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下呼吸道患儿T细胞功能障碍及表型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T细胞 功能障碍 活化
  
  资料与方法
  
  38例反复下呼吸道患儿为本院儿科门诊和住院患儿,依据卫生部规划教材儿科学第5版中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反复呼吸道的诊断标准[1]。
  排除哮喘、营养不良及各种先天性的慢性心肺疾患。男27例,女11例,男:女=2.45:1。年龄1岁9个月~14岁7个月。纳入病例均为出现RLRI 1年以上的患儿,最长者达11年。
  依据反复下呼吸道发生的次数,每年下呼吸道≥3次者为重型,17例;不足者为轻型,21例。对照组为20例健康儿童,男12例,女9例,年龄3~11岁,平均4岁2个月,所有对照组患儿均不符合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
  收集反复下呼吸道患儿非感染期和健康对照组的肝素抗凝外周血3ml待测。
  流式细胞仪分析: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病人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表面标志和活化及静止淋巴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
  简述如下:于各测试管中加入100μl肝素抗凝血,再分别加入201μlFIFC/PE双标记单克隆抗体CD4/CD8、CD3/CD25、CD3/CD19、CD3/CD(16+56)、CD3/HLA-DR,室温孵育20分钟后,Q-Prep系统溶解红细胞,2000r/分钟离心5分钟,祛除上清液后以PBS漂洗2次。以标准微球调整流式细胞仪,使变异系数<2%。上机检测5000个细胞,荧光强度以对数放大。实验中所使用的FITC/PE双标记单克隆抗体购自法国,EPICSXL型流式细胞仪为美国生产。
  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FN-γ水平的检测:取肝素抗凝血2ml,常规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在植物血凝素(100mg/L)刺激下培养72小时后离心保留上清液,-70℃保存待测。
  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IL-4和IFN-γ的水平,操作按试剂盒说明进行。试剂盒购自深圳晶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差异显著性采用t检验。结 果
  RLRI患儿T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检测结果:重型患儿分别与轻型和对照组比较,T细胞表面CD3抗原表达率均明显降低;而CD4抗原的表达在重型和轻型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CD8抗原表达率在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CD3+/HLA-DR+为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活化的标志,本组患儿轻型和重型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CD3+/CD25+为T细胞活化后IL-2R表达阳性的细胞,该研究结果显示重型RLRI患儿较轻型和对照组均明显降低。
  CD3+/HLA-DR为静止T细胞的表面标志,重型RLRI患儿的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RLRI患儿T细胞数量降低和T细胞活化功能障碍,尤其在重型RLRI的患儿更为显著。
  与Th1细胞功能有关的IL-2和IFN-r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RLRI患儿PBMC培养上清液中IL-2和IFN-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轻型和重型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重型较轻型IL-2水平也明显降低。说明RLRI患儿Thl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功能障碍。
  B细胞和NK细胞表达率的检测RLRI患儿重型和轻型分别与对照组比较,B细胞CDl9抗原表达率均明显减低。NK细胞CD3-/CD(16+56)+的表达率在各组间的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CD3-/HLA-DR+为B细胞和NK细胞活化的标志,其表达率在各组间差异亦不显著。
  
  讨论
  
  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RLRI患儿非感染期T细胞表面的多种免疫活性分子表达异常,表现为T细胞数量,尤其是CD4+细胞数减少,和T细胞活化功能障碍,重型患儿尤为显著。
  可能机制如下,①辅助T细胞数量降低或功能障碍,但其机制远未清楚。②T细胞活化的信号传递障碍。③T细胞活化过程中,活化的T细胞核因子功能障碍也不能调节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但其确切的分子免疫机制需进一步探讨。
  IL-2和IFN-γ主要由Th1细胞产生,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反应,同时参与多种免疫反应的调节,Th1细胞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刺激T、B细胞分化和CTL成熟,在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过程中有效的Th1反应是不可缺少的。
  在我们研究的病例中,IL-2和IFN-γ的分泌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推测RLRI患儿CD4+细胞数降低可能主要与Th1细胞数降低有关,考虑ThI细胞数量不足及功能障碍是RLRI患儿反复感染和病程迁延的主要原因之一。
  抗原诱导的T细胞活化功能障碍及导致的细胞因子减少可引起B细胞的功能障碍。T细胞通过CD40及分子转换机制在DNA水平对同种未定向B细胞起作用,并能够支持定向B细胞抗体同种型转换。IL-2是人类B细胞增殖和分化潜在的诱导剂,抗原刺激后IL-2产生降低能使患者B细胞功能异常。
  另外,IFN-γ产生降低也可累及到B细胞的分化功能。因此,RLRI患儿外周血中B细胞CD19抗原表达率降低可能与T细胞数量减少及活化障碍有关。
  
  参考文献
  1 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中华儿科杂志.1988,26:41.
其他文献
我科自1999~2004年共收治肺结核170例,60岁以上老年人50例,误诊15例,为提高对老年肺结核的认识,现将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男12例,女3例,年龄61~81岁,其中4例既往有明确的肺结核病史。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11例,痰中带血6例(其中每日咯血量50ml以上2例),呼吸困难6例,发热5例,胸痛2例。  辅助检查:结核菌素试验(1:2000):阴性4例,(+)
期刊
关键词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 早期诊断及抢救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又称小儿急性重症性心肌炎。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猛,早期常以心外表现为主,可突然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现将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9例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对其早期诊断及抢救治疗的要点。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暴发性心肌炎9例,男
期刊
资料与方法    33例来源于本院妇科2004年9月~2006年5月门诊及住院患者,均符合以下条件:发生于更年期或正常卵巢造影遭到破坏或手术切除后;月经紊乱或逐浙停止;临床表现头、面、颈部阵发性烘热,潮热汗出,心悸忧郁,烦躁易怒;血清E2水平低于54pmol/L,FSH、LH水平升高。年龄在40岁以下3例,41~50岁20例,5l岁以上10例;其中行双侧卵巢切除2例,无月经或行经紊乱20例,伴心悸
期刊
患者,男,68岁,双足持续性疼痛伴行走不稳18个月,生活半自理状态。查体: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双髋关节以下痛觉减退,双足、踝关节无红肿,双足屈侧掌趾关节处痛觉加强。AFP、CEA、CA~50在正常范围,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增高。头颅、肋骨、肩关节、胸腰椎、腰骶部、坐侧股骨、双膝关节、胫腓骨、足部X线片示普遍性骨质不均,有囊状及条片状密度增高影,长骨骨小梁消失,部分骨面上见有程度不同的膨胀性改变。胸
期刊
患者,女,52岁,以咽喉部疼痛3天于2006年6月19日就诊于我科。诉3天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咽喉部疼痛,无发热、咳嗽、异物感等。吞咽、呼吸无影响,也无心悸,气紧,胸痛,憋闷等不适。曾在家自服抗生素及口含片等无明显效果,今晨起床后咽痛阵发性加重,曾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遂来诊。既往健康,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体检:神情焦虑,口唇无紫绀,血压115/70mmHg,心率88次/分,律齐,双肺未闻及
期刊
患者,女,23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半月余,加重1天住院。患者于1.5年前结婚,婚后因老少同住生活不如意,食少纳差,妊娠后,由于妊娠反应恶心,呕吐,身体状况下降,然未曾就诊,分娩后3个月来,患者整日不思饮食、乏力、不能哺乳,满月后曾2次前住哈市医院就诊,确诊为“大细胞性贫血”,嘱带药回家口服调养,服药近半月无任何疗效,且感心悸、气短、今感上述诸症加重,故急来我院,门诊以“贫血待查”收住。既往身体健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同类型患者血清IL-6、IL-8、sCRP水平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识别和预测的炎性指标。方法:采用放免法分析了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32例稳定型心绞痛(SCHD)和30例健康人血清中IL-6、IL-8、sCRP的水平。结果:ACS患者和SCDH患者血清IL-6、IL-8、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无统计学意义;ACS
期刊
摘 要 对120例教师进行了高频心电检测,结果表明:高频心电发展了传统心电检测技术,具有先进扩展能力,弥补了常规心电的不足,此项检测对早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对心肌损伤可提高检出率,可作为正常体检的常规检测手段。  关键词 高频心电 冠心病    资料与方法    吉林市120名教师体格检查,男34人,女86人。心电图有定位特征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43~80岁。其中陈
期刊
关键词 静脉尿路造影 造影剂 直视法 无压迫法 泌尿系统疾病    静脉性尿路造影(IVP)通常称为静脉肾盂造影,又称排泄性造影。本文对286例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了直视法静脉尿路造影,现报告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本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286例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男154例,女132例,年龄21~86岁,设备应用GX-Ⅲ胃肠X线机。  造影方法:患者仰卧于X线机床上,
期刊
糖尿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本组发现: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黏度高50%以上,糖尿病患者在整个病程中存在着明显的血流变学的改变。因此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探讨糖尿病微血管并变发病机制的一个的途径。    资料与方法    200例糖尿病人的血流变学测定范围资料:年龄:30~75岁,40岁以下19人,40~50岁61人,50~60岁72人,60岁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