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彻夜在桑巴的旋律里舞动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aus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彻夜在桑巴的旋律里舞动,他们未曾感到疲倦,奥林匹斯山的众神,来到了我们的城市里约,他们会不知疲倦地在桑巴的旋律里舞动……”

狂欢的气焰


  在里约热内卢的桑托斯-杜蒙特机场降落,将甜面包山和瓜纳巴拉海湾的风光尽收眼底。这是一座结合了两种极端的城市,平整开阔和斑驳陡峭兼收,富庶丰饶与赤裸贫穷交错,闲适消遣与紧张失序并置。
  历史学家玛利亚·费尔南达在《城市中的帝国》一文中写道:里约早已习惯在高度紧张中生存,民众对频繁的夜间打劫、光天化日下的聚众滋事和毒品交易见怪不怪—此一极端作为彼一极端的基石,混乱失序成为庸常状态后,反倒塑造了城市居民闲适冷漠的个性。
  这听上去或许与巴西人惹火、热辣的标签不相符合,却是另一层面的真实:当警察在韦吉加尔贫民窟与抢匪、毒贩火拼之时,瓜纳巴拉海湾的闲散人群仍旧沐浴在一片晴好之中。在蒙特内格罗街街角,著名的依帕内玛女郎咖啡馆内,依然有人对就近发生的喧嚣不闻不问,专注于艺术家眼中形形色色的“人间观察”。
  也许,正是里约人在两个极端之间随机摆动的潇洒个性,才造就了这个以“狂欢”驰名全球的不夜之城。在巴西记者鲁伊·卡斯特罗的笔下,里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旅行驿站,也非多愁善感者对“生活在别处”的妄想寄托,它是一座融合之城,而非仅仅是一个集合体。

  他们是被巴西这片阔土上广泛存在的“无国籍主义”深深感染了。

  以始于16世纪中期的移民经历为例,在里约的短暂停留,使这些生性严谨古板的欧洲人立刻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举手投足间反倒夹带着里约人特有的冷热不定。他们是被巴西这片阔土上广泛存在的“无国籍主义”深深感染了。
  当你背着旅行包行走在里约街头,大可不必对随处出现的各界名人及他们随性散漫的作风大惊小怪。之所以将里约称作融合体,最根本的基点在于狂欢状态的日常化:人人均可享受漫步街道的乐趣。
  对于里约人而言,复杂荒诞的现代感一一舒展,最终展现极致单纯的面貌。无论是普通民众或社会名流,休闲装扮永远是这座城市的名片,就连用于日光浴和餐后散步的沙滩,也能被里约人简化成露天的集会场所。这亦是一种理所当然:对他们而言,所有休闲活动都理应发生在户外。
  如果說本雅明借着波德莱尔这面棱镜,洞见了巴黎人的陌生和震惊,那么里约人则会从街道和海滩,看见纵情狂欢的可能。他们积极融入、踊跃参与,是适应和乐享,而非失所与流离。

溯源狂欢节


  不了解狂欢节的人是不可能真正了解巴西、了解里约的。
  狂欢节在复活节前47天,每年的狂欢节日期都不固定,一般在2月中下旬。但由于复活节是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故狂欢节必定在周二举行。尽管狂欢节被定格在南半球夏日的一个具体日期,但巴西人为迎接它的到来,总会花费数月时间做准备。桑巴舞校的选拔、彩车游行的排演、狂欢节时的城市之主“莫莫王”的选拔,都须提前筹备。
  1502年,当葡萄牙人首次登陆南美土地时,迎接他们的是赤身裸体、围聚成群、纵情歌舞的原住民—托比纳巴族印第安人。彼时的手舞足蹈,或许已为日后声名远扬的狂欢埋下了伏笔。在巴西1889年获得独立前的近400年间,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格兰人和法兰西人曾轮番争抢这片土地。他们带来了西方先进的物质文明,但宗主国的移居者也注定被原住民的热情奔放“驯服”。
  在巴西本土,狂欢节的形式直到19世纪末才逐步固定。在此之前,它经历了数次曲折发展。

  17-18世纪,巴西处于葡萄牙的统治之下,狂欢节文化与恶作剧相连。城镇居民中的一半与另一半互相扔垃圾,臭鸡蛋、烂白菜充斥着整个巴西。这时的狂欢节是对压抑的不满情绪的宣泄。这期间,居民闭门不出,除了害怕被秽物砸伤,还因为在节日过后,以肺炎为主的传染病会在城中肆虐。
  据说,直到1840年,这项粗俗的狂欢节风俗才在新贵族的努力下被逐步废止。巴西新贵族们从较为文明的威尼斯狂欢节中汲取灵感,将华尔兹、波尔卡、四对方曲式引入舞会。这一时期,对音乐和喧闹的张扬,促使了狂欢俱乐部的出现;彩车游行有了雏形,与现今的区别在于,车上搭载的不是能歌善舞的桑巴好手,而是清一色的妓院裸女—她们承担起激发民众参与活动的重任。
  直到这时,狂欢节仍然效仿西方模式,是白人移民群体中的风俗。大批经由奴隶贸易来到巴西的黑人,尽管不能享受狂欢节,但他们有“卡多斯舞节”的传统。来自不同地方的民众组成各自的舞队,他们戴着面具、身着奇装、手持队旗,沿街斗舞并展开激烈的夺旗大战。以卡多斯舞节为雏形,日后的狂欢节有了两种发展方向,其一是桑巴舞校的斗舞;其二是以面具和奇装为特色的小丑,流窜在狂欢节的街头,趁机实施恶作剧。
其他文献
三国演义之石油争霸  上映时间:2014年下半年  主角:美国、沙特、俄罗斯  配角:OPEC、欧洲、中国等  类型:商战/悬疑  国家/地区:未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话说今儿个油价多少钱了?我怎么听发改委说,成品油消费税又涨啦,怎么2014年两次涨消费税都在这几天呢(11月29日和12月12日)?别担心,消费税涨了,油价还掉呢。不过,这不感谢发改委,该感谢谁呢?  该感谢谁,我也不
这里是伦敦一个古老的剧院,褪色的玻璃、石刻的墙壁,一闪一闪的小彩灯,到处透露着古香古色的气息。演员们在剧院里排练著名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片段。他们的观众只有一个——艾曼达·林奇,从纽约长岛来伦敦度假的一个莎士比亚粉丝。艾曼达以为自己只是在这里消磨时间,稍后她要和一个朋友吃晚餐。但让她想不到的是,自己才是这个剧院里最耀眼的主角。  她的男朋友安德鲁·史密斯突然从旁边的一个房间里走了出来。弦乐四重
在江西的中西部一角,有一座極具魅力的高耸山峰—武功山。这座连绵不断的山峰,虽然在众多名山之中并不惹眼,也没有古代诗人为它起独特称号,但却具有别样的魅力。  武功山海拔1918.3米,被誉为江西境内第一峰,是江西人爬山的首选。旧时的武功山,是一座被世人所遗忘的、不起眼的山峰,随着旅游业者的悉心开发,它的名气日益响亮,散发着浓郁的宗教魅力。  在武功山脚下,你会看到几座大大小小的神庙。神庙前有一座祭天
小时候看母亲煮豆浆,锅边上最先出现了凝固现象。如果不断地煮下去,该能够获得一条新鲜的腐竹。  文化成熟时,也会有这种“豆浆”加“腐竹”的现象。比如一种文化向周边传播时,中心在不断变化,周边则不时地接受这种变化,将变化凝聚起来,后来发现周边的文化在某些地方更加浓厚,把原本文化中心该有,但已经逐渐消失的东西保留了下来。  比如,在唐朝使用最多的草垫加草席,在今天的日本依旧以“榻榻米”的形式保留着;唐以
医院太远到不了?那就让医院去找你。  2018年2月,印度政府抛出了“莫迪医改”,计划斥资7千亿美元,为5亿贫穷病人提供免费医保。在此之前,印度的“生命线特快”,正是为了填补医保的巨大缺口而诞生。  “生命线特快”又叫“吉芬瑞卡特快车”(Jeevan Rekha Express),是全世界第一班医院火车。由非营利组织“影响力印度基金会”向印度铁路公司提案,双方签订备忘录,由铁路公司提供列车、供给水
出现在大众社交媒体上的普京,被网友戏称为“政界段子手”“王者男人”“铁腕总统”“十项全能”……既有硬汉的强者气质,又时时流露出侠骨柔情。但是在公众场合之外的地方,总统普京又是怎样的一面?  2014年7月,《美国新闻周刊》网站发布了一篇关于总统普京私人生活的花絮文章。作者本·朱达称文章内容源自他3年多在莫斯科的采访合集。  文章写道,普京起得很晚,因为他常常工作到深夜。他的一天从简单的早餐开始:奶
几年前,一个配色方案赢得了少数人的心:灰白色的文字,配上橙黄色、蓝色与深灰色杂糅的底色。借用科幻小说《神经浪游者》作者威廉·吉布森的话来说,这就是“调到失效频道时电视的颜色”。这些颜色是流行的Mac OS代码编辑器TextMate中,一个名为“深色曝光”主题里的一部分。  说实话,计算机刚开始流行的年代,没几个人关心配色的问题。但是人们很快发现,整天盯着屏幕会让你对字体和颜色特别关注。并非偶然  
为格鲁吉亚之行做准备的时候,斯瓦涅季(Svaneti)、乌树故里(Ushguli)这两个地名会经常出现。不同来源的信息碎片拼凑在一起,勾勒出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特别是乌树故里,这个音译的中文名字不仅越来越耳熟,还能品出些悠远的意味。上斯瓦涅季,几多辗转  于格鲁吉亚人而言,乌树故里是“心中的日月”,没去过的会心心念念,去过的会念念不忘。从格鲁吉亚第二大城市库塔伊西(Kutaisi)出发的早上
《日本的“近代”是什么:问题史的考察》  [日]三谷太一郎 著  曹永洁 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年6月  在19世纪后半叶的幕末维新时期,当日本以建构国家为具体目标,以欧洲为最佳模板开始近代化进程时,欧洲则基于自身的历史经验,开始对“近代”进行理论性的省察。从“近代是什么”的问题意识中,已经可以看到“近代”概念的萌芽。  这里我想讨论其中的代表性事例,也就是活跃于19世纪后半叶的英国
前两天读到本刊一篇有关西班牙的文章,其中提到由于历史原因,西班牙继承了大量的阿拉伯文化,其中包括建筑技术。这让我想起位于西班牙南部的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一个欧洲大陆与阿拉伯建筑风格搭配共存的极好例子。  阿尔罕布拉宫其实是一座宫殿园林群,修建在安达卢西亚地区格拉纳达(Granada)城边的小山上。这里一度是罗马帝国的边疆,曾矗立着一座罗马要塞。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被摩尔人(Mo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