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然而如何在保证经济建设的同时寻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21世纪的重大课题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建设的基础,同时也反作用于经济建设。所以如何处理好环境、能源和经济建设的制约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随着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的提高,在21世纪初“低碳经济”在英国首先被提出,既而推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建设 可持续发展 制约关系
从钻木取火到太空遨游,从周口店的山洞到纽约市的摩天大楼,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是人类走向高度物质文明的必经之路,但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类也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如何在保证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之一。隨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指明了在经济建设中的前进方向。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必将在经济建设与人类资源环境的制约关系上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1. 中国所面临的生态、能源环境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其对能源、环境的需求与依赖性日益增加。现今中国面临着空前绝后的环境、能源危机。我国的大气环境恶化,属煤烟型污染,粉尘、SO2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主要产生于煤和矿石燃料的燃烧,城市空气污染较重,重点城市未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较高,且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263.62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任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水环境恶化尤为突出,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且人口密集地区最为饮用水源的水体环境质量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除部分内陆河流及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我国湖泊普遍受到N、P等营养物质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
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些年来中国能源的需求量持续走高,因此确保能源供应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
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
1.1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应形成很大压力。“十一五”期间再次出现全面的能源紧张,电力短缺覆盖中国大部分城市;煤炭供不应求,煤炭市场价格一路攀升,煤炭运输严重不足;油荒时有出现,加油站排长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快速走高。
1.2能源资源相对贫乏,长期能源供应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探明煤炭可采储量9844亿吨,石油可采储量1427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55.8万亿立方米,且煤、油、气资源的分布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很强的不均衡性。
1.3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能源供应能力的提高。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技术的开发相对落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技术应用还不广泛;一些重大能源技术装备自主设计制造水平还不高。
1.4国际能源市场对我国能源供应影响大。国内石油量需求量急剧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1.5产值能耗高、能源效率低、能源使用浪费严重。中国经济发展消费的能源远远大于GDP的增长,能源利用率与国外的差距悬殊。
2. 低碳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经环保部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因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增长,中国生态环境年折损近万亿。在生态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制约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最早见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技术、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现阶段,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低碳技术主要分三个方向:(1)无碳技术。朝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和改良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工业生物技术通过学术水平上的提升来进一步拓展新能源的范围,工业生物技术的中心任务是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生产生物能源和生物产品。它不仅是未来取代石油等化石资源的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也是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减排CO2的最有效途径,并可以促进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的大规模发展,有效地绿化荒山荒地,改善生态环境,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2)减碳技术。主要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如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通过提高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普及高能耗产品的循环利用使用、减少矿石燃料的浪费、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使低碳生活走进千家万户。(3)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埋存。
3.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建设中,为深入落实民生工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破土动工,加之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耗主体是工业,而现今中国工业的生产水平落后,能源的需求量多,能源的消费水平高,从而注定了中国的“高碳”特征。而中国的“高碳”排放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又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无论在能源贮备与能源人均占有量上都处于劣势,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在严峻经济和环境条件下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探索和发展顺应我国国情、支撑低碳经济的政策系统和市场环境,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实现碳排放强度核查制度,是节能减排的新路径、是促进经济建设走低碳化路线的有效手段。事实证明,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离不开低碳经济的,只有深入学习和贯彻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开发和研制低碳产品,中国的经济建设的未来才有路可走。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未来企业的竞争一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见于现今人类的生态环境现状,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4. 低碳生活的普及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途径就是把低碳节能意识灌输每一个公民的思想中,从每一个人开始,普及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是所消耗的能力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CO2的排放,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的恶化,主要是从节电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需要从你我做起,节约每一度电,珍惜每一滴水,远离一次性,拒绝塑料袋,装潢低碳化,家居简单化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基础,能源是条件。因此低碳经济成为打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环境矛盾的一把金钥匙。低碳经济在中国的落实、发展和创新必将深度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走向。
参考文献:
[1] 赵进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8).
[2] 王艳青.低碳经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3] 齐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1.4.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渠首管理处)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建设 可持续发展 制约关系
从钻木取火到太空遨游,从周口店的山洞到纽约市的摩天大楼,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是人类走向高度物质文明的必经之路,但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类也在不知不觉中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如何在保证生存环境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在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之一。隨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指明了在经济建设中的前进方向。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必将在经济建设与人类资源环境的制约关系上架起一座坚实的桥梁。
1. 中国所面临的生态、能源环境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使其对能源、环境的需求与依赖性日益增加。现今中国面临着空前绝后的环境、能源危机。我国的大气环境恶化,属煤烟型污染,粉尘、SO2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主要产生于煤和矿石燃料的燃烧,城市空气污染较重,重点城市未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比例较高,且污染程度不断加重;我国的荒漠化土地面积高达263.62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任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的水环境恶化尤为突出,饮用水安全存在隐患且人口密集地区最为饮用水源的水体环境质量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除部分内陆河流及大型水库外,污染呈加重趋势。我国湖泊普遍受到N、P等营养物质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突出;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工矿污染凸显。
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近些年来中国能源的需求量持续走高,因此确保能源供应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焦点问题。
能源安全面临的形势
1.1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能源供应形成很大压力。“十一五”期间再次出现全面的能源紧张,电力短缺覆盖中国大部分城市;煤炭供不应求,煤炭市场价格一路攀升,煤炭运输严重不足;油荒时有出现,加油站排长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快速走高。
1.2能源资源相对贫乏,长期能源供应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探明煤炭可采储量9844亿吨,石油可采储量1427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55.8万亿立方米,且煤、油、气资源的分布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出了很强的不均衡性。
1.3能源技术相对落后影响能源供应能力的提高。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技术的开发相对落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技术应用还不广泛;一些重大能源技术装备自主设计制造水平还不高。
1.4国际能源市场对我国能源供应影响大。国内石油量需求量急剧增加,对外依存度逐年攀升。
1.5产值能耗高、能源效率低、能源使用浪费严重。中国经济发展消费的能源远远大于GDP的增长,能源利用率与国外的差距悬殊。
2. 低碳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经环保部统计,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因经济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代价持续增长,中国生态环境年折损近万亿。在生态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制约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最早见于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经济。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技术、低碳技术和低碳产业体系。低碳能源系统是指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替代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技术包括清洁煤技术和二氧化碳捕捉及储存技术等。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现阶段,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低碳技术主要分三个方向:(1)无碳技术。朝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和改良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工业生物技术通过学术水平上的提升来进一步拓展新能源的范围,工业生物技术的中心任务是利用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生产生物能源和生物产品。它不仅是未来取代石油等化石资源的主要物质生产方式,也是真正实现循环经济、减排CO2的最有效途径,并可以促进能源农业和能源林业的大规模发展,有效地绿化荒山荒地,改善生态环境,符合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2)减碳技术。主要指高能耗、高排放领域的节能减排技术,如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技术等。通过提高公众的节能减排意识,普及高能耗产品的循环利用使用、减少矿石燃料的浪费、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使低碳生活走进千家万户。(3)去碳技术,典型的是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埋存。
3. 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建设中,为深入落实民生工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破土动工,加之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耗主体是工业,而现今中国工业的生产水平落后,能源的需求量多,能源的消费水平高,从而注定了中国的“高碳”特征。而中国的“高碳”排放给环境带来的压力又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无论在能源贮备与能源人均占有量上都处于劣势,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在严峻经济和环境条件下的必经之路,也是一个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探索和发展顺应我国国情、支撑低碳经济的政策系统和市场环境,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实现碳排放强度核查制度,是节能减排的新路径、是促进经济建设走低碳化路线的有效手段。事实证明,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离不开低碳经济的,只有深入学习和贯彻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开发和研制低碳产品,中国的经济建设的未来才有路可走。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里,未来企业的竞争一定是基于低碳产品与技术的竞争,见于现今人类的生态环境现状,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4. 低碳生活的普及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途径就是把低碳节能意识灌输每一个公民的思想中,从每一个人开始,普及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是所消耗的能力要尽力减少,从而降低CO2的排放,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的恶化,主要是从节电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需要从你我做起,节约每一度电,珍惜每一滴水,远离一次性,拒绝塑料袋,装潢低碳化,家居简单化等等。
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基础,能源是条件。因此低碳经济成为打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环境矛盾的一把金钥匙。低碳经济在中国的落实、发展和创新必将深度影响中国未来经济的走向。
参考文献:
[1] 赵进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8).
[2] 王艳青.低碳经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3] 齐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11.4.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渠首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