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学习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

来源 :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tp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由于实验本身是对新事物的发现或科学规律的检测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构建实验问题、设计实验过程、分析实验数据,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中学物理实验中被广泛地引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课堂问题的引入不够恰当,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够重视,实验小组划分不当,探究后的反思不深刻,以及评价方式单一等等。笔者以《透镜成像实验》为例,对其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提出自己的一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教学案例的概述
  
  《凸透镜成像》是初中一年级第一册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按照指定的物距,通过实验去观察各种情况下的像,总结成像规律。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和技能
  ● 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运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判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
  ● 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 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 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在本节课中,教师首先通过具体案例将新课引入,使学生对透镜成像的规律感到好奇,带着问题用Flash课件做实验演示,然后分组进行实物实验。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分析,由学生总结出最后规律,并通过具体问题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案例片段分析
  
  片段一:新课的引入
  师:同学们有谁用过照相机?
  (用过照相机的学生举手示意。)
  师:你们有谁知道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呢?
  生:透镜成像。
  师:对,照相机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工作的,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详细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
  点评:
  此处新课的引入其主要目的是确定这节课的研究对象——凸透镜,而不是探究内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所以,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课题,充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照相机这一生活实物是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的,但与凸透镜的联系不够直观,没有几个人在使用照相机的时候会将其拆开观察。有部分同学对其工作原理有所了解,估计亦是来自书本或他人叙述,所以,此处应选择放大镜、老花镜等学生曾经直接观察或接触的实物做引。
  片段二:实验引入
  师:大家知道,我们照相时不论多大的东西都能拍下来,而最后照片是一样大的,一般都是五寸的,这是为什么?也就是说透镜成像原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通过这节课的实验我们将会解开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展示人物、景物等不同照片)
  生:思考。
  ……
  点评:
  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探究问题的设计或形成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和线索。问题的设计应体现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和面向社会三个面向的新课程理念。其中,面向学生是关键,主要是指问题的设计应在学生的经验范围内,引导学生的思路,使其自主形成要探究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并使这种动机在整个过程中得以保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此处,教师应提供一个有助于学生自主形成探究问题的概念框架。在这个框架中,首先应提供更多的透镜成像的现象(比如眼睛的原理、放大镜引燃火柴的现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然后,对这些现象所呈现的不同的透镜成像机理加以暗示和引导,使学生产生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多样化的,不同规律有不同作用的印象。最后,结合此次实验课的目的促使学生产生通过实验中的动手操作了解真相的欲望。到此时,要探究的问题也就形成了。
  同时,此处所提供的各种凸透镜成像现象的描述可以作为一种探究过程的资源让学生加以利用,在实验中作为指导操作的线索或思路。通过与实验结果进行直观与抽象的互动,使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
  片段三:通过课件模拟动画
  生:凸透镜所成的像为什么有时放大有时缩小,有时正立有时倒立。
  生:凸透镜成像的不同情况是什么造成的?
  师:根据你们的推断,你认为这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生:可能跟所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生:是不是物体到透镜的距离远的时候,所成的像就是倒立的、缩小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近时,所成的像就是正立的、放大的?
  师:大家的猜想很好,下面请大家观看大屏幕上的实验演示,看结果与猜想是否相同。
  (教师播放模拟动画,当教师用鼠标拖动蜡烛从远处向透镜移动,此时,蜡烛的像也随之运动,由缩小的倒立的像,变为放大的倒立的像,最后消失。学生观看。)
  师:怎么样?观察到的现象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吗?
  生:相同。
  生:差不多。
  ……
  点评:
  在实验演示的引入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课件演示可以使学生观察得更为清楚,思路清晰,同时,节省了下面实物实验花费的时间。但探究式学习,强调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已有的问题获得答案,培养探究式思维,教师直接给出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由于动画模拟可以对实验结果不理想或因为多种原因造成的没有结果的情况作一些弥补,如果把它放到这节课的最后进行对本节课的总结,效果是否会好一些呢?
  片段四:分组进行实验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模拟动画,知道了凸透镜所成的像随着物距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怎么知道其具体规律是什么呢?
  
  生:(看实验器材)可以做实验。
  师:好。今天我们的实验需要全班同学分工合作。
  (教师首先出示光具座并介绍, 然后分组分配任务:根据学生座位全班分成四个大组,每个大组分3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组长,记录员各一名。每个大组一个独立的任务,分别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放大的像、缩小的像、倒立的像、正立的像。每个组命名为放大组、缩小组、倒立组、正立组。)
  师:完成你的任务后,把你组的数据记录在小黑板上。(出示数据表)
  (学生开始动手实验。点蜡烛、移透镜、移蜡烛、移光屏,观察、教师巡视、发现问题:有的组的像在光屏的边缘,或像是模糊的;有的学生测量不够准确,教师指导其重新测量。严格要求学生把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蜡烛调在同一高度,指导学生准确读数。)
  生: 我们组最快,你看结果对吗?
  师: 加以检查并指引。
  ……
  点评:
  通过小组合作,既保证了教学任务的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的意义。但本节课中教师分组过于随便,要求各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全班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应具有同质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保证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态度认真,一丝不苟是十分应该的。但这堂课的授课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具体操作手段,而在探究式教学中探究重点并不在操作方法和技能上,而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得出实验结论。不仅强调学生要动手,更强调学生要动脑。同时,教师不要过分在意是否得出正确的结果,重点在于体验探究的过程。在实验结果评价时,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意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整个探究过程应该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学应以学生的需求为目标,应面向全局并关注个别差异,教师需要树立起很好的服务意识。课堂开启了通往未知方向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没有激情地遵循固定线路进行。由于部分成绩较好学生的“先知”,打破了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如果此时教师仍按教材设定的顺序进行教学,就会给得出结论的学生“画蛇添足”的感觉。在此,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案和实验进程,使课堂教学顺利自然。
  片段五:教学拓展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1.商家制作的泡有人参或海马的酒瓶为什么设计成较圆的凸形?
  2.照相时,使用的长焦镜头有什么作用?
  3.取两只老花镜片(凸透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镜片看前面的物体,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相互争论,最后达成共识。所学知识得到了真正理解,完成了意义建构。)
  师:(结束语)透镜除了我们这节课学到的作用外,还有其他作用吗?请大家去思考、探究。
  ……
  点评:
  学习知识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以上三个例子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本节课的教学推向了高潮。科学探究应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探究是科学创新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要求,教师的结束语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使本节课的教学时空得到拓展,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但感觉教师扩展的三个例子,范围仍限制在日常生活的应用中,创新度不够,教育有余而新奇不足。如果改成:“山发生山火,烧毁树林250亩,在山火发源地发现一个较大的玻璃瓶底,警方经过多方面调查,最后确定这次火灾的“元凶”就是这个玻璃瓶底。你认为这可能吗?为什么?”这类问题也许更能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新课程理念的突出体现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应该让学生在自身经历中感悟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素质。值得一提的是:探究后的对实验过程的反思是本节课所缺少的。
  
  总评
  本案例在探究问题的设计生成、探究行动的开展、结果的构建上,都围绕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这一核心来展开,体现了探究式学习的本质。值得一提的是,对“问题”的设计和导入是最重要的,是联系操作实践和学生认知的桥梁,传统接受式教学实验课中所强调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显得不那么重要。
  同时,对于实验课程的设计,应注重同一实验(尤其是开放性的实验)的实验结果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问题,对其产生的根源进行合理的解释,教师应认识到探究式学习允许不同的结果甚至错误的结果出现。不成功的探究更可以成为学习的素材,分析不成功的原因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特别是在对照成功和失败的过程中,探究活动同样也能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既可以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能进行面对失败的情感教育。
  “探究式”学习引入课堂教学毕竟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和学生首先面临的是思路的转变问题,改变以往重知识、轻能力,重间接经验、轻直接经验的状态。在其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该大胆尝试,让学生逐步适应,从而体验探究的快乐,实现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导语:当你可以用意念控制科技产品的同时,也就意味着科技产品在默默地解码你。  你希望像《星球大战》中的尤达大师那样凭意念控制能力行走江湖吗?好吧,完全获得这种超能力尚需时日,但现代科技已经推出了预告版,并广泛应用在了娱乐、教育和医疗研究上。在进一步见识这一切之前,先打个预防针——当你可以用意念控制科技产品的同时,也就意味着科技产品在默默地解码你。  训练绝地武士  2010年,“绝地武士训练仪”在
全球第一家私营航天公司正驶向国际空间站,民营航天时代即将来临。  航天计划向来容易出问题,朝鲜人最清楚这一点,他们过去三次发射火箭卫星都未能成功。美国民间航天机构SpaceX的“龙(Dragon)”宇宙飞船去年11月也曾经计划进行跟国际空间站接轨的实验,因故后来一再推迟。  不过,5月22日凌晨3点44分,54米高的猎鹰9号火箭终于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不到10分钟的时间,此火箭就
单元提示背景图画,其实是课文插图的一种,它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存在除了能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以外,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如果背景图画内容的设计与单元主题不符,那很可能成为对学生的一种误导。如今,我校正在使用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08年7月第3版)就有这方面的问题。笔者不才,试析一二,敬请方家指正。  第一单元  这一单元选取了五篇与个人成长有关的文章,“成长足迹”应是这一
详析各国具体政策后不难发现,不同国家的留学政策各有差异,有些国家强调“以质取胜”,用多元文化、低廉学费和优惠政策等获得更多中国优秀留学生的青睐;也有些国家将在2014年推出一系列吸引国际学生的留学、就业和移民政策。在众多留学国家中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合适选择,是每一位留学生踏出国门之前必须面对的挑战。中新网编辑在岁末年初之际,盘点热门国家2014年留学新政及走势,望能助力身陷留学迷雾的潜在留学群体,迈
编者按:  2010年的年末,整形美容界风波再起。  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中国医疗整形美容行业监管工作座谈会上,做完《开创我国医疗整形美容行业发展的新局面》报告之后的第10天,就传来超女王贝的死讯。紧接着,又爆出48岁陈华(化名)“最后一次整容窒息亡”的消息。  人们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深省,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敲响警钟——整型美容行业的安全问题。  毫无疑问,依靠有关部门的监管和行业的自律来营
2021年是海湾战争爆发30周年。回顾当代世界军事转型史,海湾战争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事件。它不仅是影响人类战争发展轨迹的一次经典战争,而且是两极格局解体大背景下,机械化战争迈向信息化战争的分水岭。海湾战争对战争面貌的革新,极大地冲击了“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震动并促使世界各国由自发到自觉投身新军事变革,其对于战争思维和作战思想的广泛深刻影响延续至今。拓展了战争认知内涵  海湾战争作为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当代中国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融合贯通,形成了我们党和国家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贯通,形成了我们党、国家、民族共同的思想文化;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融合贯通,开辟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通道;将理论形态与现实实践融合贯通,使科学理
抗精神瘸药    癫痫病患者若使用抗精神病药易使癫痫复发。其中以氯丙嗪、泰尔登最为多见,其次像氟哌啶醇,奋乃静、氯氮平、三氟拉嗪等也能诱发癫痫病,但较为少见。抗精神病药是否诱发癫痫与使用剂量有关。如氯氮平每日用量超过500毫克时,即可引起癫痫病的发作。注射氯丙嗪往往会诱发癫痫病的大发作。    抗狂躁药    癫痫病患者若使用抗狂躁药碳酸锂过量或蓄积中毒,则会导致癫痫病的发作。    抗焦虑药  
俄罗斯22岁的女孩朱丽娅·波波娃是莫斯科市一家公司的办公室职员,平时上下班,都是和一位同事结伴而行。不久前的一天,因那位同事请病假未来上班,她只好下班后独自回家。   每次回家途中,朱丽娅都要经过一条行人稀少的偏僻马路。此前,她曾多次听说在这条路上时有抢劫的事情发生,还庆幸自己从来没有碰到过,和那位同事开玩笑说“自己的运气太好了”。而当天傍晚,在没有同事陪伴下踏上这条马路时,她边走边不断地安慰自己
【摘要】2010年国内微博用户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传统媒体也纷纷开通微博,将微博作为和新媒体融合的新方式。传统媒体在对微博的应用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新浪微博中的纸质媒体微博为例,对传统媒体应用微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的措施。  【关键词】传统媒体 微博 问题与对策    2010年被誉为微博元年,许多重大的新闻事件、新闻话题都在微博上最先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