是学习委员,我却把她看得比班长更为重要。因为她做事细心又耐心。不管面对怎样难办的同学,她总有办法“制服”,而且不漏任何痕迹。更难得的是,她是那么善良,那么富有爱心。就说那一次我带学生一起在操场玩吧!   那天下午课外活动时,我带全班同学在操场上做游戏。只见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或打沙包
期刊
为了更好地让小学生理解和体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使他们成为传统文化的自发传承者,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做法。我國的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精神内核,每一个字都有着沉甸甸的内容,并且影响了千百年来的每一个人。而在新时代,由于各种基础教学条件的提升,教师在德育教育中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中优秀的行为规范时不再局限于书本教学,可以
期刊
我们总听到或说到哪个班纪律好,其实我个人认为纪律好就是规矩多,而且把规矩执行得彻底和到位。   本学期我所带的七年级新生,自入学到现在的三个多月,任课老师们反映班级稳定,学生听话,各方面表现突出,领导让我介绍经验,其实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把它坚持了下来。   一、开学第一周我班就出台了班规和学生日常量化考核办法,并安排了临时班干部、临时小组长,由班主任考核班干部,班干
期刊
不知从何时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铭刻在人们的心中。著名教育学者杨东平说:“中国的无数家长正以爱孩子的名义破坏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他们对此却浑然不觉或无能为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中小学生的平均睡眠时间为7小时37分,比美国、意大利、瑞士的同龄人每天要少睡四五十分钟。在高中階段,这个差距扩大到一小时以上。许多家长在分数和考试面前,甚至可以无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只有当孩子
期刊
逻辑思维能力是作文的核心能力,我们应该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   【原创命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  ——(德国)贝多芬   ②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奴隶之邦,一个有英雄而不知尊重的民族则是不可救药的生物之群。  ——郁达夫   ③我们不可能全都做英雄,总得有人坐在路边,当英雄经过时为他们叫好。  ——(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