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各国被诉诸实践、坚持与创新的世纪,是各国共产党寻求如何处理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两者之间关系的世纪。在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经受了人类实践的反复检验,显示了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在文化体制改革实践中,必须认真吸取20世纪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循序渐进,进一步发扬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创新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保证。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马克思主义;经验教训;启示;与时俱进
回顾20世纪,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一种体系,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找不出一种社会思潮,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息息相关。在这一百年里,马克思主义既有过凯歌行进的光辉岁月,也经受过如磐风雨的摧折,但却仍然不断地以崭新的姿态、发展的面貌出现在人类的面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沉与浮?
1.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辉煌:蓬勃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可谓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岁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已经不是一个民族的思想、不是少数人的思想,更不是马克思个人的思想了。它已经超越民族和地域的界线,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潮了。
(一)帝国主义理论与十月革命的胜利。
19世纪末,列宁开始密切关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他通过十余年的观察、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现象及其趋势,查阅了浩繁的文献资料,博采众长,最终完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于1916年出版,形成了帝国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贡献彪炳史册。
(二)毛泽东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相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到多,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成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种社会制度,成为一股能够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对立、抗衡的巨大力量。
(三)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的成功。
7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四人帮”的倒台和“十年内乱”的结束,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建设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出现了繁荣兴旺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2.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挫折:山穷水尽?
(一)“左”的错误思想与“三面红旗”和文化大革命。
新中国在建国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三面红旗”,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脱离中国的实际,中国人民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索社会发展的道路中迷失了方向,使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遭受了挫折。特别是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严重受挫,甚至形成了中国历史的部分倒退。
(二)苏联模式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逐渐凸显出它的弊端,越来越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苏联和东欧各国在50、60年代就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但终究只是细枝末节的缝缝补补,未能触击的社会矛盾的根基,最终未能逃脱分崩离析的悲惨的命运。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事业又进入了曲折,暂时陷入低谷。似乎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表象。马克思主义似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90年代以来,尽管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而暂时陷入低谷,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更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而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人们并没有淡忘马克思主义。20世纪末在英国举办的全球范围内网上评选“千年思想家”的活动,马克思得票最多,名列榜首!充分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3.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理论体系,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不是放之世界而皆准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20世纪100年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正确地利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能取得成功。什么时候教条地或错误地利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不切实际,超越国情和时代特征,违背历史的发展规律,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就必然受挫。
(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下进行。苏联东欧改革的严重教训恰恰在于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他们的改革,在政治上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实行所谓“全民民主”;在经济上取消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行私有制;在思想上,取消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因此,这种改革已不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从而使社会主义失去其本身固有的质的规定性。 (三)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
苏联东欧国家政局变化的严酷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是存在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理论上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尖锐性,在实践中就会丧失警惕,导致极其危险的后果。苏联东欧国家由于理论上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看不清党内民主社会主义者和党外反对派势力的性质和目的,因而不能组织力量进行反击,结果拱手将政权让给了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同时,也不能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分清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教训惨痛!
(四)必须警惕西方“和平演变”。
西方“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反对西方“和平演变”阴谋的斗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要社会主义国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相对落后,世界资本主义还拥有优势这一状况尚未改变,而帝国主义又没有能力通过军事手段直接消灭社会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方针就不会改变。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自由化、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也就不会完全消失,在适当时机这些思潮将会成为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强有力的帮凶。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阶段及特点:曲与直
从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 年至1991 年为改革的酝酿和初步展开阶段。由于“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阶段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恢复和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破坏的文化体制。这个阶段虽提出改革的任务,但由于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措施不配套等原因,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全部文化事业由国家直接经营,统包统揽,排斥社会和个人兴办文化事业,缺少竞争和激励机制,影响了集体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严重违背文化事业发展规律。
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1年为改革的稳步推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对于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意义和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仍不够充分,出现了许多问题及矛盾。如: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
第三阶段:2002 年至今为改革实现重大突破阶段。这个阶段的改革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在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提速, 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各地各部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等方面,全面完成了中央确定的阶段性改革任务。党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新的水平和高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三个阶段文化体制改革情况,可以获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过程呈现为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体现以下特点:
政府与文化主体的关系:由“父爱”型向相对独立型发展
在计划体制下,政府几乎掌握全部社会资源,政府以一种“父爱主义”的方式给予文化组织和文化机构以种种约束和保护。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基础结构逐步发生结构性改变,政府与文化主体之间“父爱型”关系的社会制度基础逐步被消解。政府实行“约束保护”所依赖的户籍制度、生产分类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人事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和产权制度安排均已发生重大变化,推动政府与文化主体的关系由“父爱”型向相对独立型发展,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文化主体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由松散型向紧密型演进
计划体制下的“政府—单位”社会结构是一种社会组织方式,作为“社会”代表的中介组织,要么依附于政府之下,要么被排斥在社会结构之外,在“政府—单位”之间找不到一块立足之地,文化主体与市场(社会)之间是一种松散型关系。改革开放后,随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政府行政权力逐步从文化组织和文化机构微观管理领域的退出,由文化组织和文化机构所承载的社会性职能逐渐由社会(市场)来弥补,社会(市场)逐渐取代政府部分权利成为文化组织和文化机构重要资源供应者的角色。因此,转型期文化组织和文化机构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由局部向全局,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良性互动型关系。
内部人员与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由依附型向契约型转变
在文化体制形成之初,文化艺术人员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被纳入国家体制,体制内成员以对上级和行政规则的服从为条件,换取政府对其无限保护义务二者之间形成了“约束—保护关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单位对员工的个人控制开始松动,文化单位的干部人事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在全国文化行业普遍铺开,大部分文化单位试行职工聘用制、干部选拔作用制、绩效分配制,员工与单位之间的关系由依附型关系逐步向契约型关系转变。营造出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了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
三、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对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
一部人类发展史表明,文化兴则国兴,文化衰则国衰。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发展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昭示人们: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变革,而行之有效的社会变革又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指引。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处于深化阶段和重要时期,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是十分深刻和十分明显的。 1.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根本方向
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保持文化全面持续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2.必须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中国文化的理论品质
一切文化都是相对的,都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即历史的产物。文化从属于历史,只有历史主义,没有独立的文化主义,或者说没有绝对文化主义,只有相对文化主义。大量经验事实证实着并没有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条件、放之四海而皆准、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验的“文化体制”和“普世价值”。时空条件的变迁,使文化的运行规律和方式也必然发生变迁。新时期,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力量的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区域性、全球性的问题将以更为复杂也更为尖锐的形式摆在我们面前。所以,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决不能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相信教条,而是要理性地、客观地、准确地看待和解决文化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必须以构建适合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文明型文化模式”为根本目标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是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 [2](P91)文化模式是某一国家(民族)某一时期文化内容、特色、结构、功能的综合反映,是该国家(民族)生活样式和文明水平的体现。它属于历史的范畴,所以是相对稳定的,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西方文化模式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模式中纠结,世界上本来没有最好的文化模式,而只有最适合本国所处时代的文化模式。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一种适合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文明型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超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者其他任何模式,它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当然,这种模式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借鉴。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P34)对于外国文化,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但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4.必须以“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公平分担”为根本方式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逐步推开,并且保证改革的公平性,推动渐进改革而拒绝“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人们借用医学上的名词,把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期间提出一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济纲领和政策称为“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是一种激进的疗法,这种政策调控带有明显的应急性质。上世纪90年代“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俄罗斯等国家的痛苦实践,本世纪初,匈牙利,乃至整个东欧经过“两个激进”的变革后,其结果都不如人意。有的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休克疗法”还将绝大多数改革的痛苦代价都丢给广大老百姓承担,同时给少数精英大开了巧取豪夺的发财之门,严重缺失公正性。“休克疗法”注定走向破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10.18.
[2]衣俊卿著.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18
[4]杨 河.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5]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编著.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实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7]徐军著.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张维为著.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0]《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02.15.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马克思主义;经验教训;启示;与时俱进
回顾20世纪,世界上再也找不出一种体系,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如此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找不出一种社会思潮,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息息相关。在这一百年里,马克思主义既有过凯歌行进的光辉岁月,也经受过如磐风雨的摧折,但却仍然不断地以崭新的姿态、发展的面貌出现在人类的面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沉与浮?
1.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辉煌:蓬勃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可谓蓬勃发展、欣欣向荣,走过了一段光辉的岁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个时期,马克思主义已经不是一个民族的思想、不是少数人的思想,更不是马克思个人的思想了。它已经超越民族和地域的界线,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思潮了。
(一)帝国主义理论与十月革命的胜利。
19世纪末,列宁开始密切关注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他通过十余年的观察、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现象及其趋势,查阅了浩繁的文献资料,博采众长,最终完成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并于1916年出版,形成了帝国主义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人类历史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他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贡献彪炳史册。
(二)毛泽东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八年的艰苦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相继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国家由一到多,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成了世界上举足轻重的一种社会制度,成为一股能够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对立、抗衡的巨大力量。
(三)邓小平理论与改革开放的成功。
7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四人帮”的倒台和“十年内乱”的结束,中国共产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结合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中国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通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社会主义建设恢复了生机与活力,出现了繁荣兴旺的崭新局面。改革开放成绩斐然,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明显增强。
2.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挫折:山穷水尽?
(一)“左”的错误思想与“三面红旗”和文化大革命。
新中国在建国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三面红旗”,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脱离中国的实际,中国人民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索社会发展的道路中迷失了方向,使马克思主义在发展的过程中遭受了挫折。特别是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严重受挫,甚至形成了中国历史的部分倒退。
(二)苏联模式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逐渐凸显出它的弊端,越来越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苏联和东欧各国在50、60年代就掀起了改革的浪潮,但终究只是细枝末节的缝缝补补,未能触击的社会矛盾的根基,最终未能逃脱分崩离析的悲惨的命运。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事业又进入了曲折,暂时陷入低谷。似乎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表象。马克思主义似乎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90年代以来,尽管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而暂时陷入低谷,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更不是社会主义的终结,而只是“苏联模式”的失败。人们并没有淡忘马克思主义。20世纪末在英国举办的全球范围内网上评选“千年思想家”的活动,马克思得票最多,名列榜首!充分证实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
3.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一)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理论体系,是那个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不是放之世界而皆准的、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20世纪100年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正确地利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就能取得成功。什么时候教条地或错误地利用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神圣化,不切实际,超越国情和时代特征,违背历史的发展规律,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事业就必然受挫。
(二)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社会主义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下进行。苏联东欧改革的严重教训恰恰在于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他们的改革,在政治上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实行所谓“全民民主”;在经济上取消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实行私有制;在思想上,取消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实行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因此,这种改革已不是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从而使社会主义失去其本身固有的质的规定性。 (三)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
苏联东欧国家政局变化的严酷事实表明,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是存在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激化。理论上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尖锐性,在实践中就会丧失警惕,导致极其危险的后果。苏联东欧国家由于理论上否认阶级斗争的存在,看不清党内民主社会主义者和党外反对派势力的性质和目的,因而不能组织力量进行反击,结果拱手将政权让给了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同时,也不能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必须分清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中国的文化大革命教训惨痛!
(四)必须警惕西方“和平演变”。
西方“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反对西方“和平演变”阴谋的斗争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只要社会主义国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相对落后,世界资本主义还拥有优势这一状况尚未改变,而帝国主义又没有能力通过军事手段直接消灭社会主义,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方针就不会改变。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国家里资产阶级自由化、民主社会主义等思潮也就不会完全消失,在适当时机这些思潮将会成为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强有力的帮凶。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化体制改革阶段及特点:曲与直
从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78 年至1991 年为改革的酝酿和初步展开阶段。由于“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阶段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平反冤假错案,拨乱反正,恢复和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严重破坏的文化体制。这个阶段虽提出改革的任务,但由于思想不够解放、改革措施不配套等原因,存在许多方面的问题。全部文化事业由国家直接经营,统包统揽,排斥社会和个人兴办文化事业,缺少竞争和激励机制,影响了集体和个人积极性的发挥。严重违背文化事业发展规律。
第二阶段:1992年至2001年为改革的稳步推进阶段。在这个阶段,改革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对于文化体制改革重大意义和文化建设战略地位的认识仍不够充分,出现了许多问题及矛盾。如: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有影响的精品力作还不够多,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结构不合理,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等。
第三阶段:2002 年至今为改革实现重大突破阶段。这个阶段的改革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在改革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提速, 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各地各部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在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和综合文化行政责任主体、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等方面,全面完成了中央确定的阶段性改革任务。党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新的水平和高度。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三个阶段文化体制改革情况,可以获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过程呈现为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体现以下特点:
政府与文化主体的关系:由“父爱”型向相对独立型发展
在计划体制下,政府几乎掌握全部社会资源,政府以一种“父爱主义”的方式给予文化组织和文化机构以种种约束和保护。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经济基础结构逐步发生结构性改变,政府与文化主体之间“父爱型”关系的社会制度基础逐步被消解。政府实行“约束保护”所依赖的户籍制度、生产分类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人事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和产权制度安排均已发生重大变化,推动政府与文化主体的关系由“父爱”型向相对独立型发展,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文化主体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由松散型向紧密型演进
计划体制下的“政府—单位”社会结构是一种社会组织方式,作为“社会”代表的中介组织,要么依附于政府之下,要么被排斥在社会结构之外,在“政府—单位”之间找不到一块立足之地,文化主体与市场(社会)之间是一种松散型关系。改革开放后,随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政府行政权力逐步从文化组织和文化机构微观管理领域的退出,由文化组织和文化机构所承载的社会性职能逐渐由社会(市场)来弥补,社会(市场)逐渐取代政府部分权利成为文化组织和文化机构重要资源供应者的角色。因此,转型期文化组织和文化机构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由局部向全局,由浅入深,不断发展的良性互动型关系。
内部人员与文化主体之间的关系:由依附型向契约型转变
在文化体制形成之初,文化艺术人员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被纳入国家体制,体制内成员以对上级和行政规则的服从为条件,换取政府对其无限保护义务二者之间形成了“约束—保护关系”。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单位对员工的个人控制开始松动,文化单位的干部人事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在全国文化行业普遍铺开,大部分文化单位试行职工聘用制、干部选拔作用制、绩效分配制,员工与单位之间的关系由依附型关系逐步向契约型关系转变。营造出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了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
三、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对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
一部人类发展史表明,文化兴则国兴,文化衰则国衰。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发展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期待,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昭示人们: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变革,而行之有效的社会变革又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指引。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已经处于深化阶段和重要时期,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启示是十分深刻和十分明显的。 1.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根本方向
文化体制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前提下,自觉调整和改革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保持文化全面持续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
2.必须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中国文化的理论品质
一切文化都是相对的,都是特定时空条件下即历史的产物。文化从属于历史,只有历史主义,没有独立的文化主义,或者说没有绝对文化主义,只有相对文化主义。大量经验事实证实着并没有超越经验、超越时空条件、放之四海而皆准、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先验的“文化体制”和“普世价值”。时空条件的变迁,使文化的运行规律和方式也必然发生变迁。新时期,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力量的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区域性、全球性的问题将以更为复杂也更为尖锐的形式摆在我们面前。所以,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决不能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相信教条,而是要理性地、客观地、准确地看待和解决文化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必须以构建适合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文明型文化模式”为根本目标
“文化模式是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者说是基本的生存方式或样法”。 [2](P91)文化模式是某一国家(民族)某一时期文化内容、特色、结构、功能的综合反映,是该国家(民族)生活样式和文明水平的体现。它属于历史的范畴,所以是相对稳定的,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西方文化模式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模式中纠结,世界上本来没有最好的文化模式,而只有最适合本国所处时代的文化模式。我们需要建立的是一种适合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现代文明型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超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不会跟着别人亦步亦趋,不会照搬西方或者其他任何模式,它只会沿着自己特有的轨迹和逻辑继续演变和发展,并对世界文明作出原创性的贡献。当然,这种模式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借鉴。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P34)对于外国文化,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一切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精神境界的文化成果,一切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管理方式,都要积极研究借鉴。但在文化观念上决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决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
4.必须以“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公平分担”为根本方式
文化体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逐步推开,并且保证改革的公平性,推动渐进改革而拒绝“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人们借用医学上的名词,把萨克斯被聘担任玻利维亚政府经济顾问期间提出一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经济纲领和政策称为“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是一种激进的疗法,这种政策调控带有明显的应急性质。上世纪90年代“休克疗法”在玻利维亚、俄罗斯等国家的痛苦实践,本世纪初,匈牙利,乃至整个东欧经过“两个激进”的变革后,其结果都不如人意。有的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休克疗法”还将绝大多数改革的痛苦代价都丢给广大老百姓承担,同时给少数精英大开了巧取豪夺的发财之门,严重缺失公正性。“休克疗法”注定走向破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1.10.18.
[2]衣俊卿著.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18
[4]杨 河.面向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5]庄福龄主编.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6]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编著.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实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7]徐军著.当代中国文化模式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8]《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张维为著.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0]《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2.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