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坚强、勇敢、大气、有主见”似乎是男孩的代名词,可有的男孩怎么就偏偏胆小、娇气、软弱、退缩呢?他们缺乏独立性、过分依恋亲人……怎样让这样的懦弱小子“阳刚”起来?
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胆小、懦弱的男孩。他们往往表现得比女孩还安静、还乖,即便是玩儿,也总是小心翼翼、绝不做“出格”的事。然而,恰恰在他们如此安分的背后,隐藏着不可回避的性格缺陷——懦弱,这是宝宝自身发展的绊脚石,它们会剥夺孩子许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宝宝心里话1 他们是对的
“东东,咱们玩藏猫猫,我藏你找。”巍巍说。“行”,东东爽快地答应了。“东东,把你的大火车拿来。”浩浩的话音未落,东东就跑去自己的房间“开火车”了,“我当司机、你当乘客”,浩浩接着说。“那好吧。”东东依然没有异议。
无论东东和谁在一起都吵不起来——他太随和了,别人说怎么玩儿他就怎么玩儿,绝不反驳。
事出有因
如果男孩的父母平时说一不二、遇事很有主见,或者做事比较霸道,而且习惯于替孩子做主,那么,这个男孩很自然地就对父母形成了依赖,不容易形成独立的性格和男子汉该有的气质。说到底,是父母的“专制”剥夺了孩子很多机会,压抑了他们独立自主性的发展,使其走向顺从和软弱。
不妨这样做
给男孩独立的空间
男宝宝长到2岁左右,就该适当地给他一点单独的时间和空间了。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像自己喝水、穿鞋、自己上厕所;也可以让他单独玩积木,同时,给他设置一个小小的难度,比如把积木一块块摞起来而不倒,以便他试着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体验失败、自己想办法,变失败为成功。当然,在放手的同时,别忘了反复强调“妈妈爸爸就在你身边,时刻会帮助你”,如此,孩子就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内心的恐惧将一扫而光。
尝试自己做决定
让小宝宝自己说了算,并非天方夜谭,因为决定有大小之分,他们可以尝试从琐碎的事情做起。比如,问问孩子:我们今天是去动物园还是去游乐场?你想玩水还是想拍皮球?诸如此类的选择,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思考、判断,最终自己做出决定。逐渐,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就会琢磨:我想做什么、我希望有什么结果,我该提出什么要求,而不是简单的听之任之了。
宝宝心里话2 小朋友欺负我怎么办?
多多正一铲一铲地往玩具推土机里装沙子,壮壮突然走过来,一把抓起推土机。多多愣了一下,转身跑到妈妈跟前,“哇”地一声,委屈地大哭不止
多多在受到小朋友欺负时常常不知所措,只会一味地忍受、哭泣。在幼儿园里,他也总是一个人玩儿。
事出有因
软弱的宝宝之所以在碰到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大的孩子时做出无条件的让步,是因为他们往往在突发事面前不知所措、没有扭转局面的能力,更缺乏自信。所以,他们不敢反抗,也不知道该如何通过讲道理等正确的方式来维护自己,而只能被动地选择忍气吞声。
不妨这样做
找个勇敢的伙伴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借助小伙伴的力量去影响、改变懦弱男孩,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儿子结交一两个胆大、勇敢的小朋友,让孩子多跟他们一起玩。慢慢地你会发现在他们的带动下,儿子开始对那些平时自己不敢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跃跃欲试了。妈妈也可以给他讲讲有关坚强、勇敢的故事,帮孩子从中找到榜样。
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
平时在家里妈妈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如果小朋友往你身上扔沙子怎么办?问题提出后,妈妈要先听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再教他如何应对:第一,质问那个小朋友为什么这样做,声明他的做法是不对的;第二,要求他向自己道歉;第三,必须把我身上的沙土掸干净。妈妈的任务就是鼓励他据理力争,自己则做个旁观者。
宝宝心里话3 妈妈,我不安全……
游乐场里,昭昭妈妈看到一些小朋友在充气床上蹦呀、跳呀、爬呀,高兴得不亦乐乎,索性把昭昭也放了上去、想让他高兴高兴。可没想到,2岁半的昭昭在充气床上还没坐稳,就大放悲歌。
事出有因
有些宝宝的性格软弱是与生俱来的。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他们天生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惊吓;到新的环境中去、看见陌生人,对他们来说更是如临大敌,表现出恐惧和畏缩不前。遇到同样的一点点小事,他们就会感到心里不安,脉搏会比普通的孩子快上很多,其“自律神经系统”的运转也变得极为活跃,行动上也更加小心谨慎。
不妨这样做
给宝宝宽心
面对哭哭啼啼、神不守舍或受到惊吓的儿子,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设法使他们的情绪平稳下来,轻轻地拍拍他、紧紧地抱住他以及安慰的话语都能起到给孩子安全感的作用;而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只能加重他们的恐惧感。所以,在这个时候,父母的保护不但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还能使孩子感到有爸爸妈妈在身边,这个“大恐惧”变小了。对4岁以下的软弱男孩来说,这样的宽慰就是“定心丸”。
忘记恐惧需要时间
如果孩子非常讨厌去一个地方,非常害怕做什么事、见某个人,你就不必违背他的意愿。这样做并不是要你迁就孩子,而是耐心等待、给他足够的时间并帮他熟悉一切,同时提供与此相关的、孩子也喜欢的内容。在他逐渐忘掉恐惧之后,再做也不迟。不跟宝宝较劲,是帮孩子由软弱而坚强、果敢的一个原则。
专家提示:
给孩子留面子。性格软弱的孩子大都比较内向,感情脆弱,父母尤其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经常指责、批评孩子胆小,或当众揭孩子的短,既损伤了孩子的尊严,又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其弱点。
恐吓不是办法。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勇敢起来,频繁地使用吓唬的办法,如“再哭,大老虎就来了。”“你越窝囊,别的孩子越欺负你,下次人家还狠狠地打你……”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孩子更懦弱。
矫枉切忌过正。在培养男孩子勇敢刚强的性格时,要避免把“刚强”变为粗暴。
淡化你的关注。如果父母太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就等于在客观上鼓励了孩子的胆小,最终使孩子变得更加胆小、懦弱。
在我们身边,不乏一些胆小、懦弱的男孩。他们往往表现得比女孩还安静、还乖,即便是玩儿,也总是小心翼翼、绝不做“出格”的事。然而,恰恰在他们如此安分的背后,隐藏着不可回避的性格缺陷——懦弱,这是宝宝自身发展的绊脚石,它们会剥夺孩子许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宝宝心里话1 他们是对的
“东东,咱们玩藏猫猫,我藏你找。”巍巍说。“行”,东东爽快地答应了。“东东,把你的大火车拿来。”浩浩的话音未落,东东就跑去自己的房间“开火车”了,“我当司机、你当乘客”,浩浩接着说。“那好吧。”东东依然没有异议。
无论东东和谁在一起都吵不起来——他太随和了,别人说怎么玩儿他就怎么玩儿,绝不反驳。
事出有因
如果男孩的父母平时说一不二、遇事很有主见,或者做事比较霸道,而且习惯于替孩子做主,那么,这个男孩很自然地就对父母形成了依赖,不容易形成独立的性格和男子汉该有的气质。说到底,是父母的“专制”剥夺了孩子很多机会,压抑了他们独立自主性的发展,使其走向顺从和软弱。
不妨这样做
给男孩独立的空间
男宝宝长到2岁左右,就该适当地给他一点单独的时间和空间了。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像自己喝水、穿鞋、自己上厕所;也可以让他单独玩积木,同时,给他设置一个小小的难度,比如把积木一块块摞起来而不倒,以便他试着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体验失败、自己想办法,变失败为成功。当然,在放手的同时,别忘了反复强调“妈妈爸爸就在你身边,时刻会帮助你”,如此,孩子就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内心的恐惧将一扫而光。
尝试自己做决定
让小宝宝自己说了算,并非天方夜谭,因为决定有大小之分,他们可以尝试从琐碎的事情做起。比如,问问孩子:我们今天是去动物园还是去游乐场?你想玩水还是想拍皮球?诸如此类的选择,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思考、判断,最终自己做出决定。逐渐,孩子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就会琢磨:我想做什么、我希望有什么结果,我该提出什么要求,而不是简单的听之任之了。
宝宝心里话2 小朋友欺负我怎么办?
多多正一铲一铲地往玩具推土机里装沙子,壮壮突然走过来,一把抓起推土机。多多愣了一下,转身跑到妈妈跟前,“哇”地一声,委屈地大哭不止
多多在受到小朋友欺负时常常不知所措,只会一味地忍受、哭泣。在幼儿园里,他也总是一个人玩儿。
事出有因
软弱的宝宝之所以在碰到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大的孩子时做出无条件的让步,是因为他们往往在突发事面前不知所措、没有扭转局面的能力,更缺乏自信。所以,他们不敢反抗,也不知道该如何通过讲道理等正确的方式来维护自己,而只能被动地选择忍气吞声。
不妨这样做
找个勇敢的伙伴
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借助小伙伴的力量去影响、改变懦弱男孩,不失为一个好办法。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帮儿子结交一两个胆大、勇敢的小朋友,让孩子多跟他们一起玩。慢慢地你会发现在他们的带动下,儿子开始对那些平时自己不敢做、不愿意做的事情跃跃欲试了。妈妈也可以给他讲讲有关坚强、勇敢的故事,帮孩子从中找到榜样。
大胆说出自己的理由
平时在家里妈妈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如果小朋友往你身上扔沙子怎么办?问题提出后,妈妈要先听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再教他如何应对:第一,质问那个小朋友为什么这样做,声明他的做法是不对的;第二,要求他向自己道歉;第三,必须把我身上的沙土掸干净。妈妈的任务就是鼓励他据理力争,自己则做个旁观者。
宝宝心里话3 妈妈,我不安全……
游乐场里,昭昭妈妈看到一些小朋友在充气床上蹦呀、跳呀、爬呀,高兴得不亦乐乎,索性把昭昭也放了上去、想让他高兴高兴。可没想到,2岁半的昭昭在充气床上还没坐稳,就大放悲歌。
事出有因
有些宝宝的性格软弱是与生俱来的。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他们天生比较敏感,容易受到惊吓;到新的环境中去、看见陌生人,对他们来说更是如临大敌,表现出恐惧和畏缩不前。遇到同样的一点点小事,他们就会感到心里不安,脉搏会比普通的孩子快上很多,其“自律神经系统”的运转也变得极为活跃,行动上也更加小心谨慎。
不妨这样做
给宝宝宽心
面对哭哭啼啼、神不守舍或受到惊吓的儿子,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设法使他们的情绪平稳下来,轻轻地拍拍他、紧紧地抱住他以及安慰的话语都能起到给孩子安全感的作用;而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只能加重他们的恐惧感。所以,在这个时候,父母的保护不但能赢得孩子的信任,还能使孩子感到有爸爸妈妈在身边,这个“大恐惧”变小了。对4岁以下的软弱男孩来说,这样的宽慰就是“定心丸”。
忘记恐惧需要时间
如果孩子非常讨厌去一个地方,非常害怕做什么事、见某个人,你就不必违背他的意愿。这样做并不是要你迁就孩子,而是耐心等待、给他足够的时间并帮他熟悉一切,同时提供与此相关的、孩子也喜欢的内容。在他逐渐忘掉恐惧之后,再做也不迟。不跟宝宝较劲,是帮孩子由软弱而坚强、果敢的一个原则。
专家提示:
给孩子留面子。性格软弱的孩子大都比较内向,感情脆弱,父母尤其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经常指责、批评孩子胆小,或当众揭孩子的短,既损伤了孩子的尊严,又在不知不觉中强化了其弱点。
恐吓不是办法。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勇敢起来,频繁地使用吓唬的办法,如“再哭,大老虎就来了。”“你越窝囊,别的孩子越欺负你,下次人家还狠狠地打你……”这样做的结果只能让孩子更懦弱。
矫枉切忌过正。在培养男孩子勇敢刚强的性格时,要避免把“刚强”变为粗暴。
淡化你的关注。如果父母太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就等于在客观上鼓励了孩子的胆小,最终使孩子变得更加胆小、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