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措施“走”在核心人才之前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erwe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人才的离开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企业要留住核心人才,必须在其“走”与“留”中占据主动,要考虑在前、准备在前。
  对一个企业来说核心人才出走是必然的,由此带来的损失也是必然的,只是程度不一而己。轻度的损失是当一个核心人才的流失,即使他是最善意的出走,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造成损失,最起码的一条是他的离去导致原有的部门放慢成长,并由此影响相关价值链的管理波动,因各个企业的情况不同而程度不同。
  如果他是恶意的出走,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就太大了,其负面影响及损失表现如下:市场开拓停滞,客户流失、市场销售量下降、管理成本上升、团队成员波动跳槽、品牌价值管理错位、核心竞争技术外流,稀缺技术透明、舆论影响等等。
  如何应对核心人才流失而采取相应政策,不同企业都会有很详尽的方法和对策措施,在这里只从方法层面谈几条关于核心人才流失的应对措施。
  
  设计在先
  
  所谓设计在先,是指一个企业应有一个对本企业核心人才的设计成长方案,而不仅仅是核心人才的档案管理资料。核心人才是公司的一种资产,应将核心人才作为一种“稀缺价值”资产来管理。
  对本企业核心人才的设计成长方案应该是一个人性化的方案,一是从公司的层面要有对各种相应的核心人才的总体设计培养方案;二是要对每一个核心人才进行成长价值管理,这个设计方案应很清晰地对每一个核心人才精确进行资料建档、在公司的定位分析以及每个人才的成长设计,预测核心人才内心深处对自己个人成长的期望值,准确地去把握核心人才的成长趋势。当公司设计的人才成长方案适合核心人才的成长发展,那么核心人才流失的可能性就小。
  
  预测在先
  
  预测在先的机制是从防患于未然的角度建立一套核心人才流失的风险预测机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针对相关的核心人才建立公司核心人才档案,并进行排序,将各个核心人才可能会流失的各种风险系数明确出来,预测各个核心人才会流失的各种可能性,预测导致核心人才流失的各种因素,企业应做出相应的防范机制,从用人措施上,政策上、物质上、精神上给予相应的“漏洞补丁”,尽可能堵住诱发核心人才流失的漏洞,留住核心人才并针对这些可能性给予政策补漏。
  预测在先的机制建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本企业的核心人才,一般要有两个以上潜在替补人才配备,万一核心人才流失后,能尽快有人顶替。
  
  解决在先
  
  很多公司的老板对核心人才的“出走”,都采取紧急挽留措施,比如交心谈话、宴请、提薪、升职,找人游说等等。这些挽留措施不是不好,但往往无实效。因为对一个要“出走”的核心人才,通过这些挽留措施把他留下,只能说明这个核心人才并不是真的“出走”,而是借“出走”向公司提条件。真想“出走”的核心人才当他萌生去意并递交辞程后,你再紧急挽留一切已经晚了。
  核心人才流失是有各种诱因的,应针对这些诱因提前察觉,提前解决。很多核心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个人创业”和“权力倾轧牺牲品”,企业对此防范解决的最佳措施,是给核心人才设计、提供一个新的个人发展平台,这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战略单元分析的原则,组建一个新的事业部,让可能流失的核心人才有用武之地。
  对重要的核心人才准备个人创业,企业也可以给该核心人才设计、提供一个新的个人发展平台,除了在搭建新的战略单元平台之外,也应在企业产权制度上进行改革,在新的战略单元给予核心人才一定的股权,从而在根本上留住核心人才。
  
  减损最大化
  
  核心人才在每一个公司都是在相当范围内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人,很多企业核心人才的“出走”都不是单纯的“个体出走”,往往是一个核心人才“出走”,都有一些老部下自觉或不自觉地跟随而去,形成一个团体的跳槽。这种现象是有较大负面影响的。
  对此,一些企业采取两种做法,一是应急反应,如公开发表声明,或行使法律手段,或对“出走”的扣钱扣物;二是釆用所谓的“瓦解手段”,挖角、拉拢、分化随核心人才“出走”的团队。这两种办法均为最不明智之下策,其结果即使当时有效,但最终是导致“出走”核心人才走向极端,与企业形成敌对关系。
  当核心人才形成“出走”的事实后,企业最高明之处是平常心相对,打开方便之门,好言送别,或礼送三亭,支持“出走”的核心人才到新单位顺利工作。能有这种境界诗人的老板,即使“出走”的核心人才不再回来,日后他也会对老东家感恩图报。
其他文献
作为连续数年在全球排名第一的计算机厂商,戴尔要保持力压群雄的速度以维护领跑者的身份;另一方面。戴尔还要站得更稳、更牢,稍有不慎,便会摔倒在地、粉身碎骨。而在这场漫长的马拉松式竞赛的过程中,戴尔凭借什么让自己保持稳固的领跑优势而不露疲态?  2005年11月2日,戴尔CEO凯文·罗林斯来到北京大学,在与北京国际MBA美方院长杨壮的对话碰撞中,“被誉为戴尔的灵魂人物”的罗林斯说,“直销模式比外人从表面
期刊
注重员工的全方位成长,情感管理增强团队斗志  有人说现在的雅虎中国,就像被马云施了魔咒,“从2005年8月11日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到11月9日雅虎中国以专注搜索的新面目重新示人,马云用了3个月使所有员工摆脱了并购初期的惊恐和迷惑。他们不再心神不宁、举棋不定,开始变得步履匆匆。”雅虎中国总经理田健说,现在雅虎中国每个员工的目标都非常明确,公司做事流程也简化了,他们雄心勃勃正“准备在工作中彻底释放
期刊
集团总部定位应该通过总部的基本功能分析并结合集团管控模式进行设计,向“提供附加价值”的角色转变;同时还要关注总部功能的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  不少国内集团仩业,要么总部:“想管却又没有能力管”部部成了摆设,要么“大统一”,所有的财权和人事权都收到总部,下属子公司事事都得向总部“请示、汇报”,效率低下;要么在这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据美国ConferenceBoard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44%的公司
期刊
民企内部千丝万缕的关系及各种各样非正式的约定,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A企业的董事长B君原是事业单位干部,后来与几个同事一道下海经商,领着一帮人艰苦创业,事业日渐红火,企业越做越大,相应的对核心人才的需求也愈来愈迫切。  在现实中,B君一方面从创业贴身“亲兵”中大胆提拔,另一方面,不断从自己以前的老系统和老乡朋友群中寻求合适的加盟者,让他们或者担纲一面,出任控股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
期刊
核心人才往往因为与企业某个环节不兼容,导致与企业不兼容,管理者必须善于找到关键,完善人才管理系统。  要留住核心人才,首先要识别核心人才。具备何种素质的员工是核心人才呢?是讨巧老板或上司的人?是八面玲珑、构筑和谐氛围的好好先生?是资历深、忠诚度高的老员工?还是职位高、薪驯优厚的高级主管?笔者认为,这些人都不能定义为企业的核心人才。    建立合理的人才消化系统    从核心人才出走的主要原因讲,无
期刊
近来,一大批家电厂家前仆后继奔向三四级市场,希望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但是,从大家的战果看,情况似乎不妙。据有关机构统计的数据显示,2005年前7个月,美的、科龙、格力等在三四级市场的收入仅占其总收入的三成不到。可以说,家电厂家在三四级市场的业绩依然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大多数人认为,三四级市场的购买潜力是惊人的。以冰箱为例,中国农村有8亿多人口,以每个家庭5口人一台冰箱计算,全国共需1
期刊
顾客价值是企业的市场导向,顾客价值在变,企业要正确理解顾客价值并适时跟进,打造企业的动态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从何而来    根据C·K·普拉哈拉德与加里·哈默尔的定义,核心竞争力首先应该来自于对市场与顾客需求的深刻理解。张瑞敏也曾经说过“与客户越近就是与竞争对手越远!”但仅仅了解市场需求还不够,我们还要依据这些需求进行战略运营,调动一切可支配的资源将之转变为实实在在的产品与服务,也就是说构建
期刊
构建立体的沟通渠道保障信息畅通科学设计流程把无形资产转为有形    核心员工跳槽后,业绩反而上升  高桥是JY品牌的大区经理,主要负责A、B、C三个省的业务管理。高桥手下有三个省级区域经理,而负责A省的赵杰是三人中最为出色的一个,为高桥的三省业绩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但最近赵杰由于个人原因,致使一个大客户流失,根据公司的相关规定,要对赵杰进行通报批评等处罚。制度执行以后,高桥便收到了赵杰的辞职报告,
期刊
“资金不足让我们的自主创新有心无力!”“技术是可以购买的,我们花那么大的力气研发值得吗?”“研发的周期太长企业被拖垮了怎么办?”……  的确,对中国企业而言,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存在着太多又必须跨越的障碍,同时,中国企业要把品牌做得扎扎实实又必须要有自己的技术基础,否则,当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和对手短兵相接的时候,会发现技术落后依然是致命的软肋。  本期《对话》邀请了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耀先生
期刊
麦当劳十分看重员工的能力尤其是实际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麦当劳认为“天才”是留不住的,要想在麦当劳里取得成功,就必须脚踏实地地从零做起,每个进入麦当劳的员工都要经过炸薯条、做汉堡包等阶段。对于那些一心只想大展宏图的,但又看不上小事情的年轻人来说,这是很难接受的。麦当劳在选择员工时也不注重学历的高低,他们认为学历高的人往往容易眼高手低,只在乎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职位,却不愿意从基层和小事做起,但是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