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机制激发新活力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il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夏粮交出的喜人成绩单,再一次践行河南“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的庄严承诺,也为我国粮食安全再加一道“放心锁”。
  “十一连增”,河南粮食增产活力从何而来?政府惠农政策、农业科技进步功不可没。尤其是近两年来,河南省着力构建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粮食生产要素得到最大限度优化,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
  新动力:农民种粮有利可图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推动“新四化”,要靠改革创新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源头活力和持久动力,最终使人民尤其是广大农民得到红利、收到实惠。
  麦收前夕,主抓粮食生产的河南省副省长王铁到各地调研,他多次指出,小麦不仅是全省人民的主要口粮,麦收收入占全省农民收入近30%,也是全省大部分农民收入的基础来源。小麦丰歉事关农民生活保障,事关农民收入增加,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
  今年夏收期间,记者在周口市采访,首个在太康县注册家庭农场的毛庄镇农民李海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3年,他家种植小麦1500亩,因为是与西瓜进行套种,折算后约1200亩。总产130多万斤,平均单产1100斤左右。
  “返青时遭遇50多天连续干旱,快扬花时又是近一个月的干旱,中间还遇到一场‘倒春寒’。”李海洋说,为避免减产,每块地最少浇三遍水。“有的人家只浇一遍水,收成才几百斤,我的地浇三遍水最高能打1300斤,一亩地多收入三四百元。”
  种粮食能挣钱,调动了部分农民从事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像李海洋这样的家庭农场,还有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在河南已经很普遍。他们在得到可观效益的同时,也成为实现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生力军”。
  新活力:专业农民积极性高
  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出台,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其核心内容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初见成效——2013年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用一份份高产的成绩单,回应了社会对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关注。
  息县种粮大户张德流转了村子里的400多亩地。张德计算过,如果连片种植,再把基础设施和土壤肥力搞好,他有信心把水稻亩产增加到1600斤、小麦达到1000斤,这样比单户种植产量高多了,效益会非常可观。
  武陟县农民侯小明告诉记者,年初小麦返青拔节期,正是农民采购农资的好时候,县里以专业合作社牵头、社员参与、集体组团的方式“抱团”采购农资,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了购买农资的成本,比农户“单打独斗”少花不少钱。
  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优化了农业生产要素,激发了愿意在家乡创业的农民种粮的积极性。2013年,河南夏粮成绩单,也与国家相关部委数据相互佐证。据农业部统计,如今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已经转向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他们种了全国1/10多的地,产出了1/5多的粮食。
  新潜力:社会服务空间更大
  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诸如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以及将来不断涌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需要土地流转政策、农业科技、贷款融资、农业保险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
  张德建议,国家对家庭农场的支持,无论是直接补贴还是税收优惠,一定要和经营主体直接对接,这样才能真正让种植户得到实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家庭农场变成经营主体,需要一定的现代经营管理手段,金融服务就是其中急需的一项。张德说,因为土地是流转的,无法在银行进行抵押,他只能靠自己每年的盈利滚动发展,根本无力搞一些利润较高的经营项目。土地流转期限短,也导致部分种粮大户对土地投入积极性不高,不愿大规模投入农业基础设施。
  太康县农业局经管站站长李玉亭说,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催生更多的新型经营主体,将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释放农业生产潜力活力。政策、科技、融资、保险等等一系列专业化服务,应该说还有很大空间。
  647.04亿斤,夏粮产量再创新高,一方面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为实现全年粮食“十连丰”奠定了良好基础。眼下,河南省上下正在积极行动,抓住关键农时,强化指导服务,狠抓措施落实,全力夺取秋粮和全年粮食丰收。迎接我们的,将是又一个丰收年!
其他文献
日前,一则“距手机15厘米以上,辐射值基本为零”的新闻吸引了大众的目光。其实,近年来“家电辐射威胁健康”的传言一直不绝于耳,手机可能致癌、不能放身上等说法更是引人担忧。4月8日,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栏目请天津师范大学的青年学者实验室测试了多种家用电器的辐射量,结果表明,家电的确存在辐射,但属于安全范围,在一定距离时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为此,记者向权威专家求证,并教您如何应对家电辐射。  在该项实
期刊
4月10日,好久没有联系的一位高中同学突然打来一个电话。接通之后,固有的寒暄简单略过,便是:“你马上帮我个忙,我在深圳这边的积分已经达到入户条件了,你去给我开几个证明……”  从同学的言语中,可以听出来他既激动高兴又非常急切。由此,可以窥知一纸户口对他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后来,才慢慢得知,同学大专毕业后就去了深圳打工,然后又在那里結婚生子,孩子现在就要上学了,因为没有深圳户口,天天急得寝食难安。他说
期刊
2013年,三夏刚过,记者来到了河南省许昌县五女店镇南街村种粮大户赵保献的田间地头。自2004年起,赵保献承包的土地由44亩飞速发展到了如今的5000多亩,承包地面从自己的村庄辐射到周边的乡镇。  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田地里,记者看到一个人边走边认真地察看着什么。走近了,才知道他就是记者要寻找的种粮大户赵保献,他说地里该打农药了,他已经吩咐儿子做第二天的准备工作了。  提起种粮的事儿,赵保献马上打开了
期刊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洛阳市西工区地方税务局不仅致力增强纳税服务“正能量”,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平台,还不断开展综合治税,以优质服务拓展税基,以税收监控手段查漏补缺,从而实现了税收的应收尽收。  2012年,全国总体经济形势下行,房地产业政策调控效果凸显,加之国家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等,整体税收形势处于下滑态势,税款增收困难是地税系统面临的第一难题。在此背景下,洛阳市西工区地方税务局坚持实
期刊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葬群考古发掘工作基本“收官”,大量前所未有的重大发现拨开层层历史迷雾,但这一被誉为“21世纪最重要的西周考古发现”,也留下了诸多待解谜团。沉睡千年的神秘古国从哪里来,位于何处,延续了多少年?3000多年前的南方人有多高,得什么病,寿命多长?古人如何吃喝玩乐,又有怎样的审美观和信仰?曾国的葬制葬俗是什么样的?记者连日来多次探访叶家山考古现场,力图揭开这个古老诸侯国的神秘面纱。  
期刊
韩伟华,河南获嘉人,北京当代极具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之一,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延和书画院常务副院长。2001~200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研究方向是当代美术批评。曾多次举办国内及国际画展和艺术活动,在德国敦伦美术馆“会心达意”中国绘画展上,他的作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艺评家的好评。被著名美术评论家陈传席先生评为有传承有创新的艺坛新秀。
期刊
今春开始,在浙江省义乌市,企业登记、广告审批、食品流通许可、市场名称登记、外省来浙发布固定印刷品广告备案、动产抵押登记、拍卖备案、格式合同备案等八类工商审批事项,被一并纳入市行政服务中心,或在工商部门设立窗口统一办理。“这意味着,以前办理企业审批‘八进八出’,今后就可以‘一进一出’了。”当地有多年办企业经验的汽车维修商楼丁新说。  在浙江省,多个地区在行政审批“瘦身”改革上探索,义乌是一个缩影。浙
期刊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者:金灿荣 陈建利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6月  定价:32.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美国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教授数十年来国际关系研究的总结之作。作者以30年对美国、中美关系等领域的深入观察和研究,特别是对美国政治文化的精准把握,从多个层面分析美国成败得失之处,以作中国之镜鉴,并以现代化视角看待中国崛起,如何理解
期刊
编者按:  467.28亿斤、504.1亿斤、590.9亿斤、610亿斤、637.2亿斤……从2003年到2012年,河南夏粮艰难但又执著地一点点垒高“中国粮仓”。  2013年,河南省夏粮总产量再创新高,达647.04亿斤,实现“十一连增”。“中国粮仓”河南粮食连续喜获丰收,不但养活了近1亿河南人,而且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强力保障。  在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重的自然灾害背景下,作为中国第一粮食生产
期刊
7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公告:今年夏粮总产2638亿斤,比2012年增产39亿斤,实现了创历史的“十连丰”。其中河南夏粮播种面积8090万亩,亩产量799.8斤,总产量647.04亿斤,比去年增产9.84亿斤。  面对丰收的喜讯,一部分公众也有疑惑:我国的粮食生产为啥能够打破过去“大小年”的怪圈,取得连年丰收?全年粮食“九连增”、冬小麦“十连丰”的数字有没有水分?  灾害影响大吗?  今年河南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