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增强,此时组织开展讨论式教学,能够带动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历史思维,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在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组织开展讨论式教学,通过问题、情境等吸引学生思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讨论式学习;课堂
1讨论式学习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意义
当代高中生自我意识相对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思考,对事件有独立的观点,并渴望表达出来。在当前高中历史运用讨论法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增加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辩证思考,同时也能打破原本教师主导的课堂现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历史学习,实现班级同学的共同成长。在另一方面,展开高中历史讨论式学习,也能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有更深刻的理解。历史本身就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很多事情不能盖棺论定,功过是非皆需要进行深刻的讨论及思考,只有在讨论探究、辩证思考中,才能有更为深刻的体验,也才能使学生不再将历史的学习理解为“故纸堆中的找寻”。近年来,高考改革也逐渐呈现出这样的趋势,题目的设置不再是非A即B的选项,而是有了更多思考的余地,给了学生表达的余地,这提醒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做出突破。讨论式学习能逐渐帮助学生养成文本分析及阅读的能力。进入高中阶段,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具体到历史学科,史料的阅读及分析成为学生必备技能。在当前的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当讨论开展,学生想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必然要做以自主的阅读和累积,巧妙地将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此而推进日常教学工作的展开。
2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巧设课堂问题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若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互动,设计的教学问题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相偏离,往往难以体现出整体的教学效果。要想确保问答讨论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认真梳理教学思路,精心设计问题,对所提问题的意义及目的加以明确,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探讨环节把握重难点知识、掌握学习技巧。以“抗日战争的爆发”为例,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本课知识点,避免听课环节感到疲倦或枯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实施问答讨论式教学活动,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提出问题,如: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事件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全面抗战爆发的标志?为何“九一八事变”不能成为全面抗战的开端?通过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尝试从我国各政治党派对日军侵华的态度以及日本侵华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回答;接着,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学生,对学生思考的范围和讨论的方向加以引导,即:要求学生重点把握“全面”二字,从历史横切面、事件发展顺序等角度展开思考,分析中华民族是怎样从文化、经济、政治的层面进行抗战,从而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思维。
2.2加强小组合作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采用的课堂形式相对单一,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率不高。鉴于此,教师应该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在讨论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从而呈现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以“辛亥革命”为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与掌握本课基础知识,即: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在弘扬进步意识、冲击封建体系、革新风俗习惯、推动社会生产力等方面有着空前的意义。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比赛,结合所学知识来辩论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成功,表达自己对辛亥革命的看法,如:正方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推翻了封建帝制,反方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在于其并未改变中国历史命运。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参与度。
2.3注重分层讨论
通常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认知程度、学习能力、了解程度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以免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时,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实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讨论式教学,从而缩小班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提升。如针对同一主题或同一历史事件,教师可以结合低层次、中层次、高层次的学生来设置难度不一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回答。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即:针对低层次学生提问:对外开放的代表与主要举措是什么?针对中层次学生提问:对外开放对国家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针对高层次学生问题:从发展市场经济、历史角度、世界角度来看,对外开放有怎样的影响?让各层次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
2.4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应用讨论式教学法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准确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探究和感悟能力。以“开辟新航路”为例,该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原因、经过,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要想让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历程有直观感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即:向学生展示《世界历史—欧洲人的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的纪录片片段,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设置探究性问题:评价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行为,对早期欧洲殖民侵略进行分析;接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探究,并根据教材内容与影视内容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学生能置身于生动的历史画面,对枯燥的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增强理性思维能力,形成正确历史唯物史观。
3结束语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尝试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将主动权充分交到学生手中。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启发,以此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为当前的课堂教学做准备,以此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探究,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结构,全面激活当前的历史课堂,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晨晨.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5):22-23.
[2]郁高强.浅谈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赢未来,2018,000(012):P.64-64.
关键词:高中历史;讨论式学习;课堂
1讨论式学习法在高中历史教学的应用意义
当代高中生自我意识相对成熟,对事物有自己的思考,对事件有独立的观点,并渴望表达出来。在当前高中历史运用讨论法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观点充分表达出来,增加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辩证思考,同时也能打破原本教师主导的课堂现状,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历史学习,实现班级同学的共同成长。在另一方面,展开高中历史讨论式学习,也能使学生对历史学科有更深刻的理解。历史本身就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很多事情不能盖棺论定,功过是非皆需要进行深刻的讨论及思考,只有在讨论探究、辩证思考中,才能有更为深刻的体验,也才能使学生不再将历史的学习理解为“故纸堆中的找寻”。近年来,高考改革也逐渐呈现出这样的趋势,题目的设置不再是非A即B的选项,而是有了更多思考的余地,给了学生表达的余地,这提醒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做出突破。讨论式学习能逐渐帮助学生养成文本分析及阅读的能力。进入高中阶段,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具体到历史学科,史料的阅读及分析成为学生必备技能。在当前的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当讨论开展,学生想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必然要做以自主的阅读和累积,巧妙地将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由此而推进日常教学工作的展开。
2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巧设课堂问题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也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若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交流互动,设计的教学问题与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相偏离,往往难以体现出整体的教学效果。要想确保问答讨论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认真梳理教学思路,精心设计问题,对所提问题的意义及目的加以明确,从而有效指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探讨环节把握重难点知识、掌握学习技巧。以“抗日战争的爆发”为例,为了让学生准确理解本课知识点,避免听课环节感到疲倦或枯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实施问答讨论式教学活动,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提出问题,如:标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事件是什么?从哪些方面能看出全面抗战爆发的标志?为何“九一八事变”不能成为全面抗战的开端?通过问题的交流与讨论,学生各抒己见,尝试从我国各政治党派对日军侵华的态度以及日本侵华方针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回答;接着,教师可以适当点拨学生,对学生思考的范围和讨论的方向加以引导,即:要求学生重点把握“全面”二字,从历史横切面、事件发展顺序等角度展开思考,分析中华民族是怎样从文化、经济、政治的层面进行抗战,从而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历史思维。
2.2加强小组合作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有些教师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采用的课堂形式相对单一,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率不高。鉴于此,教师应该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在讨论中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从而呈现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以“辛亥革命”为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与掌握本课基础知识,即: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在弘扬进步意识、冲击封建体系、革新风俗习惯、推动社会生产力等方面有着空前的意义。然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比赛,结合所学知识来辩论辛亥革命的失败和成功,表达自己对辛亥革命的看法,如:正方认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之处在于其推翻了封建帝制,反方认为辛亥革命的失败之处在于其并未改变中国历史命运。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深刻理解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的参与度。
2.3注重分层讨论
通常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认知程度、学习能力、了解程度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以免造成学生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具体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时,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实情出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讨论式教学,从而缩小班级学生之间的学习差距,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提升。如针对同一主题或同一历史事件,教师可以结合低层次、中层次、高层次的学生来设置难度不一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和回答。以“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即:针对低层次学生提问:对外开放的代表与主要举措是什么?针对中层次学生提问:对外开放对国家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针对高层次学生问题:从发展市场经济、历史角度、世界角度来看,对外开放有怎样的影响?让各层次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问题进行讨论,促进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
2.4创设教学情境
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应用讨论式教学法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准确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探究和感悟能力。以“开辟新航路”为例,该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原因、经过,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要想让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历程有直观感知,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即:向学生展示《世界历史—欧洲人的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的纪录片片段,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设置探究性问题:评价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行为,对早期欧洲殖民侵略进行分析;接着,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探究,并根据教材内容与影视内容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学生能置身于生动的历史画面,对枯燥的历史知识加以理解,增强理性思维能力,形成正确历史唯物史观。
3结束语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尝试运用讨论式教学方法,将主动权充分交到学生手中。在具体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启发,以此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为当前的课堂教学做准备,以此指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与探究,帮助学生建构历史知识结构,全面激活当前的历史课堂,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郑晨晨.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9,(5):22-23.
[2]郁高强.浅谈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赢未来,2018,000(012):P.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