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3日,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警报声再次响彻南京上空,是哀悼更是警醒。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使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杀害,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了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惨痛历史的“活证”。79年岁月流逝,在世者已经越来越少。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11月26日,89岁的张福智老人离世后,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8位。
沉痛的历史不会因时间流逝而磨灭。2014年国家公祭日设立后,每年的12月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要举行一系列的公祭活动。
12月9日和10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杨翠英、路洪才、陈桂香带领各自的家人,在纪念馆“哭墙”前集体祭奠被日军屠杀的亲人。“亲爱的爷爷、父亲、弟弟、堂哥:只要我在世一天,我就要把你们的遇难经历告诉更多的人。”悼念亲人的家书,表达了91岁的杨翠英老人传承历史的决心。
由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编纂的一套两册《人类记忆:南京大屠杀实证》丛书正式出版。该书根据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30多年的研究成果,从近六万字的史料中精心挑选最为关键的四个方面档案资料精编而成,供读者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概要。
93岁的抗战老兵冯宗尧冒雨赶赴南京,与众人共同参加公祭仪式,铭记历史,哀悼遇难同胞。
“我们的国防力量还要不断地强大。”现年93岁的冯宗尧虽然头发花白,说话声依然铿锵有力,他感慨强国强军才能保证平安,“要能够打胜仗,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使30多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杀害,给劫后余生的幸存者留下了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痛和苦难记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是那段惨痛历史的“活证”。79年岁月流逝,在世者已经越来越少。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11月26日,89岁的张福智老人离世后,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8位。
沉痛的历史不会因时间流逝而磨灭。2014年国家公祭日设立后,每年的12月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要举行一系列的公祭活动。
12月9日和10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艾义英、杨翠英、路洪才、陈桂香带领各自的家人,在纪念馆“哭墙”前集体祭奠被日军屠杀的亲人。“亲爱的爷爷、父亲、弟弟、堂哥:只要我在世一天,我就要把你们的遇难经历告诉更多的人。”悼念亲人的家书,表达了91岁的杨翠英老人传承历史的决心。
由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编纂的一套两册《人类记忆:南京大屠杀实证》丛书正式出版。该书根据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30多年的研究成果,从近六万字的史料中精心挑选最为关键的四个方面档案资料精编而成,供读者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概要。
93岁的抗战老兵冯宗尧冒雨赶赴南京,与众人共同参加公祭仪式,铭记历史,哀悼遇难同胞。
“我们的国防力量还要不断地强大。”现年93岁的冯宗尧虽然头发花白,说话声依然铿锵有力,他感慨强国强军才能保证平安,“要能够打胜仗,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