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最后冲刺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扶贫开发工作列为“十三五”规划十大目标任务之一,提出要在“十三五”末全面完成“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预示着扶贫开发作为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战略重点之一,国家将出台一系列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为目标的政策和措施,并将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扶贫攻坚任务重大而艰巨。
河北省作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省份,在全面建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的征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当前,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扶贫工作的精神?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怎样发挥好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规划指导作用,不断提高扶贫效果和效益?围绕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许文建研究员。
一、“十二五”时期,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政策措施和经验
记者:许研究员您好!近年来,您一直关注和研究河北省的扶贫开发工作,请您先概括地评价“十二五”和展望“十三五”河北省的扶贫开发工作。
许文建:“十二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黑龙港流域、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为主战场,以“四个一批”“六个精准”“四个切实”的精准扶贫精神为宗旨,举全省之力实施扶贫攻坚。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坚持区域发展与整村推进相结合,不断改革和创新扶贫机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取得了巨大成效。
总结“十二五”经验,展望“十三五”任务,可概括为“经验丰富,效果巨大,任务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研究扶贫开发形势,及时修正和不断深化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好政府的组织领导、规划指导、资金扶持和项目谋划及部门的组织实施作用,不断提高扶贫效果和效益,是实现“十三五”扶贫开发目标的关键。
记者:“十二五”时期,河北省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请您具体谈一谈,应该如何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制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来保证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许文建:我省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着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
一是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和相关政策,特别是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我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政策要求,制定和出台了《关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支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加快全省扶贫攻坚步伐的十项措施》等重要文件,制定了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保证了中央扶贫攻坚战略任务的贯彻实施。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提出打造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实现扶贫攻坚的新突破的战略部署。参照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政策,编制了河北省“黑龙港干旱盐碱区”连片特困地区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全力实施扶贫攻坚。
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贫困县退出激励机制。出台了《关于鼓励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出列步伐的意见》,明确了“两步走”“双激励”“双约束”的总体思路,规划了贫困县脱贫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按照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十项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了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使用、生态补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人才、定点帮扶等9个方面的支持政策,并在财政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县级配套资金、税收分成比例等方面,实行了力度更大的优惠政策。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和扶贫队伍建设。建立强有力的扶贫开发组织体制和机制,是实施好扶贫开发的有效保障。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保持了强势推进的工作态势。
重点示范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的高规格连扶贫攻坚指挥部,调整充实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确保“有人来牵头、有人来谋划、有人来落实”,使扶贫攻坚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按照“一好双强”标准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支持创业有成的党员民营企业家、致富能手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任职,不断优化贫困地区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引导县、乡机关退休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职,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偏远山区和贫困村工作,注重加强乡村干部的学习培训。
制定和落实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的鼓励政策,加强人才支撑。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或开展志愿者服务。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强化组织、监督和考评机制与奖惩力度。建立了省负总责、市抓推进、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度。要求健全扶贫考核机制,落实扶贫开发责任,完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省委考核市、县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实行同序列排队、同类型考核,奖优罚劣。
记者:与“十一五”时期相比较,河北省的扶贫工作在资金等要素投入方面有什么变化?
许文建: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我省财政扶贫资金和行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资金管理改革力度。探索完善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到村、到户的有效方式,确保资本到户、权益到户、效益到户,真正使扶贫对象受益。在整合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从2016年起将每名搬迁群众补助标准提高一倍。 2014年,省政府从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中拿出很大一部分专门用于支持贫困县重点项目建设,并明确土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政策进一步向贫困县倾斜。同时,金融、保险、教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为扶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年燕太、黑龙港片区以及其他国家级贫困县有244个技改项目列入全省重点实施的千项技改计划项目。2014年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支持燕山太行山片区22个县和黑龙港流域共计174个项目,分占项目总数和资金总额的48%和42%。
记者:“十二五”时期,全省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完成了哪些重点项目和工程?
许文建:重点谋划和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光伏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科教扶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社会扶贫工程等重大工程和一大批重大项目。
加强区域发展的布局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谋划和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列入国家专项规划。交通、水利、能源方面跨县级行政区域96个重大项目已有79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近2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项目和省重点小流域治理工程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09.16平方公里,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55万亩,水源工程3826处,节水工程3920处。通过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减沙效益达70%以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发展了小流域特色经济,提高了项目区群众收入。
2011至2015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939个,共计完成基本农田建设44.83万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0.97万亩、新建改建县乡村道路2758.8公里、小流域治理36.7平方公里、片区综合治理6.61万亩。
记者:在破解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这个难题上,河北省采取了哪些措施?
许文建:我省不断创新金融多元化扶贫机制和手段,努力扩大信贷扶贫规模。全省设立省级扶贫开发引导基金,增加财政贴息资金,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力度,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建立和逐步完善投融资担保平台,吸引金融资金投入。
积极探索多元化金融扶贫机制、农业保险机制和支农金融服务担保体系建设,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探索和推广扶贫自立社、扶贫互助金模式,引导群众建立小额信贷诚信自律组织和扶贫合作组织。创建由公职人员组成“扶贫信贷担保自愿者组织”和由贫困群众组成的“贫困村诚信自律者联谊会”,以“干部担保、农户互保”的双保险模式,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贷款担保难题。2015年我省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普遍试行金融扶贫富民产业贷和农户贷,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持。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开展农户自立服务社小额信贷项目,已在全省44个重点县开展业务,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落实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推出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在阜平县设立“金融扶贫试验区”并在阜平开展农业保险全覆盖试点。
记者:扶贫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协助,在社会扶贫方面,河北省是如何推进的?
许文建:在社会扶贫方面,我省充分发挥全社会和各行业的扶贫作用,全力推进社会扶贫。全省文化、教育、卫计、能源、水利、住建和民政等主要行业部门投入几百亿扶贫资金全力推进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按照重点倾斜、重点发展的原则,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符合条件的卫计项目全部纳入规划范畴。共涉及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291个,其中包括县级医院项目47个、乡镇卫生院项目648个、乡镇卫生院周转房项目557个、县级疾控项目10个、县妇幼项目29个。
初步构建起经济补贴、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应急帮扶、亲情关爱“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体系。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8%以上,重大疾病保障扩大到22种,门诊统筹实现全覆盖。
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力度。各级财政下达各类资助资金用于开展山区教育扶贫、薄弱学校改造及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雨露计划”等。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建立并强化定点扶贫等社会扶贫制度。建立机关干部扶贫联系点制度,省级领导联系县,厅级联系乡镇、处级联系村,一般干部联系户,不脱贫不脱钩。省、市、县三级共有6千多个单位、近万名干部驻村帮扶。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河北省在“精准扶贫”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许文建:我省不断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探索精准扶贫新方式新途径。制定了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发展能力为工作重点的精准扶贫战略部署,建立了目标到年度、规划到乡村、扶持到项目、责任到人和受益到户的体制机制和措施,探索出一条目标更加明确、举措更加有力、工作更加有效,举全省之力推动扶贫开发建设和贫困人口尽快脱贫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创新资金使用机制,探索扶贫新模式。设立省级扶贫开发引导基金,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扶贫开发。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山区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家庭手工业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吸引民营企业、工商资本等参与扶贫开发建设。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金融支持等方式,吸引民营企业、城市工商资本到贫困地区扶贫投资开发。
坚持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鼓励发展设施农业、清洁能源、特色加工业和现代物流等产业。注重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发展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领域新业态,拓宽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的渠道。
河北省作为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省份,在全面建小康社会和扶贫攻坚的征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当前,如何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扶贫工作的精神?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加大扶贫攻坚力度,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怎样发挥好政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规划指导作用,不断提高扶贫效果和效益?围绕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许文建研究员。
一、“十二五”时期,河北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政策措施和经验
记者:许研究员您好!近年来,您一直关注和研究河北省的扶贫开发工作,请您先概括地评价“十二五”和展望“十三五”河北省的扶贫开发工作。
许文建:“十二五”以来我省认真贯彻中央的一系列战略部署,以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黑龙港流域、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为主战场,以“四个一批”“六个精准”“四个切实”的精准扶贫精神为宗旨,举全省之力实施扶贫攻坚。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两轮驱动,坚持区域发展与整村推进相结合,不断改革和创新扶贫机制,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取得了巨大成效。
总结“十二五”经验,展望“十三五”任务,可概括为“经验丰富,效果巨大,任务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研究扶贫开发形势,及时修正和不断深化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发挥好政府的组织领导、规划指导、资金扶持和项目谋划及部门的组织实施作用,不断提高扶贫效果和效益,是实现“十三五”扶贫开发目标的关键。
记者:“十二五”时期,河北省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中取得明显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请您具体谈一谈,应该如何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制和有效的政策措施来保证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许文建:我省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着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
一是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指导文件和相关政策,特别是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我省认真贯彻中央精神和政策要求,制定和出台了《关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支持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改革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关于加快全省扶贫攻坚步伐的十项措施》等重要文件,制定了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力度较大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保证了中央扶贫攻坚战略任务的贯彻实施。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提出打造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实现扶贫攻坚的新突破的战略部署。参照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政策,编制了河北省“黑龙港干旱盐碱区”连片特困地区规划,加大扶持力度,全力实施扶贫攻坚。
在全国率先建立了贫困县退出激励机制。出台了《关于鼓励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出列步伐的意见》,明确了“两步走”“双激励”“双约束”的总体思路,规划了贫困县脱贫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按照中央《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十项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了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使用、生态补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人才、定点帮扶等9个方面的支持政策,并在财政转移支付、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县级配套资金、税收分成比例等方面,实行了力度更大的优惠政策。
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和扶贫队伍建设。建立强有力的扶贫开发组织体制和机制,是实施好扶贫开发的有效保障。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统筹谋划、整体推进,保持了强势推进的工作态势。
重点示范县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的高规格连扶贫攻坚指挥部,调整充实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确保“有人来牵头、有人来谋划、有人来落实”,使扶贫攻坚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
按照“一好双强”标准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提高基层组织战斗力。支持创业有成的党员民营企业家、致富能手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村任职,不断优化贫困地区农村干部队伍结构。引导县、乡机关退休干部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职,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偏远山区和贫困村工作,注重加强乡村干部的学习培训。
制定和落实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为贫困地区培养人才的鼓励政策,加强人才支撑。鼓励和引导大中专毕业生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到贫困地区就业创业或开展志愿者服务。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干部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多渠道、多层次培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
加大责任落实力度,强化组织、监督和考评机制与奖惩力度。建立了省负总责、市抓推进、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度。要求健全扶贫考核机制,落实扶贫开发责任,完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奖惩。把扶贫开发成效作为省委考核市、县党政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实行同序列排队、同类型考核,奖优罚劣。
记者:与“十一五”时期相比较,河北省的扶贫工作在资金等要素投入方面有什么变化?
许文建:与“十一五”期间相比,我省财政扶贫资金和行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建立财政扶贫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资金管理改革力度。探索完善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到村、到户的有效方式,确保资本到户、权益到户、效益到户,真正使扶贫对象受益。在整合易地扶贫搬迁资金方面实现了新突破。从2016年起将每名搬迁群众补助标准提高一倍。 2014年,省政府从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中拿出很大一部分专门用于支持贫困县重点项目建设,并明确土地占补平衡、增减挂钩等政策进一步向贫困县倾斜。同时,金融、保险、教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为扶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年燕太、黑龙港片区以及其他国家级贫困县有244个技改项目列入全省重点实施的千项技改计划项目。2014年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中,支持燕山太行山片区22个县和黑龙港流域共计174个项目,分占项目总数和资金总额的48%和42%。
记者:“十二五”时期,全省在扶贫开发工作上完成了哪些重点项目和工程?
许文建:重点谋划和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金融扶贫工程、电商扶贫工程、光伏扶贫工程、旅游扶贫工程、科教扶贫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社会扶贫工程等重大工程和一大批重大项目。
加强区域发展的布局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谋划和实施。一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项目列入国家专项规划。交通、水利、能源方面跨县级行政区域96个重大项目已有79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近2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实施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利水保项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土保持项目和省重点小流域治理工程等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09.16平方公里,实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10.55万亩,水源工程3826处,节水工程3920处。通过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减沙效益达70%以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发展了小流域特色经济,提高了项目区群众收入。
2011至2015年,实施以工代赈项目939个,共计完成基本农田建设44.83万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70.97万亩、新建改建县乡村道路2758.8公里、小流域治理36.7平方公里、片区综合治理6.61万亩。
记者:在破解扶贫资金投入不足这个难题上,河北省采取了哪些措施?
许文建:我省不断创新金融多元化扶贫机制和手段,努力扩大信贷扶贫规模。全省设立省级扶贫开发引导基金,增加财政贴息资金,加大扶贫贴息贷款力度,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建立和逐步完善投融资担保平台,吸引金融资金投入。
积极探索多元化金融扶贫机制、农业保险机制和支农金融服务担保体系建设,推动贫困地区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探索和推广扶贫自立社、扶贫互助金模式,引导群众建立小额信贷诚信自律组织和扶贫合作组织。创建由公职人员组成“扶贫信贷担保自愿者组织”和由贫困群众组成的“贫困村诚信自律者联谊会”,以“干部担保、农户互保”的双保险模式,有效破解了贫困群众贷款担保难题。2015年我省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普遍试行金融扶贫富民产业贷和农户贷,为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提供强有力金融支持。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开展农户自立服务社小额信贷项目,已在全省44个重点县开展业务,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落实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推出特色农业保险和小额扶贫保险。在阜平县设立“金融扶贫试验区”并在阜平开展农业保险全覆盖试点。
记者:扶贫工作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协助,在社会扶贫方面,河北省是如何推进的?
许文建:在社会扶贫方面,我省充分发挥全社会和各行业的扶贫作用,全力推进社会扶贫。全省文化、教育、卫计、能源、水利、住建和民政等主要行业部门投入几百亿扶贫资金全力推进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
按照重点倾斜、重点发展的原则,将全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符合条件的卫计项目全部纳入规划范畴。共涉及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1291个,其中包括县级医院项目47个、乡镇卫生院项目648个、乡镇卫生院周转房项目557个、县级疾控项目10个、县妇幼项目29个。
初步构建起经济补贴、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应急帮扶、亲情关爱“五位一体”的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扶助体系。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均达98%以上,重大疾病保障扩大到22种,门诊统筹实现全覆盖。
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力度。各级财政下达各类资助资金用于开展山区教育扶贫、薄弱学校改造及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和“雨露计划”等。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建立并强化定点扶贫等社会扶贫制度。建立机关干部扶贫联系点制度,省级领导联系县,厅级联系乡镇、处级联系村,一般干部联系户,不脱贫不脱钩。省、市、县三级共有6千多个单位、近万名干部驻村帮扶。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河北省在“精准扶贫”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许文建:我省不断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探索精准扶贫新方式新途径。制定了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发展能力为工作重点的精准扶贫战略部署,建立了目标到年度、规划到乡村、扶持到项目、责任到人和受益到户的体制机制和措施,探索出一条目标更加明确、举措更加有力、工作更加有效,举全省之力推动扶贫开发建设和贫困人口尽快脱贫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创新资金使用机制,探索扶贫新模式。设立省级扶贫开发引导基金,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扶贫开发。以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山区综合开发、现代农业园区以及家庭手工业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吸引民营企业、工商资本等参与扶贫开发建设。充分利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政策,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金融支持等方式,吸引民营企业、城市工商资本到贫困地区扶贫投资开发。
坚持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鼓励发展设施农业、清洁能源、特色加工业和现代物流等产业。注重承接首都产业转移,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发展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领域新业态,拓宽提高贫困人口收入的渠道。