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特殊教育学生就业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hx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残疾人的劳动就业问题作为社会问题,已被宪法、劳动法明确规定,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将就业能力培养贯穿于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中势在必行。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特殊教育 就业能力 培养方法
  根据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省现有残疾人224.2万。只有45%的残疾人在业,其中95%的人集中在农业、工业及商业领域,主要是从事文化程度要求不高,技术水准低的劳动密集型职业,从事脑力劳动的不足5%。那些没有就业的残疾人(占55%)只能依靠家庭、亲属供养或国家、集体救济,贫困、特困家庭普遍。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少、就业竞争大等因素外,主要是残疾人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就业岗位应具备的知识和劳动技能,尤其是缺乏高技能岗位所需的劳动技能。由于客观条件和残疾人自身障碍的影响,残疾人在教育,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与就业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因此,在我国发展残疾人的职业教育,改善残疾人的就业状况,促进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残疾人实现小康生活,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我国的宪法、劳动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明确规定,劳动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残疾人劳动就业,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出路,它不但关系到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生存权、劳动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是基本人权。残疾人劳动就业是实现自身价值的根本体现,是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和全面参与社会的基础。残疾人也是重要的生产力,他们通过劳动就业既可以创造物质财富,又可以创造精神文明。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出类拔章的残疾人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扶助残疾人劳动就业,安置一人,可以稳定一片。反之,如果掉以轻心,政策失当或者工作不落实,致使残疾人生活无着落,流离失所,则将会形成社会不安定的因素。
  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残疾人就业工作,近年来通过和颁布了各项法律法规和优惠扶持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职业学校建设,完善学校教学、实习、实训等功能,增强残疾人就业能力,满足残疾人发展需要,促进教育公平。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正式颁布,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法律法规,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民生权力的实现提供了保障,对残疾人教育、就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省相继出台了促进残疾人就业的相关政策法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问题,实施多项爱心助残工程,加大对残疾人的职业培训力度,积极推进集中与分散安置相结合的残疾人就业方针,极大地推动了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向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发展。
  搞好残疾人就业工作应该注重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帮助残疾人转变就业观念,增强自立、自强、自信的能力和生产能力。
  首先,应注重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技能。随着国家对残疾人民生问题和就业权利的关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推进、残疾人就业环境的逐步改善,有就业能力、就业愿望的适龄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诉求将越来越强烈。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为残疾人架设通向就业的桥梁,是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规定,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完善残疾人就业促进和保护政策措施,稳定和扩大残疾人就业。强调要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鼓励残疾人创业,规范残疾人就业服务体系,有就业需求的各类残疾人普遍获得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能力建设。以就业为导向,鼓励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职业学校及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着力加强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岗培训。
  如何提残疾人职业教育的质量,如何使残疾人为就业做好知识、技能和心理等方面的准备,参与日益激烈的竞争,是目前残疾职业教育与培训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要进一步重视残疾人就业培训,改变培训的方式方法,为残疾人提供适合自身特点及市场需求的各种技能培训;要完善有关就业优惠政策,鼓励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自强、自立。还要根据各类残疾人的需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紧密联系当地实际与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實际,多种形式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形成省市县(区)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培训方式方法还不够灵活,联系当地实际与残疾人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够紧密,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部分宣传工作没有到位,等等。解决上述问题,应搞好调查分析,对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认真搞好调查研究,明确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方向和目标,并在劳动适龄人口中,对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开展问卷调查,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组织他们进行个人素质和特点的测试,对他们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估;通过深入残疾人之中,面对面地帮助残疾人了解其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真诚地向他们提出培训建议,并负责向就业训练机构推荐。
  其次,要正确引导残疾人的就业观念。据全省残疾人就业调查显示,具备一定生产生活能力的残疾人对就业的认识和选择有差距。究其原因,一是对就业缺乏正确理解。认为就业就是到机关工作,去工厂上班,而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经营谈不上就业,只是挣钱混饭吃;二是一些残疾人好高骛远,尤其是年轻残疾人由于听力语言和身体方面缺陷,生活的空间小,吸收外界信息少,对社会了解不够,在看待人生问题和选择就业方面往往脱离现实;三是依赖思想严重,缺乏主动择业意识,在他们看来,国家有法律和政策,安置残疾人就业是政府和社会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应该等待政府安排。
  要正确处理好残疾人就业问题,必须让残疾人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和引导,使残疾人能够充分认清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鼓励残疾人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刻苦学习,掌握技能,参与竞争,努力工作,成为行业翘楚、就业楷模。用所学知识开辟一片新天地,展示残疾人的风采。
  最后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多渠道搭建就业平台。有计划地安排残疾人就业,充分发挥具有特殊教育手段的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的作用,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与培训,有计划地安排残疾人就业。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关键是把对残疾人从传统意义上的生活救助性安置中解脱出来,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市场化的轨道。残疾人组织、残疾人职业学校在认真做好集中和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同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积极探索具有地区特点的“多元化”市场就业模式。
其他文献
期刊
1.设疑激趣,导引新课。  古人云:“疑为思之始,学之端。”教学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激发。课前设疑就是要在新课开始之前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用看似与本节教学内容无多大关系,而实则联系密切的典型问题迅速“钓”起学生兴趣。例如,细胞的癌变一节,教学引入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这样的设计:“cancer”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蟹”,“cell”的中文含义是细胞,两词组合“cancerc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当今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務于我国的高校事业,承担着人才的培养任务,解决青年大学生怎样更好融入社会的根本问题。本文首先介绍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其次探讨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介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方法、途径,扩大校园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 校园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互动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摘 要: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心理误区,使学生正确认识顶岗实习;加强过程管理,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加强沟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顶岗实习 对策及建议 校企合作  在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提倡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在众多实现途径当中,高职院校学生实施顶岗
提出了如何对火灾后砼结构中砼的材料性能进行检测评估以及加固处理的程序及办法,对工程技术人员处理类似事例有一定指导意义。
该文介绍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发展概况及现代火灾报警系统,提出了一种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火灾特征参数的提取、系统硬件连接电路、相关软件的
摘 要: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普及应用已经成为时代潮流。本文对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网络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希望通过对现阶段大学生网络党建所面临的问题的研究,从中得到一些启示,更进一步加强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网络党建工作。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高校 学生党建工作  随着信息化突飞猛进地发展,网络的信息化潮流开始呈现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摘 要: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方向建设、学科项目建设、学科基地建设等。高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科建设催生的技术难以满足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需求;政府和高校对学科建设的支持能力有限;过度制度化现象严重。加强高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途径包括:树立开放、均衡的学科建设理念;加大学科建设资金的投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 高校学科建设 存在问题 解决途径  学科建设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和发
摘 要: 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理念中关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盐城中学自2005年新课改伊始就着手开设校本课程,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实施途径。2012年,我校以盐城当地“海盐文化”为主题,组织不同学科创造性地开设“海盐文化课程基地”校本课程,有力推动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深入开展。作者有幸参与其中,以下结合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谈几点想法。  关键词: 新课程 校本课程 教师发展 学生发展  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