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国家“奖、助、贷、勤、补、减”学生资助政策的健全,贫困生上学得到保障,但目前国家及高校政策更注重的是物质资助,贫困生心理困扰问题却鲜少关注。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文章通过对部分贫困生的心理困扰调查,阐述了高校贫困生中存在的自卑、敏感、抑郁、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并深层次地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困扰的原因,最后提出针对性的、科学的援助对策。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心理困扰 援助对策
随着高校生源在西部的扩招,高校贫困生的数量日益增多,虽然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贷款、高校奖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生活困难补助等政策确保贫困生完成学业的物质资助,高校贫困生仍承受着经济、学习、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严重影响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导致高校贫困生产生自卑与自尊交错、焦虑、内心消极、渴望关注的依赖心理。[1-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能独立面对社会的学生,因此探究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及援助对策具有重大价值,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高校贫困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1 心理困扰问卷调查
2017-2018学年,南京林业大学22154名在校生中4229名贫困生获得资助,文章从22个院系贫困生中按1:4进行抽样调查,去除无效问卷,得到1000名贫困生的关于心理困扰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占25%,男生占49.5%。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问卷调查及笔者作为资助专项辅导员与贫困生的访谈可知,贫困生困难的原因多为经济来源少、收入低的家庭,部分家庭遭受重大变故而致贫,依凭国家资助、办理助学贷款、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获得学费及生活费以顺利完成学业。其中92.7%的贫困生来自农村家庭,88.6%的贫困生家庭有多个子女。受家庭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影响,82.6%的贫困生认为金钱很重要。经济上的困难和压力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痛苦、挣扎与迷茫,有研究者认为,心理贫困是在物质贫困的前提下,由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如自卑、偏执、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3]综合研究者和问卷调查结果可得出,贫困生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妒忌、敏感、抑郁、依赖、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负面的情绪。
2 心理困扰的表现
2.1 消极的自卑感
大学里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家庭情况千差万别,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贫困生大多是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从小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受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生活比较拮据。而身边家庭较富裕的同学没有金钱之忧,可以随意购买个人所需,面对同学间的差距,会产生自卑、社会不公平、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愤世情绪,进而演变为自卑、抱怨的心理。另一方面,从小接受的教育资源不均衡,贫困地区更注重应试教育,导致贫困生在综合能力方面不如其他学生,而大学是一个除注重专业知识学习,更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场所,贫困生在特长表现方面明显有所欠缺。即使想通过参加活动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表现的却差强人意,这加剧了自卑、消极情绪的延伸。
2.2 过分的焦虑
进入大学,贫困生对新的校园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多个子女的偏远地区家庭,家庭仅仅他一人走出来求学,父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面临经济、学习、环境、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又背负着比其他同学更重的来自父母的高期望,贫困生身上承受着多重压力。内心出现对经济的拮据、学习的力不从心、新环境改变的适应问题、就业的未知性方面的焦虑。尤其大一和大四学生表现的焦虑情况更为严重,通过调查发现大一的学生更害怕他人知道自己为贫困生家庭,大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比较大的压力。由于教育水平和文化的差异,贫困生学习能力不及城市里的学生,但总体上来说,贫困生比其他同学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只是即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表现的不尽人意,由此出现紧张、焦虑心理。由于贫困生本身综合能力较弱,又不善言词,致使大四找工作时处于劣势,比大二、大三的学生更易焦虑。
2.3 极强自尊心与依赖关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 1943 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家庭贫困,贫困生的自我保护和自尊心表现的更为强烈。他们害怕被差别对待,害怕他人因生活拮据而觉得自己小气,害怕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上表现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行为,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他们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友好帮助。同时,他们又害怕别人忽视自己,希望他人的关注和主动接近,过分依赖国家资助,不愿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渐渐失去上进心理、自强不息和感恩精神。
2.4 紧张的人际关系
贫困生渴望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但在现实中,总体上贫困生之间更易成为朋友关系,但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较为紧张。这是由于贫困生的自卑、敏感、、多疑、自我认同感低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心理认为自己各方面能力都不及其他学生,会被其他学生看不起,对自我以及人际交往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学费来自助学贷款或亲戚朋友的借款,有些贫困生家庭无法支持高额求学费用,課余时间需通过兼职挣取生活费,甚至有学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偿还债务,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经营与同学间的关系。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内心需要,紧张的人际关系导致贫困生敏感、抑郁、妒忌心理的加剧,影响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 心理困扰的成因
3.1 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国家经济在不断发展,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也比较欠缺,教育方式比较落后,贫困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延伸到了校园里,贫困生在经济和能力方面都处于弱势,这给贫困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其次,随着国家的发展,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健全,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度提升,在政府及学校做资助工作时,要求必须透明化,南京林业大学也是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在确定贫困生前进行张榜公示,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最后,贫困生对未来充满期待,他们及家庭一心希望通过学习出人头地,但近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盛行,社会现实及压力打击他们的自信而产生消极心理。 3.2 学校环境的影响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健全,高校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足够学生完成学业。就南京林业大学而言,除了国家奖助学金,还有建档立卡学费减免、生活补贴、各类社会助学金,有很多学生兼得国家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或学费减免,可以说物质资助做的很到位。但忽视了对贫困生的环境适应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心理问题预防和求助教育、情绪调节与控制教育、应对挫折的教育,致使部分贫困生在面对学习、生活、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下出现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负面情绪。
3.3 家庭环境的影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思想和性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父母的知识水平、认知架构有限,能授予孩子的知识也有限。一般贫困生的父母都不太善言辞,他们爱自己的子女,但羞于表达,对他们来说努力挣钱养家糊口就是对家人的爱,子女难以感受和理解这种无言的爱,致使他们也渐渐形成封闭的心理,在大学校园里,他们表现得也不太擅长交际,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常常较为被动。而且父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学生身上,这无形中也给他们形成了压力。另一方面,大多数贫困生相对比较懂事,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父母减轻负担,他们主动放弃父母对求学生活费的补给,而选取利用课余时间做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的工作,这必然会占据学习和生活的时间,他们常常在学业与打工之间纠结与周旋,终因为耽误了学业而烦恼,部分学生下定决心放弃打工念头专心学习时,却发现力不从心,这使他们感到烦恼、抑郁、忧愁。
3.4 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少贫困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自我定位不正确,自我价值感不强,这些直接成为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阻碍;其次,部分贫困生有敏感、多疑、自尊心强等特点,部分贫困生家庭贫困却不愿意接受国家资助,他们极力掩藏家庭贫困事实,努力想与其他同学保持平等地位而不愿接受帮助,这使其内心挣扎、痛苦;第三,部分贫困生的生活态度消极,内心封闭,不愿意接触其他同学,不愿接触新的事物,大部分贫困生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又对无法改变生活现状而逐渐失去上进心理,甚至出现自怨自艾的心理。部分贫困生对他人的帮助缺乏感恩意识,觉得接受国家资助和他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价值观上的缺失。
4 心理困扰的解决途径
4.1 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
家庭贫困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源头,建立一套完整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前提。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坚持“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让真正有困难的学生获得经济上的资助,通过国家助学金或社会助学金减轻其经济上的负担。同时鼓励获得资助的学生参与校内勤工助学工作,让学生通过有偿劳动获得报酬,一方面在勤工助学岗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南京林业大学在校内开设了诸多勤工助学岗,如校园文明岗、报亭助学岗、一卡通中心助学岗,还有各类行政助学岗等,贫困生在这些勤工助学岗上能结交到朋友,而且也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责任担当等能力。但每个岗位招收的人数有限,常常出现学生主动想申请岗位却申请不上的尴尬局面,今后应当进一步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改善生活條件。[4-5]
4.2 正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是一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完善的重要阶段,部分贫困生自立自强,不断追求上进,在校园里发光发热,部分贫困生的三观不够成熟,无法正确认识贫困问题,产生封闭、偏执、敌对、妒忌、愤世的心理,沉溺于游戏、网络,缺乏学习、生活的动力,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召开讲座、团辅活动、一对一交流等引导学生正视贫困问题,帮助树立感恩意识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在此过程中注重树立典型,因为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容小觑,英国作家罗阿谢姆说,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南京林业大学也有很多贫困有志的学生,可通过公众号推送相关励志事迹,可在校园里制造机会加强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榜样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4.3 加强贫困生能力的提升
贫困生的综合能力在总体上有所欠缺,本身自己自卑、羞怯,又不及其他同学有才艺,致使贫困生在大学校园里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少,这会恶性循环地影响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内心又承受着多重压力,内外因素都制约了贫困生的发展路径。高校应针对贫困生开展群体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贫困生的参与意识、团结意识和责任意识。高校及学院应成立贫困生为主体的自强社团,让他们彼此成为朋友,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并在开展积极有意义的活动中锻炼贫困生的能力,激发生活乐趣,可多组织志愿活动、团体拓展活动。其次,针对挫折应对、就业能力、人际交往方面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南京林业大学每年会为C级特困生提供就业培训机会,但C级贫困生毕竟是少数,应扩大培训人员范围,拓宽培训内容,让有需要的贫困生都在培训中受益,从而提升贫困生的能力。
4.4 注重人文关怀
贫困生的内心痛苦、挣扎,封闭自我又渴望被关注,内心自卑又持有极强的自尊心,引导贫困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需要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家长、班级同学协力。首先,学院领导、辅导员及班主任应提高自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学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式,使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其次,除了加强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也要加强生活中的言传身教,给予贫困生真切的关爱,帮助去除迷茫,引导发展全面健康的人格,鼓励同学们主动与贫困生交往,与其建立友谊,瓦解贫困生内心的设防线;最后,与贫困生家庭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及时与父母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协力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总之,要想资助育人真正达到实效,心理脱贫问题不容忽视,这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共同努力,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困扰才是实现贫困生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文华.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1):39-42.
[2] 杨喆.浅谈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07-108.
[3] 陈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4] 陈欢欢,庞进,彭程.高职高专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72-75.
[5] 谢锐琼,李晓跃.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帮扶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97-98.
关键词 高校 贫困生 心理困扰 援助对策
随着高校生源在西部的扩招,高校贫困生的数量日益增多,虽然国家奖助学金、生源地贷款、高校奖学金、学费减免、勤工助学、生活困难补助等政策确保贫困生完成学业的物质资助,高校贫困生仍承受着经济、学习、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严重影响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发展,导致高校贫困生产生自卑与自尊交错、焦虑、内心消极、渴望关注的依赖心理。[1-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个人格健全、能独立面对社会的学生,因此探究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困扰及援助对策具有重大价值,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诚信和感恩教育、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高校贫困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1 心理困扰问卷调查
2017-2018学年,南京林业大学22154名在校生中4229名贫困生获得资助,文章从22个院系贫困生中按1:4进行抽样调查,去除无效问卷,得到1000名贫困生的关于心理困扰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分别占25%,男生占49.5%。问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由问卷调查及笔者作为资助专项辅导员与贫困生的访谈可知,贫困生困难的原因多为经济来源少、收入低的家庭,部分家庭遭受重大变故而致贫,依凭国家资助、办理助学贷款、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获得学费及生活费以顺利完成学业。其中92.7%的贫困生来自农村家庭,88.6%的贫困生家庭有多个子女。受家庭环境和生存环境的影响,82.6%的贫困生认为金钱很重要。经济上的困难和压力导致贫困生心理上的痛苦、挣扎与迷茫,有研究者认为,心理贫困是在物质贫困的前提下,由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如自卑、偏执、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障碍或精神空虚等现象,有的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严重的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3]综合研究者和问卷调查结果可得出,贫困生的心理困扰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妒忌、敏感、抑郁、依赖、人际关系紧张等一系列负面的情绪。
2 心理困扰的表现
2.1 消极的自卑感
大学里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家庭情况千差万别,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贫困生大多是来自偏远的农村地区,从小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受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生活比较拮据。而身边家庭较富裕的同学没有金钱之忧,可以随意购买个人所需,面对同学间的差距,会产生自卑、社会不公平、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愤世情绪,进而演变为自卑、抱怨的心理。另一方面,从小接受的教育资源不均衡,贫困地区更注重应试教育,导致贫困生在综合能力方面不如其他学生,而大学是一个除注重专业知识学习,更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场所,贫困生在特长表现方面明显有所欠缺。即使想通过参加活动有意识的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表现的却差强人意,这加剧了自卑、消极情绪的延伸。
2.2 过分的焦虑
进入大学,贫困生对新的校园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大部分贫困生来自多个子女的偏远地区家庭,家庭仅仅他一人走出来求学,父母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学生身上,面临经济、学习、环境、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又背负着比其他同学更重的来自父母的高期望,贫困生身上承受着多重压力。内心出现对经济的拮据、学习的力不从心、新环境改变的适应问题、就业的未知性方面的焦虑。尤其大一和大四学生表现的焦虑情况更为严重,通过调查发现大一的学生更害怕他人知道自己为贫困生家庭,大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比较大的压力。由于教育水平和文化的差异,贫困生学习能力不及城市里的学生,但总体上来说,贫困生比其他同学更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只是即使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却表现的不尽人意,由此出现紧张、焦虑心理。由于贫困生本身综合能力较弱,又不善言词,致使大四找工作时处于劣势,比大二、大三的学生更易焦虑。
2.3 极强自尊心与依赖关注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 1943 年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由于家庭贫困,贫困生的自我保护和自尊心表现的更为强烈。他们害怕被差别对待,害怕他人因生活拮据而觉得自己小气,害怕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因此在生活和学习上表现出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行为,强烈的自尊心驱使他们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友好帮助。同时,他们又害怕别人忽视自己,希望他人的关注和主动接近,过分依赖国家资助,不愿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渐渐失去上进心理、自强不息和感恩精神。
2.4 紧张的人际关系
贫困生渴望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但在现实中,总体上贫困生之间更易成为朋友关系,但与其他同学的关系较为紧张。这是由于贫困生的自卑、敏感、、多疑、自我认同感低等心理因素造成的,心理认为自己各方面能力都不及其他学生,会被其他学生看不起,对自我以及人际交往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部分学生的学费来自助学贷款或亲戚朋友的借款,有些贫困生家庭无法支持高额求学费用,課余时间需通过兼职挣取生活费,甚至有学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庭偿还债务,导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经营与同学间的关系。人际交往是人的一种内心需要,紧张的人际关系导致贫困生敏感、抑郁、妒忌心理的加剧,影响了贫困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3 心理困扰的成因
3.1 社会环境的影响
首先,国家经济在不断发展,但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资源也比较欠缺,教育方式比较落后,贫困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延伸到了校园里,贫困生在经济和能力方面都处于弱势,这给贫困生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其次,随着国家的发展,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健全,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度提升,在政府及学校做资助工作时,要求必须透明化,南京林业大学也是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在确定贫困生前进行张榜公示,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最后,贫困生对未来充满期待,他们及家庭一心希望通过学习出人头地,但近年来,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盛行,社会现实及压力打击他们的自信而产生消极心理。 3.2 学校环境的影响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健全,高校对贫困生的物质资助足够学生完成学业。就南京林业大学而言,除了国家奖助学金,还有建档立卡学费减免、生活补贴、各类社会助学金,有很多学生兼得国家助学金和社会助学金或学费减免,可以说物质资助做的很到位。但忽视了对贫困生的环境适应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心理问题预防和求助教育、情绪调节与控制教育、应对挫折的教育,致使部分贫困生在面对学习、生活、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下出现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的负面情绪。
3.3 家庭环境的影响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思想和性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父母的知识水平、认知架构有限,能授予孩子的知识也有限。一般贫困生的父母都不太善言辞,他们爱自己的子女,但羞于表达,对他们来说努力挣钱养家糊口就是对家人的爱,子女难以感受和理解这种无言的爱,致使他们也渐渐形成封闭的心理,在大学校园里,他们表现得也不太擅长交际,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常常较为被动。而且父母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学生身上,这无形中也给他们形成了压力。另一方面,大多数贫困生相对比较懂事,他们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父母减轻负担,他们主动放弃父母对求学生活费的补给,而选取利用课余时间做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兼职的工作,这必然会占据学习和生活的时间,他们常常在学业与打工之间纠结与周旋,终因为耽误了学业而烦恼,部分学生下定决心放弃打工念头专心学习时,却发现力不从心,这使他们感到烦恼、抑郁、忧愁。
3.4 自身因素的影响
首先,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不少贫困生对自我的认识不足,自我定位不正确,自我价值感不强,这些直接成为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阻碍;其次,部分贫困生有敏感、多疑、自尊心强等特点,部分贫困生家庭贫困却不愿意接受国家资助,他们极力掩藏家庭贫困事实,努力想与其他同学保持平等地位而不愿接受帮助,这使其内心挣扎、痛苦;第三,部分贫困生的生活态度消极,内心封闭,不愿意接触其他同学,不愿接触新的事物,大部分贫困生参加集体活动不积极。又对无法改变生活现状而逐渐失去上进心理,甚至出现自怨自艾的心理。部分贫困生对他人的帮助缺乏感恩意识,觉得接受国家资助和他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这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价值观上的缺失。
4 心理困扰的解决途径
4.1 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
家庭贫困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源头,建立一套完整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前提。在认定贫困生的过程中要做到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坚持“公平公正平等”的原则,让真正有困难的学生获得经济上的资助,通过国家助学金或社会助学金减轻其经济上的负担。同时鼓励获得资助的学生参与校内勤工助学工作,让学生通过有偿劳动获得报酬,一方面在勤工助学岗锻炼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南京林业大学在校内开设了诸多勤工助学岗,如校园文明岗、报亭助学岗、一卡通中心助学岗,还有各类行政助学岗等,贫困生在这些勤工助学岗上能结交到朋友,而且也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责任担当等能力。但每个岗位招收的人数有限,常常出现学生主动想申请岗位却申请不上的尴尬局面,今后应当进一步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改善生活條件。[4-5]
4.2 正确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是一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与完善的重要阶段,部分贫困生自立自强,不断追求上进,在校园里发光发热,部分贫困生的三观不够成熟,无法正确认识贫困问题,产生封闭、偏执、敌对、妒忌、愤世的心理,沉溺于游戏、网络,缺乏学习、生活的动力,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的行为。高校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召开讲座、团辅活动、一对一交流等引导学生正视贫困问题,帮助树立感恩意识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在此过程中注重树立典型,因为榜样示范的作用不容小觑,英国作家罗阿谢姆说,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南京林业大学也有很多贫困有志的学生,可通过公众号推送相关励志事迹,可在校园里制造机会加强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榜样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4.3 加强贫困生能力的提升
贫困生的综合能力在总体上有所欠缺,本身自己自卑、羞怯,又不及其他同学有才艺,致使贫困生在大学校园里能表现自己的机会很少,这会恶性循环地影响到个人能力的提升。内心又承受着多重压力,内外因素都制约了贫困生的发展路径。高校应针对贫困生开展群体性的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贫困生的参与意识、团结意识和责任意识。高校及学院应成立贫困生为主体的自强社团,让他们彼此成为朋友,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并在开展积极有意义的活动中锻炼贫困生的能力,激发生活乐趣,可多组织志愿活动、团体拓展活动。其次,针对挫折应对、就业能力、人际交往方面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南京林业大学每年会为C级特困生提供就业培训机会,但C级贫困生毕竟是少数,应扩大培训人员范围,拓宽培训内容,让有需要的贫困生都在培训中受益,从而提升贫困生的能力。
4.4 注重人文关怀
贫困生的内心痛苦、挣扎,封闭自我又渴望被关注,内心自卑又持有极强的自尊心,引导贫困生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这需要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家长、班级同学协力。首先,学院领导、辅导员及班主任应提高自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学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式,使工作更加科学有效;其次,除了加强课堂上的思想教育,也要加强生活中的言传身教,给予贫困生真切的关爱,帮助去除迷茫,引导发展全面健康的人格,鼓励同学们主动与贫困生交往,与其建立友谊,瓦解贫困生内心的设防线;最后,与贫困生家庭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及时与父母沟通学生在校情况,协力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感恩意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总之,要想资助育人真正达到实效,心理脱贫问题不容忽视,这是一项复杂而浩大的工程,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共同努力,解决贫困生的心理困扰才是实现贫困生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周文华.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策略[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1):39-42.
[2] 杨喆.浅谈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07-108.
[3] 陈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
[4] 陈欢欢,庞进,彭程.高职高专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2):72-75.
[5] 谢锐琼,李晓跃.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帮扶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