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担当有作为的“民法人”

来源 :当代党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h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诚实和守信用的人,具有平等价值观和公平观念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权利和具有社会公德意识的人,具有义务观和责任感的人,掌握和精通民法知识的人。”这是西南政法大学民法教研室主任谭启平提出的“民法人”的概念,这也是他对民法宗旨的理解,更是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对学生、对未来社会的期许。
  也正是这样的理念,让身为“民法人”的谭启平时刻主动担当作为,躬身践行“民法人”的责任和使命。
  参与民法典编纂,见证公民权利法治化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当天下午3点,在西南政法大学毓才楼一楼学术报告厅里,一场以“繁荣西政学术,勇担时代使命”为主题的报告会在此举行。
  会上,有着“当代民法史活化石”之称,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3次参与民法典编纂的金平教授成为焦点。
  5月29日,是金平教授的98岁生日。谈及民法典,这位年近期颐的学者无比激动,他感慨道:“民法典诞生了,这是给我的最好的生日礼物,此生我再无遗憾了!”
  在场的谭启平也很激动,因为金平教授是他的研究生导师,而他也是参与此次民法典编纂的学者之一。作为中国法学会民法学会副会长,从2015年3月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启动以来,谭启平就全程见证和参与了这项工作。
  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十分辛苦。无数次到国内国外调研学习交流,无数次与同行争论得面红耳赤……在编纂过程中,以谭启平为代表的西南政法大学团队提出了500多条、达5万多字的意见书,其中很多意见都被吸收采纳了。
  而今,民法典的出台,也让谭启平感受到了新的挑战:新的民法典赋予公民更多权利,但义务和边界也被加强。“该怎么解读?怎么宣传?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谭启平说。
  守护公平正义,坚守“民法人”的追求
  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是谭启平作为“民法人”一直以来的追求,也是他最为深刻难忘的记忆。
  2007年发生的重庆市九龙坡区“钉子户”事件,一度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当时,很多人力主强拆,谭启平却坚持自己的主張:强拆的法律依据是不充分的,应依法在法律框架内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在有关部门协商调解后,矛盾最终被顺利解决。
  对于受灾群体,谭启平也有着冷静的思考。“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举国悲痛之时,谭启平很快撰写了两篇相关法律问题的文稿,就受灾群众权利保护等诸多问题提出法律建议。在他看来,受灾群众的财产及相关权益的保护,对于受灾群众本人和他们的利害关系人或近亲属来说,是最现实的利益,是“天大的事”。
  “灾后重建并不仅仅是出资建房、修路及安置人员,还应包括最恰当的法律调整和最贴心的制度建设。”谭启平说。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常态,也给谭启平带来新的思考:让物管人员负责测量体温,他们在承担义务之后,应该享受什么权利?疫情期间,快递人员从事如此繁重的劳务服务,他们该有什么保障……
  “权利”、“保障”、“公平”,这些时刻萦绕于心的字眼,让身为“民法人”的谭启平几乎没有轻松的时刻,他总会不自觉地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但谭启平不以为苦:“‘民法人’关注的公正、平等、公序良俗等,与人文精神很契合,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闪耀着温暖人性的光芒。即使会累会苦,但我的心态大多时候都是平和的。”
  为师者的传承,让每个学生都以“民法人”为荣
  谭启平有很多头衔和荣誉:中国法学会民法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副会长、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律顾问、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但他最珍视的身份,是扎根于三尺讲台的西南政法大学民法学老师。
  谭启平说,在他的人生旅途中,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老师。因为老师的言传身教,他养成了关注社会、重视实践的学术思维,理解了如何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身边很多师者长者的一言一行,总能带给谭启平许多感悟和启发,而他则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营养,不断成长。
  “我深知师者的影响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所以唯有以我的努力将师长的精神传承光大,我才能无愧于师恩。”谭启平说。
  为此,谭启平不仅提出了“民法人”这一教学理念,还和同事们研究开发“面向21世纪的民法学精品课程建设”,主编西南政法大学民法课程教材用书。在教学工作中,他对每个学生讲的第一课,就是要求学生以“民法人”标准严以律己,引导学生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将平等诚信融入到做人的点滴之中。
  现就职于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检察院的叶汉杰曾是谭启平的研究生。虽然已离开学校10余年,但叶汉杰对谭启平却是感念至深:“谭老师低调踏实,谦虚不张扬,在原则问题上从不含糊。他要求我们一定要尊重法治,要严格按法律规定办事。”
  而今,叶汉杰不仅是所在单位的办案标兵、办案能手、调撤能手,还多次荣获全国法院学术讨论会一、二、三等奖。叶汉杰把这一切归功于谭启平对自己的培养和影响:“我们这一批学生深受谭老师影响,以做一个真正的‘民法人’为荣。”
  谭启平说,让他倍感幸福的是,国家的法治建设正朝着越来越远大的目标迈进。“民法典的出台,必将推动国家法治建设大发展,全民法治素养大提升,这也是大家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
其他文献
精准分析助力党建决策有的放矢  ——运用大数据资源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智能分析运用于党建工作,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对党建信息的精准收集、精准研判,进而促进精准决策。  2018年2月的一天,江北区委组织部。  一大早,党员教育科负责人陈蔷薇就在思考2018年度党员发展计划。  和往年不同的是,在她面前没有堆积如山的党员发展资料,而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  电脑屏幕上,全区党员发展各项数据一目了然。  
山西省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8月29日,山西省2007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会议在中财大酒店召开。山西省财政厅总会计师、山西省考委会主任武涛,山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芦振基以及山西省考委会委员任冻、张永胜两位处长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参加会议的还有省、市考办领导和太原考点的负责人及全体考务工作人员。  会上,武涛总会计师就如何扎实有效地做好今年的注
2021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围绕这一目标,重庆提出“四个开放”发展路径,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着力数据开放,畅通信息流。一是完善数据开放法律法规。在原有《重庆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府数据的开放范围与标准,数据数量与质量两手抓。完善数据开放保密审查和安全管理法律制度,确保数据开放安全性。清晰界定政府数据开放权限
重庆要积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引领,发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优势,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推动通道、平台、产业协同联动,在提升开放平台效能、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国际化水平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提升开放大通道通行效率  持续创新合作机制,加强通道沿线各地的全方位合作。一是不断探索和完善与通道沿线各地的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的合作机制,增
【编者按】  201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  我们纪念马克思,是因为他的伟大。他颠覆了以往对人类历史的认知,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秘密,为人类摆脱资本主义制度困境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现实道路。沿着马克思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是我们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  
10月15日,重庆市事业单位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对象名单公布,市交通运行监测与应急调度中心办公室主任龚杰斐荣获“先进个人”称号。  2019年3月19日,龚杰斐接受组织安排,赴奉节县青莲镇新庙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在新庙村,一条大约两公里长的泥石路,成为10户村民的进出要道。因为道路没有硬化,村民们迫切希望能改变“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现状。  作为一名“交通人”,龚杰斐自然关
首先说明一下“城市群”和“都市圈”的区别。  基本上,“都市圈”是由一个大城市向外拓展的单核结构;“城市群”可以只有一个“都市圈”,也可以是多个“都市圈”构成。  美国汽车交通下的都市圈规模:  洛杉矶都市圈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近似看作100公里见方的范围(实际上是若干狭长带状),这大约是汽车交通所能蔓延的最大范围。  美國西海岸大城市群,就是由加州南侧的洛杉矶都市区和北侧的旧金山湾区都市区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在新的赶考之路上要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当前,大足区作为成渝相向发展战略腹
两江新区瞄准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统筹推进高质量经济发展与高水平社会建设,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用心用情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两江新区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建设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努力在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勇挑重担、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打造国际化智慧教育高地。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
2017年11月的一天清晨,开州区岳溪镇柏竹村4组。  61岁的村民张中财准时起床,一头扎进屋子右侧的工具房。  房里挂满了张中财的宝贝:手推车、水桶、扁担、扫帚、铁锹、锄头……这些工具有的还是半新,因为旧的已经用坏了;有的因为长期频繁使用,把手已被磨得锃亮。  将扫帚、锄头、铁锹放进手推车,张中财旋即转身出了院子。  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伴随着手推车里金属工具的碰撞声,2017年被评为“全国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