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年读朱自清为温州的梅雨潭写的散文《绿》,就很想去梅雨潭感知那“绿”。今年初夏时节终于成行。
那日,天上轻施薄云,令午后的阳光很柔和,空气里处处弥漫着青草、树木散发出的清香,为我们导游的是个外乡人,但他对梅雨潭的熟悉和钟情,竟在本地人之上。因为梅雨潭,他把家安在温州,尽管有限的工资使他只能租住简陋的农舍,过简单的生活。但他却说,在梅雨潭工作很快活。
梅雨潭形成于何时似已不可考,年代的久远为它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让人充满想象。梅雨潭实际上是仙岩景区3个著名瀑布之一,是最漂亮、最具文化意味的一处景点。梅雨潭瀑布似从天上奔泻而下,像一条透明的白练让人心动,也让人充满遐想。国学大师张宗祥上世纪20年代在温州任地方官时,游览此地后,为梅雨潭写下“飞白”二字。这两个带有黄庭坚韵味的字,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张先生观瀑布时的遐想和美学感受;而嘉靖进士刘畿当年游览梅雨潭之后,欣然写下“飞泉”二字。我想刘先生当年观梅雨潭瀑布时,大约是枯水季节吧,展现在刘进士眼前的瀑布,便似一条清泉挂在壁上……我们站在梅雨潭的亭子里,欣赏瀑布以及瀑布下清澈见底的潭水,还有那数千年来都在流淌的水中石——各种形状充满线条美的大大小小的石头,浸淫了历史的岁月痕迹。望着飞泻的瀑布以及一潭清澈可鉴的水,想象着如果能够在梅雨潭洗一洗,世人的俗气是否会少一些呢?
一位名叫寿石的僧人曾经在梅雨潭写过“漱流忘味”四个字,我不知道这是寿石的体会还是期望?不过,梅雨潭确实让每个游人因心灵的不同而感受也不同。导游指着上面的瀑布告诉我们,这瀑布的水流下来时,因为中间石头的缘故,会幻化出一个大写的人字;有时在瀑布的上端会幻化出一个观音像——观音高高在上,俯视大千世界的同时仿佛也在普度众生,让信徒膜拜不已。导游还告诉我们,现在的水量还不大,水量大的时候,瀑布很壮观地奔腾而下,站在这个亭子里都会湿透全身。听到这里,我对这个亭子又多看了几眼,因为当年20多岁的朱自清先生在《绿》中说,“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他当时站在这个亭子里感觉亭子仿佛是凌空的,朱自清很用心地看了一下,担心亭子的根基不牢固。80多年后当我站在这个亭子里时,竟然感觉非常踏实,没有什么凌空感了。我好奇地看了一下亭子的基础,原来“上下都是空空儿”的地方早已做了加固!真是很奇怪,稍微有些变化,人的感觉就会发生变化,难怪今天我们站在这个亭子里已没有那种凌空的感觉了。年轻的朱自清在风景秀丽的温州生活过一段时间,自然对江南的风景有他自己独到的感悟,他曾经在《绿》中对梅雨潭的来历有过这样的记述:“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朱自清把梅雨潭的“绿”描写得入木三分,我回味着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盘桓在“绿”的包围里,竟有了绿得走不出来的感觉。那一刻,便觉得整个梅雨潭一片宁静,“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朱自清当年的感受,我亦感知了……
下午的阳光从山口照过来,和着柔软的风,吹散了“绿”的凝固,漫溢开来,梅雨潭越发显得温柔、清朗、宜人。而那份“绿”和“静”,正在我心里漫溢开来……我忽然想起古人说梅雨潭的那句“既见各有得,欲语不可传”,不禁哑然失笑。
那日,天上轻施薄云,令午后的阳光很柔和,空气里处处弥漫着青草、树木散发出的清香,为我们导游的是个外乡人,但他对梅雨潭的熟悉和钟情,竟在本地人之上。因为梅雨潭,他把家安在温州,尽管有限的工资使他只能租住简陋的农舍,过简单的生活。但他却说,在梅雨潭工作很快活。
梅雨潭形成于何时似已不可考,年代的久远为它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让人充满想象。梅雨潭实际上是仙岩景区3个著名瀑布之一,是最漂亮、最具文化意味的一处景点。梅雨潭瀑布似从天上奔泻而下,像一条透明的白练让人心动,也让人充满遐想。国学大师张宗祥上世纪20年代在温州任地方官时,游览此地后,为梅雨潭写下“飞白”二字。这两个带有黄庭坚韵味的字,真实而生动地展示了张先生观瀑布时的遐想和美学感受;而嘉靖进士刘畿当年游览梅雨潭之后,欣然写下“飞泉”二字。我想刘先生当年观梅雨潭瀑布时,大约是枯水季节吧,展现在刘进士眼前的瀑布,便似一条清泉挂在壁上……我们站在梅雨潭的亭子里,欣赏瀑布以及瀑布下清澈见底的潭水,还有那数千年来都在流淌的水中石——各种形状充满线条美的大大小小的石头,浸淫了历史的岁月痕迹。望着飞泻的瀑布以及一潭清澈可鉴的水,想象着如果能够在梅雨潭洗一洗,世人的俗气是否会少一些呢?
一位名叫寿石的僧人曾经在梅雨潭写过“漱流忘味”四个字,我不知道这是寿石的体会还是期望?不过,梅雨潭确实让每个游人因心灵的不同而感受也不同。导游指着上面的瀑布告诉我们,这瀑布的水流下来时,因为中间石头的缘故,会幻化出一个大写的人字;有时在瀑布的上端会幻化出一个观音像——观音高高在上,俯视大千世界的同时仿佛也在普度众生,让信徒膜拜不已。导游还告诉我们,现在的水量还不大,水量大的时候,瀑布很壮观地奔腾而下,站在这个亭子里都会湿透全身。听到这里,我对这个亭子又多看了几眼,因为当年20多岁的朱自清先生在《绿》中说,“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他当时站在这个亭子里感觉亭子仿佛是凌空的,朱自清很用心地看了一下,担心亭子的根基不牢固。80多年后当我站在这个亭子里时,竟然感觉非常踏实,没有什么凌空感了。我好奇地看了一下亭子的基础,原来“上下都是空空儿”的地方早已做了加固!真是很奇怪,稍微有些变化,人的感觉就会发生变化,难怪今天我们站在这个亭子里已没有那种凌空的感觉了。年轻的朱自清在风景秀丽的温州生活过一段时间,自然对江南的风景有他自己独到的感悟,他曾经在《绿》中对梅雨潭的来历有过这样的记述:“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朱自清把梅雨潭的“绿”描写得入木三分,我回味着朱自清笔下的梅雨潭,盘桓在“绿”的包围里,竟有了绿得走不出来的感觉。那一刻,便觉得整个梅雨潭一片宁静,“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朱自清当年的感受,我亦感知了……
下午的阳光从山口照过来,和着柔软的风,吹散了“绿”的凝固,漫溢开来,梅雨潭越发显得温柔、清朗、宜人。而那份“绿”和“静”,正在我心里漫溢开来……我忽然想起古人说梅雨潭的那句“既见各有得,欲语不可传”,不禁哑然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