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少臣的花鸟与人物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wxy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少臣特别喜欢笔墨,也在不断地磨炼自己的笔墨。尽管他在题材上也有许多突破,比如《午夜》的饺子,凳子上的《猫》,《农家即景》的杂物,都表现了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和生活经历。但是,他的这些取材并不是单纯为了表现生活,更重要的是他发现了可以表现“笔墨”意味的一些符号,由此而开发花鸟画的新的表现领域。他也画一些前辈花鸟画家常画的一些题材,比如松鹤、苍鹰、茶寿等,一方面借助于这些题材表现人们审美定势中的文人情怀,抒发自己的“胸中逸气”,另一方面,通过这些题材磨合自己的笔墨与前辈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自己的笔墨内涵。中国的“笔墨”难以与外人道,因为它有丰厚的知识含量,因此,认知、學习、磨炼的交互过程是学习“笔墨”和认识“笔墨”必不可少的。少臣在经年累月中不断深化自己对笔墨的认识,并确立自己的笔墨形态。他的同事张士增先生说他的为人“耿直爽快,不拘小节,崇尚行侠仗义”,这种品性的对应形象是大刀阔斧,淋漓尽致。所以他没有沉湎于“三矾九染”的作风中,而是以寥寥数笔的大墨块完成从构思立意到造型的全过程,感觉似风卷残云,又好像是瞬间而过。在当代画坛中,这种品格如晨星寥落,若白石老人在世也是门可罗雀。但是,少臣不以道孤而改弦易辙,他一以贯之地在他的艺术方式中不断探索。
  少臣还在不断体会着“写”的意蕴。这种连接于书法的艺术趣味和审美习惯,导引着中国的文人乐此不疲,并凝聚成“写意”这一审美话语。“写意”道出了中国绘画的真谛,它区别于“写形”,不是表面上的形式或风格的区别,而是文化本质上的不同,具有特殊的意义。在品评中,“写意”又分出“大”、“斜”,少臣当然属于“大”的一类。画惯了大写意花鸟的少臣,因为艺术也改变了自己观察社会和事物的习惯,他说“人物在我眼里也和一只鸟,一片叶,一块石没有什么两样”,所以他也经常画一些人物,“把人物也当成一只鸟,一片叶,一块石去画,一样简单,一样自然,一样纯朴。”少臣笔下的人物,趣味盎然,与宋代那位著名的“梁疯子”的《泼墨仙人》同曲同工。他画梦蝶的庄周,相马的伯乐,爱鹅的羲之,采菊的陶潜,拜石的米颠,醉酒的东坡,挥毫的宾虹,无不形神兼备,而用笔简之又简,省去了许多人物造型中的细节,正好像省去了鸟的羽毛、花的叶脉、石的纹路一样。他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历史上的人物,而表现出一种时代感,完全不同于粱楷的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由“野逸”而演化成自梁楷到八大的简约风格,虽然一直不占主流的地位,但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格样式。这种简约的风格之所以不能成为主流,是因为曲高和寡,自古能够欣赏的都是少数人。今天,在繁复的社会形态和生活方式中,也注定了只有少数人能欣赏像少臣这样的画风。
  少臣特别喜欢自然的真情,这是形成他的画风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够大写的画家如果没有真情,那么,所谓的大写也只能是表面的笔头大一点、墨块大一点而已。而那些大一点的笔头和墨块所反映出的则是画面的粗陋。大写意没有中间状态,要么是让人回味无穷,赞叹不已;要么是让人倍感恶俗,不堪回首。大写要有天分,说生而知之有点过,但确实有人是终其一生不能学而知之。少臣的品性是他的天分之一,他又非常好学,得白石老人五子良已、崔子范、卢光照诸先生指授,所以在大写意的路途中不断长进。当然,要达到数笔而胜千笔万笔的境界,非一日之功,也非“废画三千”而可造就,因此,少臣的路还很长。
其他文献
在《爸爸去哪儿了3》中,刘烨和他中法混血儿的儿子诺一一出场,就让无数女性观众眼睛都看直了,那个能嫁给如此优级秀的老公、生出如此出色的儿子的女人,一定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并纷纷私下猜测:那得是个多么秀外慧中、体贴能干、十全十美的女人啊!  与其我们在这里胡乱猜测,不如听当事人讲讲,那就让刘烨自己来说说自己的这位法国太太吧……  一刻钟催熟香蕉  刘烨是2009年7月与安娜结的婚。但是婚后没多久,刘
期刊
象棋让九子——五兵双仕双相,你听说过吗?  1999年12月1日,在广州日报,中象特级大师许银川与围棋棋圣聂卫平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互让九子”的超级对话,吸引了上千棋迷前来观看。  赛前,聂卫平说:“象棋一方就16个子儿,变化也不是很多,让我9子,开什么玩笑!我的象棋水平就那么差吗?我还告诉你们说,在这个世界上,谁也让不动我双马,让我9子,我要再输了的话,那我可就真的没脸见人了。”  许银川则说
期刊
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只能通过广播和报纸了解天气。报纸上的天气预报很简短,《人民日报》上有北京地区的24小时预报。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夜里,南转北风一二级;白天,北转南风二三级”。那时候,广播里天气预报的语速是非常缓慢的,是以记录速度进行播报的,有点像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一边听、一边记录广播中的各种暗语。那时候广播中的天气预报,也的确有些暗语的味道。例如,5500米高空、冷涡、切变线、70
期刊
二战时期,中国女飞行员不像苏联、美国女飞行员那样成建制。苏联有3个女飞行员团,共1000余人;美国有约200人的女飞行员大队。而中国没有女飞行员团队,都是自发地、零散地为二战飞行。她们人数也很少,不到20人,但她们为二战所做的贡献却不可忽视,其中受伤与牺牲的有3人,她们是李月英、李霞卿、颜雅清,二战胜利的旗帜上也有她们血染的风采。  李月英为抗战加入美军  李月英是广东台山人,1912年8月24日
期刊
梁启超当年在清华大学任教时,学生们最喜欢听他讲授的古诗词课。熊佛西教授曾这样描述他授课时的情景:“先生讲学的神态有如音乐家演奏,或戏剧家表演,讲到幽怨凄凉处,如泣如诉,甚至痛哭流涕;讲到慷慨激昂处,则手舞足蹈,怒发冲冠;讲到得意处,声音愈来愈高,语句愈来愈快,深陷于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总之,他能把他整个的灵魂注入他要讲述的题材或人物中,使听者忘倦,身临其境。”  又据闻一多回忆:一次,梁启超为学
期刊
最近我到美国去,无意中看到我女儿文蔷收藏的一个小册子,其中有一页是老舍的题字。  这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时,老舍和我都在四川北碚。老舍先是住在林语堂先生所有的一栋小洋房的楼上靠近楼梯的一个小房间里,房间很小,一床一桌,才可容身。他独自一人,以写作自遣。  有一次,我问他写的小说进度如何,他说每天只写七百字,不多写。他身体不大好,患胃下垂,走路微微有些佝偻着腰,脸上显着苍老。他写作的态度十分谨严,
期刊
在美国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始终无法绕开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塞缪尔·斯莱特。美国第七任总统杰克逊曾称其为“美国制造工业之父”。不过斯莱特并不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而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英国工匠。  1768年,斯莱特出生在英国德比郡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14岁时,斯莱特来到父亲的好朋友斯特拉特的纺织工厂里当学徒工,一干就是整整7年。正是這段学徒经历改变了斯莱特后来的人生轨迹。  当时在英国纺织领域出现了一项划
期刊
一次,聊天时,金岳霖对在北大东语系当教授的侄子金鼎汉说:“我很喜欢李清照的词,特别是那首《声声慢》,你喜欢不喜欢?”说完,他便投入地朗诵了起来:“寻寻觅觅,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金鼎汉听完金
期刊
令她最出名的,就是1978年的行动,引诱总统安纳斯塔西奥·索摩萨·德巴伊莱的助手——雷纳尔多·佩雷斯·维加将军进入自己的卧室。在那里,隐藏的刺客杀死了这位好色的将军。  诺拉·阿斯托加,是尼加拉瓜历史上一位传奇的女性,她曾担任尼加拉瓜司法部副部长以及尼加拉瓜驻联合国大使。在此之前,诺拉·阿斯托加曾与尼加拉瓜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并肩作战。最让这位女英雄闻名于世的,是一桩美人计:19
期刊
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在二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曾获得过许多重大情报。在胜利前夜,他被秘密杀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为他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60号烈士证书。他叫卢志英。  “炮制”出“剿共模范”  1930年,周恩来将卢志英从北平调到上海中央特科,继续从事秘密情报工作。此后,在周恩来、李克农的直接领导下,卢志英在京、沪、杭之间往来穿梭,先后建立了几十个秘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