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上海味道

来源 :食品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g12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记者王瑾(以下简称王):作为描写老上海的著名作家,最近几年您一直以饱含情致的笔触对老上海的“吃”细写深描,这是否与您从小就有机会接触到好吃的食物和对吃十分有要求的上层人士有关?
  程乃珊(以下简称程):从小家里人就很讲究吃,因为外公是银行家,需要常与客户联系、应酬交际多,所以外公是最讲究吃的,我写过的孙曜东老先生也是很讲究吃的银行家。而且我祖籍是浙江,我先生祖籍是苏州,这两个地方的人也是很讲究吃的。
  王:很多读者想知道,为何您对美食有着如此敏锐的感悟力,即便是平常的一碗米饭、一碗粥甚至一杯茶?您的文字始终舞动着欢快的旋律,几千字的文章一口气读完畅快至极,心情也会变得很愉快,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否与对美食的喜好有关?
  程:我一直对吃很感兴趣,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一个爱好吃的人一定是热爱生活、容易相处的人,能从吃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所以心情常会很愉快;若是一个对吃很挑剔的人,则生活中会较难相处。所以我不赞成女孩子减肥,容易产生不健康的情绪。
  佛教里说吃饭时持碗如“龙含珠”,使筷如“凤点头”,一粒米都不可以掉,而且要心存感恩之心。对我来说,家中一日三餐只要有热汤、热菜、热饭,就是一顿美食。
  王:您像一个寻访者那样,记录那些经历过上海历史的美食家们,如沈京似、孙曜东老先生,是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程:我认为他们是上海文化的活化石,饮食文化可以说是上海的非物质文化,而这些老上海人就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孙曜东老先生现在已经过世了,幸运的是他在世时我多多少少了解了那个时代的老上海饮食文化。
  所谓“百味人生”,人的味觉其实是一个很敏感的器官。所以我觉得食文化最能表现时代文化,例如结婚喜糖及吃饭方式等的变化,而且每一个时期的“吃”都能体现当时社会的人文和人生。
  王:很多人认为美食家就是尝遍天下美食、因终日饱食而肥头大耳的人,您心目中的美食家是什么样的?
  程:这是人们对美食家的误解,其实要做真正的美食家是很不容易的。现在“好吃”的人比较多,但要成为美食家不单是对吃的研究,吃只是副业,比如沈京似的主业是银行家,但他不光会吃还很会烧,黄金时期家里有7个大厨,他还精通书画、古董等。所以说美食家应该是全才,不光要吃遍好的、上档次的一流饭店,能说出个道道,还要懂美学、艺术、礼仪等,比方说要知道什么菜该用什么盛器等等,需要综合性的素质。
  王:您觉得自己是美食家吗?您最容易被什么样的饭店所吸引?
  程:我远远称不上美食家,我不大懂吃,只能讲是“好吃”,只要是好吃的我都喜欢。
  现在大家在外面吃的机会很多,我更看重餐厅的情调和环境,另外熟客情怀也很要紧,我喜欢去的饭店都能叫出服务生的姓氏,对大堂经理更是熟如朋友,他们熟知我的口味、喜好,看到我会很亲切的迎上来:“程老师您来了”,从进门就有种回家的感觉,真的是宾至如归。所以我希望饭店不要经常换服务生,因为客人大多是跟着大堂经理走的,另外对服务生的培训也很重要,切忌板着脸孔为食客服务。前几天在恒隆广场5楼一家著名港式餐厅遭遇尴尬,湿巾散发着异味,餐盘下粘着一张别人用过的餐巾,服务生倒水时竟然落进了朋友的盘子里,负责人却不认为这是很大的事情,这是很可怕的。这种“价贵而不高档”的饭店实在有损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形象。
  开在老洋房里的饭店,我也吃过好几家,愚园路上的“福1039号”算是开得成功的,不论从环境、服务还是菜肴的口味,我都非常喜欢。还有镇宁路的“夏味馆”,环境宽敞,味道也好,喜欢他们自制的酸梅汤。我常去的还有一家叫“乡味园”,金庸也去过,在南京西路的一条小巷里,经营本帮菜,很受上海老克勒们欢迎,红烧划水、冰糖鳗鱼和酱方等都很好吃,越家常的菜越难烧好。
  王:都说香港是美食天堂,今年又是香港回归十周年,您是上海人,又在香港生活过,因而在您身上既有上海饮食的烙印,又有香港饮食的痕迹,您如何看待两地的饮食差异?
  程:这十年来我感觉香港人对内地的了解更深了。香港餐饮业有一点做得比上海好,就是低价也能买到可口的食物。香港人每月平均工资约万元港币,一个面包只卖2~3元港币,而且做得非常好吃,他们认为卖给别人吃的也要是自己觉得好吃的。现在在上海要想吃味道好点的就要花较高的价格。
  王:在您的文章中,时常有对西餐礼仪等细节的描写,这是否源于小时候的家庭环境?
  程:我们中国人喜欢围桌吃饭,不管爱吃不爱吃的都放在一块,图个热闹;吃西餐虽然有一整套十分繁琐的礼仪,但分食制强调个性化,比如可按个人口味选用成熟度不同的牛排以及对西餐的主菜和餐后甜品都可根据个人喜好作出选择,这也是中西方文化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所以说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只需了解当地的饮食,外出旅游一定要吃当地特产,否则就等于没去过。
  我从小就爱吃西餐,小时候我一直住在外公家,外公能说一口流利英语,非常洋派,即使在文化革命时期也很讲究生活质量。那时上海的咖啡馆也很多,外公经常带我去,他边喝咖啡边看报,我就在一旁吃冰淇淋。
  王:您在文章中提到家人有空会围桌茶叙、吃着自制美味点心的温馨画面令人印象深刻,这是否是您最甜蜜的家庭时光?
  程:我喜欢请朋友到家中吃吃聊聊,享受下午茶的悠闲时光。在家里吃东西最温馨,记得过去家中没有空调,冬天时我们生起取暖的花篮炉,炉上烘糖年糕、
其他文献
安全信息    四类食品可免标保质期   最新颁布的《食品标识管理规定》将于2008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在规定中,乙醇含量10%以上(含10%)的四类食品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其主要从标识内容和标识形式两方面对食品标识进行了规范。  规定要求,乙醇含量10%以上(含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可免除标注保质期;而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非保健食品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
期刊
今年美食趋势正在被绿色奥运理念所主导:追求健康、自然、高营养食物。挪威海产局官员欧诗娜女士说:“2008年挪威三文鱼在中国的销量骤增,得益于中国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各地的星级宾馆纷纷推出以三文鱼为原料的主打中式菜肴点心。  近年来,三文鱼已经成了喜欢生食鱼肉的消费者的首选,目前宾馆酒店的大厨正在制造一波用三文鱼烹制的创意菜品的新浪潮。品味三文鱼已经成为健康饮食的时尚
期刊
一、    把每个星期二晚上献给中秋节,从夏季开始,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美国没有中秋节。刚来时,中秋节就像一根无形的绳,要把我这个飘洋过海的风筝牵回去。记得明月高挂之夜,一边吃月饼,一边擦泪水。圆月模糊,好像落在海里的影子,被浪花打成碎片。   记得晚上一到家便打开电视,直奔唯一的中文频道,看到眼皮合起来。后来,渐渐脱胎换骨,过美国节日,情人节、复活节、国殇节……度过夏季旅游高潮,便去迎接新学年,
期刊
怪兽寿司——餐饮店用这样一个名字,总有点别别扭扭,一打听,原来老板是香港红星吴彦祖(Daniel),也就明白了——明星嘛,总是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吴彦祖的靓仔形象是有口皆碑,粉丝大把,功夫又好,英文也流利,可谓能文能武。难怪他开设在九龙旺角朗豪坊的Monster Sushi(怪兽寿司),不足一月,门外已日日见排长龙,是明星效应还是有真材实料?    青年铁三角组合,各有来头    朗豪坊新店Mons
期刊
人到中年,似乎患上了一种怀旧症,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常常喜欢去想些童年时的旧事,许多封尘已久的往事又突然浮现在眼前。  我的家在离杭州湾不远的一个200多户的村子里,村子虽大,可村子的人却憨厚忠实,民风极其淳朴。每年春节临近的时候,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忙碌着掸檐尘、备年货、酿米酒。酿米酒是我们村上流传下来的一个风俗。米酒是用糯米酿制出来的一种土酒,俗称甜酒。那米酒喝起来真是滴滴清香、纯真、甘甜,是过去
期刊
深秋初冬,寒风飒飒,饭桌上若有碗鲜香可口、营养全面的好汤定会开胃暖身,消除疲劳。家常汤菜品种繁多,我家最为钟爱且百吃不厌的是“罗宋汤”。那是我妈妈60多年前的独创,是她的厨艺经典之作,也是我从娘家带到夫家的厨艺之宝。烧罗宋汤,我必定精心准备、细心切配、用心调制,半点不敢马虎。每烧此汤,那香味会弥漫全幢上下,甚至溢满整条小弄堂。  在俄式菜谱中是找不到“罗宋汤”这个名称的,上世纪20年代起,俄侨大批
期刊
茶油,也叫山茶油、苦茶油、野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珍贵天然木本植物油;在民间,它还有很多动听的名字:“长寿油”、“月子油”、“贡油”,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它、使用它。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也把它列为首推的食用油料作物加以推广。它的市场价格大约是普通食用油的3~6倍,在有些国家,是十几倍甚至是几十倍。在日本、美国,茶油的价格超出橄榄油20多倍。可见,茶油的价格真的比较贵……但我认为茶油真正“贵”的不是
期刊
今年11月27日至30日,中国饭店协会、上海餐饮行业协会和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将在上海联合举办第五届中国(上海)国际餐饮博览会。本届餐博会开幕之日,距上海世博会只有515天,这将是餐饮行业紧锣密鼓迎接世博,烹制美味佳肴服务世博,锤炼队伍进军世博的一次盛会,也是世博餐饮实质性启动的总动员。  本届餐博会主要内容和特点有:  1、举办第二届中国品牌餐饮投资促进大会,重点围绕餐饮业投资商机、餐饮投资成功案例
期刊
离“六一”儿童节尚有一周之余,刚入小学读书的外孙女,却早早提醒我准备礼物赠予她。这不由使我犯愁,赠送何礼物为佳?文具书包、儿童读物、各种玩具在去年入学时早已赠送;鞋帽衣裤、装饰之物家中柜子也已放置不下;各种食品、营养品其母拒之,只因外孙女已营养过剩,体型微微发胖。  沉思之中,不禁脑海中浮出自己求读小学时的情景,当时家中经济拮据,有时一日三餐难以维持,只得借贷度日。每年四月四日儿童节(那时四月四日
期刊
一天,妈妈正给小宝换尿布,我惊讶地说:“怎么小宝的腿那么皱巴,跟枯树皮似的?!”再仔细一看,原来不是小家伙的腿,而是妈妈的手。  妈妈的手,手背略微泛红,皱纹横竖交错,像一块缩小了的刚耕犁过的春田;手背上有几根青筋深深的透过皮肤向外张望,是灌溉田地的几条小河;手指粗短,关节突出,关节处堆积起来的松皮,像树的疤痕或年轮;小指有些变形,倔强地和其他手指保持着距离,像一个内心忧郁的孩子独自斜向一边;左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