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模糊语言在生活中广为使用。本文介绍模糊限制语及其分类,对其给人际交流带来的正负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模糊限制语在语用中对人际交流的影响,以便我们在日常的交流对话中能更好的措辞。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人际交流
模糊语言是在扎德提出模糊集理论之后被认识的。莱考夫解释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感兴趣的模糊集,其函数不是原始的。”通过分析模集,莱考夫认为模糊性可以在正式的语义学中对其进行研究。他认为对他来说,“最有趣的问题是对一些暗含模糊性的单词进行研究——一些要么使事情变得更模糊或者少一点模糊的单词。”(Lakoff 1973:471)这些词就是他所称为的模糊限制语。到现在为止,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已有30多年。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多种多样。我国陈林华教授,伍铁平教授都对其进行了分类。最具影响力的分类是由普瑞斯从语用学的角度提出的,。根据命题的真值条件,他将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这也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影响命题内容但不影响说话者命题的真值条件。
例如,
a.这条裙子是红色的。
b.这条裙子有点红。
句子a表达的命题是这条裙子是红色的,说话者知道这个事实。句子b传达不同的命题,裙子是红色或裙子是非典型的红色,但说话者b和a都对自己表达的命题的真值完全肯定,b中的“有点”并不影响裙子是红色这个真值条件。所以这种不影响命题真值的条件的限制语都叫做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如,有点,大概,差不多,从某种程度上,至少,大于等等。
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影响命题内容,但说话者对命题真值并不非常肯定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比较肯定。例如,
a.这条裙子是红色的。
c.我认为这条裙子是红色的。
这里a和c都表达了同一个命题,裙子是红色的。但是c中的说话者用了“我认为”表示出了不那么肯定。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模糊限制语能够让对话更加缓和,常用的有据我所知,很难说,恐怕,我认为,看起来等等。
总的来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给予了一定的范围或使句子所处情景不明朗化,从而影响命题内容。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暗示说话者对内容的不确定或者对相关知识的缺乏,从而影响说话者的肯定程度。
三、模糊限制语对人际交流的影响
(一)正影响
1.使表达更精确
我们通常认为模糊限制语会使语言更加模糊,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它更客观。如果我们试图让每一句我们说的话都十分精确,那么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李老师在这里工作了多长时间呢?——他在这工作了许多年了。这里的回答者知道李老师一直在这里工作,但不知道具体多少年。如果他随便说一个数字,那么这个“精确”的数字反而变成了谎话。
2.使表达更灵活
交谈的氛围是一个交流成功的关键。因此在交流中我们尽量避免自己的话语过于直接或者生硬。如,——你想要喝点什么吗?——咖啡?或许还是算了吧。我们可以看出后者并不想喝什么,但他给出了意见,然后用或许委婉地拒绝了这一邀请,使得交流变得更灵活。
3.使表达更礼貌
在人际交流中,互相尊重是最基本重要的礼仪。因此在措辞时,我们通常使用模糊限制语使交流更容易被接受。如,——我新裙子颜色怎么样?——颜色可能有点亮。我们可以根据回答推断回答者并不喜欢这条裙子颜色,但他用了“可能”礼貌地表达了他的反对态度,不会伤害提问者的感情。
4.帮助说话者避免尴尬
当我们可能会说一些使听话者尴尬的话语时,应尽量使其模糊化从而避免尴尬。如,——你认为我的文章写得好吗?——或许再多一些修改会更好。这里回答者并不认为前者的文章有多好,但为了避免尴尬回答者用“或许”转移了直接否定,最小化了伤害。
(二)负影响
模糊限制语除了正面的影响外,有时也会造成不好的效果,因此在使用时我们要根据不同语境进行选择。
1.使说话者显得不真诚
在当面对朋友或家人的请求时,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能会让人认为你不真诚。如,——你可以和我一起逛街吗?——或许晚一点吧。回答者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时间,他可能只是想要推脱掉,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几次,可能会影响双方的感情,使人觉得你不真诚。
2.造成错误结果
模糊限制语的确可以是语言变得模糊,但有的情况是根本不允许任何模糊存在的。如,对飞机的零部件进行检查时,工程师只给出了一个大概数据,那么这架飞机如果起飞则将面临这坠机的可能。
3.使听话者困惑
毫无疑问模糊限制语使我们的语言更加委婉礼貌。但如果过多使用,有时会使人感到困惑。如,——你想去那个餐厅吃饭吗?——也许吧。这里回答者说“也许”并没有明显的言外之意,提问者很难猜测出他的真实意图,从而无法做出选择。
总的来说,模糊限制语的正影响大于负影响。不过我们仍然需要根据不同语境来选择模糊限制语。使之对我们的人际交流有所帮助而不是造成损失。相信只要正确得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我们的人际交流会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Lakoff, George. 1973.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in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2.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应国丽,周红.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与礼貌原则相关性研究[J].中国外语2009(3):43-47.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人际交流
模糊语言是在扎德提出模糊集理论之后被认识的。莱考夫解释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感兴趣的模糊集,其函数不是原始的。”通过分析模集,莱考夫认为模糊性可以在正式的语义学中对其进行研究。他认为对他来说,“最有趣的问题是对一些暗含模糊性的单词进行研究——一些要么使事情变得更模糊或者少一点模糊的单词。”(Lakoff 1973:471)这些词就是他所称为的模糊限制语。到现在为止,对模糊限制语的研究已有30多年。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模糊限制语的分类多种多样。我国陈林华教授,伍铁平教授都对其进行了分类。最具影响力的分类是由普瑞斯从语用学的角度提出的,。根据命题的真值条件,他将模糊限制语分为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这也是本文关注的焦点。
一、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影响命题内容但不影响说话者命题的真值条件。
例如,
a.这条裙子是红色的。
b.这条裙子有点红。
句子a表达的命题是这条裙子是红色的,说话者知道这个事实。句子b传达不同的命题,裙子是红色或裙子是非典型的红色,但说话者b和a都对自己表达的命题的真值完全肯定,b中的“有点”并不影响裙子是红色这个真值条件。所以这种不影响命题真值的条件的限制语都叫做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如,有点,大概,差不多,从某种程度上,至少,大于等等。
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缓和型模糊限制语不影响命题内容,但说话者对命题真值并不非常肯定或者在某种程度上比较肯定。例如,
a.这条裙子是红色的。
c.我认为这条裙子是红色的。
这里a和c都表达了同一个命题,裙子是红色的。但是c中的说话者用了“我认为”表示出了不那么肯定。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模糊限制语能够让对话更加缓和,常用的有据我所知,很难说,恐怕,我认为,看起来等等。
总的来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给予了一定的范围或使句子所处情景不明朗化,从而影响命题内容。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暗示说话者对内容的不确定或者对相关知识的缺乏,从而影响说话者的肯定程度。
三、模糊限制语对人际交流的影响
(一)正影响
1.使表达更精确
我们通常认为模糊限制语会使语言更加模糊,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它更客观。如果我们试图让每一句我们说的话都十分精确,那么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李老师在这里工作了多长时间呢?——他在这工作了许多年了。这里的回答者知道李老师一直在这里工作,但不知道具体多少年。如果他随便说一个数字,那么这个“精确”的数字反而变成了谎话。
2.使表达更灵活
交谈的氛围是一个交流成功的关键。因此在交流中我们尽量避免自己的话语过于直接或者生硬。如,——你想要喝点什么吗?——咖啡?或许还是算了吧。我们可以看出后者并不想喝什么,但他给出了意见,然后用或许委婉地拒绝了这一邀请,使得交流变得更灵活。
3.使表达更礼貌
在人际交流中,互相尊重是最基本重要的礼仪。因此在措辞时,我们通常使用模糊限制语使交流更容易被接受。如,——我新裙子颜色怎么样?——颜色可能有点亮。我们可以根据回答推断回答者并不喜欢这条裙子颜色,但他用了“可能”礼貌地表达了他的反对态度,不会伤害提问者的感情。
4.帮助说话者避免尴尬
当我们可能会说一些使听话者尴尬的话语时,应尽量使其模糊化从而避免尴尬。如,——你认为我的文章写得好吗?——或许再多一些修改会更好。这里回答者并不认为前者的文章有多好,但为了避免尴尬回答者用“或许”转移了直接否定,最小化了伤害。
(二)负影响
模糊限制语除了正面的影响外,有时也会造成不好的效果,因此在使用时我们要根据不同语境进行选择。
1.使说话者显得不真诚
在当面对朋友或家人的请求时,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可能会让人认为你不真诚。如,——你可以和我一起逛街吗?——或许晚一点吧。回答者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时间,他可能只是想要推脱掉,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几次,可能会影响双方的感情,使人觉得你不真诚。
2.造成错误结果
模糊限制语的确可以是语言变得模糊,但有的情况是根本不允许任何模糊存在的。如,对飞机的零部件进行检查时,工程师只给出了一个大概数据,那么这架飞机如果起飞则将面临这坠机的可能。
3.使听话者困惑
毫无疑问模糊限制语使我们的语言更加委婉礼貌。但如果过多使用,有时会使人感到困惑。如,——你想去那个餐厅吃饭吗?——也许吧。这里回答者说“也许”并没有明显的言外之意,提问者很难猜测出他的真实意图,从而无法做出选择。
总的来说,模糊限制语的正影响大于负影响。不过我们仍然需要根据不同语境来选择模糊限制语。使之对我们的人际交流有所帮助而不是造成损失。相信只要正确得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我们的人际交流会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 Lakoff, George. 1973.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 in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2.
[2]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应国丽,周红.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与礼貌原则相关性研究[J].中国外语2009(3):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