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行道上的年轻人》拍摄于30年前,当时正值日本经济快速增长,这部青春励志电影让很多年轻人刚毕业就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
有一辆自己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成为每一个日本男孩子的梦想。在无垠的夜幕中,追求速度,伴随着死的刺激,寻找自身的极限……这种公路最速传说,不能明言,但确实存在。而日本赛车类漫画《头文字D》让更多的年轻人执着认真地评价:够酷、够炫。
在日本,30岁以下的新车主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自己的长辈,私人小轿车也从以家庭为单位,逐渐转变为以个人为单位的消费之后,日本汽车制造商惊呼:汽车婴儿潮来了。
实际上,中国汽车消费人群也悄悄地向这种趋势转变——很多3口之家已经拥有了一部家庭用车,而那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则开始对属于自己的小车跃跃欲试。伴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年轻一代收入增长基数高于父辈的经济现实。2005年,“80后”第一次变成汽车消费的主体,中国的“汽车婴儿潮”开始显露征兆。
这一年年底,丰田MARK X用它民众的价格和高端的操控感抢占中国市场。这款国产后叫作“锐志”的前置后驱车型,立即受到中国年轻人的追捧。他们高调地四处表明立场:我们算不上专业,但我们懂车!我们算不上贵族,但我们玩车!我们都是后驱控,我们渴望在都市中找到动感所在,在重复的生活中寻求超越之道!
4月的北京,钱伟总是无法忍受这座城市,没有扬尘的日子里灰霾孤零零罩在空中。他用“温柔的重金属”在汽车之家锐志论坛里发帖:拥有锐志以后的这些年,一直有一个夙愿,那就是开着我心爱的锐志,一个人跑遍全中国,和各地的锐志车友见面,看看我到底能结识多少热爱锐志的兄弟们!我会进军深圳、济南、无锡、武汉、长沙,和各地的锐志兄弟姐妹们一起畅谈锐志,开心交流!
因为年轻时迷恋重金属音乐,钱伟混坛子时便给自己起名“温柔的重金属”,由于他一直维护论坛的发帖质量和人气,坛子里的锐志车友都“尊称”他“金属哥”。
坛子里一片“欢迎”声,甚至此行不在计划的淮安、江阴、台州等地的锐志车友都想让“金属哥”经停本地或绕道前往。
之所以有如此高威望,钱伟说自己“不想做商人,只想做大哥”。从事过高档健身会所经营的钱伟,深谙营销之道:首先我讲诚信,其次我先交朋友再谈生意。在他看来,生意可以谈不成,但对味儿的朋友必须要交上。
钱伟在论坛里不断发帖提醒车友“警惕二手车交易陷阱”,并用各种案例加以说明改装车的注意事项。而这些文字中没有一条是直接指向自己所经营的领域——汽车音响设备。
“青春、激情”是所有锐志车友会提及最多的词语。但年过四十的钱伟说自己“青春不再,但激情澎湃”。指导后生改装,欣赏他们改装后的车,让钱伟感觉自己还能抓住青春的尾巴,但在赛道上,他的锐志车头一直未能被超越。
《头文字D》的主角藤原拓海的创作原形,日本GT赛车手、以转向技术闻名,被誉为“漂移之父”的土屋圭市来到中国时,钱伟去拜见了自己心中的“神”。
在交谈中,土屋圭市谈到了自己对漂移的理解与认识。他表示,漂移对车辆性能的要求很严苛,前置后驱、动力充沛、操控卓越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而一汽丰田的锐志就是这样一辆高性能的车,几乎不需要改装就能达到专业漂移的需求。
钱伟一直想着成立一个“后驱车友会”,这源于他对锐志的研究:“后驱设计赋予了锐志强烈的推背感,在直线加速及高速驾驶中,很容易让驾乘者体验到无比刺激的驾趣。此外,采用后驱设计的锐志拥有54:46近乎完美的车重量平衡配比,无论是起步、加速、爬坡,都能驾控随心。”
而改装后的锐志更让车友们疯狂——无改装,不锐志。
轿车究竟是前轮驱动好还是后轮驱动好?这种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争论的实质问题是两点:驾控乐趣和维护成本。
1966年,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 Toronado)推出了美国第一款前轮驱动车。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前轮驱动的浪潮席卷欧美,所有大厂都转向生产前轮驱动的车,汽车杂志也大肆宣扬“前驱之美”。
不过喜欢驾驶乐趣的人始终反对前驱。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后轮驱动的风潮又兴起了。
“后驱控”们有些怪异、荒诞,却充满创意又富有冒险精神。他们追求后驱的操控精髓,痴迷于每个转弯细节的差异,用手中稳重的方向盘为汽车诠释新的定义,用激情为青春点燃活力。
后驱控迷恋挑战。在深圳车友会组织的绕桩计时赛上,后驱控们将54:46的车身前后黄金重量分配优势发挥得淋漓极致——利落的过弯,平稳的抓地力,发动机低沉的咆哮和轮胎摩擦起的层层青烟,完美地全是了锐志前置后驱的操控性能及稳定性。
北京锐志车主的口号是“我们都是后驱控”,在论坛里,他们的自我介绍是:一个不羁的小众群体在论坛结识了,驾驶着相同的一款丰田车,走到了一起。因为锐志,促成了车友们从论坛走向现实。不用多余的话语,只是会心的对视着,一切尽在不言中。
“REIZ”德语原意为“魅力、刺激”。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锐志是一款极具“驾驶乐趣“的轿车,同级车中鲜有的FR(前置后驱)赋予其与生俱来的動感激情。正因为锐志近乎完美的车重量平衡配比让改装成了这款车最大亮点,国内的改装车发烧友中绝大多数都钟情于鼓捣着自己心爱的“小锐”——他们很多人已经“把小锐当做自己家人”了。
无锡锐志车友会会长肖君作对记者说:“喜欢改装车,不仅仅是因为其靓丽的外表,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改装是一种文化,值得我们去尊重,欣赏并且去延续。改装的最重要的原则还是以安全为主,在不危害到他人或者自身,还有在不触碰到国家法律的基础上秀出自己的个性,展现改装车的魅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长沙的锐志车友张友良改装自己爱车的真正目的是:让车的性能更优越,让车的安全更有保障,让车的外观更个性化。
回到北京,钱伟颇为自己此行得意——他找到了一群有同样爱好的人。而各地锐志车友会的团结与热情,更是让他感到激情永远在自己体内像一台V6发动机,不时轰鸣着让自己时刻准备出发。
有一辆自己的车子,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成为每一个日本男孩子的梦想。在无垠的夜幕中,追求速度,伴随着死的刺激,寻找自身的极限……这种公路最速传说,不能明言,但确实存在。而日本赛车类漫画《头文字D》让更多的年轻人执着认真地评价:够酷、够炫。
在日本,30岁以下的新车主人数第一次超过了自己的长辈,私人小轿车也从以家庭为单位,逐渐转变为以个人为单位的消费之后,日本汽车制造商惊呼:汽车婴儿潮来了。
实际上,中国汽车消费人群也悄悄地向这种趋势转变——很多3口之家已经拥有了一部家庭用车,而那些20岁出头的年轻人则开始对属于自己的小车跃跃欲试。伴随着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年轻一代收入增长基数高于父辈的经济现实。2005年,“80后”第一次变成汽车消费的主体,中国的“汽车婴儿潮”开始显露征兆。
这一年年底,丰田MARK X用它民众的价格和高端的操控感抢占中国市场。这款国产后叫作“锐志”的前置后驱车型,立即受到中国年轻人的追捧。他们高调地四处表明立场:我们算不上专业,但我们懂车!我们算不上贵族,但我们玩车!我们都是后驱控,我们渴望在都市中找到动感所在,在重复的生活中寻求超越之道!
无改装,不锐志
4月的北京,钱伟总是无法忍受这座城市,没有扬尘的日子里灰霾孤零零罩在空中。他用“温柔的重金属”在汽车之家锐志论坛里发帖:拥有锐志以后的这些年,一直有一个夙愿,那就是开着我心爱的锐志,一个人跑遍全中国,和各地的锐志车友见面,看看我到底能结识多少热爱锐志的兄弟们!我会进军深圳、济南、无锡、武汉、长沙,和各地的锐志兄弟姐妹们一起畅谈锐志,开心交流!
因为年轻时迷恋重金属音乐,钱伟混坛子时便给自己起名“温柔的重金属”,由于他一直维护论坛的发帖质量和人气,坛子里的锐志车友都“尊称”他“金属哥”。
坛子里一片“欢迎”声,甚至此行不在计划的淮安、江阴、台州等地的锐志车友都想让“金属哥”经停本地或绕道前往。
之所以有如此高威望,钱伟说自己“不想做商人,只想做大哥”。从事过高档健身会所经营的钱伟,深谙营销之道:首先我讲诚信,其次我先交朋友再谈生意。在他看来,生意可以谈不成,但对味儿的朋友必须要交上。
钱伟在论坛里不断发帖提醒车友“警惕二手车交易陷阱”,并用各种案例加以说明改装车的注意事项。而这些文字中没有一条是直接指向自己所经营的领域——汽车音响设备。
“青春、激情”是所有锐志车友会提及最多的词语。但年过四十的钱伟说自己“青春不再,但激情澎湃”。指导后生改装,欣赏他们改装后的车,让钱伟感觉自己还能抓住青春的尾巴,但在赛道上,他的锐志车头一直未能被超越。
《头文字D》的主角藤原拓海的创作原形,日本GT赛车手、以转向技术闻名,被誉为“漂移之父”的土屋圭市来到中国时,钱伟去拜见了自己心中的“神”。
在交谈中,土屋圭市谈到了自己对漂移的理解与认识。他表示,漂移对车辆性能的要求很严苛,前置后驱、动力充沛、操控卓越这些条件缺一不可。而一汽丰田的锐志就是这样一辆高性能的车,几乎不需要改装就能达到专业漂移的需求。
钱伟一直想着成立一个“后驱车友会”,这源于他对锐志的研究:“后驱设计赋予了锐志强烈的推背感,在直线加速及高速驾驶中,很容易让驾乘者体验到无比刺激的驾趣。此外,采用后驱设计的锐志拥有54:46近乎完美的车重量平衡配比,无论是起步、加速、爬坡,都能驾控随心。”
而改装后的锐志更让车友们疯狂——无改装,不锐志。
我们都是后驱控
轿车究竟是前轮驱动好还是后轮驱动好?这种争论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争论的实质问题是两点:驾控乐趣和维护成本。
1966年,奥兹莫比尔(Oldsmobile Toronado)推出了美国第一款前轮驱动车。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前轮驱动的浪潮席卷欧美,所有大厂都转向生产前轮驱动的车,汽车杂志也大肆宣扬“前驱之美”。
不过喜欢驾驶乐趣的人始终反对前驱。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后轮驱动的风潮又兴起了。
“后驱控”们有些怪异、荒诞,却充满创意又富有冒险精神。他们追求后驱的操控精髓,痴迷于每个转弯细节的差异,用手中稳重的方向盘为汽车诠释新的定义,用激情为青春点燃活力。
后驱控迷恋挑战。在深圳车友会组织的绕桩计时赛上,后驱控们将54:46的车身前后黄金重量分配优势发挥得淋漓极致——利落的过弯,平稳的抓地力,发动机低沉的咆哮和轮胎摩擦起的层层青烟,完美地全是了锐志前置后驱的操控性能及稳定性。
北京锐志车主的口号是“我们都是后驱控”,在论坛里,他们的自我介绍是:一个不羁的小众群体在论坛结识了,驾驶着相同的一款丰田车,走到了一起。因为锐志,促成了车友们从论坛走向现实。不用多余的话语,只是会心的对视着,一切尽在不言中。
“REIZ”德语原意为“魅力、刺激”。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锐志是一款极具“驾驶乐趣“的轿车,同级车中鲜有的FR(前置后驱)赋予其与生俱来的動感激情。正因为锐志近乎完美的车重量平衡配比让改装成了这款车最大亮点,国内的改装车发烧友中绝大多数都钟情于鼓捣着自己心爱的“小锐”——他们很多人已经“把小锐当做自己家人”了。
无锡锐志车友会会长肖君作对记者说:“喜欢改装车,不仅仅是因为其靓丽的外表,强劲的动力,更重要的是改装是一种文化,值得我们去尊重,欣赏并且去延续。改装的最重要的原则还是以安全为主,在不危害到他人或者自身,还有在不触碰到国家法律的基础上秀出自己的个性,展现改装车的魅力这才是最重要的。”
长沙的锐志车友张友良改装自己爱车的真正目的是:让车的性能更优越,让车的安全更有保障,让车的外观更个性化。
回到北京,钱伟颇为自己此行得意——他找到了一群有同样爱好的人。而各地锐志车友会的团结与热情,更是让他感到激情永远在自己体内像一台V6发动机,不时轰鸣着让自己时刻准备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