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强的中日题材小说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h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以风媒花自比,没有鲜艳的色彩,也没有浓郁的芬芳,只有借助风力传送才能结出丰硕果实。于强,一位长年在一政府部门工作的非专业作家,20年里出版了四部中日题材的长篇小说,成为中日友好的民间使者。
  
  古莲云与《风媒花》
  
  于强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80年代初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任外事办公室任主任兼旅游局局长。那是1984年某一天,一个叫古莲云的女士来到于强办公室,古女士自述4岁时被日本父母遗弃在大连,被当地人收养。后养母又带她回到河南乡下居住,含辛茹苦地把她抚养长大。由于她系日本遗孤身份,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受了不少磨难,她和丈夫都失去了工作,处境艰难。
  身为外事办主任的于强,对这位日本军国主义的无辜受害者深为同情。经过多方努力,他帮助古莲云和丈夫恢复了工作,并为其子女安排了就业和上学。这年除夕,当家徒四壁的古莲云一家正在为年关发愁时,门外走进了于强。他冒着大雪,提着年货,来探望这个刚刚走出阴霾的特殊家庭。于强的关爱使古莲云热泪盈眶,于是她向于强倾吐了自己40多年来的不幸和坎坷。
  于强心潮起伏难平:战争对于许多现代人来说可能只记得历史书上的某些记载,但对于亲历者来说却是永远无法愈合的创伤,有的甚至悲苦一生!他突然动了念头:这感受能否借助文学的桥梁,让历史抵达人心,让亲历者的血泪触发人们的历史良知?
  于强局长用了两年的业余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20余万字反映日本战争孤儿的长篇小说《风媒花》,先后在中日两国以中文和日文出版,中文版封面由时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孙平化题写书名。《风媒花》没有太多的写作技巧,也没有华美的文采,但真实的生活光彩熠熠,安徽人民广播电台为此书精心制作了催人泪下的配音长篇连播,深深地打动了许多听众的心。
  作品在日本问世,更触动了无数日本人的内心隐痛。于强收到了大量日本人的信,有日本国会议员、日本驻沪总领事、市长、大学教授、著名文化人士、社长、僧人、公司职员、普通市民等等,他们中许多人与于强素昧平生,只因为读了他的小说。日本文学泰斗司马辽太郎给他来信说,读完他的著作很敬仰。日本神奈川县保仙裕博来信说:“从书中,我真正了解到日本侵略中国战争的罪恶。”日本书界评论如潮,《朝日新闻》、NHK、《富士夕刊》《小说城》等十多家新闻载体纷纷刊出对《风媒花》的评价,《每日新闻》评论说:“关于战争孤儿与亲人重逢以及他们回日本定居的各种问题已有大量报道,但是反映中国人民对此看法的,已出版问世的书恐怕这是第一部。”
  
  
  异国不了情
  
  《风媒花》在日本出版,古莲云也终于回到了日本国,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了自己亲人的身边。《风媒花》的故事像风一样传到了一个又一个仍然生活在中国的日本孤儿耳朵里,他们把于强当成了寻找亲人的希望,而于强也真的成了日本孤儿和他们亲人间的“风媒”。
  马鞍山人民医院一位叫钟国英的女医生悄悄来找于强,她也是日本遗留孤儿,日本名字叫片山菊惠;她恳求于强帮助她寻找日本生父。由于《风媒花》,于强有了许多日本朋友,他给日本朋友发了信函,请他们帮助寻找打听,最后终于为片山菊惠找到她的日本生父的下落,片山菊惠终于带着子女回到了日本,叶落归根。这天,又有一位叫宋宗志的中日混血儿领着他年迈的母亲王明来到于强办公室,声泪俱下地讲述了母子俩悲惨命运和不幸遭遇。王明十七八岁时父亲在上海被日军飞机炸死,可命运偏偏让嫁给了在马鞍山矿山的一名日本技师。王明生下儿子宗志,后来丈夫被应征入伍参加中日战争。直至日本战败王明才见到了他,可丈夫马上要撤回日本,临别时丈夫对她山盟海誓,但回国后却杳无音信。王明带着儿子天天在长江边盼君归来,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同情心和责任感驱使于强四处联系寻找,但王明和宋宗志寻亲成了永远无法实现的梦。于是于强以王明的经历为原型,一气呵成写了一部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异国未了情》,痛陈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妇女带来的不幸。这部作品再度在中、日两国以中、日文出版,许多日本读者给于强来信倾诉他们心中的读后感受。日本东京西村日出丸来信说:“前几天我购到您的大作《异国未了情》,感动得读了几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50年,中日两国未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您准确地抓住了这些问题,用笔墨倾注于中日两国人民间,我很敬重您……”日本群马县土谷丽小姐来信说:“我几乎是淌着泪水读完您的杰作《异国未了情》……在这本著作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感受笔者一颗盼望中日两国永远和平友好之心。”日本名古屋柴田女士读完书后寄上一笔日元,请于强转交书中的主人公原型王明,以示关心和同情。《异国未了情》也震撼了中国读者的心,震撼了居住在上海嘉定的朱家平。他给于强来信,说他的命运比《异国未了情》中的中日混血儿宋宗志还要悲惨,于是于强以极大热情,一次又一次与之交谈。结果,朱家平花了50年的时间,历尽艰难终于找到日本生父的下落。这个当年也曾山盟海誓的日本男人,回国后改名换姓,现在是日本某市一名议员和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他得知在中国的儿子在日本寻父,先是矢口否认,百般掩饰,后来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朱家平是他的亲生儿子,并承诺帮助他们全家办理来日定居手续。然而当日本有关部门叫他签字认可时,他怕影响自己的事业和声誉,又出尔反尔,此后再无音讯。朱家平为此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他恳请于强撰文揭露和抨击这个没有人性的日本生父。于强一边慰藉朱家平和家人的心灵创伤,同时奋笔疾书,以朱家平为原型撰写出长篇小说《樱花璀璨》。
  2006年9月正式出版的《樱花璀璨》,浓墨重彩地诉说了女大学生田樱樱为中日混血儿的爸爸讨还公道,踏上赴日留学征途,经历了爱情、生活及与爸爸进行法律诉讼的种种曲折,最终如愿以偿的故事。作品告诉人们,日本侵华战争已结束60余年,但影响还在,恶果尚存,战争遗留的诸多问题需要妥善解决。安徽人民广播电台已着手制作《樱花璀璨》配音长篇连播,影视剧的改编也呼之欲出。
  
  一衣带水风月同天
  
  作为文化人的于强,深感中日两国一衣带水,风月同天。许多日本人喜欢中国的文化,而文化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最好桥梁,对此他不遗余力。1995年于强调入上海专门从事中日文化交流,自此他有了更为宽广的工作平台。
  
  在马鞍山工作期间,于强观察到日本人敬仰李白,喜爱唐诗,而马鞍山正好是李白终老之地。于强利用这个天时地利,顺应日本友人的愿望,发起创办了“中日吟诗会”。他调至上海后,又把吟诗会带到了上海。1996年,他在上海策划了首次上海国际(中日)吟诗会,以后每年一度,成为上海旅游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的一项颇具特色的节目,日本许多吟诗团体成为一年一度吟诗会上的常客,上海的著名文化人士谢晋、余秋雨、陈逸飞、程十发、杜宣等,都曾欣然参加或为之题字,日本驻上海几任总领事都莅临过上海国际(中日)吟诗会。有一年,日本鹤冈市长率领100余人的吟诗团到北京,要在地坛公园与中国吟诗爱好者进行吟诗交流。组织该团的国旅总社日本部发愁了,因为北京还未举办过这样的中日吟诗交流,后来他们在媒体上看到于强每年在上海策划中日吟诗会,便邀请于强率人到北京来举行中日吟诗交流。事后于强受到鹤冈市长和其他地方吟诗团体邀请,数次率上海吟诗爱好者赴日参加吟诗活动。于强以“吟诗”这一古雅的传统仪式,架了一座中日友谊之桥。
  书法是中日文化最亲近的血脉,于是于强的中日题材文学作品中有了一部极具特色的《翰墨情缘》。作品描写一个叫小野太郎的日本旧军人在战争年代迷上了大书法家李海天的书法,想购买收藏。然而李海天因妻子和家人死于日本军国主义炮火,痛恨日本人,发誓不将书法卖给日本人。小野太郎遗憾地回到日本后仍恋念李海天的书法。中国对外开放后,小野在中国一个书画展上看到李海天的书法,打听到李海天还健在,几经周折和坎坷终于如愿以偿得到李海天的墨宝。这部长篇小说于1992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东京情报企画出版社同时出版,书的腰带上印着“日中邦交二十周年纪念出版”,日本版还被日本国图书馆协会评为“第1946回选定图书”。日本时任伊崎市市长高桥基树读完此书给于强来信说:“您的文才丰富,又长时间作为外事、旅游的领导者从事日本和中国友好活动,由于这些理由,只有您才能写出精心的作品,这部作品可能成为日中友好的指导书。”
其他文献
The year 2010 marks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day of Tang Yun (1910-1993), a prominent artist who was born in Hangzhou and moved to Shanghai in 1938. To mark the 10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期刊
The afternoon of August 1, 2010, Bernama, Brazil for many members of the Chinese delegation was a nerve-wracking ordeal. The 34th meeting of the World Heritage Committee was still considering applicat
期刊
There exists a group of science writers in China. The Linhai Science Writers Association stands out as a special organization of science writers. Linhai is a small city in southern Zhejiang, far away
期刊
2007年10月下旬,记者走进西子湖畔一个桂雨纷扬、满园飘香的院子,谒访德高望重的九旬老人王家扬同志,饶有兴味地听他回忆当年与鲁迅、柔石相处的情景。斗转星移,近80年前与鲁迅、柔石亲密接触过的人,至今健在的已经寥寥无几,因而王家扬同志的回忆材料弥足珍贵,现整理出来,敬飨读者。    我与柔石都是浙江宁海人。1929年我11岁时到上海读书,与比我大15岁的大哥王育和、比我大16岁的柔石一同居住在横浜
期刊
每天清晨,在杭州西湖畔悠然而行的游人中,几乎没人会注意到西湖畔那繁华掩映下的一片低矮老屋,更不会有人知道75年前发生在这个叫“湖边村”23号老屋中的往事。  2007年11月最后一天,这里成了众所瞩目的去处:初冬的阳光和煦地洒在这些斑驳的老墙门上,一条鲜艳的红地毯忽然从其中的两幢房子前铺展开去,浙江省、杭州市领导来了,中韩两国友人和学者们来了,相识不相识的行人游客也纷纷驻足观看,把这个狭小陈旧的湖
期刊
马万祺先生是澳门知名实业家,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他从青年时代起就热心澳门的各项事业,是位一贯爱国、为澳门市民信赖的忠厚长者。然而无论是作为商界名流还是政坛人物,他最珍重的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患难真情。    结婚筵金捐孤儿    1943年1月15日,立足濠江事业有成的马万祺与相恋多年、善良端庄的罗柏心共结连理。贺喜的嘉宾络绎不绝,其中不少是澳门工商界的头面人物及政府官员。在澳门结婚办喜事照例
期刊
2007年10月10日,正值我国生物学家和教育家贝时璋先生104岁华诞之时,《文化交流》杂志来电约我撰写这位出生于浙江宁波镇海的长寿科学家的精彩人生。作为在贝老身边工作多年的助手,我义不容辞。    “钻石博士”的殊荣    1928年3月1日,贝时璋25岁就获德国图宾根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978年,75岁的贝时璋先生在获得博士学位50周年后,以卓越成就被图宾根大学授予“金博士”学位,10年后
期刊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movable-type printing is a great invention that that has contributed a great deal to human civiliza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Bi Sheng of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960-1127)
期刊
Located at the eastern end of the Himalaya Mountains, South Asia, the Kingdom of Bhutan is a picturesque landlocked country covered with forest. It is one of the most isolat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期刊
Editor’s Note: Sun Xizhen (1906-1984) was a prominent man of letters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orn in a relatively rich family in a village in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he was 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