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工作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随着博物馆的现代发展,业务人员的培训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本文以博物馆实践活动为依据,从基本素质和知识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博物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博物馆人员;基本素质;知识结构
在博物馆系统中,无论是藏品管理、观众服务,还是行政事务,都是围绕对人的管理,都是通过人力资源得以实现,人力资源是博物馆各类资源中最具活力的资源,是博物馆各类资源得以发挥其最佳效用的中枢资源,也是博物馆管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变量。博物馆最重要的资源是其员工,有效的员工策略是博物馆成功的重要因素。博物馆员工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员工数量充足、素质优秀、配置合理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博物馆人员的基本素质
(一)政治思想品德素质
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机构,担负着重大的社会历史使命,爱国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职责决定了博物馆人员首先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必须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且要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这是博物馆人员工作的信念,也是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要忠于职守,努力完成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和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并能为了博物馆的发展及社会职能的提高而勇于改革和大胆创新。博物馆人员所具有的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人们会产生积极的影响[1]。
(二)专业素质
博物馆工作,科学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没有真才实学,就不能使博物馆发挥重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重大的科研作用,也不能实现我国博物馆的现代化。同时博物馆也是一个知识密集的机构,知识面涉及很宽,没有一定的知识很难做好工作。在博物馆这个系统工程里,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这些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系统。从前人们在谈论博物馆建设时,一般都谈到“硬件”的好坏,现代管理科学则更重视人的作用。因为这直接影响决策、物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所以,改善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是博物馆管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组织管理素质
管理不是仅仅指一般的对物的管理,而是要把整个博物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管理。而这个系统的主体是人。所以,领导者要懂得关心人,要知人善任。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博物馆馆长,看其工作是否有成效,不仅是看他是否有权力和能否使用权力,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具有运用权力的能力和改变他人行为的影响力。所以,权力、能力和影响力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比如作为馆长要有公心,襟怀坦荡,不忌贤妒能,平等待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反对的意见。尤其要注意不要滥用权力,谋取私利。
二、博物馆人员的基本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知识的专业化与人才的专门化,也即是博物馆人才的知识结构问题。高素质的人才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并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知博物馆事业发展关键是开发人才,提高人才素质,构建一支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人才梯队。
(一)博物馆工作人员构成
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层次构成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受过普通高等专业教育的。这一类就是博物馆里有大学学历的人。据统计,文化系统有大学学历的约占全部人员的百分之二十。他们学的专业有历史、考古、生物、地理等。规模较大的博物馆一般选与本馆业务有关专业的大学生。目前我国博物馆以社会历史类为主,因此,专业人员以学历史与考占的为多这类人具有专业学科知识,多数人从事着博物馆的主要业务工作,也有一部分担任领导工作,但由于他们到博物馆工作初期,也有个不适应的问题,要成为博物馆人才,不得不从“念实物,打基础”开始,这部分人员的知识结构中缺的是博物馆学知识。
第二类是受过博物馆专业教育的。这类人虽说可以立为专门类别,但数量较少,虽说目前已有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但学过博物馆专业的在博物馆界仍是风毛麟角。而且,这部分人也只是适于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研究,而对于各个类别不同的博物馆,仍存在不甚适应工作的问题。
(二)博物馆人员知识结构的调整策略
1.知识的丰富性
首先,作为个体的博物馆同样具有保藏、研究、传播三种职能,这些职能的行使,要求工作人员至少必须熟悉和了解博物馆工作,包括文物征集(标本采集)、藏品保管、科学研究、陳列展览、宣传教育等各个环节,并能掌握有关这些环节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作为个体的博物馆涉及和反映的是大自然或人类社会的某一类、某一面、某一段、某一个、某一点。关于这一类、一面、一段、一个、一点的了解就是知识,就是一个博物馆区别于其他博物馆的专业学科知识。也是一个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
最后博物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阵地,也要求它的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3]。
2.知识的专业性
首先,不同的学科知识内容决定了各博物馆的不同特性,并把所有博物馆划分为各种类型。任何一个博物馆,都涉及了某一方面的学科知识内容。在这里,学科知识内容是一类馆、一个馆最本质的东西。
其次,学科知识内容使博物馆人才专门化。历史类博物馆与地质类博物侨人才的不同,是由于他们具有与本馆业务内容相关的学科知识的不同。即使右一个涉及学科知识单一的博物馆,各个工作人员对于同一学科知识的掌握也才完全相同。
最后专业学科知识奠定并突出了博物馆在科学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博物馆发展到今天,门类越分越细,领域越扩越广,专业学科知识并不是都进了大学和研究所,而是正响应着博物馆的“召唤”在“回归”,并且也越分越细、越来越专了。
三、博物馆人员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培训中心建设,提高培训水平
培训中心是国家博物馆事业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培训中心的选址要考虑各方面的条件,一经选定后,有关部门要加强其建设,除了具备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外,必须要有明确的培训方向,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人员,逐步建立一支专职或兼职教师队伍,选编自己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有一定规模的图书资料室,添置必需的电化教学设备。对学员的入学条件和学习情况要严格考核.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讲求教学实效,避免培训教育流于形式。
(二)注意发挥中央和地方办学两个积极性
培训内容要兼顾各层次,使博物馆各方面的工作人员都有培训提高的机会。一些专业人才较多的大型博物馆也应该举办职业培训,既培训本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培训其他博物馆的人员。并要提倡多种教育形式,鼓励和支持博物馆工作人员参加函授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知识水平,改善知识结构。
四、结语
总的来说,博物馆只有具备优秀的管理人才,才能实现高水平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掘馆舍、设备、藏品、员工和经费等条件的潜质,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博物馆对自身人才素质、队伍结构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藏品保护、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正日益成为博物馆走向现代化、专业化最迫切、最急需的人才。因此作为现代化的博物馆人才,应具备现代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科学素养;注重获取新的知识,注重吸纳前沿理论;尊重客观存在事实,尊重新的实践成果,及时通过科学管理和文化成果,使博物馆文化更多惠及社会民众,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博物馆在现代化的轨道上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睿.试论我国博物馆人才培养[J].博物馆研究,2015(04).
[2]陈凌云.浅述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学科交叉性[J].博物馆研究,2014(02).
[3]路亚北.论博物馆的立馆思想与教育功能之发挥[J].黑龙江史志,2014(08).
关键词:博物馆人员;基本素质;知识结构
在博物馆系统中,无论是藏品管理、观众服务,还是行政事务,都是围绕对人的管理,都是通过人力资源得以实现,人力资源是博物馆各类资源中最具活力的资源,是博物馆各类资源得以发挥其最佳效用的中枢资源,也是博物馆管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变量。博物馆最重要的资源是其员工,有效的员工策略是博物馆成功的重要因素。博物馆员工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员工数量充足、素质优秀、配置合理是博物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博物馆人员的基本素质
(一)政治思想品德素质
博物馆作为一种社会教育机构,担负着重大的社会历史使命,爱国教育以及革命传统教育的职责决定了博物馆人员首先要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必须能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并且要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能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这是博物馆人员工作的信念,也是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其次在实际工作中要忠于职守,努力完成工作中的各项任务和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并能为了博物馆的发展及社会职能的提高而勇于改革和大胆创新。博物馆人员所具有的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对人们会产生积极的影响[1]。
(二)专业素质
博物馆工作,科学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没有真才实学,就不能使博物馆发挥重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重大的科研作用,也不能实现我国博物馆的现代化。同时博物馆也是一个知识密集的机构,知识面涉及很宽,没有一定的知识很难做好工作。在博物馆这个系统工程里,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者是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这些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系统。从前人们在谈论博物馆建设时,一般都谈到“硬件”的好坏,现代管理科学则更重视人的作用。因为这直接影响决策、物的社会价值的实现。所以,改善人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质是博物馆管理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三)组织管理素质
管理不是仅仅指一般的对物的管理,而是要把整个博物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管理。而这个系统的主体是人。所以,领导者要懂得关心人,要知人善任。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博物馆馆长,看其工作是否有成效,不仅是看他是否有权力和能否使用权力,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具有运用权力的能力和改变他人行为的影响力。所以,权力、能力和影响力是领导者成功的要素。比如作为馆长要有公心,襟怀坦荡,不忌贤妒能,平等待人,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反对的意见。尤其要注意不要滥用权力,谋取私利。
二、博物馆人员的基本知识结构
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知识的专业化与人才的专门化,也即是博物馆人才的知识结构问题。高素质的人才是知识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并在博物馆事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知博物馆事业发展关键是开发人才,提高人才素质,构建一支适应博物馆事业发展的人才梯队。
(一)博物馆工作人员构成
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层次构成大致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受过普通高等专业教育的。这一类就是博物馆里有大学学历的人。据统计,文化系统有大学学历的约占全部人员的百分之二十。他们学的专业有历史、考古、生物、地理等。规模较大的博物馆一般选与本馆业务有关专业的大学生。目前我国博物馆以社会历史类为主,因此,专业人员以学历史与考占的为多这类人具有专业学科知识,多数人从事着博物馆的主要业务工作,也有一部分担任领导工作,但由于他们到博物馆工作初期,也有个不适应的问题,要成为博物馆人才,不得不从“念实物,打基础”开始,这部分人员的知识结构中缺的是博物馆学知识。
第二类是受过博物馆专业教育的。这类人虽说可以立为专门类别,但数量较少,虽说目前已有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但学过博物馆专业的在博物馆界仍是风毛麟角。而且,这部分人也只是适于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研究,而对于各个类别不同的博物馆,仍存在不甚适应工作的问题。
(二)博物馆人员知识结构的调整策略
1.知识的丰富性
首先,作为个体的博物馆同样具有保藏、研究、传播三种职能,这些职能的行使,要求工作人员至少必须熟悉和了解博物馆工作,包括文物征集(标本采集)、藏品保管、科学研究、陳列展览、宣传教育等各个环节,并能掌握有关这些环节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作为个体的博物馆涉及和反映的是大自然或人类社会的某一类、某一面、某一段、某一个、某一点。关于这一类、一面、一段、一个、一点的了解就是知识,就是一个博物馆区别于其他博物馆的专业学科知识。也是一个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
最后博物馆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建设精神文明的一个阵地,也要求它的工作者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3]。
2.知识的专业性
首先,不同的学科知识内容决定了各博物馆的不同特性,并把所有博物馆划分为各种类型。任何一个博物馆,都涉及了某一方面的学科知识内容。在这里,学科知识内容是一类馆、一个馆最本质的东西。
其次,学科知识内容使博物馆人才专门化。历史类博物馆与地质类博物侨人才的不同,是由于他们具有与本馆业务内容相关的学科知识的不同。即使右一个涉及学科知识单一的博物馆,各个工作人员对于同一学科知识的掌握也才完全相同。
最后专业学科知识奠定并突出了博物馆在科学研究中的独特地位。博物馆发展到今天,门类越分越细,领域越扩越广,专业学科知识并不是都进了大学和研究所,而是正响应着博物馆的“召唤”在“回归”,并且也越分越细、越来越专了。
三、博物馆人员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一)加强培训中心建设,提高培训水平
培训中心是国家博物馆事业行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培训中心的选址要考虑各方面的条件,一经选定后,有关部门要加强其建设,除了具备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外,必须要有明确的培训方向,要配备一定数量的教学工作人员,逐步建立一支专职或兼职教师队伍,选编自己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有一定规模的图书资料室,添置必需的电化教学设备。对学员的入学条件和学习情况要严格考核.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讲求教学实效,避免培训教育流于形式。
(二)注意发挥中央和地方办学两个积极性
培训内容要兼顾各层次,使博物馆各方面的工作人员都有培训提高的机会。一些专业人才较多的大型博物馆也应该举办职业培训,既培训本馆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培训其他博物馆的人员。并要提倡多种教育形式,鼓励和支持博物馆工作人员参加函授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知识水平,改善知识结构。
四、结语
总的来说,博物馆只有具备优秀的管理人才,才能实现高水平的管理,才能充分发掘馆舍、设备、藏品、员工和经费等条件的潜质,促进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博物馆对自身人才素质、队伍结构的要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藏品保护、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正日益成为博物馆走向现代化、专业化最迫切、最急需的人才。因此作为现代化的博物馆人才,应具备现代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科学素养;注重获取新的知识,注重吸纳前沿理论;尊重客观存在事实,尊重新的实践成果,及时通过科学管理和文化成果,使博物馆文化更多惠及社会民众,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博物馆在现代化的轨道上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睿.试论我国博物馆人才培养[J].博物馆研究,2015(04).
[2]陈凌云.浅述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学科交叉性[J].博物馆研究,2014(02).
[3]路亚北.论博物馆的立馆思想与教育功能之发挥[J].黑龙江史志,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