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oniz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时期,学生开始接触物理知识。面对全新的内容,如何有效地带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是作为初中教师的我们应当了解的。本课题研究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物理在中国的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是让当代学生学好物理的核心要素。特别是从初中到高中,物理的学习难度和知识点的深度将会有一个质的跨越,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是解决教学问题的关键一步。教师应有效地选择方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下面,笔者就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分析,并寻找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思维;物理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1-0038-02
  引    言
  物理思维是一种站在物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思维指的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属于人脑的基本活动形式。作为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思维模式,它的抽象性和严谨性都有效提升了学习的灵活性和批判性。当学生学会运用物理思维之后,许多教学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这样的思维模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很好地融入初中、高中的学习阶段生活里。现如今的素质教育也有了自己的门槛和要求,它要求教师针对教育方针的相关内容,应当贯彻落实下去;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方案,深入教學。然而学生在学习一些物理知识和背诵一些物理公式的时候,时常感到困难甚至无法理解,这就导致学生的物理基础变得越来越不扎实,且学生的物理成绩随着物理知识点难度的加大会变得越来越差,还有关于培养学生有价值的学习能力这方面的进展也会停滞不前。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生活。当学生形成了较强的物理思维能力的时候,学生对物理问题的专研才会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探索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物理问题。然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学生连基本的物理知识点都掌握不好,更不要谈将物理知识融入现实的生活当中去,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物理问题,如生活当中常见的电饭煲煮饭、电水壶烧开水,它们就是在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热传递来煮饭、烧水。又如微波炉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卫生无污染,加热原理就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再将电磁能转化为内能。这样的物理问题研究,不仅仅是为了应试和分数,更多的是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然而学生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就不能把物理知识融入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去,更不能通过一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去解决生活问题。如果能通过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的成长。
  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涉及方方面面,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作为重点,解决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实践性思维能力最为显著,这两者对于初中生的发展比较重要。学生独立思考才会形成属于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独立思考解决一些实际的物理问题,这样就可以有效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物理基础知识反复教学没有任何效果、学生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的问题,这样考量的不仅仅是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更多的是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变能力、主动探索和创新的思维能力。
  二、解决初中物理教学问题的相关对策
  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近几年,情境教学的教育方式开始兴起,也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情境教学法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准确地去理解物理的抽象概念。比如,在每一次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为每一次的教学课堂内容制作一套PPT,通过投放视频,让学生深入地理解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特别是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发散思维,将所有人的解题思路汇聚起来拓展新的思路,提升物理思维能力。这样教师先讲解基础物理知识,学生再小组配合细致讨论,巩固基础知识并发现自身对基础知识的不明确认知。有趣的课堂才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有兴趣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一堂课内的学习理解得到提升,发散思维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使学生运用物理知识,特别是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更加高效地培养学生快速完成当堂物理课上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思维思考模式的强化,有效改善学生因为枯燥而不愿主动接受知识的现象。
  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应当努力去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有效合理地运用教学资源,围绕学生的学习素质进行拓展,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当主动去求学而不是等着被提供知识。这样就可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愿学、不想听课的问题。教师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使课堂氛围轻松幽默,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地投入进课堂学习中,感受学习的氛围。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和吸收物理知识点才是最高效率的。
  另外,思维导图是一个可以被很好地利用的图形工具,它能有效建立物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还能有效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完一堂课的知识点,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没有发散思维、学习不精的问题。
  2.抓准突破口,夯实学生基础
  教师应当深刻了解每堂课的核心知识点和难点,努力引导学生主动突破这些学习难点,让学生形成自己特有的学习习惯[1]。这样学生才能深刻地意识到学物理不单单是解决一些物理问题,而是要透过这些问题现象,看到本质,从而将其很好地合理地运用到生活当中。教师要通过鼓励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使学生敢于面对难题、解决难题。只有当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时候,才是真正进步的开始,这样学生的基础才会坚实牢靠,才不会使学习成绩不稳定。与不自信的学生相比,自信的学生对于知识点掌握和题目解答都更加优秀,最主要的是他们思维更加清晰,在分析和判断物理知识和物理问题的具体情况时,思维更加清晰和精准,这样的学生才会节约出更多学习物理基础的时间来掌握更高阶的物理知识以及拓展当前所学的物理知识点,效率更高,精准度更强。
  结    语
  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这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和学习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要从学生如何思考问题以及分析问题去找准突破口。有效的学习方法,能让学生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当学生能够自己结合物理概念和定理加以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学生内在思维的调动也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来实现;当学生对某事物产生兴趣,学习效率和接受程度都会大大提升。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是物理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对于不同学生的性格和学习方式、理解能力的不同,对教学理念和方法也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教师应该认真制定每一次的课题目标和方法,有针对性地传道、授业、解惑,弥补学生在前期学习中的不足,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把运用物理思维贯彻到学生每一个学习阶段中,系统化地去实施。
  [参考文献]
  袁乔新.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04):45-46.
  作者简介:邵建萍(1979.4—),女,江苏昆山人,中学一级教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脂肪抽吸负压对抽吸脂肪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20ml注射器和吸脂机从不同侧孔的吸管抽取脂肪颗粒,对其进行肉眼和光镜观察,比较脂肪细胞的存活率。结果 注射器法及
7月26日上午,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举行“旧物再利用,爱心我传递”公益捐赠活动启动仪式,省国土资源厅厅领导、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部分直属事业单位人员参加启动仪式。为更好开展
[目的/意义]在公共档案馆服务质量优化中引入知识治理理论,使得复杂的服务质量优化问题获得更本质的理解和更有效的解决途径,为公共档案馆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提升提供参考。[
通信终端是通信业务最终实现载体,通信行业每年巨额的业务收入都是用户通过终端流入产业链的,可谓小终端决定大市场。CDMA终端匮乏一直是制约整个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电信动作不断,引起了通信终端产业一连串的震动。2009年5月8日,中国电信与威盛集团在北京中国大饭店正式签署战略合作
系统的演化可用系统的熵变化来描述。本文在对流行的熵变模式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熵变化直接取决于其内部的熵增过程和熵减过程,并用这一观点对系统的退化和进化作统
会议
伴随老龄化社会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沈阳市养老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老龄关怀与照顾、老龄健康与护理、老龄学习与娱乐等现实问题。通过社区终身学习制度的构建,努力打造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对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中国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正逐渐由农村-城市的单向流动格局转变为农村-城市和城市
民歌传播是探索民族文化精神、发现民歌艺术审美情趣、传播民族文化价值、对完整地继承和科学地发展民歌艺术本质的一项必要的行为活动。《中国民歌大会》节目在传播媒体繁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渗透到生活中,使
本文基于中尺度ARW-WRF模式,将一个新的台风涡旋循环动力初始化的方案与大尺度谱逼近(spectral nudging)相结合有效地改进台风涡旋的初始结构和强度,进而提高对台风路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