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梅雨潭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s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年读朱自清为温州的梅雨潭写的散文《绿》,就很想去梅雨潭感知那“绿”。今年初夏时节终于成行。
  那日,天上轻施薄云,令午后的阳光很柔和,空气里处处弥漫着青草、树木散发出的清香,为我们导游的是个外乡人,但他对梅雨潭的熟悉和钟情,竟在本地人之上。因为梅雨潭,他把家安在温州,尽管有限的工资使他只能租住简陋的农舍,过简单的生活。但他却说,在梅雨潭工作很快活。
  梅雨潭形成于何时似已不可考,年代的久远为它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让人充满想象。梅雨潭实际上是仙岩景区3个著名瀑布之一,是最漂亮、最具文化意味的一处景点。梅雨潭瀑布似从天上奔泻而下,像一条透明的白练让人心动,也让人充满遐想。国学大师张宗祥上世纪20年代在温州任地方官时,游览此地后,为梅雨潭写下“飞白”二字。这两个带有黄庭坚韵味的字,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张先生观瀑布时的遐想和美学感受;而嘉靖进士刘畿当年游览梅雨潭之后,欣然写下“飞泉”二字。我想刘先生当年观梅雨潭瀑布时,大约是枯水季节吧,展现在刘进士眼前的瀑布,便似一条清泉挂在壁上……我们站在梅雨潭的亭子里,欣赏瀑布以及瀑布下清澈见底的潭水,还有那数千年来都在流淌的水中石——各种形状充满线条美的大大小小的石头,浸淫了历史的岁月痕迹。望着飞泻的瀑布以及一潭清澈可鉴的水,想象着如果能够在梅雨潭洗一洗,世人的俗气是否会少一些呢?
  一位名叫寿石的僧人曾经在梅雨潭写过“漱流忘味”四个字,我不知道这是寿石的体会还是期望?不过,梅雨潭确实让每个游人因心灵的不同而感受也不同。导游指着上面的瀑布告诉我们,这瀑布的水流下来时,因为中间石头的缘故,会幻化出一个大写的人字;有时在瀑布的上端会幻化出一个观音像——观音高高在上,俯视大千世界的同时仿佛也在普度众生,让信徒膜拜不已。导游还告诉我们,现在的水量还不大,水量大的时候,瀑布很壮观地奔腾而下,站在这个亭子里都会湿透全身。听到这里,我对这个亭子又多看了几眼,因为当年20多岁的朱自清先生在《绿》中说,“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他当时站在这个亭子里感觉亭子仿佛是凌空的,朱自清很用心地看了一下,担心亭子的根基不牢固。80多年后当我站在这个亭子里时,竟然感觉非常踏实,没有什么凌空感了。我好奇地看了一下亭子的基础,原来“上下都是空空儿”的地方早已做了加固!真是很奇怪,稍微有些变化,人的感觉就会发生变化,难怪今天我们站在这个亭子里已没有那种凌空的感觉了。年轻的朱自清在风景秀丽的温州生活过一段时间,自然对江南的风景有他自己独到的感悟,他曾经在《绿》中对梅雨潭的来历有过这样的记述:“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朱自清把梅雨潭的“绿”描写得入木三分,我回味着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盘桓在“绿”的包围里,竟有了绿得走不出来的感觉。那一刻,便觉得整个梅雨潭一片宁静,“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朱自清当年的感受,我亦感知了……
  下午的阳光从山口照过来,和着柔软的风,吹散了“绿”的凝固,漫溢开来,梅雨潭越发显得温柔、清朗、宜人。而那份“绿”和“静”,正在我心里漫溢开来……我忽然想起古人说梅雨潭的那句“既见各有得,欲语不可传”,不禁哑然失笑。
其他文献
小小说也称微型小说,相对于短篇小说来说,它文字少,人物少,情节简单。但它小中见大,及时敏锐地反映现实,适应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因此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如今,小小说以其旺盛的生命力活跃在文学的百花园里。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评卷来看,用小说形式写的作文,尤其受到青睐。这里就小小说的写作,简要地谈几点,供同学们参考。  首先,以小见大。以小见大,就是小中见大。这里的“小”不是小玩意儿、小摆设。小小说应撷取生
期刊
他的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幽、情感炽热,他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为我们带来诗歌的纯净,在世界文坛独树一帜。他至今只写过两百余首诗歌,却让人无法忽略——他就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  2011年10月6日诺贝尔文学奖揭晓,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折桂。诺贝尔委员会的颁奖词是:“通过凝练、透彻的意象,他为我们提供了通向现实的新途径。”对于诗人来说,这份荣誉肯定来得太迟,但似乎也可以不来,因为,他
期刊
浙江杭州实验外国语学校  高三(4)班  程志鹏  如果有如果  我和你走在了同一条路上  彼此分担一路的艰辛  你就可以少受点罪、少吃点苦  如果有如果  我想回到过去  再多帮你干些活  你就可以少几道苍老的皱纹  如果有如果  我会像小时候  你搂着我一样搂着你  你就可以多一份情人的关爱  可是  母亲,这都是如果  就让时间停滞、记忆凝固  让我炽热的心永远向着你  年华  河北平山外国
期刊
亲爱的玛莉亚、莎夏:  我知道这两年你们俩随我一路竞选都有过不少快乐时光,野餐、游行、逛州博览会。吃了各种或许我和你们的妈妈不该让你们吃的垃圾食物。然而我也知道,你们俩和妈妈的日子,有时候并不惬意。新来的小狗虽然令你们兴奋,却无法弥补我们不在一起的所有时光。我明白这两年我错过的太多了,今天我要再向你们说说,为何我决定带领我们一家走上这趟旅程。  爸爸年轻的时候,曾认为生活的全部内容只有我自己,以为
期刊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出生于爱森纳赫(Eisenach)的音乐世家,其家族七代人中出了六十多个职业音乐家。1723年,他被任命为莱比锡圣托马斯大教堂的唱诗班领唱。他的生活平淡无奇,性格亦无可圈可点之处,亲朋好友的回忆也少有留存。     1.不知名的好心人   巴赫年轻的时候总是不畏艰险地去汉堡偷听管风琴大师雷因肯的演奏(那些老前辈们总是害怕别人学到自己纯熟的技巧)。有一次他在汉堡逗留的时间太长,
期刊
“母”字由“女”字的形体变化而来。它是在“女”字双手怀抱的胸前添加了两个标志性的黑点:象征女人成熟和怀孕的两个大乳房!  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字,可以透视女性安坐的端庄和胸部的丰腴、腰肢的纤秀。尽管汉字经历了形体的演变,但两个黑点象征哺育的两个乳房依然存在。字的基本意义也始终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只是有了更多的引申义。  “母”的本义就是母亲,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崇高的。有一则谜语诗这样描写:  把你从
期刊
成语中有一些对人的稱谓带有年龄之分,运用时应该注意区分。    1.老人    【风中之烛】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人或随时可能消失的事物。  【黄发鲐背】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故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  【枯木朽株】朽:腐烂。株:露出地面的树桩。枯木头,烂树根。比喻衰老无用的人或衰朽的力量。    2.年轻人    
期刊
在我的故乡,早已修建了条条大道:石板的、碎石的、水泥的、沥青的,但是,我却对小路情有独钟。因此,暑假回故乡,又特地走了那条多年未曾走过的小路。  那是一条十多里长的山路,是我小时候从外婆家到父母家的唯一通道。在我的印象中,爬的山梁是很陡很陡的,穿过的练三弯是很长很长的,路边的树木是很高很高的,脚下的道路是窄小而狭长的。而今天走在这条路上,感觉全然不同了。在很长的一段路上,过去的小路也被机耕道所取代
期刊
审读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170套,古诗词鉴赏题就达近百首。细细品读这些诗词,内容含蓄,意境幽远,手法灵活,语言凝练,让人感动,给人启迪。《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诗词鉴赏重点考查学生的感悟体会、审美分析、体验表达等综合性能力。选材上,课内外兼备,名篇居多;命题内容上稳中有变,角度灵活;考查方式上综合
期刊
记得有一天,一书友在我家看书,当他发现这本《回忆台静农》(陈子善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时,感到很惊奇,他问是哪里买的,还说他的几个朋友都一直在找这本书。其实我乃无意得之也。因为此前买过一本《台静农散文选》(陈子善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那天在新华书店的特价书市看到这本书就随手买下。我有很多书都是这样买来的,例如《直斋书录解题》《中国书画全书》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