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陇中花儿”是流传在甘肃省黄河以东、六盘山以西的定西、陇西、通渭、会宁、武山、甘谷、清水、秦安、庄浪、静宁等地的民歌,在当地称之为山歌、山歌儿,也称之为“花儿”。三类“花儿”中唯独“陇中花儿”目前已经没有了“花儿会”,历史上有没有过“花儿会”也无从考证,“花儿”也因传唱的人日渐稀少而濒临散轶。“陇中花儿”的传唱具有私密性、隐蔽性的特点,搜集抢救有诸多困难,因而“花儿”研究者对“陇中花儿”的存在多有疑虑。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双目失明老人白好寿搜集整理的《陇西山歌》,张扬“陇中花儿”的迷人魅力,证明“陇中花儿”这一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仍然大量存在于民间,以期引起“花儿”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加强对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
【关键词】陇西山歌;陇中花儿;民俗;民歌
山歌是最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传统的农耕文化造就了田园诗,也造就了山歌,实际上山歌的出现远比田园诗早得多。在文人诗歌出现之前,在《诗经》《楚辞》出现之前,山歌就早已广泛的存在于民间了。对于目不识丁的“泥脚阶层”而言,山歌远比田园诗亲切得多、重要得多。历史上,劳动阶层生活总是艰难的,无论农民、牧民还是贩夫走卒,无论地里、山间还是漫长路途,劳动阶层心中的慕恋、思念、怨恨、苦水总要有抒发的工具,山歌就是最好的形式。陇中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沟壑纵横,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之说,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原文化和边塞文化相交错的地带。陇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秦的版图,《诗经·国风》中的《秦风·蒹葭》就是从秦地采集的民歌。这首民歌产生于由陇至陕的渭河流域是有可能的。可以断言,两千多年前在渭河流域就传唱着《秦风·蒹葭》一类的优美民歌,而这种民歌在民间的传承延续是不是可以从产生并盛行于甘肃的“花儿”以及陇中现有的山歌中找到身影呢?《秦风·蒹葭》表达一种企慕难即的暗恋情愫,显见是经过文人润色的;“花儿”山歌则大胆直白,至今是民歌的本色。
位于陇中中部的陇西县,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是陇山以西包括甘肃全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当地,除了正统文化的传承之外,民间艺术也十分丰富。每当腊月正月,十里八乡,大街小巷,各种民俗活动都会有集中的展现。尤其是正月里社火、秧歌、小曲、秦腔等集中展演之时,演出场所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宁静中的喜悦,沉默中的悲伤,劳作中的希冀,无眠时的念想……那就是流淌在当地下层民众血液中的独特话语,也就是《诗经》的时代国家从民间征集用以“观风俗”的民歌。当地把这种民歌叫做“山歌儿”,也叫做“花儿”。
一、陇西山歌是陇中花儿的典型代表
“花儿”作为西北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广大地区的“花儿”,以其高亢婉转的优美旋律和饱含深情的真率语言,给人们描摹了大西北的辽远广阔,传达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心声。学界公认甘肃的洮河流域和夏河流域是“花儿”的故乡,“花儿”由此流向了西北诸省。自从三四十年代张亚雄先生集中整理研究“花儿”始,就给“花儿”按地域以及唱腔和歌词特点做过分类,“陇上花儿有两大派别,河州派……洮州派……相沿既久,遂普及于甘肃、宁夏、青海诸省。”[1]其后又有“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和泾渭花儿三大类”,[2]以及“三个大的体系。洮岷花儿:‘花儿’名称之首创者。河徨花儿:原名‘少年’,后称‘花儿’。陇中花儿:原无特别名称,后亦称‘花儿’。”[3]“就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陕西整个地区的花儿来说,如从花儿的艺术风格、语言特色、曲调特点来分,可分作临夏花儿、洮岷花儿、陇中花儿三大类型。”④在对“花儿”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发现除了“洮岷花儿”“河洲花儿”作为“花儿”的主要形式之外,在陇中的广大地区还流传着一种被称为“陇中花儿”的山歌。“陇中花儿”是流传在甘肃省黄河以东、六盘山以西的定西、陇西、通渭、会宁、武山、甘谷、清水、秦安、庄浪、静宁等地的民歌,在当地称之为山歌、山歌儿,也称之为“花儿”。
这一带地区目前已经没有了“花儿会”,历史上有没有过“花儿会”也无从考证,“花儿”也因传唱的人日渐稀少而濒临散轶。相对于洮岷、河州等“花儿”热闹的展演方式,“陇中花儿”的传唱具有私密性、隐蔽性的特点。这是由于陇中地区受传统文化的濡染较深,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因而视山歌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淫词鄙语”。“山歌发达的地方,封建色彩淡;没有山歌对唱风气的地方,已经是封建社会的雏形。”①封建正统文化排斥,文人士大夫不屑,山歌只能在山野间自生自灭。但是,不生长草木的山野是荒芜的,不生长山歌的民间也是荒芜的。封建统治者长期使用愚民政策剥夺了下层民众话语权的时候,却无法彻底剥夺山歌在“泥脚阶层”中的传唱,陇西山歌的大量存在就是最好的例证。
陇西山歌是由热爱陇西民间文化的双目失明老人白好寿整理出来的,有两部分内容,即山歌、麦歌,共两百多首,不但为陇西民俗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以此证明了“陇中花儿”的存在。白好寿老人在印制他搜集整理的陇西山歌之前,先为这本书定名《陇西花儿》,因为当地一部分人称之为“花儿”,并且歌词中也称女性为“花儿”,后又改名《陇西山歌》,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上还是叫做“山歌儿”。后来他又把这本书的内容编入他编著的《陇西民歌选》一书。正如卜锡文称:据调查这一带(陇中一带)的人们虽把当地的山歌也叫“花儿”,但“山歌”的叫法却是比较多的。[3] “花儿”也好,“山歌”也罢,其实也不过是同物异称而已。
郗慧民先生在八十年代撰文称“我们翻阅了陇中一带的民歌资料……七个县的陇中山歌曲谱31首,配附歌词97首。”经过对这97首歌词的研究,他又得出了“陇中山歌完全不象临夏型‘花儿’那样,每四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是每两句表达一个意思……就已掌握的资料看,它的文字形态同‘信天游’完全相同,其他条件与我们已经认识的‘花儿’相去甚远。把这种山歌划为一种新类型‘花儿’,似乎显得过于匆忙。”[5]这一意思还可参见其所著《西北花儿学》一书。[6]“陇中花儿”本身就是口传心授的,再加上前述陇中地区封建文化色彩浓厚致使其传唱形式具有私密性、隐蔽性等因素,这种山歌的搜集整理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一是“陇中花儿”不像“洮岷花儿” “河州花儿”一直有“花儿会”,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并且歌手如云;二是陇中地区深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封建礼教深入民间,“花儿野曲”只能是山情野趣,只能是“泥脚男女” “憋不住”时在特定的场合和情境中的大胆表白,因而,“陇中花儿”一直是在特定的民众中流传。解放后随着思想改造以及各种运动,这种“不合时宜”的东西自然更没人敢于公然传唱,时至今日,现在会唱这种山歌的人基本上是七十岁左右的老人了。通过白好寿老人整理出的陇西山歌可以想见,陇中其他地方的民间也会有山歌花儿的大量存在,远不是郗文所谓的数量上难以称道。通过研读白好寿搜集整理并印制的《陇西山歌》,再加上我自己田野调查所录制的视听资料,可以作出比较。在曲调上“洮岷花儿”“河州花儿”产生的地域本是多民族聚居区,其音乐多杂糅了羌藏旋律,因而形成了大异于中原音乐的“羌胡之声”,唱腔也更为丰富;陇西山歌唱腔较为单调,曲调更接近山西、陕西毗邻地区的民歌,基本上就是同一个曲调填入不同的内容,南山北山在唱腔的处理上略有差异而已。 陇西山歌
1= F ■ 演唱:白好寿 记谱:李庆藩
在歌词上的相同点是这三种“花儿”基本句式都是以七字句为核心,不同点是只有“洮岷花儿”大量使用三句一首的格式,“河州花儿”、陇西山歌基本都是四句一首的格式:
高高山上一道梁,记起花儿好惜惶(惜惶:陇西方言“想念”);
走到花儿的门上了,心上泛起愁肠了。①
灯盏放在窗台上,灯花落在炕上;
一把搂在腔子上,心疼着放不着炕上。(腔子:陇西方言“心口”)
这种情况也不同于郗文所称,倒是陇西的“麦歌儿”是两句一首的形式,类似于“信天游”:
鸡叫三遍天麻麻亮,叫起连手赶麦场。②
黑了黑了实黑了,狼老鸹飞上石崖了。
虽然是上下两句结构,句式特点类似于信天游,但是陇西麦歌的唱腔却不同于信天游。陇西麦歌是割麦季节在山野劳作中演唱的,通常是一人领唱众人相和的形式,目的是为了缓解疲劳。早先县城东门口是一个劳工市场,打短工的人集中在这里。东家要割麦子了,鸡叫头遍也就是现在凌晨四点多就到东门口去喊人,领上人踏着星光到地里就开工了。天凉好干活,麦客子一猛子扎到麦地里,响起唰唰唰的镰刀声,一抬头,麦歌就自然地从嘴里飞了出来,既解乏又过瘾。
陇西麦歌儿
1= F ■ 演唱:白好寿 记谱:李庆藩
陇西麦歌在唱腔、句式、演唱场所等方面都不同于陇西山歌,但实质上也是山歌的另一种形式,只不过比山歌更公开罢了。大约郗文在撰写时没有做深入调查,才会有以上的误会。各地民歌,四句一首甚或三句、两句一首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是最为常见的范式,本不足为奇,而以此来框定是否为“花儿”是不足为凭的。由于陇中地区与洮岷接壤,距离河州也不远,况且安定、陇西、通渭、渭源、岷县、临洮、漳县同属于定西市。“花儿”的原始故乡在洮河流域,洮河由南向西北方向汇入黄河,位于陇中的渭河自西向东在陕西汇入黄河。在陇中这一区域,虽然这两条河流方向不同,但都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相距也不甚远,民歌的相互交融、影响,称谓的变化等等都是很自然发生的。
陇西山歌的搜集整理成书,弥补了“陇中花儿”的空白,不但会解开研究者的疑惑,同时也证明在陇中大地上“陇中花儿”遗韵犹存,对于陇西县乃至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陇西山歌与陇西其他民间曲艺的区别
在陇西民间,小曲、小调、秧歌、道情、秧歌铙子等民间曲艺现在依然很盛行,尤其是过年的狂欢往往少不了这些民间艺术的助兴。但是,我认为山歌不同于以上曲艺形式。曲艺在民间是“大戏”,内容多为乡俗民趣、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等传唱已久的较为固定的历史内容,是能在任何公开场合演唱的上得了“台盘”的娱乐样式。而山歌则是“酸曲”“野曲”,内容主要是炽热情爱的大胆表白,是内心的“苦水”,是心中最想说的话在特定场合的“肆无忌惮”的宣泄,演唱的场合、地点、对象等有很大的限制。在陇西流传的民间曲艺和周围县份相比较,在唱腔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和周围省份相比较很多内容也是相似的。可以说,陇西民间曲艺的主流是“外来户”。与此截然不同,任何地方的山歌都具有地域的、原生态的价值,陇西山歌就是这一地域民间艺术的“土著”。陇西山歌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了下来,传唱着劳动阶层的生活和情感,传唱着这一阶层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恋,正是所谓的“泥脚的爱”。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民间文学是从苦难中透露出来的人生乐趣和盼望……他们(苦难大众)的希望很简单,乐趣亦很直率坦白。”[1]66 “谁能思不歌,在士大夫为诗为词为赋为乐府,在野儿女则为山歌。”[1]
三、陇西山歌的主要内容
陇西山歌涉及到了下层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传唱着“泥脚阶层”心中的苦乐。但概观所搜集到的山歌全貌,则情歌占了三分之二以上,这也说明“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原生态的山歌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一)情歌
1.表达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追求,忠贞于爱情,誓不分离的强烈情感。“刀枪矛子甭害怕,九龙的口里站下;阿哥是红灯尕妹是蜡,红灯里把蜡点下。”巧用比喻,表达誓愿。“圆不过笸箩方不过斗,好不过兰州凉州;甜不过葡萄辣不过酒,好不过花儿扎下的兜兜。”运用类比手法,突出爱情信物的珍贵,传达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十八旋草帽儿圆又圆,十二个叶儿的牡丹;宁叫把夏桀王的江山乱,休叫把花儿的路断”“天上飞来的咕噜雁,一对对紧挨着不散;想叫我俩的婚缘变,十二道黄河的水干”。这两首山歌表达爱情的誓言,与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夸张手法如出一辙:“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2.抒发不能长相厮守的想念之情。“渭河沿上牛喝水,黑牛和黄牛着五对;端起饭碗想起了你,大门上跑过了几回。”心神不宁,疑真疑幻,活画出热恋中人的情状。因爱情的渴望导致的焦虑使情爱中的男女害起了相思病,“黄河沿上种谷子,谷叶儿落在水中;相思病害在心尖上,血痂儿涸在嘴上。”爱情是病也是药,此病还需此药医:“尕妹是神仙下凡了,看好了阿哥的病了。”“尕妹是花儿阳坡开,阿哥是蜜蜂着采来;你是姑娘大门上来,我装个货郎儿看来。”为了爱情,男女大胆私会,掩人耳目的办法与两千多年前的民歌《氓》中的情景“氓之嗤嗤,抱布贸丝”何其相似!
3.对光棍生活的悲叹和对情人弃旧恋新、用情不专的谴责。由于陇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贫穷一直是这个区域下层民众的基本生存状态,即使到了现在,陇中仍然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在贫苦的环境里,性资源分配是不均的,这就导致许多光棍的存在,也造成了社会底层男性在婚恋上的诸多苦难,这些在陇西山歌里有普遍的反映。“上山里见了马莲花,下山里见了个牡丹;光棍打了整整四十年,有谁人把我来可怜。”女性一直是从属于这个男权社会的,自身的生存没有安全感,因而普遍存在追求物质、高攀、嫁好人家的社会心理,这却给同阶层男性的心理上笼罩了沉重的阴影。“青铜的锁子簧炸了,四月八立上夏了;尕花儿把人活大了,阿哥哥搭不上话了。”“青石头磨子空吼哩,红麦子没搭着斗哩;我和花儿分手哩,难过着眼泪儿淌哩。”当初的恋情不再,海誓山盟成空,即将沦为光棍节层的男青年对“花儿”指斥谴责,抒发悲愤,也只好去山野大放悲声。 4.婚外情及其它。包办婚姻的社会习俗导致的偷情现象在山歌中也有大量表现,折射出在追求爱的过程中青年男女冲破世俗藩篱形成的苦难结晶。“双扇门儿单扇开,身子斜下着进来;手提上袜子脱下鞋,休遭女婿娃醒来。”这首山歌典型地反映了“童养媳”模式下女大男小的反常婚姻状态,青春女性无法享受婚内情爱生活,向婚外寻求补偿私会情人的情景。“说好引上浪会哩,你把我引着哩;女婿知道活啥哩,阿家(陇西方言里称婆婆为“阿家”)知道骂死哩。”虽然无爱的婚姻导致年轻女性大胆寻求爱情的幸福,婚外偷情,私相欢会,但这种行为是“见不得人的”,不符合封建社会的礼教,因而有所顾忌,内心充满着矛盾。“我骑上骡子你骑上马,陪我着转一回娘家;我妈问时你休说实话,你就说娃娃的二大(陇西方言:二叔)。”这真是大胆之极了,回娘家都要情人陪着,情之所至连母亲都哄骗起来。女主人公勇敢地冲破传统的贞节观念,追求爱情,表现了对包办婚姻的对抗。
在陇西山歌中,也有女性用性来作为谋生手段的记述,典型地反映出个别女性在贫苦的生存状态下畸形的性观念。“兰州的老爷下来了,坐的是宝蓝的轿子;叫一声尕妹子开门来,麻利的好象个鹞子。”“有钱的哥哥来时油馍馍紫阳茶,吃下了咱两个睡下;没钱的哥哥糜面馍馍冷清清,吃下了你就快走吧。”既然作为谋生的手段,好逸恶劳,嫌贫爱富,虚荣势利就是这一部分女性的基本人生状态。
(二)劳动的快乐和艰辛、出门的艰难
底层民众的生活总是与各种劳作密不可分的,从事农业劳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还有贩夫走卒常年奔波在外,这些在山歌中有较为普遍的反映。“白鹁鸽落在房檐上,蜜蜂落在碗上;做罢活歇在地边上,白草帽遮在脸上。”这首山歌写劳动小憩,基调是明快的,比兴之物也很令人欢喜。“打墙的椽儿上下翻,谁想翻了几个翻;做活汉的心病谁知晓,一肚子装的是苦酸。”“布谷鸟叫唤立夏哩,眼看着要拿锄把哩;问一声我的小哥哥,你阿门着服下哩。”这两首则诉说劳作的艰难,一首从男人的角度表述,一首从女人的角度表达对劳苦中的爱人的关怀。“白马儿栓在柳林里,柳林里有什么草哩;口口声声出门哩,出门人有什么好哩。”“前十年走了个西口外,后十年下了个四川;光阴好像打墙的板,催老了花儿少年。”表现出门人的艰难,歌声中充满着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三)孝道的反映及媳妇的作难
孝敬老人一直是国人的美德,“东山的日头儿送西山,西山的花儿火了;你给娘老子捎个话,儿女的日月好过了。”也有那种违反孝道之人,在山歌里被作为反面教材传唱,告诫人们要孝敬双亲:“叫你唱来你不唱,羊粪儿填下的好热炕;婆娘娃娃美滋滋,老爷儿冻死在高房上。”过去农村用羊粪填炕,填炕是烧炕的动作,同时也用来借指烧炕的材料。陇西称妻子为“婆娘”,孩子为“娃娃”,老人为“老汉”。三九隆冬,一家人美滋滋地享受农闲的悠闲时光,老汉却无人过问,冻死在高房上。这首山歌运用对比的手法指斥不孝子孙,倡导应注重孝道这一传统美德,用活泼的语言传达出人们的道德判断,具有警示作用。陇西过去的大户人家有一夫多妻的现象,小媳妇虽然愿意尽孝道,可是面对几个婆婆,伺候难以周到。“大妈妈要吃个浆水哩,二妈妈要吃个醋哩;一个锅里两样子饭,难心着阿门做哩。”“大妈妈要吃个饸饹面,二妈妈要吃个里脊;一个锅里两样子饭,难心着阿门做哩。”而且大小婆之间经常明争暗斗,或以吃饭作为口实,小媳妇往往成了出气筒,受尽百般煎熬。
(四)传唱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在陇西被称作“古经”,这种内容通过民间曲艺、口头文学、山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广泛流传。古代人物的种种事迹,被乡民当做纪念内容或学习榜样。尤其是几部经典历史演义小说,通过说书或口头说唱的形式经久不衰的流传于民间,也是人们在生活闲暇之时津津乐道的内容。“子牙来到渭河边,手拿七尺钓鱼竿,三寸金钩往下甩,钓来了周朝八百年。”“刘关张结义在桃园,董卓要谋汉室江山;王司徒定下美人计,凤仪亭吕布戏貂蝉。”这些内容在陇西山歌中较多见,或者像上面选的这几首单纯追述历史一首一个故事,或者把“古经”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比兴方式,不是整本地往下唱,正是张亚雄所谓的“草花儿”:“本子花与草花——本子花指的是历史故事一类有本头的花儿整本整本的往下唱的,草花指的是历史故事等起兴的花儿。”[1]
山歌贵在情真意切,不虚伪不做作,直抒胸臆。明代冯梦龙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山歌是“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7]陇西山歌内容丰富,大胆直白,运用传统的艺术手法,把“泥脚阶层”的爱恨苦乐表达得淋漓尽致,那种朴素、真切、入肉入骨的情感宣泄,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是时下一些“流行”的东西永远也无法比拟的。
四、陇西山歌的比兴手法
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其实也是民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山歌中,“先言他物”与所引起的“所咏之词”之间大多没有逻辑上的联系,陇西山歌的比兴也有类似的情形。但是,在陇西山歌中,比兴连用也即兴句同时就是比句的方式也是很常见的。起兴的内容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总而言之不外乎下层民众所熟悉的现象。对于“宁叫皇上的江山乱,不教花儿的路断”的“泥脚阶层”来说,饱含着自己心中苦乐的生活内容总是在意识里占第一的位置,这一点在山歌的比兴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日常生活、劳作起兴
“衣裳烂了烂穿哩,鞋烂了麻绳儿连哩;日子穷了穷过哩,时常把花儿想念哩。”这首山歌要表达的是对“花儿”的想念,通过日常生活中下层民众的穿戴细节来起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直是历史上下层民众的写照,用陇西方言来说就是“穿得烂,走得慢”。陇西盛产大麻,麻绳儿是生活中的常见之物,鞋子穿烂了用麻绳儿连连凑合着穿也说明生活的极端贫困。即使过着穷日子,也丝毫不影响对爱情的向往。“打墙的椽儿上下翻,谁想翻了几个翻;做活汉得心病谁知晓,一肚子装的是苦酸。”内心的苦楚无处可诉,由打墙的椽翻翻起兴,并用这种劳作作比喻,反映了劳苦阶层的苦难生活。“纺线车儿纺线哩,活把肠子响(想)断哩;肠子想断心想干,芍药想成了牡丹。”这首山歌用妇女纺线劳动起兴引发情思,非常巧妙。女人在从事单调重复的劳作,纺线车儿在单调重复的轧轧作响,在单调重复的劳作中不由自主满心想念着心上人,那响声就谐音成“想”了,想念而不能见面,那响声就好想撕扯着肠子,山歌中大胆的夸张在这儿显示出奇特的效果,直至双眼迷蒙看到的花儿都成了牡丹。在这里,夸张和比兴的手法突出了情感的表达。这就是山歌,大胆直白却又充满了最为真实的生活气息。 (二)出门远路起兴
“上县里走了个阿干镇,下县里走了个武山;若要我们的婚缘散,直等到东海里水干。”阿干镇在陇西之西,武山县在陇西之东,这首山歌显然是贩夫思念家乡的情人,表达永不分离的誓词。用地名起兴是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即使走南闯北,对爱人的忠贞是始终如一的。
(三)古人故事起兴
“周瑜得了心思病,诸葛亮祭起了东风;阿哥得了难治的病,尕妹是看病的先生。”周瑜和诸葛亮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作为男女相思情意的表达,比兴连用,非常巧妙。“姜子牙钓鱼渭水河,风大着起波浪了;一晚上想你没睡着,清眼泪泡塌炕了。”渭水波浪起兴暗示情感的挫折,为此整夜流泪并且泡塌土炕,大胆奇特的夸张显示出山歌的质朴和无穷的魅力。这两首山歌可以说是借助古人故事起兴并且比兴连用了。秦腔、小曲、说书、通俗演义等里头的历史故事,一直在民众口头流传,这些也影响到了山歌,表现在山歌里就有大量这方面的内容。
(四)动、植物起兴
“山里的麻雀山里飞,天黑时成双对了;思想起尕妹时哭下了,记起你说下的话了。”麻雀也叫家雀,在农村这种鸟生活在人的周围,房前屋后不离不弃。看到麻雀日暮归巢,成双成对,勾起了歌者对恋人的思念,比兴连用,情深意长。“白杨树越长越高了,黑老鸹搭不上架了;尕花儿越长越娇了,小阿哥答不上话了。”这首山歌用白杨树越长越高,连老鸹都够不着垒窝起兴,比喻女大十八变,越来越明艳,暗恋对象如今更难靠近的惆怅。与上一首相似的还有这首用蔬菜起兴的山歌:“渭河沿上的包包菜(陇西方言:卷心菜),谁把这边叶儿括(陇西方言:生拉硬拽,掰下来的意思)来,连问三声头没有抬,谁把这尕花儿惹来”。表达一种企慕难即的怨恨。
(五)自然现象起兴
“天上的云彩黑下了,地上的雨点儿大了;睡着半夜里哭下了,记起了说下的话了。”孤灯苦雨,一遍遍想念情人说过的话,眼泪就和窗外的雨点一样,滴落枕席,难以抑制。触景生情,寥寥几句就把相思的情致描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天爷黑了实黑了,长蛇石崖上过了;一天的日子又过了,想你的时候到了。”与上一首一样,情随景生,比兴连用,表达了思念是每天的功课,一到闲暇相思就会自然涌上心头。
陇西山歌一般是前两句比兴,后两句正题,而且兴句同时也是比句即比兴连用的方式很多。比兴方式丰富多彩,但总是脱不开农村常见的事物、熟知的景象,总是与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2011年,甘肃省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中,就有陇西县申报的“陇西民歌”,其主要内容是陇西山歌,说明陇西山歌这一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得到了当地的重视,也引起了各级文化部门的注意。但是,自建国后的几十年间,由于时代的变迁,老年人和青年人观念的差异,大众传媒的包围和替代等原因,陇西山歌实际上处于断代状态,现在会唱的也都是些老年人,以此类推,散存于陇中各县的“陇中花儿”也都是相似的情形。保护民间传统要把民间内容归还民间,民间文学艺术只有在流传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建议文化部门作为倡导者,正确引导和组织,每年定期在陇西县人寿山举办赛歌会,在乡俗活动中传唱陇西山歌,使这一优秀民俗文化遗产得到挖掘和保护。同时以此为点,带动“陇中花儿”的全面整理挖掘,使“陇中花儿”名存实缺的现状得以改善。
注释:
①文中所引陇西山歌均出自白好寿搜集整理的《陇西民歌选》(亚洲联合报业出版社,2010)
②文中所引陇西麦歌均出自白好寿搜集整理的《陇西民歌选》(亚洲联合报业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张亚雄.花儿集(民俗丛书94)[M].北京:中国民俗学会景印,1976
[2]杨鸣健.花儿的类别及其属族[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4):31
[3]卜锡文.“花儿”命名臆谈[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4]张兵,李子伟.陇右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39~140
[5]郗慧民.关于“花儿”的类型[J].民族文学研究,1984(2):92~93
[6]郗慧民.西北花儿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18~22
[7][明]冯梦龙编述,顾颉刚校点本.明清民歌时调集上,叙山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69
【关键词】陇西山歌;陇中花儿;民俗;民歌
山歌是最具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传统的农耕文化造就了田园诗,也造就了山歌,实际上山歌的出现远比田园诗早得多。在文人诗歌出现之前,在《诗经》《楚辞》出现之前,山歌就早已广泛的存在于民间了。对于目不识丁的“泥脚阶层”而言,山歌远比田园诗亲切得多、重要得多。历史上,劳动阶层生活总是艰难的,无论农民、牧民还是贩夫走卒,无论地里、山间还是漫长路途,劳动阶层心中的慕恋、思念、怨恨、苦水总要有抒发的工具,山歌就是最好的形式。陇中地区属于黄土高原,十年九旱,沟壑纵横,有“陇中苦瘠甲天下”之说,在历史上一直是中原文化和边塞文化相交错的地带。陇中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秦的版图,《诗经·国风》中的《秦风·蒹葭》就是从秦地采集的民歌。这首民歌产生于由陇至陕的渭河流域是有可能的。可以断言,两千多年前在渭河流域就传唱着《秦风·蒹葭》一类的优美民歌,而这种民歌在民间的传承延续是不是可以从产生并盛行于甘肃的“花儿”以及陇中现有的山歌中找到身影呢?《秦风·蒹葭》表达一种企慕难即的暗恋情愫,显见是经过文人润色的;“花儿”山歌则大胆直白,至今是民歌的本色。
位于陇中中部的陇西县,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是陇山以西包括甘肃全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当地,除了正统文化的传承之外,民间艺术也十分丰富。每当腊月正月,十里八乡,大街小巷,各种民俗活动都会有集中的展现。尤其是正月里社火、秧歌、小曲、秦腔等集中展演之时,演出场所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本文所要论述的是宁静中的喜悦,沉默中的悲伤,劳作中的希冀,无眠时的念想……那就是流淌在当地下层民众血液中的独特话语,也就是《诗经》的时代国家从民间征集用以“观风俗”的民歌。当地把这种民歌叫做“山歌儿”,也叫做“花儿”。
一、陇西山歌是陇中花儿的典型代表
“花儿”作为西北最具有代表性的民歌,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广大地区的“花儿”,以其高亢婉转的优美旋律和饱含深情的真率语言,给人们描摹了大西北的辽远广阔,传达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心声。学界公认甘肃的洮河流域和夏河流域是“花儿”的故乡,“花儿”由此流向了西北诸省。自从三四十年代张亚雄先生集中整理研究“花儿”始,就给“花儿”按地域以及唱腔和歌词特点做过分类,“陇上花儿有两大派别,河州派……洮州派……相沿既久,遂普及于甘肃、宁夏、青海诸省。”[1]其后又有“河湟花儿、洮岷花儿和泾渭花儿三大类”,[2]以及“三个大的体系。洮岷花儿:‘花儿’名称之首创者。河徨花儿:原名‘少年’,后称‘花儿’。陇中花儿:原无特别名称,后亦称‘花儿’。”[3]“就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及陕西整个地区的花儿来说,如从花儿的艺术风格、语言特色、曲调特点来分,可分作临夏花儿、洮岷花儿、陇中花儿三大类型。”④在对“花儿”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中,学者们发现除了“洮岷花儿”“河洲花儿”作为“花儿”的主要形式之外,在陇中的广大地区还流传着一种被称为“陇中花儿”的山歌。“陇中花儿”是流传在甘肃省黄河以东、六盘山以西的定西、陇西、通渭、会宁、武山、甘谷、清水、秦安、庄浪、静宁等地的民歌,在当地称之为山歌、山歌儿,也称之为“花儿”。
这一带地区目前已经没有了“花儿会”,历史上有没有过“花儿会”也无从考证,“花儿”也因传唱的人日渐稀少而濒临散轶。相对于洮岷、河州等“花儿”热闹的展演方式,“陇中花儿”的传唱具有私密性、隐蔽性的特点。这是由于陇中地区受传统文化的濡染较深,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因而视山歌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淫词鄙语”。“山歌发达的地方,封建色彩淡;没有山歌对唱风气的地方,已经是封建社会的雏形。”①封建正统文化排斥,文人士大夫不屑,山歌只能在山野间自生自灭。但是,不生长草木的山野是荒芜的,不生长山歌的民间也是荒芜的。封建统治者长期使用愚民政策剥夺了下层民众话语权的时候,却无法彻底剥夺山歌在“泥脚阶层”中的传唱,陇西山歌的大量存在就是最好的例证。
陇西山歌是由热爱陇西民间文化的双目失明老人白好寿整理出来的,有两部分内容,即山歌、麦歌,共两百多首,不但为陇西民俗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也以此证明了“陇中花儿”的存在。白好寿老人在印制他搜集整理的陇西山歌之前,先为这本书定名《陇西花儿》,因为当地一部分人称之为“花儿”,并且歌词中也称女性为“花儿”,后又改名《陇西山歌》,因为大多数人习惯上还是叫做“山歌儿”。后来他又把这本书的内容编入他编著的《陇西民歌选》一书。正如卜锡文称:据调查这一带(陇中一带)的人们虽把当地的山歌也叫“花儿”,但“山歌”的叫法却是比较多的。[3] “花儿”也好,“山歌”也罢,其实也不过是同物异称而已。
郗慧民先生在八十年代撰文称“我们翻阅了陇中一带的民歌资料……七个县的陇中山歌曲谱31首,配附歌词97首。”经过对这97首歌词的研究,他又得出了“陇中山歌完全不象临夏型‘花儿’那样,每四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而是每两句表达一个意思……就已掌握的资料看,它的文字形态同‘信天游’完全相同,其他条件与我们已经认识的‘花儿’相去甚远。把这种山歌划为一种新类型‘花儿’,似乎显得过于匆忙。”[5]这一意思还可参见其所著《西北花儿学》一书。[6]“陇中花儿”本身就是口传心授的,再加上前述陇中地区封建文化色彩浓厚致使其传唱形式具有私密性、隐蔽性等因素,这种山歌的搜集整理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一是“陇中花儿”不像“洮岷花儿” “河州花儿”一直有“花儿会”,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并且歌手如云;二是陇中地区深受传统文化的熏染,封建礼教深入民间,“花儿野曲”只能是山情野趣,只能是“泥脚男女” “憋不住”时在特定的场合和情境中的大胆表白,因而,“陇中花儿”一直是在特定的民众中流传。解放后随着思想改造以及各种运动,这种“不合时宜”的东西自然更没人敢于公然传唱,时至今日,现在会唱这种山歌的人基本上是七十岁左右的老人了。通过白好寿老人整理出的陇西山歌可以想见,陇中其他地方的民间也会有山歌花儿的大量存在,远不是郗文所谓的数量上难以称道。通过研读白好寿搜集整理并印制的《陇西山歌》,再加上我自己田野调查所录制的视听资料,可以作出比较。在曲调上“洮岷花儿”“河州花儿”产生的地域本是多民族聚居区,其音乐多杂糅了羌藏旋律,因而形成了大异于中原音乐的“羌胡之声”,唱腔也更为丰富;陇西山歌唱腔较为单调,曲调更接近山西、陕西毗邻地区的民歌,基本上就是同一个曲调填入不同的内容,南山北山在唱腔的处理上略有差异而已。 陇西山歌
1= F ■ 演唱:白好寿 记谱:李庆藩
在歌词上的相同点是这三种“花儿”基本句式都是以七字句为核心,不同点是只有“洮岷花儿”大量使用三句一首的格式,“河州花儿”、陇西山歌基本都是四句一首的格式:
高高山上一道梁,记起花儿好惜惶(惜惶:陇西方言“想念”);
走到花儿的门上了,心上泛起愁肠了。①
灯盏放在窗台上,灯花落在炕上;
一把搂在腔子上,心疼着放不着炕上。(腔子:陇西方言“心口”)
这种情况也不同于郗文所称,倒是陇西的“麦歌儿”是两句一首的形式,类似于“信天游”:
鸡叫三遍天麻麻亮,叫起连手赶麦场。②
黑了黑了实黑了,狼老鸹飞上石崖了。
虽然是上下两句结构,句式特点类似于信天游,但是陇西麦歌的唱腔却不同于信天游。陇西麦歌是割麦季节在山野劳作中演唱的,通常是一人领唱众人相和的形式,目的是为了缓解疲劳。早先县城东门口是一个劳工市场,打短工的人集中在这里。东家要割麦子了,鸡叫头遍也就是现在凌晨四点多就到东门口去喊人,领上人踏着星光到地里就开工了。天凉好干活,麦客子一猛子扎到麦地里,响起唰唰唰的镰刀声,一抬头,麦歌就自然地从嘴里飞了出来,既解乏又过瘾。
陇西麦歌儿
1= F ■ 演唱:白好寿 记谱:李庆藩
陇西麦歌在唱腔、句式、演唱场所等方面都不同于陇西山歌,但实质上也是山歌的另一种形式,只不过比山歌更公开罢了。大约郗文在撰写时没有做深入调查,才会有以上的误会。各地民歌,四句一首甚或三句、两句一首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是最为常见的范式,本不足为奇,而以此来框定是否为“花儿”是不足为凭的。由于陇中地区与洮岷接壤,距离河州也不远,况且安定、陇西、通渭、渭源、岷县、临洮、漳县同属于定西市。“花儿”的原始故乡在洮河流域,洮河由南向西北方向汇入黄河,位于陇中的渭河自西向东在陕西汇入黄河。在陇中这一区域,虽然这两条河流方向不同,但都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相距也不甚远,民歌的相互交融、影响,称谓的变化等等都是很自然发生的。
陇西山歌的搜集整理成书,弥补了“陇中花儿”的空白,不但会解开研究者的疑惑,同时也证明在陇中大地上“陇中花儿”遗韵犹存,对于陇西县乃至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陇西山歌与陇西其他民间曲艺的区别
在陇西民间,小曲、小调、秧歌、道情、秧歌铙子等民间曲艺现在依然很盛行,尤其是过年的狂欢往往少不了这些民间艺术的助兴。但是,我认为山歌不同于以上曲艺形式。曲艺在民间是“大戏”,内容多为乡俗民趣、才子佳人、王侯将相等传唱已久的较为固定的历史内容,是能在任何公开场合演唱的上得了“台盘”的娱乐样式。而山歌则是“酸曲”“野曲”,内容主要是炽热情爱的大胆表白,是内心的“苦水”,是心中最想说的话在特定场合的“肆无忌惮”的宣泄,演唱的场合、地点、对象等有很大的限制。在陇西流传的民间曲艺和周围县份相比较,在唱腔和内容上都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和周围省份相比较很多内容也是相似的。可以说,陇西民间曲艺的主流是“外来户”。与此截然不同,任何地方的山歌都具有地域的、原生态的价值,陇西山歌就是这一地域民间艺术的“土著”。陇西山歌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在民间流传了下来,传唱着劳动阶层的生活和情感,传唱着这一阶层男女之间刻骨铭心的爱恋,正是所谓的“泥脚的爱”。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民间文学是从苦难中透露出来的人生乐趣和盼望……他们(苦难大众)的希望很简单,乐趣亦很直率坦白。”[1]66 “谁能思不歌,在士大夫为诗为词为赋为乐府,在野儿女则为山歌。”[1]
三、陇西山歌的主要内容
陇西山歌涉及到了下层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传唱着“泥脚阶层”心中的苦乐。但概观所搜集到的山歌全貌,则情歌占了三分之二以上,这也说明“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在原生态的山歌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一)情歌
1.表达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追求,忠贞于爱情,誓不分离的强烈情感。“刀枪矛子甭害怕,九龙的口里站下;阿哥是红灯尕妹是蜡,红灯里把蜡点下。”巧用比喻,表达誓愿。“圆不过笸箩方不过斗,好不过兰州凉州;甜不过葡萄辣不过酒,好不过花儿扎下的兜兜。”运用类比手法,突出爱情信物的珍贵,传达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十八旋草帽儿圆又圆,十二个叶儿的牡丹;宁叫把夏桀王的江山乱,休叫把花儿的路断”“天上飞来的咕噜雁,一对对紧挨着不散;想叫我俩的婚缘变,十二道黄河的水干”。这两首山歌表达爱情的誓言,与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夸张手法如出一辙:“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2.抒发不能长相厮守的想念之情。“渭河沿上牛喝水,黑牛和黄牛着五对;端起饭碗想起了你,大门上跑过了几回。”心神不宁,疑真疑幻,活画出热恋中人的情状。因爱情的渴望导致的焦虑使情爱中的男女害起了相思病,“黄河沿上种谷子,谷叶儿落在水中;相思病害在心尖上,血痂儿涸在嘴上。”爱情是病也是药,此病还需此药医:“尕妹是神仙下凡了,看好了阿哥的病了。”“尕妹是花儿阳坡开,阿哥是蜜蜂着采来;你是姑娘大门上来,我装个货郎儿看来。”为了爱情,男女大胆私会,掩人耳目的办法与两千多年前的民歌《氓》中的情景“氓之嗤嗤,抱布贸丝”何其相似!
3.对光棍生活的悲叹和对情人弃旧恋新、用情不专的谴责。由于陇西地处陇中黄土高原,贫穷一直是这个区域下层民众的基本生存状态,即使到了现在,陇中仍然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在贫苦的环境里,性资源分配是不均的,这就导致许多光棍的存在,也造成了社会底层男性在婚恋上的诸多苦难,这些在陇西山歌里有普遍的反映。“上山里见了马莲花,下山里见了个牡丹;光棍打了整整四十年,有谁人把我来可怜。”女性一直是从属于这个男权社会的,自身的生存没有安全感,因而普遍存在追求物质、高攀、嫁好人家的社会心理,这却给同阶层男性的心理上笼罩了沉重的阴影。“青铜的锁子簧炸了,四月八立上夏了;尕花儿把人活大了,阿哥哥搭不上话了。”“青石头磨子空吼哩,红麦子没搭着斗哩;我和花儿分手哩,难过着眼泪儿淌哩。”当初的恋情不再,海誓山盟成空,即将沦为光棍节层的男青年对“花儿”指斥谴责,抒发悲愤,也只好去山野大放悲声。 4.婚外情及其它。包办婚姻的社会习俗导致的偷情现象在山歌中也有大量表现,折射出在追求爱的过程中青年男女冲破世俗藩篱形成的苦难结晶。“双扇门儿单扇开,身子斜下着进来;手提上袜子脱下鞋,休遭女婿娃醒来。”这首山歌典型地反映了“童养媳”模式下女大男小的反常婚姻状态,青春女性无法享受婚内情爱生活,向婚外寻求补偿私会情人的情景。“说好引上浪会哩,你把我引着哩;女婿知道活啥哩,阿家(陇西方言里称婆婆为“阿家”)知道骂死哩。”虽然无爱的婚姻导致年轻女性大胆寻求爱情的幸福,婚外偷情,私相欢会,但这种行为是“见不得人的”,不符合封建社会的礼教,因而有所顾忌,内心充满着矛盾。“我骑上骡子你骑上马,陪我着转一回娘家;我妈问时你休说实话,你就说娃娃的二大(陇西方言:二叔)。”这真是大胆之极了,回娘家都要情人陪着,情之所至连母亲都哄骗起来。女主人公勇敢地冲破传统的贞节观念,追求爱情,表现了对包办婚姻的对抗。
在陇西山歌中,也有女性用性来作为谋生手段的记述,典型地反映出个别女性在贫苦的生存状态下畸形的性观念。“兰州的老爷下来了,坐的是宝蓝的轿子;叫一声尕妹子开门来,麻利的好象个鹞子。”“有钱的哥哥来时油馍馍紫阳茶,吃下了咱两个睡下;没钱的哥哥糜面馍馍冷清清,吃下了你就快走吧。”既然作为谋生的手段,好逸恶劳,嫌贫爱富,虚荣势利就是这一部分女性的基本人生状态。
(二)劳动的快乐和艰辛、出门的艰难
底层民众的生活总是与各种劳作密不可分的,从事农业劳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还有贩夫走卒常年奔波在外,这些在山歌中有较为普遍的反映。“白鹁鸽落在房檐上,蜜蜂落在碗上;做罢活歇在地边上,白草帽遮在脸上。”这首山歌写劳动小憩,基调是明快的,比兴之物也很令人欢喜。“打墙的椽儿上下翻,谁想翻了几个翻;做活汉的心病谁知晓,一肚子装的是苦酸。”“布谷鸟叫唤立夏哩,眼看着要拿锄把哩;问一声我的小哥哥,你阿门着服下哩。”这两首则诉说劳作的艰难,一首从男人的角度表述,一首从女人的角度表达对劳苦中的爱人的关怀。“白马儿栓在柳林里,柳林里有什么草哩;口口声声出门哩,出门人有什么好哩。”“前十年走了个西口外,后十年下了个四川;光阴好像打墙的板,催老了花儿少年。”表现出门人的艰难,歌声中充满着对自身命运的哀叹。
(三)孝道的反映及媳妇的作难
孝敬老人一直是国人的美德,“东山的日头儿送西山,西山的花儿火了;你给娘老子捎个话,儿女的日月好过了。”也有那种违反孝道之人,在山歌里被作为反面教材传唱,告诫人们要孝敬双亲:“叫你唱来你不唱,羊粪儿填下的好热炕;婆娘娃娃美滋滋,老爷儿冻死在高房上。”过去农村用羊粪填炕,填炕是烧炕的动作,同时也用来借指烧炕的材料。陇西称妻子为“婆娘”,孩子为“娃娃”,老人为“老汉”。三九隆冬,一家人美滋滋地享受农闲的悠闲时光,老汉却无人过问,冻死在高房上。这首山歌运用对比的手法指斥不孝子孙,倡导应注重孝道这一传统美德,用活泼的语言传达出人们的道德判断,具有警示作用。陇西过去的大户人家有一夫多妻的现象,小媳妇虽然愿意尽孝道,可是面对几个婆婆,伺候难以周到。“大妈妈要吃个浆水哩,二妈妈要吃个醋哩;一个锅里两样子饭,难心着阿门做哩。”“大妈妈要吃个饸饹面,二妈妈要吃个里脊;一个锅里两样子饭,难心着阿门做哩。”而且大小婆之间经常明争暗斗,或以吃饭作为口实,小媳妇往往成了出气筒,受尽百般煎熬。
(四)传唱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在陇西被称作“古经”,这种内容通过民间曲艺、口头文学、山歌等民间艺术形式广泛流传。古代人物的种种事迹,被乡民当做纪念内容或学习榜样。尤其是几部经典历史演义小说,通过说书或口头说唱的形式经久不衰的流传于民间,也是人们在生活闲暇之时津津乐道的内容。“子牙来到渭河边,手拿七尺钓鱼竿,三寸金钩往下甩,钓来了周朝八百年。”“刘关张结义在桃园,董卓要谋汉室江山;王司徒定下美人计,凤仪亭吕布戏貂蝉。”这些内容在陇西山歌中较多见,或者像上面选的这几首单纯追述历史一首一个故事,或者把“古经”作为表达情感的一种比兴方式,不是整本地往下唱,正是张亚雄所谓的“草花儿”:“本子花与草花——本子花指的是历史故事一类有本头的花儿整本整本的往下唱的,草花指的是历史故事等起兴的花儿。”[1]
山歌贵在情真意切,不虚伪不做作,直抒胸臆。明代冯梦龙说:“但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山歌是“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7]陇西山歌内容丰富,大胆直白,运用传统的艺术手法,把“泥脚阶层”的爱恨苦乐表达得淋漓尽致,那种朴素、真切、入肉入骨的情感宣泄,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是时下一些“流行”的东西永远也无法比拟的。
四、陇西山歌的比兴手法
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其实也是民歌常用的表现手法。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山歌中,“先言他物”与所引起的“所咏之词”之间大多没有逻辑上的联系,陇西山歌的比兴也有类似的情形。但是,在陇西山歌中,比兴连用也即兴句同时就是比句的方式也是很常见的。起兴的内容方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但总而言之不外乎下层民众所熟悉的现象。对于“宁叫皇上的江山乱,不教花儿的路断”的“泥脚阶层”来说,饱含着自己心中苦乐的生活内容总是在意识里占第一的位置,这一点在山歌的比兴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日常生活、劳作起兴
“衣裳烂了烂穿哩,鞋烂了麻绳儿连哩;日子穷了穷过哩,时常把花儿想念哩。”这首山歌要表达的是对“花儿”的想念,通过日常生活中下层民众的穿戴细节来起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一直是历史上下层民众的写照,用陇西方言来说就是“穿得烂,走得慢”。陇西盛产大麻,麻绳儿是生活中的常见之物,鞋子穿烂了用麻绳儿连连凑合着穿也说明生活的极端贫困。即使过着穷日子,也丝毫不影响对爱情的向往。“打墙的椽儿上下翻,谁想翻了几个翻;做活汉得心病谁知晓,一肚子装的是苦酸。”内心的苦楚无处可诉,由打墙的椽翻翻起兴,并用这种劳作作比喻,反映了劳苦阶层的苦难生活。“纺线车儿纺线哩,活把肠子响(想)断哩;肠子想断心想干,芍药想成了牡丹。”这首山歌用妇女纺线劳动起兴引发情思,非常巧妙。女人在从事单调重复的劳作,纺线车儿在单调重复的轧轧作响,在单调重复的劳作中不由自主满心想念着心上人,那响声就谐音成“想”了,想念而不能见面,那响声就好想撕扯着肠子,山歌中大胆的夸张在这儿显示出奇特的效果,直至双眼迷蒙看到的花儿都成了牡丹。在这里,夸张和比兴的手法突出了情感的表达。这就是山歌,大胆直白却又充满了最为真实的生活气息。 (二)出门远路起兴
“上县里走了个阿干镇,下县里走了个武山;若要我们的婚缘散,直等到东海里水干。”阿干镇在陇西之西,武山县在陇西之东,这首山歌显然是贩夫思念家乡的情人,表达永不分离的誓词。用地名起兴是工作的性质决定的,即使走南闯北,对爱人的忠贞是始终如一的。
(三)古人故事起兴
“周瑜得了心思病,诸葛亮祭起了东风;阿哥得了难治的病,尕妹是看病的先生。”周瑜和诸葛亮的故事在这里被用来作为男女相思情意的表达,比兴连用,非常巧妙。“姜子牙钓鱼渭水河,风大着起波浪了;一晚上想你没睡着,清眼泪泡塌炕了。”渭水波浪起兴暗示情感的挫折,为此整夜流泪并且泡塌土炕,大胆奇特的夸张显示出山歌的质朴和无穷的魅力。这两首山歌可以说是借助古人故事起兴并且比兴连用了。秦腔、小曲、说书、通俗演义等里头的历史故事,一直在民众口头流传,这些也影响到了山歌,表现在山歌里就有大量这方面的内容。
(四)动、植物起兴
“山里的麻雀山里飞,天黑时成双对了;思想起尕妹时哭下了,记起你说下的话了。”麻雀也叫家雀,在农村这种鸟生活在人的周围,房前屋后不离不弃。看到麻雀日暮归巢,成双成对,勾起了歌者对恋人的思念,比兴连用,情深意长。“白杨树越长越高了,黑老鸹搭不上架了;尕花儿越长越娇了,小阿哥答不上话了。”这首山歌用白杨树越长越高,连老鸹都够不着垒窝起兴,比喻女大十八变,越来越明艳,暗恋对象如今更难靠近的惆怅。与上一首相似的还有这首用蔬菜起兴的山歌:“渭河沿上的包包菜(陇西方言:卷心菜),谁把这边叶儿括(陇西方言:生拉硬拽,掰下来的意思)来,连问三声头没有抬,谁把这尕花儿惹来”。表达一种企慕难即的怨恨。
(五)自然现象起兴
“天上的云彩黑下了,地上的雨点儿大了;睡着半夜里哭下了,记起了说下的话了。”孤灯苦雨,一遍遍想念情人说过的话,眼泪就和窗外的雨点一样,滴落枕席,难以抑制。触景生情,寥寥几句就把相思的情致描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天爷黑了实黑了,长蛇石崖上过了;一天的日子又过了,想你的时候到了。”与上一首一样,情随景生,比兴连用,表达了思念是每天的功课,一到闲暇相思就会自然涌上心头。
陇西山歌一般是前两句比兴,后两句正题,而且兴句同时也是比句即比兴连用的方式很多。比兴方式丰富多彩,但总是脱不开农村常见的事物、熟知的景象,总是与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2011年,甘肃省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音乐”中,就有陇西县申报的“陇西民歌”,其主要内容是陇西山歌,说明陇西山歌这一宝贵的民俗文化遗产得到了当地的重视,也引起了各级文化部门的注意。但是,自建国后的几十年间,由于时代的变迁,老年人和青年人观念的差异,大众传媒的包围和替代等原因,陇西山歌实际上处于断代状态,现在会唱的也都是些老年人,以此类推,散存于陇中各县的“陇中花儿”也都是相似的情形。保护民间传统要把民间内容归还民间,民间文学艺术只有在流传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建议文化部门作为倡导者,正确引导和组织,每年定期在陇西县人寿山举办赛歌会,在乡俗活动中传唱陇西山歌,使这一优秀民俗文化遗产得到挖掘和保护。同时以此为点,带动“陇中花儿”的全面整理挖掘,使“陇中花儿”名存实缺的现状得以改善。
注释:
①文中所引陇西山歌均出自白好寿搜集整理的《陇西民歌选》(亚洲联合报业出版社,2010)
②文中所引陇西麦歌均出自白好寿搜集整理的《陇西民歌选》(亚洲联合报业出版社,2010)
参考文献:
[1]张亚雄.花儿集(民俗丛书94)[M].北京:中国民俗学会景印,1976
[2]杨鸣健.花儿的类别及其属族[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0(4):31
[3]卜锡文.“花儿”命名臆谈[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
[4]张兵,李子伟.陇右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39~140
[5]郗慧民.关于“花儿”的类型[J].民族文学研究,1984(2):92~93
[6]郗慧民.西北花儿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18~22
[7][明]冯梦龙编述,顾颉刚校点本.明清民歌时调集上,叙山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