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古建筑,一道清丽的风景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oduo198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谅
  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会员,经济学博士,在某机关任职,啃书与码字为一生嗜爱,偶著短文,乃忙中啜饮咖啡,过把瘾也。
  
  浦东的建筑,这些年一直以海纳百川的新万国建筑博览群傲然于世,而昔日的建筑,仿佛破落抑或一文不值,也不足挂齿了。其实,古建筑乃是浦东被尘土覆盖了熠熠光辉的历史名片,是十分珍贵和清香质朴的江南风景,不可忽视。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和文化。人类创造了可以遮挡风雨的房屋后,就告别了树木和洞穴,步入文明的新天地。浦东远在上海开埠之前,各类建筑就星星点点,在田庄,在街旁,在河畔,在路边,色彩纷呈,尽显特色。开埠之后,建筑更是呈现多姿多彩,其景绮丽。
  2006年,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组织了首次全面的历史建筑普查,普查结果,浦东现存历史建筑134处,主要集中于高桥、川沙地区。高桥、川沙是浦东最早的人口栖居处,也是上世纪浦东开发之前,较为繁华的两个地区。高桥的老街和川沙的中市街也是近年市政府批准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这134处历史建筑中,65处为旧式民居,18处为中式厅堂楼房,23处为寺庙教堂,9处为花园住宅,9处为办公房,6处为祠堂、牌坊及其它建筑,4处为学校。就是这134处建筑,印证着浦东营造业之乡的辉煌历史,折射着浦东建筑的深厚的人文底蕴,也展示了浦东在创新中充满理性,在承继中蕴含包容的品性。
  研读这些建筑,它们的特点总是那般鲜明,占主体的还是江南民居风格。比如白墙青瓦,木砖结构;比如院落封闭,坐北朝南;比如依水傍路,环境清幽;比如工艺精湛,用料讲究。一般沿纵轴线展开,再在左右纵轴线上布局,虽规模不大,选址零落,但那种内敛,严谨,也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滥觞。我还很推崇这些建筑的用材,既张扬了中国建筑木结构为主体的圭臬,也采纳了砖的技艺,刚柔相济,又融秀美与雄壮为一体,并延续数百年,此中理念回味隽永。浦东古建筑大多兴建于明末、清朝和民国年间,中国传统思想的精神涵泳光大,是毋庸置疑的。位于高桥张家弄17弄10号的黄氏民宅,是清末建筑,只有一个层面。但其将明清风味很好融合,尤其是保存完好的中厅,具有强烈的明代风味,雕花精美,并有彩绘相随,颇值玩味。同样位于高桥的孙尔枚旧宅,又曰恭寿堂,虽一半不在了,但留存部分楼层高大,建造精良,建筑格局和雕饰等特征也极为明确,伫立于拥有高桥第一美誉的大天井,不由得心胸豁然,神清气爽起来。此类建筑不一而足,本土文化风格鲜明独特。
  在浦东珍贵的古建筑中,还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黄石贞节牌坊,其类型和形制生动别致,据考证,大约在1754年即清乾隆19年建造,年代也算久远了,在沪上难得一见,是传统建筑文化的产物,应视为珍宝。在川沙东门街128号东侧也有一个中式牌坊,大约建造于1900年,虽然毁损严重,但尚余部分纹络和字迹还较清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表现,理当保护。
  与西方建筑文化相比,浦东相当部分的古建筑终究浸染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延续了中国文明富有内向的聚敛性,因此,自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的情趣和与自然和谐的率性,但也不免显得拘谨,固守和自鸣得意。一些建筑也沿用宫殿之结构,有华丽,严肃,气派之势,自然也少了西方建筑简约开放宽容之特点。中西文化的渗透融合,也许也是一种必然。大约在开埠之后,浦东的古建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建筑的结构基本没变,但也出现了一些中西合璧的作品,或在局部,或在细部,西方样式和内涵的东西与东方传统巧妙衔接,从而使这些建筑更具艺术气息和价值。
  都说里弄石库门是上海居住文化的特征,虽然浦东并未形成类似浦西这样成片成群的石库门群,但浦东的古建筑古朴自然,名人私宅星罗棋布,营造之乡的声名遐迩,宗教建筑的相得益彰,这一切,足见浦东建筑的弥足珍贵。
其他文献
20世纪90年代之前,上海亭子间女子曾被记录者不厌其烦地描绘,讲述她们如何在螺狮壳里做出精致的道场,用有限的经济和资讯资源在狭窄封闭的弄堂空间里营造出鲜活灵动的生活图景。如今,上海女子的住所不断地宽大敞亮起来,亭子间已成为她们童年或者少女时期的怀旧记忆,可她们上班的场所却反而缩小起来,她们清早从三房两厅两卫的寓所冲出来,为的是杀向那个被隔板围成的4平方米左右的“格子间”。  上海“格子间女”疲惫地
向先生在静安区的一套挂牌已久的三室二厅最近通过房产中介找到了下家,对方一次性付款让他颇为心动,所以他打算趁早将该套房屋进行交易。目前这套房屋三个月前已借给了别人,当时签订的房屋租赁合同将于今年十月份才到期,所以他和下家商量好,一旦交易过户后,房客的租金由下家收缴。但房产中介工作人员告诉向先生,想顺利过户,必须先得到目前房客放弃购房的声明。听了中介的话,向先生糊涂了,自己卖房难道还要房客的同意?所以
一部充满阳光的影片,却看得我如此难受。索性离开电脑,去客厅泡脚,准备睡下。  好久没有这样痛的看完一部电影。在漫长的两小时二十分钟过后,阳光已经把现实的残忍一点点剥开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于是同全度妍饰演的女主角李申爱一起经历了丧夫丧子之痛和信仰的破灭。电脑上还在重复着电影官方网站的音乐,已经是深夜,在冷清的客厅隔墙听着,渐渐就有一种想要赶快去关掉的念头。这音乐,说不清是悲还是无奈,只是有节奏地缓缓重
杨植峰  男,1962年生,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中国新闻社记者。后赴澳洲求学,从事多种职业。2000年回国,主要生活于京沪两地,发表过长篇小说《梨香记》(团结出版社)。其译作《民国采访战——纽约时报首席记者回眸》将于2008年初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已由《温故》选载)。另发表过十多篇中短篇小说,散见各文学刊物。    又梦到了在相亲,却没有惊喜,倒是给吓醒了。  窗帘一角透进些弱光来。他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提升,这一点可以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电气设备数量体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电气工程行业应积极转变原有的工作
姜彬先生(1921—2004)是著名的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和吴越民间文化研究的一位巨匠。早在20世纪40年代,姜彬先生出于一个革命工作者对于家乡和民生的深厚情感,就曾创作过许多歌颂当地民间生活和乡土艺术的散文与诗歌作品,从50年代到70年代,他开始专心从事于有关民间文学,特别是民间歌谣的学术研究工作,先后出版了《论歌谣的手法及其体例》、《中国古代歌谣散论》、《上海民歌选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关于贵州的傩戏面具,前些年我写过两篇文章,一篇《罕见的屯堡景观》,在《新民晚报》的“十日谈”上连载,其中专门有一节,写的是“傩戏面具”。晚报上登出以后,有人对此有兴趣,纷纷向我打听究竟。我也感觉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了一篇《地戏的脸子和面具》,登在《解放日报》上,文章发出来,配了三张面具的照片。大约是读到的人多了,纷纷说我收藏了几个价值不菲的面具,甚至有人愿出高价来买。于是我告诉来者,这面具不过是我插
仿佛一夜之间,“创意产业”就成了新经济的热门词语。很多国家和地方政府都看到了创意产业的光明前景。不仅是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开始打“创意”牌,很多大中小城市也纷纷把经济的触角伸到了“创意产业”的领地。    上海的创意产业,随着外滩系列的时尚化,老建筑的“创意化”,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一批创意型行业的迅速起飞。国际性的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各类设计展纷纷在上海举行,一些国际上极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