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诚实和守信用的人,具有平等价值观和公平观念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权利和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人,具有义务观和责任感的人,掌握和精通民法知识的人。”这是西南政法大学民法教研室主任谭启平提出的“民法人”的概念,这也是他对民法宗旨的理解,更是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对学生、对未来社会的期许。
也正是这样的理念,让身为“民法人”的谭启平时刻主动担当作为,躬身践行“民法人”的责任和使命。
参与民法典编纂,见证公民权利法治化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天下午3点,在西南政法大学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里,一场以“繁荣西政学术,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的报告会在此举行。
会上,有着“当代民法史活化石”之称,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3次参与民法典编纂的金平教授成为焦点。
5月29日,是金平教授的98岁生日。谈及民法典,这位年近期颐的学者无比激动,他感慨道:“民法典诞生了,这是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此生我再无遗憾了!”
在场的谭启平也很激动,因为金平教授是他的研究生导师,而他也是参与此次民法典编纂的学者之一。作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学会副会长,从2015年3月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谭启平就全程见证和参与了这项工作。
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十分辛苦。无数次到国内国外调研学习交流,无数次与同行争论得面红耳赤……在编纂过程中,以谭启平为代表的西南政法大学团队提出了500多条、达5万多字的意见书,其中很多意见都被吸收采纳了。
而今,民法典的出台,也让谭启平感受到了新的挑战:新的民法典赋予公民更多权利,但义务和边界也被加强。“该怎么解读?怎么宣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谭启平说。
守护公平正义,坚守“民法人”的追求
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是谭启平作为“民法人”一直以来的追求,也是他最为深刻难忘的记忆。
2007年发生的重庆市九龙坡区“钉子户”事件,一度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当时,很多人力主强拆,谭启平却坚持自己的主張:强拆的法律依据是不充分的,应依法在法律框架内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在有关部门协商调解后,矛盾最终被顺利解决。
对于受灾群体,谭启平也有着冷静的思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举国悲痛之时,谭启平很快撰写了两篇相关法律问题的文稿,就受灾群众权利保护等诸多问题提出法律建议。在他看来,受灾群众的财产及相关权益的保护,对于受灾群众本人和他们的利害关系人或近亲属来说,是最现实的利益,是“天大的事”。
“灾后重建并不仅仅是出资建房、修路及安置人员,还应包括最恰当的法律调整和最贴心的制度建设。”谭启平说。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也给谭启平带来新的思考:让物管人员负责测量体温,他们在承担义务之后,应该享受什么权利?疫情期间,快递人员从事如此繁重的劳务服务,他们该有什么保障……
“权利”、“保障”、“公平”,这些时刻萦绕于心的字眼,让身为“民法人”的谭启平几乎没有轻松的时刻,他总会不自觉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但谭启平不以为苦:“‘民法人’关注的公正、平等、公序良俗等,与人文精神很契合,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闪耀着温暖人性的光芒。即使会累会苦,但我的心态大多时候都是平和的。”
为师者的传承,让每个学生都以“民法人”为荣
谭启平有很多头衔和荣誉:中国法学会民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但他最珍视的身份,是扎根于三尺讲台的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学老师。
谭启平说,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老师。因为老师的言传身教,他养成了关注社会、重视实践的学术思维,理解了如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身边很多师者长者的一言一行,总能带给谭启平许多感悟和启发,而他则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营养,不断成长。
“我深知师者的影响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唯有以我的努力将师长的精神传承光大,我才能无愧于师恩。”谭启平说。
为此,谭启平不仅提出了“民法人”这一教学理念,还和同事们研究开发“面向21世纪的民法学精品课程建设”,主编西南政法大学民法课程教材用书。在教学工作中,他对每个学生讲的第一课,就是要求学生以“民法人”标准严以律己,引导学生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将平等诚信融入到做人的点滴之中。
现就职于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的叶汉杰曾是谭启平的研究生。虽然已离开学校10余年,但叶汉杰对谭启平却是感念至深:“谭老师低调踏实,谦虚不张扬,在原则问题上从不含糊。他要求我们一定要尊重法治,要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
而今,叶汉杰不仅是所在单位的办案标兵、办案能手、调撤能手,还多次荣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一、二、三等奖。叶汉杰把这一切归功于谭启平对自己的培养和影响:“我们这一批学生深受谭老师影响,以做一个真正的‘民法人’为荣。”
谭启平说,让他倍感幸福的是,国家的法治建设正朝着越来越远大的目标迈进。“民法典的出台,必将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大发展,全民法治素养大提升,这也是大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也正是这样的理念,让身为“民法人”的谭启平时刻主动担当作为,躬身践行“民法人”的责任和使命。
参与民法典编纂,见证公民权利法治化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天下午3点,在西南政法大学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里,一场以“繁荣西政学术,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的报告会在此举行。
会上,有着“当代民法史活化石”之称,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3次参与民法典编纂的金平教授成为焦点。
5月29日,是金平教授的98岁生日。谈及民法典,这位年近期颐的学者无比激动,他感慨道:“民法典诞生了,这是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此生我再无遗憾了!”
在场的谭启平也很激动,因为金平教授是他的研究生导师,而他也是参与此次民法典编纂的学者之一。作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学会副会长,从2015年3月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谭启平就全程见证和参与了这项工作。
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十分辛苦。无数次到国内国外调研学习交流,无数次与同行争论得面红耳赤……在编纂过程中,以谭启平为代表的西南政法大学团队提出了500多条、达5万多字的意见书,其中很多意见都被吸收采纳了。
而今,民法典的出台,也让谭启平感受到了新的挑战:新的民法典赋予公民更多权利,但义务和边界也被加强。“该怎么解读?怎么宣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谭启平说。
守护公平正义,坚守“民法人”的追求
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是谭启平作为“民法人”一直以来的追求,也是他最为深刻难忘的记忆。
2007年发生的重庆市九龙坡区“钉子户”事件,一度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当时,很多人力主强拆,谭启平却坚持自己的主張:强拆的法律依据是不充分的,应依法在法律框架内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在有关部门协商调解后,矛盾最终被顺利解决。
对于受灾群体,谭启平也有着冷静的思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举国悲痛之时,谭启平很快撰写了两篇相关法律问题的文稿,就受灾群众权利保护等诸多问题提出法律建议。在他看来,受灾群众的财产及相关权益的保护,对于受灾群众本人和他们的利害关系人或近亲属来说,是最现实的利益,是“天大的事”。
“灾后重建并不仅仅是出资建房、修路及安置人员,还应包括最恰当的法律调整和最贴心的制度建设。”谭启平说。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也给谭启平带来新的思考:让物管人员负责测量体温,他们在承担义务之后,应该享受什么权利?疫情期间,快递人员从事如此繁重的劳务服务,他们该有什么保障……
“权利”、“保障”、“公平”,这些时刻萦绕于心的字眼,让身为“民法人”的谭启平几乎没有轻松的时刻,他总会不自觉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但谭启平不以为苦:“‘民法人’关注的公正、平等、公序良俗等,与人文精神很契合,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闪耀着温暖人性的光芒。即使会累会苦,但我的心态大多时候都是平和的。”
为师者的传承,让每个学生都以“民法人”为荣
谭启平有很多头衔和荣誉:中国法学会民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但他最珍视的身份,是扎根于三尺讲台的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学老师。
谭启平说,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老师。因为老师的言传身教,他养成了关注社会、重视实践的学术思维,理解了如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身边很多师者长者的一言一行,总能带给谭启平许多感悟和启发,而他则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营养,不断成长。
“我深知师者的影响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唯有以我的努力将师长的精神传承光大,我才能无愧于师恩。”谭启平说。
为此,谭启平不仅提出了“民法人”这一教学理念,还和同事们研究开发“面向21世纪的民法学精品课程建设”,主编西南政法大学民法课程教材用书。在教学工作中,他对每个学生讲的第一课,就是要求学生以“民法人”标准严以律己,引导学生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将平等诚信融入到做人的点滴之中。
现就职于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的叶汉杰曾是谭启平的研究生。虽然已离开学校10余年,但叶汉杰对谭启平却是感念至深:“谭老师低调踏实,谦虚不张扬,在原则问题上从不含糊。他要求我们一定要尊重法治,要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
而今,叶汉杰不仅是所在单位的办案标兵、办案能手、调撤能手,还多次荣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一、二、三等奖。叶汉杰把这一切归功于谭启平对自己的培养和影响:“我们这一批学生深受谭老师影响,以做一个真正的‘民法人’为荣。”
谭启平说,让他倍感幸福的是,国家的法治建设正朝着越来越远大的目标迈进。“民法典的出台,必将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大发展,全民法治素养大提升,这也是大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