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m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中学数学教学是夯实基础的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中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发兴趣,激起探索欲望;注重“双基”,加强认知结构积累;“授之以渔”,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连动性;激励猜想,培养学生思维的速度和效率.
  【关键词】创新能力;数学教学;独立性;求异性;发散性;连动性
  一、引发兴趣,激起探索欲望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恰当地把学生爱美、追求美的心理特征利用数学中的语言美,知识结构美、图形和思维方法美来感化学生,激起他们对数学的爱;我们应当经常有意识地穿插介绍一些科学家如何利用思维这一武器,去揭开人类社会和大自然的奥秘而取得惊人成就的事例,把学生这种潜在的需求激发出来,使之产生掌握创造性思维的欲望;还可以有目的地给学生设置一些“障碍”,然后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大胆探索,使“障碍”最终得到排除.这样不仅学生能够尝试创造和胜利的喜悦,而且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进取精神.
  二、注重“双基”,加强认识结构积累
  因为创造性思维需要学生把学过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按照自己理解的深度、广度,结合感觉、知觉、记忆、联想和习惯等认识特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性的整体结构,这是一个具有内部联系的认知结构积累.这种个人积累的量越大,则联想、类比和想象的领域就越广,从而得到创造的机会也就越多.所以,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建立在“双基”教学的基础上,这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否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三、“授之以渔”,培养思维的独立性和连动性
  思维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能独立思考问题,善于发现和解决前人尚未发现和未解决的问题,能自觉研讨获得新知识.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法,如“发现法”和“导学探究法”等,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发现、探究的方法,使之在认识和探究的实践中逐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就是“授之以渔”.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满足,还要做一些具体的诱导工作:可以先出示一些典型例题,再交给学生一些感性材料,在学生熟悉这些材料的基础上适当地给以提示,使规律性的东西时隐时现,非本质的东西则可有可无.这样便于学生在独立思考时生成疑团,产生独立探究的欲望,继之寻求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四、激励猜想,企求高效性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高效性思维,就必须讲究思维的效率和速度,不能如常规思维那样按部就班地进行,必须使学生的思维保持一个较大的“跨度”,即有一种敢于超越的精神.而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可引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在已知领域中有所创新,在未知领域中有所发现或突破.
  1.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素质都在明显提高,知识面也在迅速扩大,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相应地在增强,这些都为教师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提供了有利因素.
  现代教学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传输信息的过程,因而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意境,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激发他们猜想更好的方法.
  2.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严谨性
  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借助于归纳、类比等推理方法,建立猜想,获得解题线索.然而,合理的猜想能否得到肯定,只有经过严格的证明之后,才能成为确定的论断.当我们确认原先的猜想并不正确,这也能有效地锻炼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3.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发散性
  思维的发散性,表现在思维过程中,不受一定的解题模式的束缚,从问题个性中探求共性,寻求变异,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去猜想、延伸、开拓.思维的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思维发散的关键在于加重猜想成分.
  在数学教学中,一题多变、一题多串、一题多解(证)、一空多填、一图多画等训练,都能培养和锻炼思维的发散性.有些题目把条件或结论作适当推广,使对一道题的研究变为掌握一类题,对一个问题的讨论引出一串题.
  4.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思维的批判性,表现在善于根据客观标准,从实际出发,评论和解决问题的猜想是否正确.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为对问题的猜想过程的抽象程度及对事物本质、规律的理解水平.思维的深刻性常常伴随思维的批判性的发展而增强.
  中学生具有好胜心强,喜欢怀疑、争辩,寻根问底等特点,而他们的认识总是从不全面、不深刻或出现谬误,经过多次反复和争论逐步发展起来的,应组织他们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鉴别,对隐蔽的错误进行辨误、驳谬,以此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参考文献】
  [1]毛永聪.中学数学创新教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2]郑君文,等.数学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3]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对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学习数学应用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随着课程标准的变化,高中数学对应用题教学不仅提出了新的要求,更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恰当的辅导,才能不断提高高中数学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分析  高中数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部分,应用题教学又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随着高中数学
【摘要】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课堂教学中对于效率的追求已经成为当前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追求的目标. 教师在新课堂上的推陈出新,其目的就在于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环境,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与巩固,都得益于教师对有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 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在目前教育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新课改的步伐不断向前迈进,无论是幕后的教育研究者,还是工作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都
【摘要】 本文联合实际,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相比较,本文从开放式教学的内涵意义以及途径等方面展开讨论.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传统教学;开放式教学;发散思维  现阶段的中国式教育仍然以传统的教与学式的教育为主流.应试教育在老师和家长心中更是根深蒂固.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发现开放式教育的重要性.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具有极强的灵活性的特点,因此更加
整体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作用突出,它要求教师从整体和全局进行授课,让学生建立知识的整体框架,在遇到问题时,能根据知识框架迅速掌握问题的主线,进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摘要】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过:“完整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以往填鸭式的教育已被淘汰,加之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也向“素质教育”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自信、兴趣、成功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 自信;兴趣;成功  数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拥有众多科目分支,同时它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者逐渐重视起数学教学,数学是一门科学、严谨的学科,有利于开拓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学会发现与认知,构建属于自己的数学思维、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够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善于再发现、再创造. 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认为,可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出发,在此过程
【摘要】 逻辑性强、数字化、单调化是数学课程的主要特点,要想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不仅要贯彻新课改“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还要全方位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对其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所以,本文主要结合了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先给大家介绍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再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其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摘要】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仅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本文基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从教师的课程意识要加强、教学观念要转变、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与自主探索的空间和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延伸课堂自主学习等方面,思考数学课堂教学实际.  【关键词】 自主学习;课程意识;思考  目前,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带着他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也就是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未来的教育,是着眼于孩子一辈子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索者,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为此,学习环境对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教师如何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信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