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学校生命教育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和落实,在明晰生命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从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三个层次阐述了音乐课堂上如何开展“生命教育”的实施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音乐课堂;生命教育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吸毒、自杀、性危机等行为屡屡出现,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来“生命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很快影响到了许多国家。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我们教师每天面对那么多善良、可爱、纯真的面孔,如何在我们教师的帮助下,让孩子们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
一、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
——尊重生命
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与帮助每一个人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而我们教师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还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更要为学生将来幸福的人生做一个奠基人。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威武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原为抗战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在学习《国歌》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我为学生们播放了选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晚会《国魂》的音乐片段。并提问魂是指什么?同学们都能说出是灵魂。这时,我告诉学生们,国魂就是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的精神!接下来,我让学生们在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里,寻找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并说出哪一句歌词最能体现出这种精神?
第二个环节是理解国歌歌词。在播放地震后在震区升旗的视频时,配上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无论你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你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旋律,你就会感到一种自豪!一种力量!因为你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一个伟大民族中的一员!”这样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词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雄壮高亢的旋律,伴随着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声,奏响在一切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与主权、展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地方,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顽强拼搏、浴血奋战。通过这样的结束语设计,以及以上环节的学习、渗透,已经激发了学生们心中的情感。当学生们带着心中的情感再次演唱这首国歌时,已经与刚上课时的状态明显不同了。学生们怀着饱满的精神、在嘹亮的歌声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尊重生命。《国歌》这一课,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与以往更强调音准、节奏等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相比,更加体现狼的生命教育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每一个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的,要学会尊重每一个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
二、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概念,我们教师应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追求。
《万马奔腾》是七年级上册《草原牧歌》这一单元里面的一首马头琴曲。课前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一直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被人们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马与蒙古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传说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一匹烈马背负着他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到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他的主人抱着它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的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忘不了这匹马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一位音乐家写了《万马奔腾》这首乐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这样的导语设计可以更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通过交流分析、分片段欣赏全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了解马头琴的音色,体会音乐中模仿马群嘶鸣、马群由远及近等画面场景。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方法,体现教学过程的愉悦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音乐生命教育应达到的一个目标。《万马奔腾》这堂课让学生觉得少数民族音乐离自己很近,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明白生活为音乐提供了生长的土壤,音乐又尽情的表现生活,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很多音乐美。
三、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欣赏生命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通过欣赏生命是学生们可以切实感受生命价值的最直接方式。而利用学科综合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之一,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个体生命的感受力,把课堂上、课堂外都变成生命教育的实践领域。
小学三年级的《春天的歌》单元,里面有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春雨“滴答滴答”;春风“沙沙沙沙”;春雷“轰隆隆隆”;春水“哗啦啦啦”——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
在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这首歌曲时,我有一个重要环节设计的,但是是放在课后完成的,我给每组孩子一些种子,让他们自己种在花盆里,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在观察西红柿的生长过程中,他发现,西红柿的叶子总是向着阳光生长的。他说,他明白了,人生也要像叶子一样去争取自己的一片阳光。在学生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告诉学生们,竞争是每一个物种都必须经历的历练,而你是甘于作一片即将凋零,默默无闻但扎扎实实生长的叶子;还是作一片心怀梦想,甘于冒险的叶子,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生命是无价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容他人践踏。当下我们的教育已经从只是重视成绩、分数,开始关注孩子的自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但是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还不够重视。最近几年来,儿童的意外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交通事故、游泳、坠落、煤气中毒、烧伤和受虐等事件逐年增加。我国0岁到14岁儿童意外死亡专项调查显示:在各种死亡中,意外死亡已占第一位,为31.3%。据专家推算,我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竟有40万至50万人之多!面对这些居高不下的数据,我们教师的职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明白尊重生命的意义;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们可以远离伤害,保护自己;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可以让幸福从此溢满心房。
因为研究和时间的时间不长,所以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还很不成熟,对“生命教育”理念的理解也不够深入,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在未来的研究中,我还要进一步挖掘“生命教育”理念和内涵,力争使课堂教学不仅仅传承知识、创造知识,更要让学生懂得“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意义,让学习变得更加富有意义,让生命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关键词】音乐课堂;生命教育
上个世纪60年代的美国,吸毒、自杀、性危机等行为屡屡出现,1968年,美国著名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提出来“生命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很快影响到了许多国家。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我们教师每天面对那么多善良、可爱、纯真的面孔,如何在我们教师的帮助下,让孩子们懂得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职责。
一、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
——尊重生命
生命教育的宗旨在与帮助每一个人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而我们教师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还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更要为学生将来幸福的人生做一个奠基人。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威武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原为抗战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在学习《国歌》这一课,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并用歌声真正表达国歌的神圣与庄严,我是这样设计的。
首先,我为学生们播放了选自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晚会《国魂》的音乐片段。并提问魂是指什么?同学们都能说出是灵魂。这时,我告诉学生们,国魂就是国家的灵魂,一个国家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民族的精神!接下来,我让学生们在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里,寻找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是什么?并说出哪一句歌词最能体现出这种精神?
第二个环节是理解国歌歌词。在播放地震后在震区升旗的视频时,配上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无论你走到哪里,无论你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无论你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只要你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旋律,你就会感到一种自豪!一种力量!因为你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是一个伟大民族中的一员!”这样的环节可以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歌词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雄壮高亢的旋律,伴随着中国人民前进的脚步声,奏响在一切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尊严与主权、展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地方,它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顽强拼搏、浴血奋战。通过这样的结束语设计,以及以上环节的学习、渗透,已经激发了学生们心中的情感。当学生们带着心中的情感再次演唱这首国歌时,已经与刚上课时的状态明显不同了。学生们怀着饱满的精神、在嘹亮的歌声中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尊重生命。《国歌》这一课,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与以往更强调音准、节奏等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设计相比,更加体现狼的生命教育的意义。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生命的价值,每一个生命都是与众不同的,要学会尊重每一个生命,包括自己的生命。
二、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而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概念,我们教师应该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追求。
《万马奔腾》是七年级上册《草原牧歌》这一单元里面的一首马头琴曲。课前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一直过着游牧生活,他们被人们誉为“马背上的民族”,马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马与蒙古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传说在一次赛马活动中,一匹烈马背负着他的主人飞驰向前,这匹马以最快的速度,竭尽全力冲向终点,当他们冲到终点的时候,这匹马突然倒地而死,他的主人抱着它痛哭不止,这件事深深的触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忘不了这匹马奔腾不息、死而后已的精神,出于对大草原的热爱,对马的热爱,一位音乐家写了《万马奔腾》这首乐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这样的导语设计可以更好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通过交流分析、分片段欣赏全曲。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了解马头琴的音色,体会音乐中模仿马群嘶鸣、马群由远及近等画面场景。
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方法,体现教学过程的愉悦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这既是音乐教学能否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也是音乐生命教育应达到的一个目标。《万马奔腾》这堂课让学生觉得少数民族音乐离自己很近,激发了他们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明白生活为音乐提供了生长的土壤,音乐又尽情的表现生活,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寻找很多音乐美。
三、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欣赏生命
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通过欣赏生命是学生们可以切实感受生命价值的最直接方式。而利用学科综合也是进行生命教育的教学方法之一,这样做可以更好地增强学生个体生命的感受力,把课堂上、课堂外都变成生命教育的实践领域。
小学三年级的《春天的歌》单元,里面有一首描写春天的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跳动的节奏,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色图景。富有形象的象声词——春雨“滴答滴答”;春风“沙沙沙沙”;春雷“轰隆隆隆”;春水“哗啦啦啦”——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优美动听的“春天交响曲”。
在学习《春天举行音乐会》这首歌曲时,我有一个重要环节设计的,但是是放在课后完成的,我给每组孩子一些种子,让他们自己种在花盆里,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的过程。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在观察西红柿的生长过程中,他发现,西红柿的叶子总是向着阳光生长的。他说,他明白了,人生也要像叶子一样去争取自己的一片阳光。在学生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后,我告诉学生们,竞争是每一个物种都必须经历的历练,而你是甘于作一片即将凋零,默默无闻但扎扎实实生长的叶子;还是作一片心怀梦想,甘于冒险的叶子,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生命是无价的,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容他人践踏。当下我们的教育已经从只是重视成绩、分数,开始关注孩子的自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的能力,但是对孩子的“生命教育”还不够重视。最近几年来,儿童的意外事故死亡率居高不下,交通事故、游泳、坠落、煤气中毒、烧伤和受虐等事件逐年增加。我国0岁到14岁儿童意外死亡专项调查显示:在各种死亡中,意外死亡已占第一位,为31.3%。据专家推算,我国15岁以下儿童,每年因意外伤害引起的死亡,竟有40万至50万人之多!面对这些居高不下的数据,我们教师的职责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懂得生命的价值,明白尊重生命的意义;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们可以远离伤害,保护自己;我们期待着通过“生命教育”可以让幸福从此溢满心房。
因为研究和时间的时间不长,所以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还很不成熟,对“生命教育”理念的理解也不够深入,教学方法还比较单一。在未来的研究中,我还要进一步挖掘“生命教育”理念和内涵,力争使课堂教学不仅仅传承知识、创造知识,更要让学生懂得“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的意义,让学习变得更加富有意义,让生命变得更加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