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深处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ing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申中秋,再到河南焦作修武县的云台山。
  虽然这已经是二度赴游,但是走近的欲望依然强烈。时令正值初秋,山上谷里的树木花草还处于深绿的时候,但这些绿点缀覆盖在高耸的崖壁和沟谷边,在这里特异的红石陪衬下,却透露出勃勃的生机和灵动的活力。这也许是一种大自然的神奇之力,它以看不见的力量作用,不断改变着世间的所有。就像这云台山,一年四季,各有独特的风景:春来,冰消雪融,万物复苏,小溪流水,山花烂漫,供人赏花游春;夏日里,郁郁葱葱,原始次生林,布满天地,飞瀑流泉,造就出这里山水的奇特壮美;秋深时节,层林尽染,红叶似火,点燃了各处五彩绚烂的风景;冬到时,冰雪宁静,银装素裹,冰挂如雕,苍茫雄浑,风光遒劲。每有人到此,观览不同的山水奇异风景之后,多有相见恨晚之叹。某一处的环境能够让你感受到悦目、舒心和依恋了,来多少次都不会有厌倦的情绪。大美不厌看,每看都喜欢。云台山也许就是这样的风景。
  云台山地处修武县。修武是个有3000多年文字记载的古老之地。修武这个地名,就是自周时因周武王在这里修兵练武而获得的。早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始,这里就有了县治。这是个古老的地方,自然就会有很多的故事和传说出现与流传。在无法追溯的年代,太行山浩荡绵延东来,飞峙到这里,突然就停下了脚步,天造地设地出现了一面是壁立千仞的峭岩高山,山下却开始了阔展的平原,自然地将修武大地,置放在了这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地带。因此,修武就天生地成了个山水平原共有的地方。山水是一种自然的造化和存在。在人类的社会文化没有接触或覆盖山水的时候,山水似乎就是静穆固化的对象,不包含什么精神和情感的内容。而山水一但与人文社会发生了联系,这山水也是会因人的走进而焕发出许多精神情感的蕴含。这云台山,就不光山水奇秀,如今是经联合国批准的全球地质公园,首批国家5A级风景名胜旅游景区,还是一处有很多人类文化历史故事的地方。所以,此地山水形胜,文化历史丰富久远。确是个有看头,有说道的好地方。
  初次到云台山的时候,只是游览了红石峡的风景。在这个也许不输于传说中的天上瑶池的精美景区,红石山水,绿树飞瀑,秀岩青苔,日光暗影,沟谷漫延,行人流连,色彩秀美而生动,身临这样如同精细盆景般的地方,使人有入幻境,有入天外梦里之感。明代在此为官的怀庆知府徐以贞,就曾赞红石峡曰:“何年鬼斧劈层崖,鸟翼飞来一线开。斜阳在山归意懒,不堪回首重徘徊。”出得这锦绣峡谷,待到泉瀑峡时,又是另一番壮美景象。高耸如云般的山上,突然就有落差314米的飞瀑自天而降,水雾四散蒸腾,珍珠般的水珠飞泻,伴随着长长的水帘及轰隆隆的声响,营造出壮观奇异、俊秀灵动的山水大美图画。红石峡与泉瀑峡,在一静一动、一秀一壮的不同景象表现中,将云台山的秀丽壮美给予了很形象自然的诠释,给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这一次再来云台山,红石峡自然还是要观览的。依旧的山水风光,可还是兴味浓郁,眼前生辉,感叹这天造地设般的奇景。主人希望能为云台山留下几句话,我几乎没有经过什么思考,就诌上四句顺口溜出来:“太行飞峙驻修武,天造地设红石谷。云台山水真胜境,瑶池仙家叹客无。”博得周边众人一笑。可这一次,云台山又使我见识开阔,感受颇多的是,我们观览了很少有游人能够来到的百家岩景区。这个景区,距离红石峡并不远,似乎就在其旁边不远处,如今还未向游人开放。很多到了云台山的旅人,或许没有这样的机会。这百家岩,据说是中国山水园林文化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发祥地。因为对此缺少研究,不知此说可否确实。但从这里曾经存在和发生的许多人物故事看,应该说是有其道理的。这里一样是太行山的脚底山麓之处,有悬崖峭壁,有古木竹林,有山泉飞瀑,同样山水壮美秀丽。在这个似乎有些深幽隐蔽、闭锁宁静的环境,却曾经发生和隐藏着许多令后世人喟叹的真实历史内容。据记载,在汉献帝刘协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岁月,刘协就被逼无奈地在这里避暑纳凉,还与曹操的女儿在这里戏水游山修爱等。这里成了他躲避威胁和烦恼无奈的散心求安之处。如今这里还存在着据说是刘协与曹操女儿玩耍嬉水的地方。或许这样的记载传说很不少,但真正的情形如今已经十分轻淡了。但是,此事是确切的。当一个君王失去了权力和作用,只有来到清幽的山水间寻找自安,消磨时光,其内心的波涛矛盾会是怎样地复杂和纠结。可是,山水会渐渐地抚平他的情绪,会慢慢地洗刷掉尘世的许多利害与烦恼,让人在这里找到生活下去的理由和目标。
  在此,还有魏晋时期,人称“竹林七贤”活动的记载遗迹,非常确切和多样。当魏晋时期,围绕魏国的军政大权,曹操后代与司马懿后代争夺激烈,政治黑暗,以至不少的文人唯恐招惹上祸害,就干脆退避远离了朝廷权利争夺的漩涡中心。大约1700多年前,就有铚人嵇康、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琊王戎、沛人刘伶先后来到这里,伴竹林隐居。竹子的清素高洁,刚正坚韧,成了他们性格追求的一种象征。这些人就被人称为“竹林七贤”。据记载,他们先后陆续在这里隐居生活了二十多年。
  从初建于北齐的百家岩寺塔脚下,沿着一条窄小弯转的石板小路,缓缓上行,来到一块面积不很开阔的山脚平台上,就到了据说是嵇康、阮籍等人归隐修行的地方。这里绝壁入云,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有汩汩清泉涌流,有山间小瀑飞泻。在紧贴山脚的地方,至今仍然有人工筑屋的清晰痕迹在。如今,这里似乎很有落败空寂的情景,但想当年,嵇康、阮籍、刘伶等人聚集在这里,纵议天下、吟诗作文、张扬个性,任性欢乐、面山对水、赏竹饮茶、吃酒观天、戏虐玩笑,等等,那该是个多么快意欢乐的情景呢!他们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也在此留下了永久的传说。
  在“竹林七贤”诸人中,嵇康是有很多故事的,被认为是古今大名士之一。嵇康生性独立,狷介自我,不合俗流,锋芒毕露,尚奇行侠。面对司马氏权欲腐败的情形,主观地采取了与之不合作的态度。他以趋近老庄“自然”的生存方式与司马氏主张以“名教”期达私己的方式相对抗。有“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认为所有的儒学名教,都是对人个性的严重束缚,而人应当顺从自然。嵇康是个颇富才情的人,他很讲究养生,曾经用很多的时间精力钻研“养生服食之道”;他还酷爱打铁锻造之艺,此地至今存有后人凿书的“嵇康淬剑池”;嵇康还善鼓琴,并写有名文《琴赋》,为永久名篇;他尤其是善弹《广陵散》,闻名后世。据说,他不光因与曹操家族有姻亲关系,并坚决不与司马氏合作,还不断与之相违,后遭钟会构陷被司马昭杀害时,最后还要求再弹一次《广陵散》再就刀。在诗歌创作方面,鲁迅说,嵇康长于四言诗,风格清峻。嵇康和阮籍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卓有贡献。
  与嵇康齐名的还有阮籍、刘伶。阮籍少“好诗书”,有“济世志”。可是生逢暴戾黑暗时世,志向事业却不能开展。虽曾有军伍经历,但却少大作为;所以就“饮酒昏酣,遗落世事”;行动佯狂放诞,内心十分痛苦。开初,他常以“白眼”看“礼俗之士”,到后来,惧于时世,干脆“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有时,甚至“时率意独驾,不由路径,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阮籍也有哲学主张,他认为“天地生于自然,万物生于天地”,而且也专长五言诗的写作。刘伶被人们认知也许与他的嗜酒有关。其实,刘伶也是个有个性主张的人物。在晋武帝泰始初年,一次,他接受朝廷策问时,强调要效老庄思想,无为而治。没有想到,自己却因为这样的主张而被认为“无能”竟遭罢免。或许是因为人生艰危,又遭受如此羞辱,刘伶自此就常以酒为伴,甚至纵酒度日。在这个“竹林七贤”落脚的地方,现在也有一个“刘伶醒酒台”。有关“竹林七贤”其他几个人物,也都有一些故事传说,自有其趣。
  这些人物,看起来个性张扬,特立独行,行走山水,潇洒自在,狂狷任性,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是有很不适意的人生感受和经历的。来到这里,与其说是归隐,还不如说是逃避更为准确。他们在这个地处都城邯郸不远的地方躲清闲,其实对朝中的情形是很难放得下的。他们在以静待动,他们在以张扬自我表现自己,他们在隐忍着以从内心到生理的艰难痛苦制造快乐,他们以一种无奈与不作为来反抗现实,等等。所以,这里并不是他们人生理想的天地舞台。作为一批颇有个性和才情的文人名士,如此的人生表现,其实是有一种悲剧的浓重色彩的。在我看来,古代的许多文人名士,归隐也好,放逐也罢。似乎都是在以一种不作为来追求自我的存在价值的。不作为就是作为。因此,人说天下兰台俗众多,山野真正隐士少。所谓“终南捷径”是也!也许,一味地鼓励人们去做勇敢的斗争,是一种过激的行为。但是,总是以这样那样的理由为借口,寻找摆脱、自保、独善其身等,这也是一种软弱和无能的表现。有些言论还要将这样的行为选择褒奖为智慧和静穆高洁,我倒是有些不以为然了。在这里,我倒是非常佩服谭嗣同的敢于牺牲,佩服鲁迅的说法:真正的猛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在复杂艰危的情势下,不作为,就是一种逃避,就是一种不敢担当的软弱表现,根本谈不上什么高雅狂傲的风格。可惜,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少这样的人物成了名士,成了一些人追慕的对象。
  出得百家岩,立即天阔地广。很大的天和很大的地在人们的眼前展开与铺展。再回头看看“竹林七贤”们蜗居的地方,就立即会感到,类似这样的隐居生活,也许有趣味,有个性,可终究是成不了大事的。这些名士们留下的故事,除过诗文上的一些痕迹,就是有如嵇康锻铁弹琴、刘伶醉酒等不少故事,说一说,回味一会,也就罢了。
  或许,很多人还并不知道,云台山是一个大景区的名字,它不光有红石峡、泉瀑峡、百家岩,还有潭瀑峡、峰林峡、茱萸峰、万善寺、子房湖、猕猴谷等不少景点。像秦末,后来成为汉代开国名相的张良,因刺杀秦始皇不成,来此躲祸的子房湖;唐朝诗人王维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等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著名诗句的茱萸峰等,都是很好的观景之地。可惜,我因故未能走到。
  云台山,我还有不少未看见和感受到的美,我还会再次走近她的。
其他文献
当今,无论城乡,学龄孩子都能坐在宽敞明亮、桌椅齐备的教室里安心学习。每见这般场景,身为年届花甲的77、78级学子的我油然而生羡慕之情。每当回忆起我从小颠沛流离的求学经历,真是思绪万千!  七岁随父母下放农村五年  我的父亲毕业于西北大学,原在北京国家电力部设计院专家工作室工作,我们一家老少三代其乐融融地过着舒适的京城生活。1958年8月,因工业基础薄弱,人才告急,河南省派人来北京中直机关求援,我父
期刊
做好人,读好书  “做好人,读好书”,这是父亲生前对我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对我们最朴实的要求和愿望,虽然只有短短六个字,却浸透了父亲对儿女们最深沉的爱。  从小到大,父亲都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父亲教育我们要“做好人”,首先是要做好普通人,不能以高干子弟自居。他跟我们说:“你们若是在外面表现不好,那就是我的问题了。”  伟力(长女,1942年出生)开始上小学时,父亲很严肃地把伟力叫到办公室谈话
期刊
2016年10月1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两周年。在那次座谈会上,总书记鲜明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吹响了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集结号。  此前一天,《人民日报》刊发了《习近平自述:我的文学情缘》。按语中写道:“今天,我们收集刊登习近平讲述过的他熟读文学经典、心系文艺工作的一些故事,以飨读者。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思想
期刊
一般女生打开衣柜的过程是这样的:这件颜色太暗了……嗯……那件太夸张啦,哎,这个款式好老气……挑挑拣拣一个小时尝试了各种搭配后,最后还是穿了件最“正常”的衣服走了。  总是感叹没有一件合适的衣服出门。可买了那么多衣服,经常“临幸”的又能有几件?到底是女人“永远缺一件衣服”,还是缺乏一种更理想的穿衣消费方式?  当共享经济的风吹了又吹,一些时装月租 APP 应运而生。女神派、美丽租、多啦衣梦、衣二三等
期刊
欧美国家对海外公民利益的保护非常重视,这和历史分不开:欧美文化历史上有海外拓殖传统,腓尼基人、希腊人和罗马人都在海外大肆殖民,拥有大量远离本土的侨民和殖民地,而本国政治结构又相对松散,能否保护海外公民利益,成为能否维系宗主国统治的要害之一。因此早在中世纪以前,打着“保护海外公民利益”旗号的海外用兵事例就层出不穷,这一传统在中世纪得到维系,并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和殖民狂潮的掀起而滥觞,19世纪中叶以
期刊
她叫亚妮,曾是浙江卫视的当家花旦。  10年前,她突然从电视上消失,来到山西左权县,至今也没有回到舞台。原来,在这10年间,为了山西左权县的11个盲人,她卖了房子,借了债,坚持了10年。只是为了更多的人知道左权这群盲人的故事。  事情得从2000前说起,一位名叫石占明的羊倌参加亚妮所主持的一档节目。在决赛舞台上,石占明甩着羊鞭,一声长长的干吼,一时震住了全场观众包括亚妮。过后,为了采访他,亚妮来到
期刊
近日,俄军2架图-142大型远程反潜巡逻机再次飞临日本海,并在靠近日本一侧巡航。日本空中自卫队战机照例升空“陪游”,还用相机留下了图-142的一张张“倩影”。  此类事件每年都会在日本海上空发生很多起,实在难以引起公众的注意。不过,笔者却因此常常感慨:何时我国海军也能够拥有类似图-142、P-8A、P-1和“猎迷”MRA.4这样的大型远程反潜巡逻机?  反潜机必不可少  长期以来,反潜一直是我国海
期刊
按照程序,葡萄牙前总理、联合国前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将成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难民署专员成为秘书长,这在联合国历史上尚属首次,也凸显了难民问题在现今全球事务中的分量。  联合国需要强硬的秘书长  曾经的联合国代表着全世界的政府组织,战争、难民、气候、可持续发展都应该由联合国所主导。而自从伊拉克战争开始,联合国便失去了自己曾经的地位。在任10年之久的
期刊
编者:柯岩的《奇异的书简》,是一篇曾传诵一时,并产生过广泛社会影响的名作。这篇紧随时代变革的脚步、热情讴歌献身科学事业的知识分子的报告文学,当时让许多读过的人都眼热情动,受到众多读者的欢迎和好评。柯岩用自己的诗人之笔,以跃动的激情,为我们所曾经历的时代留下了一份文学和历史的备忘录。她记录下两个从事科研的知识分子,两个当时并不为人知,但堪称共和国科技大厦基石般的人物的故事,将他们献身科学事业的寻常而
期刊
“永不止步”,是安踏产品的一句广告词。其实,这四个字用在丁志忠身上,应该更为贴切。从17岁闯荡商海那天起,丁志忠就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永不止步”。  17岁闯北京  福建晋江陈埭镇,是丁志忠的出生地。  晋江的独特之处是海外华侨多,300万人口的地方,就有200万海外华侨,他们不仅让资本流进了晋江,还让市场信息以及订单涌进了这里。丁志忠从小在制鞋作坊里长大,对经商充满了兴趣。后来他回忆说,希望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