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实证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bo525525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的方法测定全国31个省市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分解为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 在2003-2012的十年间我国31个省市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进步都呈正增长,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技术效率呈负增长。
  关键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
  一、引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向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此后的三十多年,我国经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这一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始终遵循着高投入低产出和高能耗低效率模式发展,从而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新问题。因此,如何在保持我国经济总量平稳增长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成为当前我国经济需要考虑的重要战略问题。
  二、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TFP测度的相关理论
  全要素生产率(TFP)是反映经济发展投入产出效果的综合性指标。
  当我们生产部门为一种投入,一种产出时,测算生产率相对简单。每单位投入的产出即是测量的生产率。当多种投入生产出多种产出时,经常利用偏生产率测量,即用每单位投入来测量。偏生产率可能误导或歪曲厂商绩效。全要素生产率测算解释了生产中若干投入的使用,适合于绩效的测量。对于行业而言,加总的生产产出与加总的投入之间的比率即为全要素生产率。
  三、数据和方法
  1.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Malmquist指数的几何平均数,构建了t到t+1期的关于测定生产率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即:
  M表示基于Malmquist的生产率的变动指数,EC表示技术效率的变动指数,TC表示技术进步的变动指数。当某一变动指数大于1时,表明其变化率呈正增长;当某一变动指数等于1时,表明其变化率不变;当某一变动指数小于1时,表明其变化率呈负增长。
  2.数据来源及处理
  使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方法来测定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需要知道制造业产出、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三个指标。
  (1)产出指标的确定。本文以2003年为基期,采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对GDP进行平减处理,整理后得到产出水平。GDP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资本投入的确定。本文采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作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资本投入指标。并采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处理,整理后得到资本投入。资本投入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3)劳动投入的确定。本文劳动投入指标采用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年末数)来衡量。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年末数)的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
  四、全要素生产率测度的实证研究
  利用deap2.1软件基于产出角度对中国31个省市区2003—2012年的制造业投入产出数据进行分析,产出数据采用全国31个省市区分地区的生产总值,投入数据采用制造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年末数)和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以2003年为基期,31个省市区分地区生产总值和制造业固定资产均采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进行平减。得到结果如下: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2004—2005和2007—2010年的几年中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呈现负增长,在2003—2004、2005—2008和2011—2012的几年间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正增长,其中,2011—2012的涨幅最大;在2003—2012的十年间,2003—2004年、2006—2007年和2009—2011年中国制造业技术效率呈现负增长,其他年间制造业技术效率呈现正增长;十年间,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在2004—2005年、2008—2009年和2010—2011年呈现负增长,2005—2006年间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保持不变,其他几年均呈现正增长。总得来说10年间中国31个省市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技术进步均呈现正增长,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的技术效率呈现负增长。
  从表中可以看出,十年间全国31个省市区中浙江、广东、青海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负增长,天津、江苏、福建和湖南十年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保持不变,其他省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呈正增长;全国31个省市区十年间只有北京制造业技术进步都呈负增长,天津、福建、湖南制造业技术进步保持不变,其他省份制造业技术进步均呈正增长;十年间全国31个省市区中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和宁夏制造业技术效率均呈正增长,天津、山西、福建、湖南、贵州、云南和西藏的制造业技术效率保持不变,其他省份均呈负增长。
  总的来看,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进步都呈正增长,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技术效率呈负增长。
  参考文献:
  [1] 蒋晶晶,冯邦彦.广东省要素投入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 [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1,(26):76-82
  [2] Danison.E.F. Why growth rates differ:post-war experience in nine western countries[J]. Washington Brookings Institution,1967.
  [3] Jorgenson Dale W., Zvi Griliches. 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7,7,34
  [4] 杨向阳,徐翔.中国服务业生产率与规模报酬分析[J].财贸经济,2004,(11):77—82.
  [5] 全炯振.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年——基于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J].中国农村经济,2009,(9):36—47.
  [6] 刘勇.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6):43—47.
  [7] 谢千里,罗斯基,郑玉歆.论国营工业生产率[J].经济研究,1994,(10):77—80.
其他文献
目的明确下腔静脉塌陷指数能否作为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疗效评估指标,寻找超声检查指标用于反映指导早期低血容量性休克诊断治疗。方法对急诊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500 mL生理盐水液体复苏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记录一般生命体征同时测量床旁心脏超声参数,进行一般生命体征参数与超声参数的前后比较。结果本研究共入组4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为(50.00±17.7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glomerulonephritis,HBV-GN)是一种继发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通过免疫介导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目前对于HBV-GN尚无统一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好习惯是人生的财富,为人一生的成功与幸福助力.本人利用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测定解热消炎片中猪去氧胆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 100-5 C18色谱柱,以乙腈-0.1%乙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流
摘 要:文化资源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其丰厚的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同时还有潜在消费市场、交通便利等。但是,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也存在整体规划不足、资金技术条件落后、人才匮乏等劣势条件。因此,河南省要实现文化资源大省到文化产业强省的飞跃,需要做好整体规划,因地制宜,走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源依托型文化产业道路。  关键词:文化资源;文化产业;比较优势  前言  文化产
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于国民素质,国民素质源自于教育,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来培养新型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增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这不仅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内在动机.中明确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时代呼唤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
期刊
@@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的共同心愿.rn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