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记载了一则故事: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群臣左右皆为张子言,而以攻齐、荆为利,而莫为惠子言。王果听张子,而以惠子言为不可。攻齐、荆事已定,惠子入见。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齐、荆之事果利矣,一国尽以为然。”惠子因说:“不可不察也。夫齐、荆之事也诚利,一国尽以为利,是何智者之众也?攻齐、荆之事诚不可利,一国尽以为利,何愚者之众也?凡谋者,疑也。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半,以为不可者半。今一国尽以为可,是王亡半也。劫主者,固亡其半者也。”
惠子说得好,一国的百姓,不可能尽为智者,也不可能都是愚夫。同一种做法,点赞的占一半,唱对台戏的占一半。如果一边倒,就等于损失一半,只剩另一半。越是一边倒的时候,越是要小心。
因此,“凡谋者,疑也”。正确的谋划来自于怀疑、质疑。换句话说,质疑是正确思维的前提。
所谓将信将疑,就是不仅要做可行性论证,还要做不可行性论证。然而今天,正是“将信”的多,“将疑”的少;盲从附和的多,特立慎行的少。
我们自然不必充当金庸小说中的“包不同”先生,处处顶牛,时时抬杠,刻意求“不同”,但须牢记胡适先生的名言“半肯半不肯”和郑板桥的诗“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
《孙子兵法》之《九变篇》上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杂于利害”才是思维成熟的表现。正视太阳的黑子,发现乌云的金边。所谓质疑,就是见利思害,居安思危,做魔鬼的辩护士,求真理的对立面。反过来也一样。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其实,同人的生命一样,一切认识、知识、真理,都有它的局限性和边界。唐诗宋词的平上去入,在今日已鲜有人知,译成外语则荡然无存。目前为止,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还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共鸣。无论是牛顿三定律,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太阳系之外是否成立尚待证明。陈寅恪先生当年预言他的作品“盖棺有日,出版无期”,然而不到三十年,已煌煌面世。而先生当年的汉藏语言对勘之学,几乎已成绝响。
今天求学求知,尤其是在面对名家时,要有质疑的勇气。王元化曾经在文章中引用荀子的话“不全不粹足以为美也”,当时我正阅读《断臂的维纳斯》,觉得古今中外不谋而合,大有启发,于是不假思索地就接受了。可是后来,读到荀子《劝学》,才知道原文是“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意思恰恰相反。
前辈史学家陈垣曾说:“考寻史源,有二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为学者可不慎乎?
绳从细处断,谋从疑处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研究”成果)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
惠子说得好,一国的百姓,不可能尽为智者,也不可能都是愚夫。同一种做法,点赞的占一半,唱对台戏的占一半。如果一边倒,就等于损失一半,只剩另一半。越是一边倒的时候,越是要小心。
因此,“凡谋者,疑也”。正确的谋划来自于怀疑、质疑。换句话说,质疑是正确思维的前提。
所谓将信将疑,就是不仅要做可行性论证,还要做不可行性论证。然而今天,正是“将信”的多,“将疑”的少;盲从附和的多,特立慎行的少。
我们自然不必充当金庸小说中的“包不同”先生,处处顶牛,时时抬杠,刻意求“不同”,但须牢记胡适先生的名言“半肯半不肯”和郑板桥的诗“十分学七要抛三,各自灵苗各自探”。
《孙子兵法》之《九变篇》上说:“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杂于利害”才是思维成熟的表现。正视太阳的黑子,发现乌云的金边。所谓质疑,就是见利思害,居安思危,做魔鬼的辩护士,求真理的对立面。反过来也一样。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其实,同人的生命一样,一切认识、知识、真理,都有它的局限性和边界。唐诗宋词的平上去入,在今日已鲜有人知,译成外语则荡然无存。目前为止,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还没有在地球之外找到共鸣。无论是牛顿三定律,还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太阳系之外是否成立尚待证明。陈寅恪先生当年预言他的作品“盖棺有日,出版无期”,然而不到三十年,已煌煌面世。而先生当年的汉藏语言对勘之学,几乎已成绝响。
今天求学求知,尤其是在面对名家时,要有质疑的勇气。王元化曾经在文章中引用荀子的话“不全不粹足以为美也”,当时我正阅读《断臂的维纳斯》,觉得古今中外不谋而合,大有启发,于是不假思索地就接受了。可是后来,读到荀子《劝学》,才知道原文是“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意思恰恰相反。
前辈史学家陈垣曾说:“考寻史源,有二句金言:毋信人之言,人实诳汝。”为学者可不慎乎?
绳从细处断,谋从疑处生。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实践研究”成果)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