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由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经济全球化将各国的利益以更加紧密的形式联系起来,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在全球广泛建立并支撑全球化的扩散和推广。在这样一种由资本主义标准建立的体系中,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是不均衡的,而且这种不均衡还将继续加速扩大。
1. “中心”与“边缘”
世界体系理论认为,在互补性的地区劳动分工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之间结成了经常的、稳定的、大规模的贸易联系,一体化的经济体由17世纪的欧洲不断向外扩张,并形成了“一体化”与“不平等”的两个特征,其中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英、美等发达国家居于体系中心,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属于“半边缘”,某些东欧国家、大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位。“中心”国家拥有生产和交换的双重优势,并在该过程中对“半边缘”和“边缘”国家进行剥削,以维持自己的优越地位。①
重要的国际机制和标准,主要是由那些具有一定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心国家制定并控制的,各半边缘、边缘国家积极投身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得不按照现已存在的标准和规定来运作。在危机发生的时刻,作为操控者的中心国家首先考虑的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这种现象在全球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中表现十分突出。
1997年金融大危机中,从东南亚开始,“游资”疯狂逃离。尽管有IMF和美国政府的介入,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南韩仍遭受重创,工厂纷纷关门,进口大幅减少,健保、教育和运输等公共服务严重缩减。②
2. 自由的分配与贫穷问题
经济全球化推行自由经济体制和开放的国内市场,一国若想在全球化经济运作中受益,必须遵守并融入这一体制,开放更多、更广的国内市场。实际上,弱国在面临全球化时选择的机会变少。一国是否有选择的权利决定了其拥有自由的多寡,在中心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自由”更多转向体系的中心。
至于边缘国家,即便听从了“国际强权”的安排,情况也并没有变得更好,甚至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迎合全球化的结构调整,抽出医疗、教育和兴农资金,维持对债权人的义务。在印度,2/3的人认为1997年以来自己的生活水平降低或是停滞不前。③在尼加拉瓜,1980年代桑定(Sandinista)政府被美国颠覆,IMF的政策促使其陷入更严重的穷困,金融自由化把资金吸引到“短期、高利率的存款”,“不再投资在有生产力的国内小农和小型制造业上”。④
随着自由的中心密集化,财富也越来越多地被少数人所掌握。1960年代,世界人口中最富有的五分之一占全球所得的70%,最贫穷的20%占2.3%,贫富所得比率约为30:1,1980年代为45:1,1997年为74:1,⑤ 2006年的这一比率高达90:1。全球化让富有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财富,而穷人反而相对更加贫穷。
3. 以拉美国家为例
经济全球化的现有体制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公平的。虽然全球化加深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赖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资本、技术和市场份额,但这些掌握少数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变化时具有更高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这种脆弱性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1880~1930年代,得益于国际市场对初级产品的巨大需求,以及大量外国资本和移民的进入,阿根廷的经济有了迅速的成长,甚至在1950年,其富裕程度领先于日本。⑥然而2001年12月,阿根廷却陷入了深重的债务危机,并引发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一系列危机。
究其根源,除了战争拖累、民主化和经济体制改革不顺等历史政治原因之外,与其不健全的货币局制度造成过度依赖外债的情况息息相关。1991年卡瓦略制定并推行的“兑换计划”(核心为货币局汇率制度),使汇率固定在一万奥斯特拉尔=1美元的水平上(后又用比绍取代奥斯特拉尔),虽然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实际上高估了比绍的货币值,为后来的债务危机埋下种子。另外,美国学者L. 哈利森认为,包括阿根廷在内的南美洲国家属于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其特点之一是鼓励消费,因此拉美国家的储蓄率都比较低,更加容易对外资产生依赖。当美国实行强硬货币政策后,阿根廷内部经济调整不及时,财政赤字严重,加之IMF和美国政府对阿根廷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不愿给予援助或援助的条件较苛刻,阿根廷的债务危机继续加重,并影響到周围与其有密切经济联系的乌拉圭、巴西的旅游和贸易收入。
小结
世界的确在日益紧密相连的全球化过程中获益良多,资本、商品、技术和信息在国际间流动得越来越迅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在享受全球化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醒的心,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来说,不应只沉浸在全球化带来的眼花缭乱的商品世界,应该适时觉醒,从而完善现有的世界体系,促进世界公平。
注释:
① World- Systems Theory: Toward a Heuristic and Pedagogic Conceptual Tool, Debra Straussfogel, Economic Geography, Vol. 73, No.1(Jan., 1997), pp. 120-122.
② 《全球化反思》第130页-131页,Wayne Ellwood著,王柏鸿译,2002年,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③ “开发差距”和“地球之友”组织于1999年发表的报告.
④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7, UN Development Program.
⑤ Lawrence Harrison, The Pan - American Dream, Westview, 1997, pp. 105 - 106;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January 18, 2002.
⑥ Lawrence Harrison, Underdevelopment Is a State of Mi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5; Lawrence Harrison, Who Prosper? How Cultural Values Shap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uccess, Basic Books, 1992; Lawrence Harrison, The Pan - American Dream: Do Latin America's Cultural values Discourage True Partner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Basic Books, 1997.
参考文献:
[1] Debra Straussfogel, World- Systems Theory: Toward a Heuristic and Pedagogic Conceptual Tool, Economic Geography, Vol. 73, No.1(Jan., 1997).
[2]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7, UN
Development Program.
[3] 江时学著,《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200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4] 约翰·葛瑞著,陈碧芬译,《虚幻曙光》,1999年,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5] Lawrence Harrison, The Pan - American
Dream, Westview, 1997, pp. 105 - 106;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January 18, 2002.
[6] Wayne Ellwood著,王柏鸿译,《全球化反思》,2002年,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09级本科生)
1. “中心”与“边缘”
世界体系理论认为,在互补性的地区劳动分工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之间结成了经常的、稳定的、大规模的贸易联系,一体化的经济体由17世纪的欧洲不断向外扩张,并形成了“一体化”与“不平等”的两个特征,其中的“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中心—半边缘—边缘结构。英、美等发达国家居于体系中心,一些中等发达国家属于“半边缘”,某些东欧国家、大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处于“边缘”地位。“中心”国家拥有生产和交换的双重优势,并在该过程中对“半边缘”和“边缘”国家进行剥削,以维持自己的优越地位。①
重要的国际机制和标准,主要是由那些具有一定经济、科技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心国家制定并控制的,各半边缘、边缘国家积极投身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不得不按照现已存在的标准和规定来运作。在危机发生的时刻,作为操控者的中心国家首先考虑的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这种现象在全球化的国际金融市场中表现十分突出。
1997年金融大危机中,从东南亚开始,“游资”疯狂逃离。尽管有IMF和美国政府的介入,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南韩仍遭受重创,工厂纷纷关门,进口大幅减少,健保、教育和运输等公共服务严重缩减。②
2. 自由的分配与贫穷问题
经济全球化推行自由经济体制和开放的国内市场,一国若想在全球化经济运作中受益,必须遵守并融入这一体制,开放更多、更广的国内市场。实际上,弱国在面临全球化时选择的机会变少。一国是否有选择的权利决定了其拥有自由的多寡,在中心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自由”更多转向体系的中心。
至于边缘国家,即便听从了“国际强权”的安排,情况也并没有变得更好,甚至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迎合全球化的结构调整,抽出医疗、教育和兴农资金,维持对债权人的义务。在印度,2/3的人认为1997年以来自己的生活水平降低或是停滞不前。③在尼加拉瓜,1980年代桑定(Sandinista)政府被美国颠覆,IMF的政策促使其陷入更严重的穷困,金融自由化把资金吸引到“短期、高利率的存款”,“不再投资在有生产力的国内小农和小型制造业上”。④
随着自由的中心密集化,财富也越来越多地被少数人所掌握。1960年代,世界人口中最富有的五分之一占全球所得的70%,最贫穷的20%占2.3%,贫富所得比率约为30:1,1980年代为45:1,1997年为74:1,⑤ 2006年的这一比率高达90:1。全球化让富有的人有更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财富,而穷人反而相对更加贫穷。
3. 以拉美国家为例
经济全球化的现有体制对于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公平的。虽然全球化加深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赖和经济一体化的程度,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获得资本、技术和市场份额,但这些掌握少数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在应对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变化时具有更高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这种脆弱性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1880~1930年代,得益于国际市场对初级产品的巨大需求,以及大量外国资本和移民的进入,阿根廷的经济有了迅速的成长,甚至在1950年,其富裕程度领先于日本。⑥然而2001年12月,阿根廷却陷入了深重的债务危机,并引发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一系列危机。
究其根源,除了战争拖累、民主化和经济体制改革不顺等历史政治原因之外,与其不健全的货币局制度造成过度依赖外债的情况息息相关。1991年卡瓦略制定并推行的“兑换计划”(核心为货币局汇率制度),使汇率固定在一万奥斯特拉尔=1美元的水平上(后又用比绍取代奥斯特拉尔),虽然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但实际上高估了比绍的货币值,为后来的债务危机埋下种子。另外,美国学者L. 哈利森认为,包括阿根廷在内的南美洲国家属于伊比利亚天主教文化,其特点之一是鼓励消费,因此拉美国家的储蓄率都比较低,更加容易对外资产生依赖。当美国实行强硬货币政策后,阿根廷内部经济调整不及时,财政赤字严重,加之IMF和美国政府对阿根廷政府的信任度下降,不愿给予援助或援助的条件较苛刻,阿根廷的债务危机继续加重,并影響到周围与其有密切经济联系的乌拉圭、巴西的旅游和贸易收入。
小结
世界的确在日益紧密相连的全球化过程中获益良多,资本、商品、技术和信息在国际间流动得越来越迅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在享受全球化的同时,也要时刻保持警醒的心,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企业和普通民众来说,不应只沉浸在全球化带来的眼花缭乱的商品世界,应该适时觉醒,从而完善现有的世界体系,促进世界公平。
注释:
① World- Systems Theory: Toward a Heuristic and Pedagogic Conceptual Tool, Debra Straussfogel, Economic Geography, Vol. 73, No.1(Jan., 1997), pp. 120-122.
② 《全球化反思》第130页-131页,Wayne Ellwood著,王柏鸿译,2002年,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③ “开发差距”和“地球之友”组织于1999年发表的报告.
④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7, UN Development Program.
⑤ Lawrence Harrison, The Pan - American Dream, Westview, 1997, pp. 105 - 106;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January 18, 2002.
⑥ Lawrence Harrison, Underdevelopment Is a State of Mi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5; Lawrence Harrison, Who Prosper? How Cultural Values Shape Economic and Political Success, Basic Books, 1992; Lawrence Harrison, The Pan - American Dream: Do Latin America's Cultural values Discourage True Partnership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Basic Books, 1997.
参考文献:
[1] Debra Straussfogel, World- Systems Theory: Toward a Heuristic and Pedagogic Conceptual Tool, Economic Geography, Vol. 73, No.1(Jan., 1997).
[2]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7, UN
Development Program.
[3] 江时学著,《金融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200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
[4] 约翰·葛瑞著,陈碧芬译,《虚幻曙光》,1999年,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5] Lawrence Harrison, The Pan - American
Dream, Westview, 1997, pp. 105 - 106;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January 18, 2002.
[6] Wayne Ellwood著,王柏鸿译,《全球化反思》,2002年,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系09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