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对改善当前的社会安全环境有重要的意义。在工程训练中,将安全文化素养的培养融入基础训练、综合训练、科研创新三大平台,结合各种教学方法,能有效强化学生安全素质,大力提高学生工程道德修养。
关键词:工程训练;安全教育;安全文化素养
当代中国已经陷入了深深的安全焦虑中,建筑、机械、化工、食品等工程领域都安全问题频出,民众对安全的关注也是前所未有的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安全方面素质与修养,包含对安全规范的严格执行,发现、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以人为本的安全道德理念等。缺乏安全文化素养就会导致执行规章制度不力,人为制造安全隐患,不能发现或者不能稳妥解决安全问题,甚至为了经济利益在工程行为中违规违法,罔顾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来自高校的工科学生,工程训练是他们接触工程文化的第一站,也是养成其工程安全文化素养的关键阶段。
一、工程训练中安全文化素养培养的缺失
目前国内高校的工程训练大致都可分为如下几个平台:基础训练平台、综合训练平台、研发创新平台。
基础训练平台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技术,熟悉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在基础训练平台阶段,对学生的安全意识的要求很高,有大量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求学生遵守。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让学生的安全之弦时刻紧绷,能够养成学生良好的安全制度执行力。
到了综合训练平台和研发创新平台后,安全方面的要求和基础训练平台一样,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目标往往还是保证工程训练安全,保障教学顺利开展。这对于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的提高非常不利。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工程安全的要求贯穿整个过程。工程师不但要遵守各种安全规定,还要能够发现和解决隐藏在表象后面的各种安全问题,更要能够以人为本,坚守法律底线,坚持社会道德准则,将工程安全理念渗透到整个工程行为中。
二、在工程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
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工程安全文化素养的培养要贯穿始终。从基础训练平台、综合训练平台到科研创新平台,随着工程训练的深入,安全教育的层次和目标也要相应提高,教学方法也需要作相应的改变。
1、基础训练平台
基础训练阶段,对学生安全方面的要求以遵守各类规章制度为主,力争养成学生的安全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评估现有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发现不足的地方。教学方法可采用安全文化教育法、以身作则示范法、监督教育法、自行监督法等。
安全文化教育法:在工程训练基地里,利用图像、文字、多媒体、专题活动、实战演习等方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时刻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如在墙壁上张贴安全宣传挂图,在显眼位置喷涂有关安全的格言警句,在休息场所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安全资料片,邀请消防、医生等专业人士做疏散、抢险、急救方面的讲座,举办消防灭火实战演习等形式,大力传播安全文化,使安全规程、安全常识在学生心中扎根,变成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自觉自主行为,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安全文化、归属安全文化。
以身作则示范法:在工程教学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安全规定,对安全方面的问题坚持“零容忍”原则,发现一个立即整改一个,以求树立安全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安全观念。
监督教育法:在工程训练中,不是每个学生都会遵章守纪。工程训练的管理部门必须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保持安全制度的严肃性。
自行监督法:在工程训练中,教师可以在每个训练分组指定一名责任心比较强的同学,作为学生安全监督员,协助教师进行安全监督工作。学生安全监督员不但要熟悉安全规章制度,还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发现训练中的安全薄弱环节时向教师汇报,并做记录,课后与同学讨论改进方法,得出结论后写成实习报告的安全部分,交予教师评价。
2、综合训练平台
综合训练阶段,对安全教育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如何更好地执行规章制度、保证工程训练安全了。学生接触的设备种类不断增加,接触时间相应变长,对设备结构和原理的了解也相对深入。这个阶段的安全教育方法,除了基础阶段的方法之外,可以增加互动教学法,实例分析法等。
互动教学法:因为在基础训练期间,学生已基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初步养成了注重训练安全的习惯,所以教师在本阶段的工程训练中,不再完全充当一个规章制度的化身,而是一个和蔼的引导者,一个平等的交流者。教师可以就训练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与学生交换意见,对学生的合理意见给予肯定并采纳之,对不成熟的意见共同分析利弊得失,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例分析法:工程训练中接触的设备虽然多种多样,但几乎每个设备都有相应的安全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安全设计是要解决什么安全问题,该设计保障安全的原理又是什么,有没有更好、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这些讨论,能够逐步触摸到安全设计的大门,对安全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为下一步的创新训练中工程产品的安全设计打下基础。
3、科研创新训练平台
科研创新训练阶段,是将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提升为安全文化素养的关键阶段。在科研创新训练中,学生对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环节都会有一定的接触,而每个环节对工程技术人员都有严厉的安全要求。学生在此阶段进行科研、创新时,必须对工程道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对安全问题有足够的发现和解决能力,对安全隐患的后果有深刻的认识,对创新产品的安全性有充分的测试和不断完善的耐心。在此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工程道德教育法、产品安全挑刺法、安全事故例证法、后果假想法、情感教育法等教学方法。 工程道德教育法:在科研创新训练期间,教师必须向学生灌输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任何导致不安全的工程行为都是对国家和民众的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在社会不良风气的面前,必须保持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格尊严、技术尊严和职业骄傲,绝不向金钱与恶俗低头,绝不与工程腐败同流合污。让学生明白,只有秉持良心,坚持工程道德的才能打造传世的经典产品,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产品安全挑刺法:学生在科研创新训练期间,教师可以布置一个给同类工程产品的安全性挑刺的任务。针对挑刺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学生需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将相关安全理念应用到创新产品中。
事故例证法:教师将各类工程事故按照事故原因归类,对应学生创新设计的同类安全隐患,可简单直观、触目惊心地警醒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工程生涯中牢记教训,不在出现同样的错误。
后果假想法:有些工程行为的不安全之处是不明显的。教师发现问题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审视产品,假想安全隐患爆发的后果,同样能警醒学生。
情感教育法:通过分析惨烈的工程事故,让学生深刻感受事故的惨痛教训,极度痛心受害者及亲属的遭遇,激发学生以工程安全为己任,坚持工程道德,打造让人放心的工程产品。
三、结语
有着良好安全文化素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是传世工程、经典产品产生的必要土壤,是一个社会安全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在高等教育的工程训练过程中,分层次多方法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对当前社会安全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强锐. 强化意识、转变观念,探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途径[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04) .
[2]金业权,毛剑,刘刚,涂江红. 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安全意识培养方法研究[J]. 石油教育, 2011,(02) .
[3]陆琨. 浅论以人为本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 企业与文化, 2009,(03) .
[4]王秀勤. 大学生创造力课程研究(D). 河海大学, 2006
[5]韦庆辛. 关于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5,(03) .
[6]李成学,钟世荣,孙山. 略论高校安全文化的构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7]莫海军,蓝民华,曾仪. 基于创新作品制作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 2009,(08) .
[8]邹卫放. 工程训练中心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02) .
[9]王晓红,朱晓明. 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06) .
[10]张惠进. 要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03) .
[11]蔡文辉,于佟佟. 工程训练中心多层次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3) .
[12]惠记庄,刘海明,邹亚科. 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及训练模式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03) .
[13]惠记庄,曹杰,纪真. 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实验区的探索和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03) .
[14]叶树铃, 毛锡锋. 工程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12)
[15]常义斌. 当代大学生安全意识的试验与思考[J]. 公安月刊, 2000,(01) .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关键词:工程训练;安全教育;安全文化素养
当代中国已经陷入了深深的安全焦虑中,建筑、机械、化工、食品等工程领域都安全问题频出,民众对安全的关注也是前所未有的严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文化素养是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安全方面素质与修养,包含对安全规范的严格执行,发现、解决安全问题的能力,以人为本的安全道德理念等。缺乏安全文化素养就会导致执行规章制度不力,人为制造安全隐患,不能发现或者不能稳妥解决安全问题,甚至为了经济利益在工程行为中违规违法,罔顾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来自高校的工科学生,工程训练是他们接触工程文化的第一站,也是养成其工程安全文化素养的关键阶段。
一、工程训练中安全文化素养培养的缺失
目前国内高校的工程训练大致都可分为如下几个平台:基础训练平台、综合训练平台、研发创新平台。
基础训练平台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工程技术,熟悉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在基础训练平台阶段,对学生的安全意识的要求很高,有大量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求学生遵守。对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让学生的安全之弦时刻紧绷,能够养成学生良好的安全制度执行力。
到了综合训练平台和研发创新平台后,安全方面的要求和基础训练平台一样,并没有相应的提高,目标往往还是保证工程训练安全,保障教学顺利开展。这对于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的提高非常不利。学生是未来的工程师,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从事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工程安全的要求贯穿整个过程。工程师不但要遵守各种安全规定,还要能够发现和解决隐藏在表象后面的各种安全问题,更要能够以人为本,坚守法律底线,坚持社会道德准则,将工程安全理念渗透到整个工程行为中。
二、在工程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
在工程训练教学中,工程安全文化素养的培养要贯穿始终。从基础训练平台、综合训练平台到科研创新平台,随着工程训练的深入,安全教育的层次和目标也要相应提高,教学方法也需要作相应的改变。
1、基础训练平台
基础训练阶段,对学生安全方面的要求以遵守各类规章制度为主,力争养成学生的安全习惯,同时鼓励学生评估现有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发现不足的地方。教学方法可采用安全文化教育法、以身作则示范法、监督教育法、自行监督法等。
安全文化教育法:在工程训练基地里,利用图像、文字、多媒体、专题活动、实战演习等方式,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时刻培养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如在墙壁上张贴安全宣传挂图,在显眼位置喷涂有关安全的格言警句,在休息场所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安全资料片,邀请消防、医生等专业人士做疏散、抢险、急救方面的讲座,举办消防灭火实战演习等形式,大力传播安全文化,使安全规程、安全常识在学生心中扎根,变成他们日常生产生活中的自觉自主行为,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安全文化、归属安全文化。
以身作则示范法:在工程教学中,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安全规定,对安全方面的问题坚持“零容忍”原则,发现一个立即整改一个,以求树立安全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安全观念。
监督教育法:在工程训练中,不是每个学生都会遵章守纪。工程训练的管理部门必须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要立即整改,对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要耐心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保持安全制度的严肃性。
自行监督法:在工程训练中,教师可以在每个训练分组指定一名责任心比较强的同学,作为学生安全监督员,协助教师进行安全监督工作。学生安全监督员不但要熟悉安全规章制度,还要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组织能力,发现训练中的安全薄弱环节时向教师汇报,并做记录,课后与同学讨论改进方法,得出结论后写成实习报告的安全部分,交予教师评价。
2、综合训练平台
综合训练阶段,对安全教育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如何更好地执行规章制度、保证工程训练安全了。学生接触的设备种类不断增加,接触时间相应变长,对设备结构和原理的了解也相对深入。这个阶段的安全教育方法,除了基础阶段的方法之外,可以增加互动教学法,实例分析法等。
互动教学法:因为在基础训练期间,学生已基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初步养成了注重训练安全的习惯,所以教师在本阶段的工程训练中,不再完全充当一个规章制度的化身,而是一个和蔼的引导者,一个平等的交流者。教师可以就训练中遇到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与学生交换意见,对学生的合理意见给予肯定并采纳之,对不成熟的意见共同分析利弊得失,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例分析法:工程训练中接触的设备虽然多种多样,但几乎每个设备都有相应的安全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些安全设计是要解决什么安全问题,该设计保障安全的原理又是什么,有没有更好、更简单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通过这些讨论,能够逐步触摸到安全设计的大门,对安全设计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为下一步的创新训练中工程产品的安全设计打下基础。
3、科研创新训练平台
科研创新训练阶段,是将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提升为安全文化素养的关键阶段。在科研创新训练中,学生对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和管理等环节都会有一定的接触,而每个环节对工程技术人员都有严厉的安全要求。学生在此阶段进行科研、创新时,必须对工程道德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对安全问题有足够的发现和解决能力,对安全隐患的后果有深刻的认识,对创新产品的安全性有充分的测试和不断完善的耐心。在此阶段,教师可以采用工程道德教育法、产品安全挑刺法、安全事故例证法、后果假想法、情感教育法等教学方法。 工程道德教育法:在科研创新训练期间,教师必须向学生灌输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任何导致不安全的工程行为都是对国家和民众的不负责任甚至是犯罪。在社会不良风气的面前,必须保持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人格尊严、技术尊严和职业骄傲,绝不向金钱与恶俗低头,绝不与工程腐败同流合污。让学生明白,只有秉持良心,坚持工程道德的才能打造传世的经典产品,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
产品安全挑刺法:学生在科研创新训练期间,教师可以布置一个给同类工程产品的安全性挑刺的任务。针对挑刺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学生需要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并将相关安全理念应用到创新产品中。
事故例证法:教师将各类工程事故按照事故原因归类,对应学生创新设计的同类安全隐患,可简单直观、触目惊心地警醒学生,使学生在未来的工程生涯中牢记教训,不在出现同样的错误。
后果假想法:有些工程行为的不安全之处是不明显的。教师发现问题后,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审视产品,假想安全隐患爆发的后果,同样能警醒学生。
情感教育法:通过分析惨烈的工程事故,让学生深刻感受事故的惨痛教训,极度痛心受害者及亲属的遭遇,激发学生以工程安全为己任,坚持工程道德,打造让人放心的工程产品。
三、结语
有着良好安全文化素养的工程技术人员群体是传世工程、经典产品产生的必要土壤,是一个社会安全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保障。在高等教育的工程训练过程中,分层次多方法结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安全文化素养,对当前社会安全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范强锐. 强化意识、转变观念,探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途径[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04) .
[2]金业权,毛剑,刘刚,涂江红. 石油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安全意识培养方法研究[J]. 石油教育, 2011,(02) .
[3]陆琨. 浅论以人为本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 企业与文化, 2009,(03) .
[4]王秀勤. 大学生创造力课程研究(D). 河海大学, 2006
[5]韦庆辛. 关于高校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2005,(03) .
[6]李成学,钟世荣,孙山. 略论高校安全文化的构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7]莫海军,蓝民华,曾仪. 基于创新作品制作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 2009,(08) .
[8]邹卫放. 工程训练中心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02) .
[9]王晓红,朱晓明. 现代工程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06) .
[10]张惠进. 要重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4,(03) .
[11]蔡文辉,于佟佟. 工程训练中心多层次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9,(03) .
[12]惠记庄,刘海明,邹亚科. 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及训练模式的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03) .
[13]惠记庄,曹杰,纪真. 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实验区的探索和实践[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03) .
[14]叶树铃, 毛锡锋. 工程实践教学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12)
[15]常义斌. 当代大学生安全意识的试验与思考[J]. 公安月刊, 2000,(01) .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