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地图提供了直观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表达的效果,与课文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课本历史地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形势,能给学生以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为今后学习有关知识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区分历史地图与现今地图的异同点,只能用现今地图来比较古今异同,不能用现今地图来套历史地图。
【关键词】历史地图历史教学历史地理
翻开每册历史课本,就会发现有不少历史地图。教材中选配这些历史地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起哪些作用,对学生学习历史有哪些帮助?也就是说,在整个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地图居于什么样的地位,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谈一下在这方面的粗浅的认识。
一
历史地图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课文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反映为直观的形象,因此,叙述得再清楚明白也不能形成表现地域空间的图像。所以必须把叙述的史实落实到图面上来,转化成一幅历史地图才能使人一目了然。例如,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是这样叙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并附有《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让中国北方领土表》。这说得已经很具体了。但进一步问一下,这150多万平方千米究竟西起何处,东到哪里,界线在什么地方,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若用课文来具体地叙述是相当困难繁琐的。于是根据这些条约,勘界议定书和有关文献的具体叙述和考订,把它落实到地图上,描绘成一幅《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给人的印象就更加清晰,由此显示了地图的优越性。
初中中国历史讲秦朝的疆域、元朝的疆域、清朝的疆域,叙述了四至、行政区划,如果没有历史地图的配合,对当时的边界、行政区划同样是比较模糊的。只有编绘了这些朝代的疆域图,配合课文的叙述,才能获得具体、确切的感性认识,知道边界在哪,行政区域跟今天有哪些异同。
战争形势图占了课本历史地图的很大比例。中国现代史上的革命战争,比古代史上的农民战争,近代史上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战争叙述得都更具体细致,地名也跟今天基本一致,但如没有历史地图的配合,即使你地理知识十分熟悉,了如指掌,对整个战争形势,仍然很难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何况接受教育的学生未必具备这样的地理基础知识。
古人称“左图右史”,固然是指藏书众多,但也反映了“图”与“史”同样重要、不可缺少的事实。历史地图可以收到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表达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概念。地图和课文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成为历史教材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历史地图所提供的条件,把课讲透、讲活、讲扎实。如忽视对地图的充分利用,就可能会削弱课堂教学所达到的最好效果。
二
课本历史地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历史形势,给学生以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知识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
课文叙述历史事件,特别是古代史,往往文字简练重点突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编绘历史地图却需要比较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整个面貌。例如: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讲明末清初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课文只讲了英国进行工业革命,而地图除了绘上英国扩张方向,还把西班牙王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都绘上去了。这样,既全面显示出闭关锁国的清王朝面临的危机,又突出了英国。
又如:七年级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第二目玄奘西行。课文只讲了“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一路上备尝艰辛苦难。到达天竺以后玄奘用大约十七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经,获得极高的声誉”等内容,而地图却绘制了具体的路线,标注了所经过的重要城市和名称。这些内容都超出了教材的叙述,补充了课文的不足,使学生对此有了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当然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为了反映战争的形势,每一幅战争地图的内容,一般都超出了教材的叙述,只是在制图技术上作了综合简化。在近代史地图上也存在这种情况。例如:八年级上册课文讲“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经过近一个月连续作战,歼灭大量敌人后,迈开大步南下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等内容。地图详细标绘出了刘邓大军的主要集结地区。课文只讲了刘邓大军经黄河南下,地图却把刘邓大军所经之处都标绘了进攻路线。
课文编绘的历史地图不但直观地反映了教材叙述的历史事实发生发展的形象,还比较全面地反映宏观的总体形势。所以,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课本地图,就能给学生对所讲的历史知识以整体的认识,使他们能够较深入地理解课文,掌握形势,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提出有关历史地理的问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宋、元、明、清几幅历史地图上怎么黄河流入了黄海,没有流入渤海,是不是画错了?隋朝图上怎么把台湾写成了“流求”,而元朝图上怎么把台湾又写成“琉球”?赤壁究竟在哪里?《清代疆域图》上注伊犁在今新疆霍城南,可现代地图上俄罗斯境内也有一个“伊犁”,伊犁究竟在哪儿?……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地理环境、自然要素天天都在发生着或快或慢、或隐或现的变化。湖泊的涨缩游移、海岸的推移坍塌,往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显出明显的差异,而河堤的溃决则是瞬息万变,改天换地。例如,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反映1851~1855年太平天国前期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形势图》上黄河还向南流经淮河入黄海。可是,反映1856~1860年情况的《英法联军进犯京津形势图》上黄河却改为向北流入渤海了,这是因为在咸丰年间黄河发生了决口。历史上黄河的决口就有几十次,所以只要细细比较观察一下课本的历史地图,会发现黄河流入渤海的河道,也是每个时期各不相同的。
在课本历史地图上反映出来的还有山名、水名、湖名、海名的更改,居民点的迁移和地名的更改,行政区域的分合改名,行政区划的调整变更等等。就近的说,近现代史课本地图上就反映了某些行政区域的变化:直隶改称河北,盛京改称奉天,内蒙古分为热河、察哈尔、绥远,台湾被日本割让又回归祖国;内蒙古独立等等。
这些有关历史地图的知识,中学课本中一般不予交代的,但既然是历史地图就得按照该图所示年代的状况,予以编绘注记,于是就产生了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的种种差异。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材中课文为了叙述方便降低难度,往往用今地名、今水名。如隋朝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而海河是漳水的下游,淮河名淮水,钱塘江叫浙江,这样就产生了图文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除地图上做了必要的今名括注和地名今释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理解历史地图画的历史状况,跟今天不一样,只能用现今地图来比较古今异同,不能用现今地图来套历史地图:历史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不断变化,有历史的继承,也有新的变化和发展,每个朝代,甚至每个不同的历史年代,在地图上表现出来也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利用课本历史地图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发展的观点,并能克服学习中死记硬背的弊端。
注:本文选用的论据都是出自北师大版中最新版的历史教科书。
【关键词】历史地图历史教学历史地理
翻开每册历史课本,就会发现有不少历史地图。教材中选配这些历史地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起哪些作用,对学生学习历史有哪些帮助?也就是说,在整个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历史地图居于什么样的地位,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历史教学,谈一下在这方面的粗浅的认识。
一
历史地图提供了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图像,表现了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与课文相辅相成,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历史事实总是通过一定的时间、地域、人物的活动发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文字不能直接反映为直观的形象,因此,叙述得再清楚明白也不能形成表现地域空间的图像。所以必须把叙述的史实落实到图面上来,转化成一幅历史地图才能使人一目了然。例如,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是这样叙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并附有《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让中国北方领土表》。这说得已经很具体了。但进一步问一下,这150多万平方千米究竟西起何处,东到哪里,界线在什么地方,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若用课文来具体地叙述是相当困难繁琐的。于是根据这些条约,勘界议定书和有关文献的具体叙述和考订,把它落实到地图上,描绘成一幅《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给人的印象就更加清晰,由此显示了地图的优越性。
初中中国历史讲秦朝的疆域、元朝的疆域、清朝的疆域,叙述了四至、行政区划,如果没有历史地图的配合,对当时的边界、行政区划同样是比较模糊的。只有编绘了这些朝代的疆域图,配合课文的叙述,才能获得具体、确切的感性认识,知道边界在哪,行政区域跟今天有哪些异同。
战争形势图占了课本历史地图的很大比例。中国现代史上的革命战争,比古代史上的农民战争,近代史上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战争叙述得都更具体细致,地名也跟今天基本一致,但如没有历史地图的配合,即使你地理知识十分熟悉,了如指掌,对整个战争形势,仍然很难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何况接受教育的学生未必具备这样的地理基础知识。
古人称“左图右史”,固然是指藏书众多,但也反映了“图”与“史”同样重要、不可缺少的事实。历史地图可以收到文字难以达到的效果,表达直观的、确切的地域空间概念。地图和课文互相配合、相辅相成,成为历史教材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历史地图所提供的条件,把课讲透、讲活、讲扎实。如忽视对地图的充分利用,就可能会削弱课堂教学所达到的最好效果。
二
课本历史地图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历史形势,给学生以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知识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
课文叙述历史事件,特别是古代史,往往文字简练重点突出,不可能面面俱到。而编绘历史地图却需要比较全面地反映当时的整个面貌。例如:七年级下册第24课《近代前夜的危机》,讲明末清初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课文只讲了英国进行工业革命,而地图除了绘上英国扩张方向,还把西班牙王国殖民地、荷兰殖民地都绘上去了。这样,既全面显示出闭关锁国的清王朝面临的危机,又突出了英国。
又如:七年级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第二目玄奘西行。课文只讲了“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经我国新疆及中亚诸国,一路上备尝艰辛苦难。到达天竺以后玄奘用大约十七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经,获得极高的声誉”等内容,而地图却绘制了具体的路线,标注了所经过的重要城市和名称。这些内容都超出了教材的叙述,补充了课文的不足,使学生对此有了更深刻、更系统的认识,当然没有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为了反映战争的形势,每一幅战争地图的内容,一般都超出了教材的叙述,只是在制图技术上作了综合简化。在近代史地图上也存在这种情况。例如:八年级上册课文讲“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经过近一个月连续作战,歼灭大量敌人后,迈开大步南下开始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壮举”等内容。地图详细标绘出了刘邓大军的主要集结地区。课文只讲了刘邓大军经黄河南下,地图却把刘邓大军所经之处都标绘了进攻路线。
课文编绘的历史地图不但直观地反映了教材叙述的历史事实发生发展的形象,还比较全面地反映宏观的总体形势。所以,教师如能充分利用课本地图,就能给学生对所讲的历史知识以整体的认识,使他们能够较深入地理解课文,掌握形势,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学生提出有关历史地理的问题。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宋、元、明、清几幅历史地图上怎么黄河流入了黄海,没有流入渤海,是不是画错了?隋朝图上怎么把台湾写成了“流求”,而元朝图上怎么把台湾又写成“琉球”?赤壁究竟在哪里?《清代疆域图》上注伊犁在今新疆霍城南,可现代地图上俄罗斯境内也有一个“伊犁”,伊犁究竟在哪儿?……
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地理环境、自然要素天天都在发生着或快或慢、或隐或现的变化。湖泊的涨缩游移、海岸的推移坍塌,往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能显出明显的差异,而河堤的溃决则是瞬息万变,改天换地。例如,八年级上册教材中反映1851~1855年太平天国前期的《太平天国运动的形势图》上黄河还向南流经淮河入黄海。可是,反映1856~1860年情况的《英法联军进犯京津形势图》上黄河却改为向北流入渤海了,这是因为在咸丰年间黄河发生了决口。历史上黄河的决口就有几十次,所以只要细细比较观察一下课本的历史地图,会发现黄河流入渤海的河道,也是每个时期各不相同的。
在课本历史地图上反映出来的还有山名、水名、湖名、海名的更改,居民点的迁移和地名的更改,行政区域的分合改名,行政区划的调整变更等等。就近的说,近现代史课本地图上就反映了某些行政区域的变化:直隶改称河北,盛京改称奉天,内蒙古分为热河、察哈尔、绥远,台湾被日本割让又回归祖国;内蒙古独立等等。
这些有关历史地图的知识,中学课本中一般不予交代的,但既然是历史地图就得按照该图所示年代的状况,予以编绘注记,于是就产生了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的种种差异。七年级下册中国历史教材中课文为了叙述方便降低难度,往往用今地名、今水名。如隋朝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而海河是漳水的下游,淮河名淮水,钱塘江叫浙江,这样就产生了图文不一致的问题。因此,除地图上做了必要的今名括注和地名今释外,还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理解历史地图画的历史状况,跟今天不一样,只能用现今地图来比较古今异同,不能用现今地图来套历史地图:历史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不断变化,有历史的继承,也有新的变化和发展,每个朝代,甚至每个不同的历史年代,在地图上表现出来也都是不一样的。
所以,利用课本历史地图对学生进行渗透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发展的观点,并能克服学习中死记硬背的弊端。
注:本文选用的论据都是出自北师大版中最新版的历史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