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统一,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存在办学时间短、条件较差,师资队伍学历偏低、双师型教师较少,与区内本科高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不相匹配等问题。同时,地方财政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足,当地一些领导对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到位,难以引进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等问题也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必须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投入,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教育界特别是领导干部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职教育 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003-04
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然要实现高职教育与非高职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还要实现高职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2012年1月10日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民族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而且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显示,2008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仍与往年持平,达到84%,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比2003年的72%提高了12个百分点。2007届高职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480元。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2.2%)是本科毕业生(1.0%)的两倍多(《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民族和谐、共同繁荣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民族地区,一个高职学生的就业,可以使一个家庭脱贫甚而致富,人数众多的高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并就业,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统一,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当前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本科教育和基础教育相比较,多数仍然处于步履维艰的状况,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的差距有逐步扩大的态势。
一、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达地区的迅速发展十分令人瞩目,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自1993年成立以来,累计投资20多亿,占地168万平方米,有价值5.8亿的仪器设备5.8万多台套,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78.5万册,电子图书114万种,报刊2700余种,多媒体资料3.8万种,中外文电子资源28种。在1118名专任教师中,博士有169人;设有68个专业,163个方向,在校生2.4万人。但是,与东部发达省份的高等职业教育相比,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数量来看,全国5个民族自治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共有86 所,仅占广东、湖南两个较发达省份的高等职业学院之和(132所)的65%。从办学的其他指标来看,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设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训基地及经费投入等都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甚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办学时间短,办学条件较差
某民族自治区有1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平均成立的时间不足10年,校均设有专业34个,校均在校生5000多人,校均仪器设备值2600万元,校均图书资料不到 25万册。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生均设备值和图书册数仅为发达地区的10%~20%,教學水平、招生数量、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也远低于发达地区。
(二)师资队伍学历偏低,双师型教师较少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教授和博士)的比例太低,许多专业缺少领军人物。以某自治区为例,该自治区的高职院校现有专任教师3654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有420人,所占比例仅为11.5%。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有18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有878人,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5%和24%。统计表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与《意见》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另据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职院校全部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48.1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是23.7%,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是26.4%(刘芳明,2008),也远低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比例。
(三)与区内本科高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
从调查数据来看,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这10所高职院校,设置投资理财专业的有6所,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有9所,设置文秘专业的有6所,设置酒店管理专业的有7所,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有6所,高职院校之间专业雷同率达到60%以上,与区内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也很明显,加上教学方法大多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实训课程指导不力,实训基地不够规范,致使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特色无法凸现,培养质量无法保障。 (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不相匹配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2010年,高职院校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类专业比例为8:31.4:60.6,而当年广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7.5:47.1:35.4,广西高职院校在第一、第二产业类专业设置上偏少,在发展规划上滞后,与广西建设新农村、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出现较大偏离的后果是急需的人才供不应求,而另一些专业的人才又供过于求无法就业,只能到发达地区打工。
二、制约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导致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足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办学特点,即高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都决定了高职办学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受限于民族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地方财力,政府难以对高职教育持续大量地投入资金。在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情况下,由于地方财力所限,政府对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像普通专科那样按照学生人数下拨经费,而是采取向学生收取较高学费(与本科教育相比)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方式来解决高职教育资金的投入问题。这个政策引发两个问题:一是高学费不利于贯彻政府倡导的教育公平、公正性原则和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按照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学费政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体是专科层次,办学条件不如本科)的学费远高于本科教育,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就业难度一般要高于本科生,而且多数学生就业后的预期收入也不比本科生高,这就明显不符合高投入高产出的原则,大大降低了考生及其家长选择高职学校就读的热情。另外,过高的学费也把民族地区许多低收入群体的子女挡在了学校门外,使一些只能到高职院校就读的考生宁愿去打工也不愿上高职。二是社会力量办学的资金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渠道过于单一,基本上采取举办新学校的模式,缺乏多样化选择的机制。虽然民族地区新建的民办高校一般都是把“门槛”较低的高职教育作为办学的目标,但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那些办学条件原本较好的公立学校却无法获得民间资金来进行效益较高的扩张。另一方面,民间资本投入高职院校,选择开设的也只是短期内可获得较大效益的专业,如办学成本较低的诸如财会、文秘之类的专业;而对民族地区迈入工业化进程大量需要的工业制造工艺,如数控机床操作等方面的专业由于教学条件、实训基地要求高,投入资金大,回收周期长而无人问津。由此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与当地经济结构不相对应,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等问题,更使领导对高职教育越加忽视,越不愿意增加投入,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高学费又使一些愿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上不起学,高职教育的招生规模难以扩大,民间资金投入的分散化和单一性导致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投入,给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二)当地一些领导对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不仅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作正规教育,认为上了职业学校低人一等,民族地区的某些领导同志也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低层次的“另类”教育,当作解决低分考生就读高校问题从而推迟更多适龄青年就业时间的权宜之计。在财力较紧张的情况下,他们只重视一些本科院校的投入;即使在地方财力有所提升以后,他们也宁愿把资金投入到“形象工程”或能够在短期内带来效益的项目中,而不愿投入到对当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可持续发展有重大作用的高职教育中。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采取一种任其自生自灭的“无为而治”的态度,这些地方的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处于无序发展和艰难生存的境地。
(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的滞后,难以引进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我国民族地区曾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重要区域。据有关资料统计,20世纪60年代至 “六五”期末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达1000多亿元,占原全国三线地区11省区总投资的40%以上。大规模“三线”建设工业布局的产业重点是:能源、冶金、重化工业等重工业,这些产业占“三线”工业总投资的50%以上。而如此巨大的投入,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而深加工工业产值的比重却相当低。如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重工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属于低附加值的产业,并且与当地的第一、第三产业关联性不强,对民族地区产生的波及效应弱。由于这些产业加工链条短,中间产品比例高,最终消费品比例小,附加值低,导致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投入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工礦企业是以“嵌入”的方式进入而不是以“融入”的方式进入的,它们的经济运行基本上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经济活动相分离,既缺乏当地人民的参与,没有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也没有发挥对当地经济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由于上述原因以及交通等条件恶劣,人才资源匮乏等因素,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指标如收入水平、教育设施、医疗条件等方面都落后许多,导致高素质人才引不进来,引进人才留不长久,当地人才“东南飞”的结果。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人才状况更是如此,尤其是高职院校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难培养、引不来、留不住。由于民族地区第一产业落后,第二产业规模较小,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城乡居民收入较低,一般家庭难以支付高职院校较高的费用,造成高职院校的生源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转型较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就不像发达地区那样形成一个广阔而规范的就业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出口”形成了很大的制约,这又加剧了高职院校就业难、办学难、教师待遇低的局面,使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引进和留住人才更加困难。
三、建立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投入
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已经被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所证明。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香港的工业学院、工学院和理工大学等,都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业转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的支持。然而高职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民族地区地方财政的力量是难以承受的,需要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在近些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条件下,中央财政利用转移支付手段,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具有很大公益性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就业,提高工资和生产率,使个人和国家更加富足,缩小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收入的差距。这是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中央财政的支持除了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建设的投入以外,还应增加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补贴额度,以体现中央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和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减少少数民族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上得起高职院校并且通过接受高职教育改变个人及其家庭的命运,同时也能吸引民族地区的部分优质生源到高职院校来。
(二)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教育部门应制定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帮扶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政策措施,如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互联共建,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培训师资,接受民族地区高职学生访学,对民族地区急需而当地又暂时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专业,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在发达地区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等。
民族地区也要制定吸引发达地区资金投入到高职教育的政策措施,鼓励发达地区企业和当地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这既能拓宽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又可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要提高待遇,重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以外,较为可行的是采取柔性引进办法,即对一些不愿长期在民族地区安家的人才,可以不转户口,不用举家搬迁,只要他们每年能有一段时间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从事教学研究就行了。这种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柔性引进也许比现有的引进办法能够吸引更多人才来民族地区服务,发挥外地人才的作用。
(三)提升教育界特别是领导干部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更加需要数以万计的操作性人才即高级技师,高职院校就是培养这类人才的学校。确立职业教育的地位,在教育界内部,必须打破唯普通高等教育是尊的格局,应给予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平等的竞争空间,鼓励职业教育发展高层次教育,并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道。在美国,接受过社区学院教育(其中很多为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继续申请进入其他大学求学,在名牌大学求学的学生,也可申请转学到社区学院。英国在1986年就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和普通教育的文凭、证书相对应,同时,职业资格证书可与普通教育高级证书一样,成为进入大学的资格证书。这种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的相通性,持职业资格证书就有望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这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对青年人的吸引力。
(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还需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扩张和硬件改善,更应重视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毋庸讳言,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比如办学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师生动手能力不强以及前述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结构不相匹配等问题,必须深化改革予以解决。高职教育一定要突出应用性,积极探索学生+员工(学徒)、顶岗实习、项目引导、任务小组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 “订单式培养”、“前校后厂”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构建“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练、做”为一体,实现教学资源上网,实验室开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建立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專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熊丙奇.如何不让职业教育低人一等[OL].人民网-教育频道.
[2]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高职办学特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OL].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510101047536&cata_id=N126.
[责任编辑:刘凤华]
[关键词]民族地区 高职教育 小康社会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003-04
高职教育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职教育要实现科学发展,必然要实现高职教育与非高职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发达地区高职教育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还要实现高职教育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教育部2012年1月10日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规模增量主要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及扩大民办教育和合作办学”,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强化特色,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各展所长,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在民族地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振兴,而且关系到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2009年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显示,2008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仍与往年持平,达到84%,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比2003年的72%提高了12个百分点。2007届高职学生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3480元。2011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2.2%)是本科毕业生(1.0%)的两倍多(《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
民族和谐、共同繁荣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民族地区,一个高职学生的就业,可以使一个家庭脱贫甚而致富,人数众多的高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并就业,对于提高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统一,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当前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本科教育和基础教育相比较,多数仍然处于步履维艰的状况,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发达地区的高职教育的差距有逐步扩大的态势。
一、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达地区的迅速发展十分令人瞩目,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自1993年成立以来,累计投资20多亿,占地168万平方米,有价值5.8亿的仪器设备5.8万多台套,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178.5万册,电子图书114万种,报刊2700余种,多媒体资料3.8万种,中外文电子资源28种。在1118名专任教师中,博士有169人;设有68个专业,163个方向,在校生2.4万人。但是,与东部发达省份的高等职业教育相比,民族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数量来看,全国5个民族自治区的高等职业院校共有86 所,仅占广东、湖南两个较发达省份的高等职业学院之和(132所)的65%。从办学的其他指标来看,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专业设置、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训基地及经费投入等都与东部发达地区差距甚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 办学时间短,办学条件较差
某民族自治区有11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平均成立的时间不足10年,校均设有专业34个,校均在校生5000多人,校均仪器设备值2600万元,校均图书资料不到 25万册。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生均设备值和图书册数仅为发达地区的10%~20%,教學水平、招生数量、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也远低于发达地区。
(二)师资队伍学历偏低,双师型教师较少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到2005年,获得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应基本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35%。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教授和博士)的比例太低,许多专业缺少领军人物。以某自治区为例,该自治区的高职院校现有专任教师3654人,其中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有420人,所占比例仅为11.5%。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有18人,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有878人,所占百分比分别为0.5%和24%。统计表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师学历层次整体水平偏低,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与《意见》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
另据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职院校全部教师中的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48.1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是23.7%,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双师型教师比例是26.4%(刘芳明,2008),也远低于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比例。
(三)与区内本科高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
从调查数据来看,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的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西经济职业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这10所高职院校,设置投资理财专业的有6所,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有9所,设置文秘专业的有6所,设置酒店管理专业的有7所,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有6所,高职院校之间专业雷同率达到60%以上,与区内本科高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也很明显,加上教学方法大多以传统的课堂授课为主,实训课程指导不力,实训基地不够规范,致使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特色无法凸现,培养质量无法保障。 (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不相匹配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2010年,高职院校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类专业比例为8:31.4:60.6,而当年广西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7.5:47.1:35.4,广西高职院校在第一、第二产业类专业设置上偏少,在发展规划上滞后,与广西建设新农村、加速“工业化”发展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结构出现较大偏离的后果是急需的人才供不应求,而另一些专业的人才又供过于求无法就业,只能到发达地区打工。
二、制约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导致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不足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的办学特点,即高技术水平的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都决定了高职办学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受限于民族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地方财力,政府难以对高职教育持续大量地投入资金。在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情况下,由于地方财力所限,政府对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像普通专科那样按照学生人数下拨经费,而是采取向学生收取较高学费(与本科教育相比)和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方式来解决高职教育资金的投入问题。这个政策引发两个问题:一是高学费不利于贯彻政府倡导的教育公平、公正性原则和合理分担教育成本的原则。按照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学费政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体是专科层次,办学条件不如本科)的学费远高于本科教育,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就业难度一般要高于本科生,而且多数学生就业后的预期收入也不比本科生高,这就明显不符合高投入高产出的原则,大大降低了考生及其家长选择高职学校就读的热情。另外,过高的学费也把民族地区许多低收入群体的子女挡在了学校门外,使一些只能到高职院校就读的考生宁愿去打工也不愿上高职。二是社会力量办学的资金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渠道过于单一,基本上采取举办新学校的模式,缺乏多样化选择的机制。虽然民族地区新建的民办高校一般都是把“门槛”较低的高职教育作为办学的目标,但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参差不齐,抗风险能力差,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而那些办学条件原本较好的公立学校却无法获得民间资金来进行效益较高的扩张。另一方面,民间资本投入高职院校,选择开设的也只是短期内可获得较大效益的专业,如办学成本较低的诸如财会、文秘之类的专业;而对民族地区迈入工业化进程大量需要的工业制造工艺,如数控机床操作等方面的专业由于教学条件、实训基地要求高,投入资金大,回收周期长而无人问津。由此进一步加剧了民族地区高职院校设置的专业与当地经济结构不相对应,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等问题,更使领导对高职教育越加忽视,越不愿意增加投入,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由于政府的投入不足,高学费又使一些愿意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上不起学,高职教育的招生规模难以扩大,民间资金投入的分散化和单一性导致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投入,给民族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的改善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二)当地一些领导对发展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到位
不仅社会上有些人不把职业教育当作正规教育,认为上了职业学校低人一等,民族地区的某些领导同志也把高等职业教育看作低层次的“另类”教育,当作解决低分考生就读高校问题从而推迟更多适龄青年就业时间的权宜之计。在财力较紧张的情况下,他们只重视一些本科院校的投入;即使在地方财力有所提升以后,他们也宁愿把资金投入到“形象工程”或能够在短期内带来效益的项目中,而不愿投入到对当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可持续发展有重大作用的高职教育中。由于对高等职业教育采取一种任其自生自灭的“无为而治”的态度,这些地方的高等职业教育,特别是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和培养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支持,高职院校处于无序发展和艰难生存的境地。
(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展的滞后,难以引进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
我国民族地区曾经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重要区域。据有关资料统计,20世纪60年代至 “六五”期末国家在西部地区投资达1000多亿元,占原全国三线地区11省区总投资的40%以上。大规模“三线”建设工业布局的产业重点是:能源、冶金、重化工业等重工业,这些产业占“三线”工业总投资的50%以上。而如此巨大的投入,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基地,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而深加工工业产值的比重却相当低。如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是重工业的主要构成部分,属于低附加值的产业,并且与当地的第一、第三产业关联性不强,对民族地区产生的波及效应弱。由于这些产业加工链条短,中间产品比例高,最终消费品比例小,附加值低,导致资源优势难以变成经济优势。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投入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工礦企业是以“嵌入”的方式进入而不是以“融入”的方式进入的,它们的经济运行基本上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经济活动相分离,既缺乏当地人民的参与,没有提高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也没有发挥对当地经济的辐射和拉动作用。
由于上述原因以及交通等条件恶劣,人才资源匮乏等因素,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指标如收入水平、教育设施、医疗条件等方面都落后许多,导致高素质人才引不进来,引进人才留不长久,当地人才“东南飞”的结果。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人才状况更是如此,尤其是高职院校最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难培养、引不来、留不住。由于民族地区第一产业落后,第二产业规模较小,第三产业发展不快,城乡居民收入较低,一般家庭难以支付高职院校较高的费用,造成高职院校的生源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转型较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就不像发达地区那样形成一个广阔而规范的就业市场,对高职教育的“出口”形成了很大的制约,这又加剧了高职院校就业难、办学难、教师待遇低的局面,使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引进和留住人才更加困难。
三、建立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机制的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投入
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和谐发展的重要支柱。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是现代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已经被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所证明。如美国的社区学院和技术学院、德国的高等专科学校和职业学院、香港的工业学院、工学院和理工大学等,都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业转型和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和技术的支持。然而高职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仅靠民族地区地方财政的力量是难以承受的,需要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在近些年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条件下,中央财政利用转移支付手段,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具有很大公益性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增加就业,提高工资和生产率,使个人和国家更加富足,缩小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收入的差距。这是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中央财政的支持除了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建设的投入以外,还应增加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补贴额度,以体现中央政府对教育公平的重视和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减少少数民族学生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更多的少数民族学生上得起高职院校并且通过接受高职教育改变个人及其家庭的命运,同时也能吸引民族地区的部分优质生源到高职院校来。
(二)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
教育部门应制定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帮扶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政策措施,如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互联共建,发达地区高职院校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培训师资,接受民族地区高职学生访学,对民族地区急需而当地又暂时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专业,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在发达地区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等。
民族地区也要制定吸引发达地区资金投入到高职教育的政策措施,鼓励发达地区企业和当地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这既能拓宽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又可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要提高待遇,重视感情留人、事业留人以外,较为可行的是采取柔性引进办法,即对一些不愿长期在民族地区安家的人才,可以不转户口,不用举家搬迁,只要他们每年能有一段时间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从事教学研究就行了。这种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柔性引进也许比现有的引进办法能够吸引更多人才来民族地区服务,发挥外地人才的作用。
(三)提升教育界特别是领导干部对高职教育的认识,构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量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更加需要数以万计的操作性人才即高级技师,高职院校就是培养这类人才的学校。确立职业教育的地位,在教育界内部,必须打破唯普通高等教育是尊的格局,应给予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平等的竞争空间,鼓励职业教育发展高层次教育,并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通道。在美国,接受过社区学院教育(其中很多为职业教育)的学生,可以继续申请进入其他大学求学,在名牌大学求学的学生,也可申请转学到社区学院。英国在1986年就建立了国家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和普通教育的文凭、证书相对应,同时,职业资格证书可与普通教育高级证书一样,成为进入大学的资格证书。这种国家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由于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证书的相通性,持职业资格证书就有望进入高等院校深造,这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对青年人的吸引力。
(四)民族地区高职教育还需深化改革,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民族地区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不能只考虑规模扩张和硬件改善,更应重视内涵发展,提高质量。毋庸讳言,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还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比如办学定位不清晰、特色不鲜明、师生动手能力不强以及前述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结构不相匹配等问题,必须深化改革予以解决。高职教育一定要突出应用性,积极探索学生+员工(学徒)、顶岗实习、项目引导、任务小组等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以 “订单式培养”、“前校后厂”等方式加强校企合作。努力构建“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体系。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练、做”为一体,实现教学资源上网,实验室开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建立以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專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熊丙奇.如何不让职业教育低人一等[OL].人民网-教育频道.
[2]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高职办学特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OL].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510101047536&cata_id=N126.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