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问题的频繁出现,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和生活,使人类认识到生态环境是有关人类生存的重要部分,是人的无机身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要求我们将环境与社会联系在一起,在发展的同时兼顾后代人的利益。因此,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高校应积极配合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将环境道德的树立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环境道德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也应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改进。
【关键词】环境道德教育 大学生 教育途径
现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义务与责任。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却为其行为做出严重牺牲。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
生态危机的种种迹象表明,环境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部分。保护共同的生存环境,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撑,还需要发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做出不懈的努力。为此,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有必要对学生们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一
“环境道德是指,人们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在感知自然界及他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存权利的同时,将道德观念深化、扩展并具体应用到生态环境领域,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调整人与人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环境道德是人类对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与理智反思,是人们自觉形成的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环境道德教育应成为贯彻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基础工程,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道德教育既不同于部门教育,又不同于行业教育,而是对人的一种素质教育。因此,环境道德教育不仅应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应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
保护环境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绿色事业,利他性多于利己性,长远利益大于眼前利益。其一,它靠政府出台的环境法律所规范;其二,它还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后者的自主自觉成为前者的实施基础,如果全社会的公民环保意识都比较淡薄,再多的法律和禁令也难以切实实施。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是进行绿色行动的前提,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提高人的环境道德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造者,不应只注重专业知识上的储备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应偏于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和智能素质、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且关心社会,热爱自然,对其进行环境教育更加容易接受。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及进行环境保护的强烈意志,更能增强他们的社会公德心,能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主导力量。
爱因斯坦曾说过:“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这说明,国家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完整的人”并在道德行为上有所价值体现,而不是仅仅是作为国家“机器”的人,机械地运用所学。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大学生的人格缺陷日益明显。受到西方的“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大学生对高消费和高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由我们的生存环境“买单”。因此,高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的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环境道德观的培养,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认识到自然是人的一部分,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从而形成一种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生态责任感,在履行自身环境道德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从整体上认识自我及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然的关系。
和谐向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对和谐的追求更是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七大又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又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今,和谐社会可以说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学生是21世纪文明的创造者、推动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已然成为了时代的需求。高校只有把环境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努力培育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并由这种教育方式逐步引导大学生尊重生活、热爱自我及自然环境,发挥大学生的社会推动力,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高校在环境道德教育课程及内容的安排方面并不十分完善,理论灌输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现如今,高校在环境道德教育方面缺少对生态科学知识的系统普及,仅仅是将环境道德教育与相关课程相结合,主要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教育,不足以使大学生对当代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有所了解,环境道德教育成效略低。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特点,强化和填充环境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一方面传授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增强大学生环境忧患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及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以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向大学生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尊敬自然,自觉地担负起自然界与社会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另外引导大学生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认识到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对人类健康、对国家和民族繁荣是不可分割的。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绿色校园的创建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道德行为的养成。大学生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转化为自动自觉的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形成。学校良好的环境道德氛围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来实现。在学校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中,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环境效益,充分考虑自然、人、社会和自然协调的关系,处处体现出强烈的环境道德韵味,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推进学生环境道德的内化。同时,学校要深入开展环境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使环境道德规范能够被同学们所熟记,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环境道德理念。
将环境道德知识最终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是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知、情、信、意、行”是人的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环境道德教育也有着可遵循的培养规律: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意志与环境道德行为。增强大学生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环境道德行为的养成是环境道德教育实践环节的目的。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是指大学生环境伦理品德养成,即要求大学生通过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直接养成和体现出良好的环境伦理行为。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主要有社会调查、志愿者行动、植树活动、环保知识竞赛和征文等。
如今,大学校园环保社团等相关组织日渐增多,学校应大力支持大学生们所组织的环保实践活动。在校期间,学校环保社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如“植树节”“绿色行动”“世界环境日”等校内环保活动;在假期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或参观环保先进单位,使大学生近距离体验生态破坏和生态平衡现象,潜移默化地提高和完善环境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卷20(自然辩证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19.
[2]何福. 当代中国生态道德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12.
[3]郭晓钰. 我国环境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3):97.
[4]卿倩萍. 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5]张秀清. 树立环境道德意识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2(01X).
【关键词】环境道德教育 大学生 教育途径
现今,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问题,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义务与责任。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却为其行为做出严重牺牲。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于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
生态危机的种种迹象表明,环境是人类生活和发展的重要部分。保护共同的生存环境,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撑,还需要发动社会的各方面力量做出不懈的努力。为此,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有必要对学生们进行环境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环境保护和生态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一
“环境道德是指,人们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在感知自然界及他人的生存价值与生存权利的同时,将道德观念深化、扩展并具体应用到生态环境领域,以此来规范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调整人与人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环境道德是人类对生态危机的哲学思考与理智反思,是人们自觉形成的改善人与自然关系、保护自然环境的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环境道德教育应成为贯彻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基础工程,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道德教育既不同于部门教育,又不同于行业教育,而是对人的一种素质教育。因此,环境道德教育不仅应是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应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保护环境的道德风尚,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
保护环境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绿色事业,利他性多于利己性,长远利益大于眼前利益。其一,它靠政府出台的环境法律所规范;其二,它还需要广大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后者的自主自觉成为前者的实施基础,如果全社会的公民环保意识都比较淡薄,再多的法律和禁令也难以切实实施。环境道德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是进行绿色行动的前提,也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因此提高人的环境道德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造者,不应只注重专业知识上的储备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应偏于个人的综合素质的体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和智能素质、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且关心社会,热爱自然,对其进行环境教育更加容易接受。对大学生进行环境道德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及进行环境保护的强烈意志,更能增强他们的社会公德心,能够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主导力量。
爱因斯坦曾说过:“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从自我解放出来”。这说明,国家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完整的人”并在道德行为上有所价值体现,而不是仅仅是作为国家“机器”的人,机械地运用所学。伴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大学生的人格缺陷日益明显。受到西方的“物质主义”“利己主义”的影响,大学生对高消费和高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由我们的生存环境“买单”。因此,高校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的人才,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环境道德观的培养,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整体的人”,认识到自然是人的一部分,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从而形成一种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生态责任感,在履行自身环境道德的过程中提升自我,实现自身的价值,从整体上认识自我及自我与社会、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然的关系。
和谐向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境界,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对和谐的追求更是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七大又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又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今,和谐社会可以说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四位一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社会。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学生是21世纪文明的创造者、推动者,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健全、健康的人格已然成为了时代的需求。高校只有把环境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努力培育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并由这种教育方式逐步引导大学生尊重生活、热爱自我及自然环境,发挥大学生的社会推动力,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
高校在环境道德教育课程及内容的安排方面并不十分完善,理论灌输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现如今,高校在环境道德教育方面缺少对生态科学知识的系统普及,仅仅是将环境道德教育与相关课程相结合,主要是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教育,不足以使大学生对当代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有所了解,环境道德教育成效略低。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特点,强化和填充环境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一方面传授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增强大学生环境忧患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了解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及社会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以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向大学生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尊敬自然,自觉地担负起自然界与社会的道德代理人的责任。另外引导大学生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学会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认识到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对人类健康、对国家和民族繁荣是不可分割的。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绿色校园的创建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道德行为的养成。大学生将环境道德教育内容转化为自动自觉的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形成。学校良好的环境道德氛围的形成主要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园环境建设来实现。在学校发展规划和校园建设中,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到环境效益,充分考虑自然、人、社会和自然协调的关系,处处体现出强烈的环境道德韵味,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推进学生环境道德的内化。同时,学校要深入开展环境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使环境道德规范能够被同学们所熟记,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环境道德理念。
将环境道德知识最终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是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知、情、信、意、行”是人的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环境道德教育也有着可遵循的培养规律: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意志与环境道德行为。增强大学生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环境道德行为的养成是环境道德教育实践环节的目的。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过程是指大学生环境伦理品德养成,即要求大学生通过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直接养成和体现出良好的环境伦理行为。环境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主要有社会调查、志愿者行动、植树活动、环保知识竞赛和征文等。
如今,大学校园环保社团等相关组织日渐增多,学校应大力支持大学生们所组织的环保实践活动。在校期间,学校环保社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如“植树节”“绿色行动”“世界环境日”等校内环保活动;在假期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或参观环保先进单位,使大学生近距离体验生态破坏和生态平衡现象,潜移默化地提高和完善环境道德意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卷20(自然辩证法)[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19.
[2]何福. 当代中国生态道德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12.
[3]郭晓钰. 我国环境道德教育问题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3):97.
[4]卿倩萍. 大学生生态人格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
[5]张秀清. 树立环境道德意识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2(01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